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脈衝強磁場試驗裝置通過驗收 此前僅美、法、德擁有

2021-01-15 觀察者網

10月23日,中國「十一五」期間部署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在華中科技大學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宣告我國擁有了國際頂級水平的脈衝磁場實驗裝置。這一裝置的研製與受控核聚變託卡馬克(磁約束受控核聚變)裝置有很大關係,其技術來自託卡馬克裝置研製,而磁技術水平的提高將促進未來更接近實用的託卡馬克裝置的研製。同時脈衝強磁場技術也將在其他尖端技術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脈衝強磁場裝置驗收現場

中國脈衝強磁場裝置蓄電池電源系統

80特斯拉脈衝強磁體試驗現場合影

90.6特斯拉脈衝強磁體

脈衝發電機型電源系統

據介紹,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等,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脈衝強磁場技術是產生強磁場的重要技術,建設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可為凝聚態物理、材料、磁學、化學、生命與醫學等領域科學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平臺。

另據人民日報報導,23日,我國「十一五」期間部署建設首批由高校承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華中科技大學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標誌著我國擁有了國際頂級水平的脈衝磁場實驗裝置,成為繼美、德、法之後第四個擁有大型脈衝磁場實驗裝置的國家。

基礎科研必需品

提供現代科學實驗極端條件的理想平臺

「從此以後,我們在強磁場環境下做實驗,再不用找關係到國外實驗室排隊了!」驗收現場,驗收委員會專家、長期從事磁學和磁性材料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難掩激動……

「簡單來講,這就相當於提供了一個極端環境下的實驗平臺。」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主任李亮介紹說,強磁場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大多數科學效應的顯現都與磁場強度有關:磁場強度越高,效應就會越明顯,有些科學效應甚至只有在強磁場環境中才會顯現。

該項目技術總監、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介紹說,脈衝強磁場技術不僅能滿足前沿基礎研究的需要,且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據介紹,近30年來,與強磁場相關的諾貝爾獎項達到10個,涵蓋物理、材料、化學、生物和醫學多個領域。

「特斯拉」是國際上用以衡量磁場強度的單位。2013年8月6日晚19點20分,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目前已通過竣工驗收的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不僅擁有可達到90.6特斯拉磁場強度的系列脈衝磁體,還配備了低溫、高靜壓、光源等其它實驗條件,建有電輸運、磁特性、磁光特性、壓力效應、極低溫、電子自旋共振、核磁共振等多個科學實驗站,可為脈衝強磁場下物理、材料、化學、生命與醫學等領域科學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平臺。

「現在,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在脈衝強磁場的技術領域,我們做到了世界頂尖!」 作為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發起人」,潘垣表示。

大型脈衝強磁場技術是世界主要大國競相研製的重要項目,圖為美國強磁場裝置研製成功時現場的合影

日本強磁場研究裝置

工業應用新探索

 

瞬間「百鍊鋼化繞指柔」,永磁裝備充磁如充電

「看起來就像氣功一樣,當我們用電源驅動一個脈衝強磁場時,在100毫米的直徑範圍內,可產生500噸的電磁感應力,瞬間改變對象的形態。」李亮指著一件厚6毫米、直徑600毫米的喇叭狀金屬管說,「利用脈衝強磁場成形裝置,將一塊金屬圓板塑成這個形狀,只需要一道工序、十幾毫秒、0.001度電。」

這種技術被稱為「多時空脈衝強磁場成形製造技術」,是李亮團隊依託該中心自主研發的電源、磁體和控制技術,在全球首先提出並成功研發的。其原理在於,在脈衝強磁場環境中,線圈與金屬材料相互作用,能產生極大的洛侖茲力,將堅硬的金屬材料「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在1至2毫秒的時間內塑造成特定的形狀。

