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講一起發生在美國的懸案「瓊貝妮特·拉姆齊謀殺案」。
六歲選美小皇后聖誕節死於家中,是家人犯案?還是外人行兇?警察局和檢察院各執己見僵持不下,李昌鈺博士出馬扭轉局面,到底是誰殺死了選美小皇后呢?
六歲選美小皇后:瓊貝妮特·拉姆齊
1996年12月26號,聖誕節第二天,城市裡正享受著聖誕節獨有的慵懶和歡快,凌晨5點52分,大部分人都還在睡夢當中,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911報警中心接到了一通電話,打電話的人叫佩西·拉姆齊,她說自己的女兒被綁架了,綁匪留下了一封勒索信,請求警方趕緊過去。
正值聖誕假期,警局大部分人都還在休假當中,立馬調動人手是來不及的,匆忙之間,只派了一個剛畢業的警員格拉齊·史密斯來到了現場。
警員格拉齊·史密斯
選美小皇后家中遇害
警員格拉齊趕到了位於博爾德15號大街的一幢別墅裡,只見一個女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掩面哭泣,手中拿著一封信,一個男人在她身邊焦急踱步,女人正是打電話的佩西·拉姆齊,而那個男人是她的丈夫約翰·拉姆齊。
佩西說,早上5:30的時候,她起床下樓為孩子們準備早餐,卻在樓梯上發現了一封信,打開信一看,信裡面的內容讓她毛骨悚然。
勒索信
信很長,大致內容是「你的女兒被我們綁架了,8點前準備好11.8萬美金,我們會在10點前聯繫你們,不要報警,不然別想看到你們的女兒。」她尖叫了一聲,叫醒了樓上熟睡的丈夫,立馬報了警。
被綁架的女兒名字叫瓊貝妮特·拉姆齊,六歲,很小就參加了各類兒童選美比賽,甜美的笑容、感染力十足的表現力讓瓊貝妮特脫穎而出,獲得過「美國皇家小姐」、「科羅拉多州小姐」等多個獎項,在當地小有名氣。
瓊貝妮特算是一個標準的白富美,父親約翰是一家頗具規模的計算機公司總裁,收入頗豐,母親佩西當選過選美皇后,她還有一個九歲的哥哥伯克·拉姆齊,一家人住在博爾德15號大街的別墅裡面,生活十分的幸福。
拉姆齊一家人
警員對房子進行了粗略的搜查,並沒有發現外人強行闖入的痕跡,而此時拉姆齊夫婦的幾位朋友也紛紛趕到了現場,原來是佩西打完了911電話之後,又打了電話給朋友,讓他們趕快過來幫忙想想辦法。
天色漸漸地亮了,過了十點鐘,綁匪那頭是毫無動靜,而拉姆齊家裡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有夫妻倆的朋友、看熱鬧的鄰居,甚至得知了此事前來採訪的媒體記者,警方也加派了人手。
下午一點的時候,他們決定把屋子從上到下再仔仔細細搜查一遍,父親約翰則帶著好友來到了地下室,看看有沒有什麼綁匪留下的痕跡,地下室的盡頭是一個酒窖,約翰徑直走到了陰冷潮溼的酒窖裡面,黑暗當中,他看見了一團亮亮的東西,他打開燈,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
那團亮亮的東西是一塊毛毯,毛毯裡面裹著的就是她六歲的寶貝女兒瓊貝妮特,瓊貝妮特嘴巴被膠帶封住了,兩隻手被繩子捆住,脖子被尼龍繩緊緊地勒住,約翰趕緊上前扯開了膠帶和繩子,抱起了女兒,此時的瓊貝妮特身體僵硬,看起來已經是停止心跳好幾個小時了。
「兒童綁架案」變成了一起「室內殺人案」
約翰把女兒抱到了門廳,換了一條乾淨的毯子,之後警員格拉齊又把屍體搬到了客廳,客廳裡面一閃一閃的聖誕樹,和旁邊瓊貝妮特冰冷僵硬的屍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場的人不禁潸然淚下,到底是誰如此狠心,會對這麼可愛的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痛下殺手呢?
