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食人魚聖誕日「出擊」咬傷70餘人(高清組圖)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當地時間2013年12月25日,阿根廷羅薩裡奧市,傷員在接受治療。阿根廷官員表示,聖誕節期間,羅薩裡奧市河裡的食人魚大舉出擊,咬傷超過70人,至少一名小女孩指頭被啃掉一部分。該國衛生部次長金達尼亞說,這次事件發生在羅薩裡奧的巴拉那河河岸邊,當地位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北方約310公裡。南半球正值夏季,這個地區近日遭熱浪侵襲,氣溫高達攝氏38度,數以千計民眾到巴拉那河戲水消暑。這條河有許多肉食的魚,是食人魚的近親,據報導,這些魚牙齒尖利,性情兇猛。圖片來源:SilvinaSalinas / LA CAPITAL HANDOUT/CFP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廣播公司12月26日報導,當地時間25日聖誕節當天,一種類似於食人魚的肉食性魚襲擊了在阿根廷一條河裡乘涼的人,導致70多人受傷。

由於氣候太熱,當時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北3百公裡處的帕拉那河裡有數千人在水中乘涼。

官員們將攻擊事件歸咎於一種鯧魚,並形容這一事件「非常特殊」。

醫護人員說,數十人的手腳受到食肉鯧魚的攻擊,一些人還失去了手指和腳趾。

在羅薩裡奧的負責水上救生的費德裡科說,為躲避熱浪而在河裡乘涼的人們突然覺得手上和腳上有咬痕。

費德裡科說:「這種鯧魚是一種食肉類魚,個子很大,很貪食,而且牙很鋒利,真能咬人。」

他還說:「這是不尋常的。通常偶爾會有一兩起孤立的咬傷事件發生,但如此大規模的攻擊事件還是很特殊的。」

醫護人員告訴美聯社說,被咬的一些孩子中,有的甚至失去了所有的腳趾。

相關焦點

  • 阿根廷食人魚出沒 多人被咬傷(圖)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文龍】據阿根廷《真理報》1月19日報導,阿根廷中部城市羅薩裡奧市巴拉那河1月19日發生食人魚襲人事件。 1個月以來,有大約10人都受到食人魚群的襲擊。食人魚又稱食人鯧,水虎魚。主要分部於安第斯山以東至巴西平原的諸河流中。食人魚以兇猛聞名,俗稱「水中狼族」。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
  • 來自亞馬遜河食人魚的威脅,原來紅鰭鯧才是食人魚中最大的噩夢!
    ,這些食人魚聽覺發達,而視覺卻不怎麼地,「高度近視」在渾濁的水下幾乎等同於瞎子,因食人魚大多都是主動出擊,所以必須要離獵物很近的距離,必須在30釐米之內才能保證精準的出擊,而往往它們在水下的視力不足一米,很難判斷獵物的方位,於是獨有的聽覺系統就派上了用場來自亞馬遜河食人魚的威脅:亞馬遜河作為食人魚的發源地,以此通過不法途徑引入各國水域
  • 阿根廷食人魚群襲遊泳者60餘傷 小孩手指被咬掉
    國際在線專稿:據德國《明鏡周刊》12月26日報導,食人魚再次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殺手,近日,阿根廷羅薩裡奧市(Rosario)的遊泳者遭到了一群食人魚的攻擊,60多人在事故中受傷,一名兒童的部分手指甚至被咬掉。
  • 食人魚真的「食人」嗎?
    >食人魚嗜血的鏡頭但僅僅通過這一幕我們也能感受到食人魚進攻時的兇猛凌厲食人魚真像電影中那麼可怕嗎?食人魚的兇猛之處食人魚也叫做食人鯧,是生長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中的一種魚,水虎魚的一種,俗稱「水中狼族」,主要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
  • 亞馬遜河的食人魚究竟有多可怕?不僅膽小,還有眾多天敵
    攻擊人類的食人魚一般是納氏鋸齒鯉。 食人魚並沒有傳中說的那樣可怕,當地的土著人還將食人魚當做美食。去亞馬遜河逮一條,炸至金黃,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成群的食人魚很囂張,不過當食人魚落單或數量較少時,就很謹慎了,成了膽小鬼。受到驚嚇,就會萎縮到角落裡,不敢動彈。如果你沒有受傷,在亞馬遜河遊泳,食人魚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你。
  • 阿根廷巴拉那河食人魚攻擊人類造成60多人受傷
    中國網12月27日訊 據西班牙《ABC》網站12月26日報導,魚也會攻擊人。周三(12月25日),阿根廷羅薩裡奧市內的巴拉那河一種食人鯧(俗稱水虎魚)突然攻擊正在遊泳的人們,致使60多人受傷,一名7歲女童由於傷勢過重被迫截斷手指。綜合衛生應急系統(SIES)負責人費德裡克·科爾內說,這次攻擊發生的太突然,這些魚出人意料的開始撕咬人們的手和腳。一名負責傷員救護的工作人員描述當時的情形:「這是這個季節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 世界頂級情色攝影師的情色人體「18禁」【高清組圖】
    【高清組圖】  1984年中國大閱兵珍貴老照片【高清組圖】  美女柔術、少林絕技 探秘讓人瞠目結舌的絕技!【高清組圖】  女司機,惹不起!讓人無語的女司機走紅網絡(組圖)  動物也好色!【高清組圖】  1984年中國大閱兵珍貴老照片【高清組圖】  美女柔術、少林絕技 探秘讓人瞠目結舌的絕技!
  •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原標題: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從空間站上拍攝到的地球日出景觀。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黑暗太空中的地平線景象。
  • 阿根廷一名嬰兒被蠍子咬傷後不幸死亡,如何預防被其叮咬?