「這種技術不僅高效,且成本大幅降低,過程更為可控,成形面積更大,可成形樣式更複雜,實現金屬零部件的整體單次成形,避免了有縫拼接對零部件性能的破壞,可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兵器工業、汽車製造、儀表儀器等諸多領域。」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技術副總監姚凱倫說。

此外,李亮團隊在永磁裝備充磁方面也取得了革命性突破。永磁材料被廣泛應用於風力發電機、磁共振成像等。中心將專門的充磁夾具或充磁線圈集成在永磁設備上,不僅可以實現先拼裝後整體充磁,再次充磁時也無需拆卸永磁塊,只需接上電源再次放電即可,大幅降低了裝配難度,提高了充磁效果,讓大型永磁設備的充磁就像手機充電一般方便。此外,脈衝強磁場的相關衍生技術還可應用於磁製冷、磁治療等多個領域,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自主創新新常態

研發系列國際先進水平關鍵設備,掌握核心技術

「我們可以用常規的、廉價的導體實現美國用價格高昂的導體達到的同樣質量的脈衝磁體,成本不到美國和德國同類磁體1/10。」李亮不無驕傲地說:「產生90.6特斯拉磁場強度的磁體、電源、控制系統等全套裝置均為中心自主開發研製」。有國外專家如此評價:「你們用1.3億人民幣做了1.3億美元的事情。」

在中心,創新成了常態。

線圈作為磁體裝置的「心臟」,其材料和繞制方式是影響磁體整體性能的關鍵,而攻克這一難題的,是中心一位「75後」的教授——彭濤。這位由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培養的博士,在2010年為強磁場中心成功繞制了能實現75特斯拉峰值磁場的單線圈磁體,這是目前世界上採用軟銅繞制的最高場強磁體。

當彭濤謀劃著讓繞制磁體產生的磁場再往上加一點時,中心的王紹良工程師則一心一意地做著溫度的「減法」。從2008年7月到2011年3月,王紹良團隊歷經30多個月的艱苦攻關,自主研發了「用於脈衝強磁場科學研究的吉福特—麥克馬洪制冷機樣品冷卻技術」,只需少量氦氣,即可在5分鐘內將預冷過的實驗樣品降溫至-271.8℃,大幅提高了實驗效率。

此外,中心還研發了一系列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設備,並掌握相關核心技術:自研自製的國內首創集成式脈衝強磁場裝置、探測靈敏度為國際同類型裝置最高的電輸運實驗站、雷射光源波長範圍為國際同類型裝置最寬的磁光科學實驗站、獨創的平頂波形脈衝磁體……