疑點重重的線索
警方立即封鎖現場展開了調查,然而此時,距離凌晨報案已經過去了快8個小時,這個時候才想到封鎖現場,已經是為時已晚了,而且家裡聚集了太多人,人來人往。屍體又被多次轉運,這讓取證已經十分困難了,最重要的是約翰還換掉了本來蓋在屍體上的毛毯,屍體已經遭受到了嚴重的汙染,更是局限了取證的可能。
現在讓我們看看現場拿到的幾個有限的證物:
勒索信
兇手留下的這封勒索信長達兩頁半,內容疑點重重。
勒索信
第一點:信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重複的,但大概意思其實只要簡單四句話就能說明白,你想想,明明一分鐘就能寫好的勒索信,什麼樣的兇手,才會偏偏要花半個小時來寫呢?
第二點:信中很多單詞拼寫錯誤,但是從信件整體來看不論是語句還是用詞,寫信的人的母語就是英語,這說明寫信人是在故意假裝是一個外國人。
第三點:綁架金額11萬8千美元,要知道一般綁匪敲詐都是幾十萬、幾百萬這樣的整數,11萬8千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過於精準了,而且想敲詐約翰·拉姆齊這樣的家庭,這個金額是不是小了點呢?
更詭異的是,這和約翰早期從公司分紅拿到的金額是一模一樣的,兇手難道和約翰是認識的嗎?
絞刑具
所謂絞刑具,其實就是勒死瓊貝妮特的繩子,只不過繩子一側還綁著一塊木板當把手,這樣的工具可以讓力氣加大,作用相當於槓桿原理,要知道瓊貝妮特才六歲,普通成年人其實只要用手就可以掐死她,為何要費大力氣製作這樣一個絞刑具呢?
勒死瓊貝妮特的繩子
而且刑具上的木板是佩西的油漆刷的把手,兇手他似乎用了佩西的很多東西來作案。
頭蓋骨
屍體右側頭蓋骨已經開裂,說明死者生前頭部遭受過重擊,傷痕形狀和廚房放置的一把手電筒是相似的,而這把手電筒也是佩西一家的。
菠蘿片
屍檢報告還指出,在瓊貝妮特的消化道裡面找到了沒有被消化的菠蘿片,這說明死者遇害之前兩小時內吃過菠蘿,而在廚房的餐桌上面正好有一碗泡著牛奶的菠蘿,碗上只有母親佩西和兒子伯克的指紋。
廚房的餐桌上的菠蘿
而佩西卻否認女兒睡前吃過菠蘿,那瓊貝妮特胃裡的菠蘿是哪裡來的呢?
種種疑點,都好像把矛頭指向了佩西一家人,然而警方又在地下室外的雪地上,發現了一個未知的腳印,那麼這起案件到底是家人作案?還是外人行兇呢?當地警方和檢察院有著不同的看法。
警察檢察院各執己見
當地警方認為,瓊貝妮特的父母有著重大的嫌疑,首先是現場拿到的證據,寫勒索信的信紙和筆,製作絞刑具的木板,封住嘴巴的膠帶,都是屬於母親佩西的。
其次是對於兇手的分析,他已經殺了瓊貝妮特了,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寫勒索信呢?還費精力製作,看似沒有必要的絞刑具,他不怕被抓住嗎?做這些無意義又耗時間的事情,是為了掩蓋什麼嗎?並且兇手如此了解,父親約翰早期的分紅金額,應該是對拉姆齊一家,非常的熟悉。
再就是佩西夫婦事後的表現,案發當天,母親佩西坐在花園裡面哭泣,而父親約翰,則遠遠地待在廚房裡面,一般來說自己的孩子被殺害了,夫妻間作為最親密的人,會待在彼此身邊相互安慰,像他們這樣隔得很遠,純屬是不多見的。
案發後夫妻倆,更是拒絕去警察局接受調查,而三天之後,卻自己去了電視臺接受採訪,這就非常奇怪了。
佩西夫婦
一直到案發四個月之後,母親佩西才同意來到了警察局接受調查,這總讓人覺得奇怪,出了命案不應該是先找警察嗎?怎麼會去找電視臺呢?會不會是夫妻倆要欲蓋彌彰,混淆視聽呢?
