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8月9日,記者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獲悉,上月檢獲的懷疑冒牌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產品樣本的無菌檢驗結果不合格。衛生署發言人表示:「無菌檢驗不合格顯示有關樣本可能受微生物汙染,對接種者可能帶來風險。」
檢獲疑似假疫苗並逮捕5人
早前,內地赴港打HPV疫苗曾掀起冒牌疫苗風波,香港衛生署在接獲投訴後與香港海關展開聯合行動。
7月10日,一家位於香港觀塘的醫務中心在突擊搜索中,被檢獲約76盒懷疑冒牌疫苗及47盒含有第1部毒藥的疫苗,估計市值合共約28萬港元。行動中,一名49歲的醫務中心男董事及一名33歲的男職員被捕。
隨後,在7月12日的行動中,一家位於香港尖沙咀的醫務中心再次被檢獲約162盒懷疑冒牌疫苗及163盒含有第1部毒藥的疫苗,估計市值合共約75萬港元。行動中,一名35歲的醫務中心女董事及2名分別27及30歲的女職員被捕。
無菌檢驗不合格且存在風險
7月14日,香港衛生署公布了前述兩次聯合行動中檢獲的懷疑冒牌疫苗的中期化驗結果。據稱,當中有關化學及金屬雜質、可見異物及化學指標成份等檢驗結果顯示,沒有發現有害雜質或可見異物。同時,分析結果顯示檢驗的樣本不含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的成分。其中,在一間位於觀塘的醫務中心檢取樣本的分析結果顯示,樣本內含常見於生理鹽水中的鈉和氯。
隨後,該樣本繼續進行無菌檢驗。8月7日,香港衛生署透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告通報,無菌檢驗報告顯示產品樣本結果不合格,該樣本的品質存疑。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無菌檢驗不合格顯示有關樣本可能受微生物汙染,對接種者可能帶來風險。」
香港衛生署稱,至今沒有收到與前述兩間醫務中心供應的子宮頸癌疫苗相關的不良反應報告。曾於該兩間醫務中心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人士如有懷疑或不適,應尋求醫護人員的意見。
此外,衛生署與海關會按照律政司意見跟進檢控事宜。根據《公共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任何人如供應藥物,而其性質或品質與購買人所要求的藥物所具有者不符,即屬犯罪。定罪後最高可處罰款一萬元及監禁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