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神秘山洞,常年"吐魚"上萬斤,專家一看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08-28 子鈺侃史

前言

我國國土面積巨大,河流山川非常多,因此各種資源和物種也非常的豐富。雖然說大部分的物種我們都認識,但是依舊有很多珍惜的品種,我們沒有見過,這些東西在人們眼中,就成為了一片非常神奇的景象。如果你平常注重觀察,熱愛生活,就會發現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生一些比較神奇的事。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在湖北的一個神秘洞穴中,每年都會出現上萬斤的魚,專家看到也十分的吃驚。

1, 神奇的洞穴

這個洞穴在湖北省十堰市,從外表上看,就是一個小山洞,沒什麼特別的。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每年的清明節,這個山洞就會不斷地往出吐魚,這些魚的個頭都非常大,而且用來做菜的話,吃起來非常的嫩。這讓村民們非常的高興,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守在這裡大魚。經過每年的統計,光是從山洞裡出來的魚,就有上萬斤,數量非常驚人,讓人覺得非常神奇。

遇到這樣的事情,村民們自然都非常的開心,畢竟平常想要捕魚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現在直接送到手裡了,當然要把握住機會,大家都把這些魚看作是大自然的饋贈。每年的清明節,在這個山洞的附近,許多村民就會準備好工具前往這裡,這個山洞不僅給村民們送來了食物,還送來了不少的財富,村民們都覺得自己運氣非常好。

2.魚的真相

但是,好景不長。這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開。周邊的人聽說這件事情之後,紛紛前往了小山村。一開始人不多,村民們也不說什麼。但是後來人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人跑過來偷魚。山洞的名氣越來越大,連不少的專家也聽說了這件事情,他們專門趕到了這裡,進行考察。

但是專家看到這些魚之後,首先是非常吃驚,聽說村民們一直都在捕獵這裡的魚,氣的臉都綠了,專家對村民們說,這些魚是不可以吃的,它們都是國家的保護動物。因為他們想要生存,對水溫要求特別高,而且只能生活在比較陰暗的地方,所以這種魚的數量非常少,非常稀有。

專家想到,既然這裡有魚,那麼在這個山洞中很有可能藏著巨大的暗河。專家馬上對周圍的山體進行考察,意外的發現這裡居然是巖溶地貌。意思是這些的水具有溶蝕力,而這些的巖石大部分都是石灰巖,兩者相輔相成形成的獨特地形,這就意味著,山洞內部肯定有一條暗河,事不宜遲,專家馬上找到了村子裡的村民,讓他們帶著去尋找周圍的洞穴,果然在山上發現了幾個溶洞。

經過調查後,專家也發現了洞口不斷&34;的真相,是因為在天氣變冷之後,魚就會遊到山洞裡面去避寒產卵,到了春天之後,水溫變暖,魚自然也就遊出來了。這些魚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被村民們完全捕獵,也算是很有運氣了。

3.認識鱗白甲魚

根據專家的解釋,這些魚叫做鱗白甲魚,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之所以能在這裡看到它們,主要就是因此此地的氣候還有溫度都非常適合這種魚的生存。這種魚一般都是在秋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就會進入山洞,然後四五月的時候再出來。鱗白甲魚是魚中的上品,如果食用的話,能夠滋補明目,但是因為數量稀少,國家已經命令禁止不許捕獵了。專家馬上就這個情況上報,為了繼續研究這種生物,還專門進行了保護。

在此之後,經過專家們的多次研究和試驗,如今已經可以做到鱗白甲魚的人工繁育,此地也成為了這種魚最好的養殖場所,多虧這些研究人員能夠早點發現它們,不然總有一天,這些魚會因為人們的捕獵而絕種,人工繁育的方法也讓他們的數量開始增多。

鱗白甲魚

其實這件事情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訓,之後再遇到不認識的生物,或者是比較奇特的現象,一定要聯繫專家或者是專業機構,確認情況,否則再遇到同樣的情況,這些生物就沒這麼幸運了。

