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另一種語言會讓你變得更聰明嗎?結果出乎意料

2020-10-16 嶽悅於世

雙語模式是近些年來比較火的一種教育模式,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會說雙語顯然比只會說單一語言有職場交際方面的優勢。很多人都說學另一種語言能讓你更聰明,但是雙語模式到底對大腦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學界的兩種看法

雙語研究界一直存在兩種聲音,一種認為雙語模式是大腦一種1+1>2的訓練模式,不僅提高語言之外的認知技能,還能防止老年痴呆。另一種則認為第二語言是一種幹擾,因為大量的證據表明,即便雙語者只使用一種語言,其大腦中兩種語言的系統也都是活躍的,這就可能出現一種語言系統幹擾另一種語言系統的情況。

很多人選擇相信第一種,因為主流的研究表明,這種幹擾並無大礙。它會迫使大腦解決這種內部的矛盾,鍛鍊思維,強化大腦中與認知功能相關的肌肉。大腦為了適應雙語切換,結構上和功​​能都進行了更改。這些更改被用來強化執行力和專注力。

我們看到關於雙語的說法也是兩極分化,因為都有理論依據。對於雙語是否有益於大腦,不能簡單地說「是」或「否」。我們更應該關注你的大腦是否能適應以及如何適應使用多種語言的模式。

雙語模式帶來的影響和大腦的區域和結構關係不大?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來衡量這些認知過程。實驗很簡單,參與者只需找出一堆正向剪頭中的反向剪頭。按照主流觀點,雙語者在執行這項任務過程中會有優勢,可以縮短反饋時間或提高準確性。

但是,並非所有研究都一致地發現雙語者有這方面的優勢,反而發現有的雙語者和單語者的表現非常相似。雙語者中的大腦對任務適應程度也有高有低,整體結果就是:雙語者和單語者的大腦結果確實有不同的地方,執行任務也是分別用到這些不同的地方,但最後它們都順利且高效地完成了任務。

真正影響能力的是學習並使用另一種語言的過程?

其他研究也發現了這種現象,這種可變性,尤其是在執行功能任務上的可變性,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疑問,即說一種以上的語言是否會對大腦產生強大的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考慮將雙語作為一種經驗範圍,而不僅僅是雙語與單語的二元區分。

越來越多的研究還檢查了雙語經驗的特定方面,比如一個人使用一種以上語言多長時間、使用的規律性、多樣性以及在多種語言之間切換的頻率。這些研究發現,不同的語言經歷會對大腦適應和執行功能的任務的表現產生明顯的影響。