現場照片
另外,警方還在瓊貝妮特的床上,發現了她有尿床的習慣,聯想到孩子尿床經常會惹得母親心煩意亂,博爾德警察局有了自己的推斷,立馬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該案的主要負責人史密斯·託馬斯對媒體宣布了他的看法。
警察局推測:當天晚上,佩西哄女兒瓊貝妮特入睡,不料女兒又尿床了,為聖誕節忙碌了好幾天的佩西十分的疲憊,帶著女兒去了浴室洗澡,佩西是心煩意亂,而瓊貝妮特又調皮搗蛋,佩西一不小心推了她一下,瓊貝妮特的頭是撞到了浴缸邊上,受到了重創,佩西以為女兒死了,驚慌不已,便告訴了丈夫,夫妻倆是合力把女兒抱到了地下室,假裝勒死在現場,又偽造了一封勒索信。
然而,這些都只是史蒂夫的推論而已,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之下,貿然對媒體公開案件的調查結果,在全美國實屬罕見,這本身也是警方一種不負責任的草率行為。
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博爾德是一個小地方,這裡的警察局不像州警察局那樣富有經驗,這從案發第一時間只派了一個剛畢業的警員,就可以看出來了。
由於犯罪現場已經被嚴重汙染,拿到的證據又有限,本應該是積極尋求外界幫助的,然而,這個經驗不足的警察局,卻拒絕讓外界,甚至是FBI插手,說自己地方的事情,自己會處理好。
警方打算起訴佩西夫婦,然而地方檢察院又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這就是一起入室謀殺的案件,不然門外雪地上那個神秘腳印就很難解釋了。再說,如果是佩西夫婦作案,為什麼他們不拋屍再報警呢?而是要把屍體放在地下室呢?
地方警察局和地方檢察院,爭執不下,各執己見,同一起案件,兩個機構在同時調查,沒人想犯錯,每一步都是走得小心翼翼,因為全美多個媒體都在追蹤報導,成千上萬雙眼睛,都在緊盯著他們。
於是,瓊貝妮特謀殺案,變成了地方警察局和檢察院之間的戰爭。
然而一年半之後,1998年8月6號,警察局突然宣布不再調查此案,原因是調查的過程當中,警察局沒有得到檢察院的支持,兩邊獲得的證據也沒有整合。負責人史蒂夫說,強烈懷疑檢察院是收了兇手的好處在幫助他們,嫌疑人約翰·拉姆齊他收入不菲,買通檢察院也是有可能。
檢察院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之前一直拒絕使用陪審團的檢察官阿里克斯·亨特,對本案重新開庭,啟用了大眾陪審團,陪審團聽了一年,寫了正式的起訴書,起訴書上說「父母有重大嫌疑,要求起訴父母」。然而阿里克斯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不會對任何人提起訴訟。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似乎要戛然而止了,科羅拉多州州長對於雙方進行了調節,才讓這個案件的調查進行了下去。媒體依舊在大肆報導,各種猜測層出不窮,而關於瓊貝妮特遇害時是否被性侵的猜測突然四起。
瓊貝妮特她雖然只有六歲,但是舞臺上經常打扮成成熟性感的樣子,當地有很多喜歡她的人,那其中,免不了有一些戀童癖患者,就有人懷疑瓊貝妮特是否是被性侵遇害,但這也只是憑空的猜測而已,找不到任何的證據,
莫名冒出的嫌疑人
2003年12月,瓊貝妮特遇害四年後,隨著DNA鑑別技術的日漸成熟,案件終於有了新的進展,法醫在瓊貝妮特遇害時穿的內褲上檢測出了一位不知名男性的DNA,這就排除了佩西一家的嫌疑。
經歷了四年的輿論攻擊和流言蜚語,佩西一家的生活似乎是歸於了平靜,而內褲上檢測出的男子DNA,增加了瓊貝妮特被性侵說法的可信度,由此牽扯出第一位嫌疑人鄰居比爾·麥克雷諾茲。
比爾在瓊貝妮特遇害前兩天拜訪過拉姆齊家,打扮成了聖誕老人的樣子給孩子們送禮物,他自己的孩子則在瓊貝妮特遇害前20年,就被人綁架謀殺了,而他的妻子則寫過一本關於兒童被猥褻致死的小說。
第一位嫌疑人鄰居比爾·麥克雷諾茲
比爾和瓊貝妮特很親近,去醫院做心臟手術的時候,他甚至帶上了瓊貝妮特送他的一盒閃片,他說這盒閃片對他非常有意義,因為在他扮演聖誕老人的時候,除了瓊貝妮特,沒有孩子會送他禮物,他甚至要求妻子在他死後,把他的骨灰和這盒閃片混在一起埋葬起來,把骨灰和亮片混在一起,是不是聽起來挺嚇人的呢?