不得不說的是,我們的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能夠孕育出無數非常神奇的品種,而人們意外發現稀有動物,也不只是一次兩次了,我們需要更多的需誒,對他們更多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見到他們的時候,給予一定的保護,保證他們不會因為人為原因而滅絕。

相關焦點

  • 湖北神秘山洞每年「吐魚」上萬斤,專家研究後為何心痛又害怕?
    在湖北地區曾經就發現過一個神秘的山洞,這個山洞每年都會「吐魚」達到上萬斤,對於這種現象國家派出專人研究,而研究出來的答案也是讓專家們既心痛同時又感到害怕。意外的大自然奇觀這個山洞位於湖北省的十堰市,這個山洞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從來沒有人注意過這個山洞。
  • 湖北神秘山洞:每年「吐魚」上萬斤,專家研究後既心痛又害怕
    在湖北地區曾經就發現過一個神秘的山洞,這個山洞每年都會「吐魚」達到上萬斤,對於這種現象國家派出專人研究,而研究出來的答案也是讓專家們既心痛同時又感到害怕。當地人認為這是上天給予他們的恩賜,後來經過人們統計發現這裡每天吐出的魚能夠達到上萬斤,這對於當地人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這件事情越傳越廣,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旅遊觀看這個景象,這裡也成了十堰市的一道有趣的風景線,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都有很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觀看這裡吐魚的奇觀,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發展。
  • 湖北小山曾洞常年「吐魚」,專家勘查後表示不能吃,其中有何緣由
    而湖北小山洞曾經常年吐魚,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些魚該不會是來自另一個空間?美味送上門當年湖北十堰市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洞,因一個異常現象在當地廣為人知。每年的清明時節,這個山洞就會吐魚。數不清的魚從小山洞中湧出,不用多費勁捕撈就能有豐盛的收穫。山洞吐出的魚不僅量大,個頭也大,味道還非同一般的鮮美。
  • 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同框覓食
    3月15日,在福建省明溪縣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紫雲均峰山,觀測人員記錄到4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和1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亞成鳥一同覓食的場景。明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專家告訴記者,兩種不同的珍惜鳥類在一起覓食的場景十分罕見。
  • 惠東一居民小區驚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鬣羚,長相「四不像」
    日前,市民在惠東平山一處居民小區的地下停車庫發現一隻長相奇特、外形像山羊的黑色動物。惠東縣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相關人員立刻趕往現場,對該動物進行麻醉後,運至古田自然保護區放生。據悉,經過上報專家確認,該動物為鬣羚,體重大概70-80斤,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隆陽區丙麻鄉發現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
    經發圖給專家鑑定,這乍眼一看好似貓頭鷹的「怪鳥」學名叫「倉鴞」,屬於益鳥,是田間捕鼠能手,。倉鴞,中型鳥類,面盤呈白色心形狀,似猴,故又叫猴頭鷹、猴面鷹,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倉鴞在我國屬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在中國僅僅少見於雲南,此次在保山丙麻的記錄,目前是我國繼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德宏盈江之外的少數幾個確切分布點之一。
  • 愛鳥協會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
    愛鳥協會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 2020-08-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沅陵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
    劉珂 攝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瞿宏紅)11月6日,湖南省沅陵縣攝影協會會員在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境內二酉苗族鄉兩岔溪村採風拍攝時,在酉水河谷岸邊開闊的樹林上空發現一隻上體暗褐色,頭頂和後頸呈棕褐色,頸側和肩部的羽緣灰白色,飛羽為灰褐色,內側的羽片上有呈雲狀白斑,下體白色的體長為70釐米,體重2000克左右的大型猛禽。
  • 嶽陽漁民偶獲「巨型甲魚」 初步鑑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時刻嶽陽5月5日訊(記者 羅玲)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嶽陽一老漁民何建國偶獲一「巨型甲魚」,體重34斤3兩重,大過成人上半身。該消息引起了嶽陽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高度重視,並立即邀請水產專家前去查看,經初步鑑定為瀕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執法支隊迅速聯繫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請求進一步鑑定。
  • 濟源村民撿到「野雞」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過國有濟源市蟒河林場工作人員確認,這位「客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在自家房頂撿到「野雞」,不知如何處理「那天早上,我父親早起打掃衛生時,聽到房頂有響聲,上去一看,一隻『野雞』躺在地上撲稜著翅膀。」市民李超說。李超家在大韓村。9月9日清晨,他的父親在自家房頂撿到一隻漂亮的「野雞」。「我接到我爸電話後便趕回了家。