回到最初的問題,雙語真的有益於我們的大腦嗎?這取決於你使用語言的方式,如果你使用母語的方式綜合效果好的話,是可以達到和熟練使用雙語的人媲美的。

個人認為環境也很重要,在國內從孩子教育階段使用同步雙語教育,效果可能因人、環境而異。先打好母語基礎再開始學另一種語言的方式更好些。

相關焦點

  • 讓語言學習變得有趣?
    語言的學習,在當今社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現在,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已經開始接受雙語學習了。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總會遇到多多少少不知道意思的詞彙,而詞典的存在,極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語言學習的不斷深入,傳統詞典早已無法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了,這個時候,電子辭典的出現,讓人們在語言學習上,有了更大的便捷。近年來,隨著AI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深度開發,更加便捷的翻譯工具被研發了出來,簡簡單單的小操作,就可以得出自己所需要的結果,極大的便利了廣大的語言學習者。而對於大量研究外語文獻的人員來說,翻譯筆的存在,也讓他們繁忙的研究得到了極大幫助。
  • 你家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專家:有3種特點的孩子更聰明
    但是據調查現實,80%以上的人其實都是左腦發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左腦型人才,前不久我發現一個測試你是左腦型人才還是右腦型人才的測試圖,結果發現我是左腦型人才,後來又給孩子他爸測試了一下結果發現他是右腦型人才,難怪當年他那麼有藝術細胞。測一測你家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
  • 運動會讓人變得更聰明
    想變聰明更應該學會運動,因為運動不僅會讓身體變得更加強壯,運動會讓人變得更聰明,工作學習更得心應手。上課前跑步15—45分鐘的孩子,課堂上出現坐立不安行為的會更少。運動的影響也相對較長,運動後一般會持續2—4個小時。動物實驗還發現,運動有助新的幹細胞生長,從而「刷新」大腦及身體其他部位的靈敏度。
  • 人類還能夠進化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你可能意識不到這點,但是你的生命同太陽的活動以及地球和太陽的關係息息相關。每過十二又四分之一年至十二年半的時間,就會完成一個太陽周期。如果你保持覺知,你會注意到每隔十二到十二年半,每個人的生命都會經歷一個特定的周期。每個人的生理、思維和生活狀態都會發生很多變化。只是要記得十二多年來的事情有點難。正因為如此,人們注意不到這個周期。也許沒有人會不注意到月亮和月亮的周期。
  • Python和R之間轉換的基本指南:有效學習另一種語言的簡單方法
    Python和R之間轉換的基本指南這裡介紹的方法與我們自學習外語的時候使用的方法是有共同之處的,例如我們要學習英語,可以使用以下三個關鍵的練習幫助我從笨拙地將中文單詞翻譯成英語,轉變為直接用英語思考和回答(英語思維)。把新的英語單詞和我已經知道的中文單詞關聯起來。把英語和中文的單詞作比較,使我能很快地領會這個生詞的意思。
  • 這樣閱讀能提升智力,讓你變得更聰明
    我真覺得你一定要閱讀,因為閱讀能夠讓你變聰明。語言的出現,處理符號就成為了人類的重要能力,為了處理信息,人類進化出閱讀的行為。03 科學閱讀能有效重塑大腦,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一)養成讀書習慣,長期持續閱讀。研究顯示,不僅文盲與非文盲的大腦構造存在差別,而且閱讀少的人和深度閱讀者也有明顯差別。
  • 都說左撇子更聰明,這是真的嗎?
    從達文西、莫扎特、歐巴馬、比爾蓋茨等這些名人身上你能找到什麼共同點嗎?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都是左撇子。他們研究了用右手(RH)或左手(LH)進行的三種類型的運動:手運動到眼睛和嘴的精度較高的運動,另一種針對手指觸摸子宮壁作為對照。結果表明,從第18周開始,胎兒明顯更快地執行需要精確度的動作,所運用的肢體將成為首選的優勢手。
  • 左撇子會遺傳?左撇子更聰明?關於​他們,你有太多誤解了……
    那麼,今天你就會與比爾·蓋茨、歐巴馬、柯林頓、居裡夫人等名人一起過節!有研究表明,人類的祖先最初左右手的使用熟練程度是大致相同的,隨著語言系統的發展,人的左腦受到更多刺激,變得更為發達,因而右手的使用便更為熟練。但在發育過程中,也會有一些人的右腦發育成為優勢大腦,故而更傾向於優先使用左手。因此,若發現小朋友為左撇子,也無需強行讓其改為右撇子,否則極易造成其原有語言中樞系統混亂,出現口吃、跑調等症狀。
  • 如何變得更聰明?看這46招……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所謂的「智慧基因」,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藉助很多方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一些。鍛鍊大腦的方法很多,而且並不難,只要稍微改變一下你的生活方式,比如換隻手刷牙、閉著眼吃飯、發發呆、玩玩填字遊戲、適量運動,一個嶄新而聰明的你就出爐了。
  • 今天是國際左撇子日,左撇子娃會更聰明嗎?
    今天是國際左撇子日,左撇子娃會更聰明嗎?剪刀使用起來會被人誤會「手殘」。學個吉他,視頻教程需要翻轉著看。開起車來,左手老是躍躍欲試想去掛擋。巴特,讓人安慰的是,市面上目前已有不少左撇子特製產品!用手習慣:娘胎裡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那麼,左(右)撇子是天生的嗎?會受後天影響嗎?
