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大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國之重器」 世界最好的脈衝強...

2020-11-24 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通訊員 程遠

將一個材料放在比地球磁場強度高百萬倍的強磁場下,會發生什麼?

在物理學家看來,強磁場是研究材料本質特性的「放大鏡」,磁場越強,放大倍數越高。過去20多年,10項諾貝爾獎與強磁場研究密切相關。

湖北就有一座世界上最好的脈衝強磁場設施——位於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它是教育部直屬高校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強磁場科學、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大科學平臺,是物理、化學、材料和生物醫學等多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國之重器」。

中國需要強磁場

9月28日,華中科技大學東校區,一棟綠樹草坪環繞的弧形灰色建築略顯低調,但「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兩塊金色牌匾彰顯了其重要地位。

走進這棟建築,強磁場設施沙盤模型位於大廳中央,白色儀器設備、綠色金屬框架、橙色線圈金屬管,設備與線路緊湊複雜,沙盤模型好似一塊集成電路板。

穿過大廳後的金屬門,是脈衝強磁場設施控制中心,兩名工作人員對著8塊監控屏,在電腦上反覆比對著實驗數據。順著控制中心再往裡走,是約4000平方米的脈衝強磁場設施設備間,這裡各式線圈、電路、儀器琳琅滿目,好似一片由金屬構成的「熱帶雨林」。

「磁場強度越高,對於物質系統的電子能態改變就越大,就能給科學創新提供更多機遇。」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李亮介紹,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一起,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當物質處在強磁場中,內部電子結構可能發生改變,產生新現象。自1913年以來,包括量子霍爾效應、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和磁共振成像等與磁場有關的諾貝爾獎有19項。

脈衝強磁場設施於2008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10月建成,由磁體、電源、控制和測量等子系統組成。設施峰值磁場強度達到90.6T(T為「特斯拉」,1特斯拉相當於地球磁感應的2萬倍),並實現世界領先的小電阻樣品上微伏級信號的精準測量。

2018年11月22日,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兼具高場強和高平頂穩定度的64T脈衝平頂磁場,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並實現了45T/50 Hz(赫茲)的超高重頻磁場,將國際同類磁場重複頻率提高2個數量級。

該中心技術總監潘垣院士說,過去,國內沒有脈衝強磁場實驗設備,高校院所進行相關研究只有藉助歐美國家的實驗室來完成,不但每年要花數十萬元,還要絞盡腦汁寫申請、排隊等時機,有的國內科研團隊一年一項實驗都無法保證,嚴重製約了我國強磁場科研進展。我國要想在凝聚態物理、材料、化學和生命等基礎前沿科學方面的研究進入國際前列,就必須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脈衝強磁場裝置。

一流磁場買不來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高溫超導成為熱門研究領域,歐美發達國家紛紛建設磁場強度更高的脈衝強磁場,而我國在這方面基本是空白。

2007年,在美國GE公司擔任技術骨幹的李亮,被時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的一再相邀所打動,毅然回國主持建設脈衝強磁場設施。面對科研經費捉襟見肘、導體材料強度差、電源功率小等一大堆難題,李亮及其團隊成員絞盡了腦汁。「強磁場中心的核心材料、部件都是國產的,一流的磁場是買不來、討不來的。」李亮說,該中心設備每一張電路設計圖、每一個零件都是團隊自己繪製和安裝調試的。開工僅11個月,脈衝強磁場設施樣機系統就已研製完成;磁場強度從2009年的75特斯拉,到2013年的90.6特斯拉,4年時間完成了美國20年的歷程。

脈衝強磁場設施建設水平和運行成效得到了國內外同行高度評價。2013年10月,美、德、法等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及權威專家等組成的國際評估專家組現場評估後,認為該設施「工程上的成就超越國際同類水平,躋身世界最好的強磁場設施」。

2018年5月,國際評估專家組評估認為,該設施「支撐基礎前沿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運行水平國際領先」。2018年,該設施獲評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截至今年6月,該設施累計運行43576小時,為北大、清華、哈佛、劍橋等83所頂級高校或科研機構提供1055項科學研究服務,有關學者在 Nature、Science、PRL等期刊發表論文776篇,同期成果產出優於美、德同類設施,在物理、化學、材料等多個學科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電磁製造」不是夢

隨著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建設運行,該中心已成為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強磁場」,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科研隊伍。

「下一步,科學中心需要向『電磁製造』等行業應用上深度擴展,進一步發揮光和熱。」李亮表示,「先進電磁製造」是科學中心積極拓展的新方向,將脈衝強磁場技術應用到材料成形加工領域,可在毫秒時間內將板管類零件直接成形,具有高速率、非接觸、柔性環保等特點,能為不同材質金屬的常溫焊接、大型輕質合金板件的整體成形等技術領域帶來顛覆性的改變。此外,基於電磁脈衝的大型永磁設備整體充磁技術,在風力發電、磁共振成像等新能源、生物醫學產業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談到未來規劃,李亮表示,科學中心將協同推進脈衝強磁場科學、技術和應用三個方面的研究,建成面向國際科技前沿的強磁場前沿科學中心、引領核心技術發展的強磁場技術研發中心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強磁場工程應用中心。「未來,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將在體制機制上不斷創新,讓設施更持久、更高質量服務全球科學家,將其打造成全球共享、多學科交叉的大平臺。」他說。