這一系列成績,都深深地打上「中國創造」的烙印。

相關焦點

  • 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運行
    新華社武漢10月23日電(記者黎昌政、俞儉)經過7年研製和建設,我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23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投入運行,我國由此成為繼美、德、法之後第四個擁有大型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國家。    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二是突破了800毫米室溫孔徑、磁場強度達10特斯拉的鈮三錫超導磁體研製的技術難關,實現了大型強磁場鈮三錫超導磁體技術的重大突破,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建成了40特斯拉穩態混合磁體裝置,磁場強度世界第二。三是建成了國際首創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掃描隧道-磁力-原子力組合顯微鏡系統,以及強磁場下低溫、超高壓實驗系統,使得我國穩態強磁場相關實驗條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華科大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國之重器」 世界最好的脈衝強...
    中國需要強磁場9月28日,華中科技大學東校區,一棟綠樹草坪環繞的弧形灰色建築略顯低調,但「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兩塊金色牌匾彰顯了其重要地位。走進這棟建築,強磁場設施沙盤模型位於大廳中央,白色儀器設備、綠色金屬框架、橙色線圈金屬管,設備與線路緊湊複雜,沙盤模型好似一塊集成電路板。
  • 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創造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此次該校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使用了具有獨立層間加固結構的單線圈磁體,孔徑為21毫米,電容器型脈衝電源供電,能耗7兆焦。磁體重量、電源能量不到國際同類型磁場系統的1/10,磁場強度更是一舉超過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強磁場服務全球科學家
    塞巴斯蒂安教授團隊最近一次來華訪問交流,全留在了位於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利用這裡的強磁場裝置開展研究,得到的一組高質量實驗數據讓她喜出望外。「武漢的國家脈衝強磁場裝置是世界一流的設施,幾年來我屢屢造訪武漢,用這裡的設施開展新的研究。」這位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女科學家說。
  • 中國刷新人造脈衝磁場強度記錄 磁體成本僅為美國德國十分之一
    據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主任李亮教授介紹,8月6日晚產生90.6特斯拉磁場強度的磁體、電源、控制系統等全套裝置均為該中心自主開發研製。他們研發出的PMDS脈衝磁體專用設計軟體,現已被歐洲、美國各大脈衝強磁場實驗室選定為專用磁體設計工具;其磁體的製造成本也不到美國和德國同類磁體的1/10。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驗收 2020-11-16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中國建設的加速度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鑑定認為,該項目在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和高場重複頻率上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結束了我國強磁場下科學研究長期依賴國外裝置的歷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對外開放運行4年來,取得了包括近90年來首次發現的全新規律量子振蕩現象等一大批創新成果,成功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行列。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通過驗收
    本報訊(記者黃辛)11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近日通過國家驗收。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裝置主體由一臺8.4億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2020年11月4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
  • 磁場為什麼這樣強(關注)
    王郭驥攝  「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前不久,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的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以及強磁場領域方向的21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完成國際評估,並做出了上述結論。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中國科研團隊預研建世界最高強度穩態強磁場裝置
    吳蘭 攝 中新網合肥7月18日電(劉鴻鶴)坐落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承擔了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已建成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和正在建設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7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目前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已取得眾多國際領先成果。
  • 短短10年 中國這個強磁場中心實現"跟跑到領跑"
    而這個強磁場中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只用了短短10年時間。為什麼中國要建自己的強磁場中心?因為,脈衝強磁場裝置作為大型極端條件實驗平臺,可為物理、材料、生命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提供超強磁場、極低溫、高壓的複雜實驗環境,為相關學科的基礎科研開闢嶄新的視角。
  • 【提示】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提示】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2020-11-14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大型超導高場磁體裝置研製獲得成功 能產生10萬高斯磁場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包括產生40萬高斯磁場的混合磁體裝置,它由口徑為920毫米的10萬高斯超導磁體及包含其內的30萬高斯水冷磁體組合而成,其中的水冷磁體已在9月份的單獨試驗中成功實現技術指標。大口徑超導高場磁體由於成本高、難度大、風險高、研製周期長等因素,成為混合磁體研製能否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
  • 中國刷新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躋身世界前三
    據華中科技大學8月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介紹說,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
  • 中國科研團隊預研建世界最高強度穩態強磁場裝置—新聞—科學網
    (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和正在建設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7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目前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已取得眾多國際領先成果。 「在專家組對我們這個項目驗收的時候,評價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磁體的技術和綜合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合肥擬建設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
    同時,合肥「科學島」正預研建設一個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探索解決國家重大科技領域需求中的瓶頸問題。【成果篇】合肥或將建設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實際上,大科學裝置主要分為專用研究設施、公共實驗設施,以及公益科技設施三大類。「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就屬於專用研究設施,它的目的就是通過不斷的實驗幫助人類實現源源不斷清潔能源的應用。
  • 中強磁場標準裝置完成驗收 支持4支磁場探頭同時檢測
    空間或磁性材料中磁通、磁通密度、磁通勢、磁場強度等的測量。是磁學量測量的內容之一。空間的磁通密度與磁場強度成比例關係,空間磁場強度的測量,實質上也是磁通密度的測量。近日,江蘇計量院的中強磁場標準裝置完成驗收。該裝置由高精度直流源、霍爾磁強計,亥姆霍茲線圈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