    華輿訊據阿根廷中文資訊報導 近日,在阿根廷科爾多瓦省東南部的Monte Maíz鎮,一隻蠍子咬傷了一名一半歲女嬰,最終導致嬰兒死亡。
  • 食人魚有沒有天敵?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在食人魚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鯧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鯧的攻擊。食人魚因其兇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
  •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原標題: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來源:新浪尚品我有話說  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前往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原來食人魚的天敵竟然是它們,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雌魚在產卵期可產出3000至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過36至48小時就可孵化出仔魚,而仔魚在48小時後吸收完體內的蛋黃素後就會自己攝食。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
  • 埃及上演真實版《大白鯊》吃人事件(組圖)
    近日在埃及的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紅海海域,真實版的《大白鯊》接連上演,多名外國遊客被咬死咬傷。(來源:環球網) 埃及上演真實版《大白鯊》吃人事件(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被捕鯊魚  12月5日,一名70歲的德國女性遊客在埃及旅遊勝地沙姆沙伊赫紅海海域遭鯊魚咬死,成為一周來第五名鯊魚攻擊受害者
  • 浙江寧波水災後70餘人遭蛇蜈蚣咬傷(圖)
    醫生確認駱先生為蝮蛇咬傷。  據了解,從7日到昨日,寧波市中醫院收治了近50名蛇咬傷病人,20多名被蜈蚣、螞蟻等蟲子咬傷病人。  寧波市中醫院蛇傷科主任鄒榮生提醒:在積水仍未消退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外出,建議穿上高筒膠鞋;若被蛇咬傷,最好是能把蛇打死帶來,以便於醫生對症處理,因為不同的蛇咬傷處理方式是不同的;被蛇咬傷後,儘快趕往醫院治療。
  • 廣西柳州食人魚突襲2人 傷者手掌血肉模糊
    食人魚將張先生的手咬傷。經過上網比對查驗,張先生捕獲的這條魚竟然和產自南美洲的食人魚一模一樣。吃驚不已的張先生立即撥打電話給媒體,說有食人魚咬了他。記者起初還不太相信,趕到現場看到張先生那血肉模糊的手掌,才不由得不信。之後,張先生的朋友吳某好奇,玩弄這條已經上了岸的魚,誰知這條食人魚不是吃素的,突然一口又將吳某的拇指咬傷,頓時鮮血直流。一天之內,食人魚連傷兩人。這魚到底是什麼來頭?
  • 食人魚真的會「吃人」嗎?來看看實驗怎麼說
    會吃人的魚向來都很恐怖,但是這樣厲害的水中生物,究竟有沒有天敵呢?讓我們一起去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  食人魚是卵生魚類,繁殖並不困難,且一年可繁殖多次。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
  • 巴西食人鯧出沒咬傷50人
    據港媒報導,近日不斷有遊客在巴西遭白色食人鯧襲擊,一個月內已有超過50人中招。專家分析,由於天氣乾旱問題,令不少棲息於南美國家的白色食人鯧,陸續移居遊客較多的較深水域。( ⊙ o ⊙ )食人魚以兇猛聞名,俗稱「水中狼族」。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也有攻擊人的記錄。牙齒會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立刻導致嚴重的咬傷。常成群結隊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旱季水域變小時,食人魚會聚集成大群,攻擊經過此水域的動物。早在2014年,巴西也發生過食人魚襲擊事件。
  • 意外收穫食人魚,有點小緊張
    現處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分布於阿根廷、巴西。食人鯧的品種很多, 水族市面常見的是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品種。該魚全身呈龜綠色。成群的食人鯧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將誤入水中的人吃掉。體長可達200毫米。[1]今天我竟然在野河裡首發命中食人魚。
  • 泰國獼猴剔牙生火做燒烤酷似人類(高清組圖)
    原標題:泰國獼猴剔牙生火做燒烤酷似人類(高清組圖)   泰國獼猴剔牙生火做燒烤酷似人類(高清組圖)   我有話說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當地時間1日晚,由英國廣播公司一臺推出的三集紀錄片《猴星球
  • 高清組圖:長奶頭的1809年的古銀杏樹
    高清組圖:長奶頭的1809年的古銀杏樹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6年01月11日15:56 古銀杏樹高25米,胸圍9.30米,胸徑3.70米,樹冠23米。此樹應為雄雌雙株合抱生長,每年結果2000多斤,許多外地林業部門秋季來此取果種植。 圖為1809年古銀杏樹的夏秋景觀時的情景。     (責編:關喜豔、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