第一位嫌疑人鄰居比爾·麥克雷諾茲
比爾對瓊貝妮特超乎尋常的喜愛,引起了人們的懷疑,然而DNA的對比並不吻合,比爾的嫌疑被排除。
第二位嫌疑人,加裡·奧利娃
2000年的時候,加裡因為涉嫌毒品被捕,在他的背包裡面發現了瓊貝妮特的照片,他對警方的解釋是,瓊貝妮特謀殺案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很喜歡她,我覺得應該為她建立一塊紀念碑。
第二位嫌疑人,加裡·奧利娃
而加裡的一個高中同學也向媒體透露,加裡曾經在瓊貝妮特遇害後的第二天,打電話跟他說「我傷害了一個小女孩」,但是加裡的DNA,也和檢測結果不符合。
高中同學那樣說,也許只是為了給媒體提供虛假的信息拿到錢,畢竟這起案件那麼轟動,媒體們總是想方設法拿到第一手小道消息,而總是有人想藉此撈一筆錢。
第三位嫌疑人,約翰·馬克卡爾
約翰·馬克卡爾是一名小學老師,在案發十年之後,他發了一封郵件給新聞教授麥可·特瑞西,承認是自己殺害了瓊貝妮特,郵件裡面約翰說他愛上了瓊貝妮特,那天他給瓊貝妮特下了藥,並且性侵了她,並意外殺死了她,他承認是用廚房裡的手電筒,打了瓊貝妮特的頭部。
第三位嫌疑人,約翰·馬克卡爾
2008年8月16號,約翰在泰國曼谷被捕了,那時他在曼谷當英語老師,就是為了逃避在美國犯下的其他兒童色情罪,然而通過DNA的對比,約翰·馬克卡爾也不是兇手,甚至在瓊貝妮特遇害的那天,他都不在科羅拉多州。承認自己沒有犯過的罪,也不知道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五年的時間,冒出來的三個嫌疑人一個都不是兇手。
警方就將DNA,提交給了FBI的聯合DNA索引系統,但是樣本和系統資料庫中的任何圖譜都是不匹配的,也就是說在全美範圍之內,找不到和瓊貝妮特內褲上檢測到的DNA一致的有過犯罪前科的人,難道兇手不是美國人?殺死瓊貝妮特的到底是誰呢?兇手到底在哪裡呢?
李昌鈺博士的推斷
一直到2016年,案件過去了20年,兇手依然沒有被找到,而這個時候,華人神探李昌鈺博士被邀請到了案件的調查當中,他研究了證據之後發表了驚人的言論,扭轉了案件的調查方向。
2016年美國CBS電視臺,邀請了幾位刑偵鑑識專家和FBI前調查員,對瓊貝妮特·拉姆奇案重新進行了調查,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華人神探李昌鈺博士。
李昌鈺指出,瓊貝尼特內褲上的DNA有可能是在內褲生產過程中工人留下的,為此,李博士還專門做了一個模擬實驗,他買了一條全新的兒童內褲,用機器檢測內褲的每一個角落,幾天之後,發現這家全新的內褲上有DNA。
李昌鈺的推斷,讓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之前糾結於內褲上的DNA,一度讓案件調查走錯了方向,而兇手的範圍從不知名男性,擴大到了任何人。
幾位專家,重新研究了當年警方留下的現場照片,其中一張照片拍下了地下室的窗戶,窗戶是被打開的,一角結著一張蜘蛛網。
當年警方留下的現場照片
當時警方懷疑,入侵者正是從這扇窗戶逃出去的,然而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如果是從這裡逃出去的,那麼以一個成年人的體型,必然會壓到蜘蛛網,不可能這麼完好無損。而除了這扇打開的窗戶,沒有其他的出口可以讓兇手逃出去,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兇手就在家中。
至此,之前被取消了懷疑的拉姆齊一家人,又被列入了嫌疑名單,佩西當年打電話給911的錄音被拿出來做研究,通過最新的技術,專家發現這通電話裡面除了佩西和接線員的聲音,竟然還出現了另外兩個聲音。
拉姆齊一家人
電話錄音中的線索
電話的最後,接線員連續喊了四聲佩西,佩西在一個長時間的停頓之後,掛斷了電話。在這段停頓當中,最新鑑別技術,鑑別出了一個男人的聲音以及一個男孩的聲音,當時家裡一共只有四個人,不難辨認男人就是亨利,而男孩就是兩人的兒子瓊貝妮特的哥哥伯克。
當時佩西告訴警方,兒子伯克一直在房間裡面睡覺,根本沒有下過樓,這顯然和電話的錄音是相矛盾的,那當時佩西為什麼要說謊呢?難道伯克和這起案件有什麼關係嗎?