相關焦點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中國建設的加速度
    世界領先的強磁場 中國建設的加速度——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系列報導之一本報記者 張 曄 劉志偉把一塊材料放在相當於地球磁感應強度120萬倍的強磁場下,持續10毫秒,或者以毫秒級的時間間隔反覆施加強磁場
  •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為世界創新研究保駕護航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們團隊不能像往年一樣去武漢,去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做實驗,我感到非常遺憾,希望疫情過後繼續與中心保持合作。」近日,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Suchitra Sebastian教授的郵件。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強磁場服務全球科學家
    塞巴斯蒂安教授團隊最近一次來華訪問交流,全留在了位於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利用這裡的強磁場裝置開展研究,得到的一組高質量實驗數據讓她喜出望外。「武漢的國家脈衝強磁場裝置是世界一流的設施,幾年來我屢屢造訪武漢,用這裡的設施開展新的研究。」這位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女科學家說。
  • 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創造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11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此次該校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使用了具有獨立層間加固結構的單線圈磁體,孔徑為21毫米,電容器型脈衝電源供電,能耗7兆焦。磁體重量、電源能量不到國際同類型磁場系統的1/10,磁場強度更是一舉超過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 我校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羅永康團隊研究成果在《自然》刊發!
    9月23日,《自然》(Nature)雜誌在線刊發了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羅永康教授題為「Constraints>Sr2RuO4 from 17O NMR」的論文。該成果由羅永康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Stuart Brown教授、Andrej Pustogow博士,以及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德國德勒斯登馬普所、史丹福大學的合作者共同完成,羅永康教授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在凝聚態物理中,物質的相通常由對稱性及其序參量來表徵。
  • 2020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誠招博士後公告(宋...
    一、團隊及合作導師簡介:團隊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中心擁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是國內高校唯一投入使用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設施多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於2019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中國大型脈衝強磁場試驗裝置通過驗收 此前僅美、法、德擁有
    脈衝強磁場技術是產生強磁場的重要技術,建設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可為凝聚態物理、材料、磁學、化學、生命與醫學等領域科學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平臺。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主任李亮介紹說,強磁場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大多數科學效應的顯現都與磁場強度有關:磁場強度越高,效應就會越明顯,有些科學效應甚至只有在強磁場環境中才會顯現。該項目技術總監、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介紹說,脈衝強磁場技術不僅能滿足前沿基礎研究的需要,且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
  • 中國刷新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躋身世界前三
    據華中科技大學8月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介紹說,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
  • 華中科大脈衝磁場強度刷新紀錄 創世界第三
    實驗前的雙線圈磁體實驗後取出的83T雙線圈磁體中新網武漢11月10日電(艾啟平 萬霞程遠)華中科技大學10日對外公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依託該校建設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其自行研製的中國國內首個雙線圈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83特斯拉的磁場強度,刷新了中國脈衝磁場強度紀錄,使中國非破壞性磁場強度水平躍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我國實現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突破
    新華社武漢11月2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22日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刷新了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脈衝平頂磁場兼具穩態和脈衝兩種磁場的優點,能夠實現更高的強度且在一段時間保持很高的穩定度。」
  • 合肥擬建設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
    合肥晚報訊 大科學裝置,被譽為「國之重器」,是以實現重大科技和公益服務為目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如今,合肥已成為我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舉行大科學裝置主題日活動,記者獲悉,正在加緊建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有望明年年底竣工交付。
  • 中國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 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原標題:世界領先的強磁場中國建設的加速度  把一塊材料放在相當於地球磁感應強度120萬倍的強磁場下,持續10毫秒,或者以毫秒級的時間間隔反覆施加強磁場,會發生什麼?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
  • 磁場為什麼這樣強(關注)
    王郭驥攝  「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前不久,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的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以及強磁場領域方向的21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完成國際評估,並做出了上述結論。
  • 短短10年 中國這個強磁場中心實現"跟跑到領跑"
    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科研人員正在繞制磁體。  王郭驥攝「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前不久,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的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以及強磁場領域方向的21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完成國際評估,並做出了上述結論。
  • 系列報導:世界領先的強磁場中國人這樣建
    世界領先的強磁場 中國人這樣建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系列報導之二  本報記者 高 博 劉志偉  2018年12月初,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一次次電磁風暴的襲擊,讓物質被迫吐露不為人知的秘密。最先進的電源、磁體和控制系統,打造了這一世界頂尖水平的強磁場裝置。
  • 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運行
    新華社武漢10月23日電(記者黎昌政、俞儉)經過7年研製和建設,我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23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投入運行,我國由此成為繼美、德、法之後第四個擁有大型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國家。    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
  • 中國刷新人造脈衝磁場強度記錄 磁體成本僅為美國德國十分之一
    2013年8月6日晚,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取得重大突破,中心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記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被譽為「國之重器」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落戶廣東惠州
    圖為正在動工建設的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施工現場 宋秀傑 攝記者11月6日從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委宣傳部獲悉,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已落戶該縣稔平半島能源中心,目前已動工建設,預計在2026據介紹,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為「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與「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被譽為「國之重器」,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預計投資68億元,建成後將成為所在領域國際領先水平的大科學裝置,將吸引約1500名海內外科學家到惠州從事科研工作,在能源等領域產生大量的原創性科研成果。
  • 我國脈衝強磁場強度突破90特斯拉
    8月12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依託該校建設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取得重大突破,中心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據了解,產生90.6特斯拉磁場強度的磁體、電源、控制系統等全套裝置均為該中心自主開發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