  •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
    精通多門語言,可以在實質上改變你大腦的結構和工作方式:¿Hablas español? Parlez-vous français?你會說中文嗎?如果你能回答,「sí」, 「oui」或者「會」,或者看英文視頻無障礙,那麼說明你很可能精通,並可以使用多種語言。
  • 教你3個技巧,在家就能開發寶寶左右腦,孩子更聰明
    教你3個技巧,在家就能開發寶寶的左右腦,不用上補課班1、多陪孩子聊天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共同交流,要知道聊天也是開發孩子左右腦的一種方法之一,在你與孩子聊天的時候,孩子的大腦會受到你語言的刺激,這不僅能夠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促進,更能讓孩子的大腦得到發育
  • 開發「右腦」能讓孩子更聰明!這4種方法,3歲之前要教給孩子
    每個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補充營養、吃健腦的食物、報早教班等等,其實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右腦的開發很重要。  由此可見,人左腦發育比較高的人,比較適合理科類的知識學習,因為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會給他們更多的知識,而且左腦會比右腦理智一點,所以,左腦發育比較好的人不會輕易出現失控的表現,最後就是左腦發達的人會判斷事情的對錯。
  • 左撇子更聰明,這是真的嗎?
    從達文西、莫扎特、歐巴馬、比爾蓋茨等這些名人身上你能找到什麼共同點嗎?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都是左撇子。左撇子是「天生」的嗎?左撇子的大腦活動存在哪些特殊之處?左撇子真的更容易成為天才嗎?他們研究了用右手(RH)或左手(LH)進行的三種類型的運動:手運動到眼睛和嘴的精度較高的運動,另一種針對手指觸摸子宮壁作為對照。結果表明,從第18周開始,胎兒明顯更快地執行需要精確度的動作,所運用的肢體將成為首選的優勢手。
  • 你家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專家:有3種特徵的孩子更聰明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將來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上都有更出色的表現。關於大腦結構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和右腦的發育差異也會影響孩子聰明程度。 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明了大腦的左右腦分工理論。
  • 較真|父母出生地離得越遠娃智商越高,混血寶寶更聰明,真的嗎?
    有一些廣泛流傳的關於孩子智商的說法,比如,父親母親的出生地離得越遠,孩子的智商就越高」,再如,混血寶寶的確會更聰明些這些說法有道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智商。 一、智商是什麼?智商高低受哪些因素影響? 智商這個詞人人都知道,但它本身其實很難定義,也很難衡量。因為智商這個概念非常模糊,覆蓋很多方面,包括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有思考、計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 你說的語言會影響你的思維嗎?
    著名的語言相對論假認為語言的語法和詞彙會影響使用者對世界的特殊思維方式。這個假說堅持認為語言決定思想,但是這一說法遭到了大多數學者的反對。對這一理論最簡單的解釋方式就是如果一種語言有某個概念的特定詞彙,而另一種語言沒有,那麼該語言使用者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
  • 未來計算機變得智能,就不需要程式設計師了嗎?
    很多人認為計算機變得如此智能,所以在不久的未來將不再需要程式設計師。你認為維護這個紐帶很容易嗎? 人類世界的背景 The problem with people is that they’re only human.–Bill Watterson 人類的問題是,他們只是人而已。
  • 如何開發右腦,讓娃變得更聰明?這5種方法父母應該知道
    訓練孩子玩有意思的配對遊戲讓孩子玩配對遊戲也是開發右腦的好方法,如果是3歲左右孩子玩配對遊戲,父母需要引導孩子與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聯繫,因為處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生活經驗並不豐富,玩難度較大的配對問題,只會適得其反,但如果難度適中的話,就會促進孩子右腦的開發,讓孩子思維發展的更好。
  • 學習好又身體好!運動讓孩子更聰明
    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能讓青少年終身受益,因為體育鍛鍊不僅僅是促進生長發育、身體健康,而且顯著提高學習能力。可以說,「運動讓孩子更聰明」有著非常充分的科學依據和實踐證明,而合理安排體育鍛鍊與學習的時間,完全可以做到既學習好又身體好。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建軍就指出,美國NBA球星,同時也是哈佛大學高才生林書豪就是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