哥哥的奇怪反應
當年伯克接受採訪的兩段視頻被找了出來,經過心理專家分析,發現伯克的神情和行為十分的怪異,第一個採訪視頻,發生在案發幾個月之後,採訪中伯克的反應很輕鬆,似乎並不擔心兇者會來綁架自己,對於妹妹的遇害,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難過。
第二個視頻中,面對心理醫生的詢問,他的姿勢很老練,好像在說別想在我這裡套出任何話,醫生問他當時發生的事情,他說「聽到媽媽的尖叫,但是自己沒有下樓,而是繼續選擇睡覺」。
伯克面對心理醫生的詢問
醫生給他看廚房桌上的菠蘿的照片,問他這是什麼,他突然說話含糊了起來,好像在逃避些什麼,姿勢也開始變得拘謹起來,不像剛剛那麼舒服和老練了,好像要跳下椅子離開這個地方,如果只是讓他陳述當時的情況,為什么九歲的小男孩會顯得如此緊張呢?
佩西的好友接受調查的時候說,伯克一直是一個聽話的小孩,大人們都很喜歡她,但是妹妹瓊貝妮特出生之後,大家的注意力都從哥哥身上轉移到了妹妹身上。
妹妹瓊貝妮特和哥哥伯克
案發前一年半,孩子們在外面玩耍,伯克就用高爾夫球棒打過妹妹,事發當天,她去了佩西家裡,試圖安慰伯克,不料伯克雙手抱胸,大喊道「離我遠一點,不要碰我」,看起來是十分的焦躁。
結合電話錄音和伯克採訪中的奇怪行為,廚房裡裝菠蘿片碗上留有伯克的指紋,以及佩西好友的回憶,專家和探員有了另一種推測:
當天晚上,佩西在廚房裡為伯克泡了一碗牛奶菠蘿就去睡覺了,伯克一個人在廚房裡面吃,而這個時候,樓上熟睡的瓊貝妮特肚子餓了,下樓來找吃的,來到廚房,從哥哥碗裡是直接拿走了一塊菠蘿,伯克很生氣,拿起了桌子上的手電筒,就往妹妹的頭上打,沒有想到的是,力氣太大了或者是手電筒太重了,瓊貝妮特直接倒地。
伯克心慌了,馬上叫醒了父母,為了保護兒子,佩西和亨利一起製造了這起行兇案,之後面對媒體和警察,更是一口咬定是外人闖入行兇。按照這樣的推理,似乎拉姆齊一家人的異常行為,都能夠說得通了,案發現場的一些疑點也能夠得到解釋。
伯克
多年後的伯克,打破了沉默接受了採訪,談起這樁案件,臉上一直露出了不自然的笑容,也加深了人們對他的懷疑。
2016年12月28號,伯克·拉姆齊提起了民事訴訟,指控美國CBS電視臺以及七名參加了案件研究的專家顧問對他的誹謗,要求7.5億美元的賠償。
2019年1月,伯克的律師宣布「已經得到了另各方滿意的和解,但是內容不方便透漏」,滿意的和解是指什麼呢?是CBS向伯克賠款,還是表示不再追究呢?那麼伯克到底是不是兇手呢?
是誰殺死了選美小皇后,或許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又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