  • 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原標題: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長江江豚是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物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現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二級保護動物)。
  • 伊寧縣再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
    繼12月13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首次出現在伊寧縣山區工地襲擊鴿子窩之後,12月27日,兔猻又在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一處果園出現。27日早晨8點多,吐魯番於孜鄉中吐魯番於孜村村民阿布都米力克·吾甫爾經過房屋後的果園大門時,聽到了一陣陣暴躁的貓叫聲,走過去一看是一隻貌似是貓又像豹子的動物被卡在了木頭柵欄裡,嘴裡還有鴿子毛,他趕緊找來麻袋把它裝回家,隨後報告給鄉、縣林業草原部門。
  • 合肥經開區有隻「大鳥」誤闖廠房 民警一看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救助的貓頭鷹近日,在合肥經開區,一企業工人在廠區內發現一隻大鳥,一時不知如何處理,只好報警求助。接到報警後,轄區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錦繡派出所民警一看,這隻大鳥身份不簡單,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天,在接到工人報警後,民警辨認發現,這隻所謂的大鳥原來是貓頭鷹,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或是見到陌生人,這隻貓頭鷹一直縮著頭不動,且翅膀末端羽毛稀疏,可能受傷。為了更好地救助這隻貓頭鷹,民警隨即聯繫了野生動物救助管理站。據野生動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該鳥全名領角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萬源農戶發現一黑色動物幼崽,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萬源市廟子鄉小河村一村民在挖藥材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黑色動物幼崽,並立即向廟子鄉政府報告。
  • 中陽縣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省、市、縣相關野生動物、林業部門接到求助後,第一時間趕赴村民家中。經現場專業工作人員及村民的積極協助下,10多人花了將近一個多小時,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順利地將該「豹子」捉進籠子裡。經林業部門專家初步判斷,村民所稱的「豹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沒有受傷跡象,身體特徵平穩,將會被送往太原市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進行救助。
  • 湘潭一市民家中飛來一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湘潭在線客戶端4月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3月31日傍晚,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誤闖」民宅,所幸熱心的湘潭市民陳佳及時救助。當晚,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將其接回,送到和平公園動物園留觀。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吧!
  • 「大眼怪」像壁虎 一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
    小區裡遇到一隻「大眼怪」,熱心小夥將它帶回去暫養,上網一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前天下午5點,他在小區裡遇到一個老大爺,老大爺用塑膠袋提著一隻動物,說是在小區裡撿到的,準備扔掉。  小動物看起來像是一隻壁虎,可是個頭又比普通壁虎大很多,兩隻大眼睛圓滾滾的,看起來還挺萌的。擔心它是保護動物,張先生向老大爺把它要了過來,帶回店裡暫養,裝在一個塑料盒子裡。  怕小傢伙挨餓,張先生和店裡的夥計給它準備了米飯、瓜子和新鮮的菜葉,可它無動於衷。
  • 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鳳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同志,我撿了一隻受傷的鳥,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12月16日上午,沙坪垻區大學城轄區一市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民警查詢,是一隻受傷的鳳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最終將其移交給重慶市動物園救治。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被救助
    牛勁瀟攝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梅源)12日中午,鐘山風景區工作人員將此前救助養治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景區森林管理處得知此情況後立即派人前往查看,經過諮詢專家及圖片對比,確定此鳥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森林管理處立刻成立臨時救助小組,由專家指導救護小組進行救治。救護小組對蛇雕進行了「體檢」,體表檢查:頭、胸、上背、下腹、兩翼、尾羽、腿腳無外傷,皮膚發青,鳥嘴大張,口腔有嘔吐物殘留、舌頭髮黑,翅無力,爪無抓枝能力,不能站立和行走。快速將檢查情況反饋給相關專家後,初步判定為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