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 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2020-11-24 東方網

  原標題:世界領先的強磁場中國建設的加速度

  把一塊材料放在相當於地球磁感應強度120萬倍的強磁場下,持續10毫秒,或者以毫秒級的時間間隔反覆施加強磁場,會發生什麼?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在物理學家看來,這無異於開闢了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新天地。

  「我們可以用它測量熱電信號,研究材料的自旋動力學,這對存儲材料的改進提升將有極大的幫助。」復旦大學修發賢教授聽聞這個消息,一下找到了未來的科研方向,「這在國際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鑑定認為,該項目在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和高場重複頻率上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結束了我國強磁場下科學研究長期依賴國外裝置的歷史。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對外開放運行4年來,取得了包括近90年來首次發現的全新規律量子振蕩現象等一大批創新成果,成功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行列。

  後來者創造加速度

  2013年10月,山水逶迤的武漢東湖畔,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迎來了20多位「磁性十足」的大咖。全球主要強磁場實驗室負責人和國際強磁場權威專家都已到齊。

  他們不敢相信,中國人要公開進行實驗演示,因為產生脈衝磁場的強大電流和電磁應力,隨時會「爆表」。在此之前,國際上從來沒一個實驗室敢公開進行高參數實驗演示,德國德勒斯登強磁場實驗室就曾在公開演示中發生過磁體爆炸。

  1個控制中心,8個實驗站,整整1天實驗,外國專家們閉門討論3個小時。當會議室大門打開的那一刻,中心主任李亮教授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這裡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已經躋身於世界上最好的脈衝場之列」,國際同行給出評價。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高溫超導成為熱門研究領域,傳統的穩態強磁場已經力不從心。歐美發達國家開始加大磁場強度更高的脈衝強磁場建設,而我國在脈衝強磁場設施方面,基本是空白。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敏銳地意識到,我國要想在凝聚態物理、材料、化學和生命等基礎前沿科學方面的研究進入國際前列,就必須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脈衝強磁場裝置。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創造出驚人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強度:開工僅僅11個月,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樣機系統就已研製完成。磁場強度從2009年的75特斯拉,到2013年的90.6特斯拉,不斷刷新我國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中國需要一顆強磁心

  從素有脈衝強磁場發源地之稱的比利時魯汶大學回到國內僅僅三年,上海科技大學李軍教授就在高溫超導材料領域取得突破。

  「研究高溫超導材料,低溫、強磁場是必不可少的極端條件,我們需要60特斯拉以上的超強磁場,才能達到高溫超導材料的臨界磁場,從而了解材料在超導狀態下的物理特性。」李軍說,「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比我在國外的實驗條件還要好,沒有他們的支持,進展肯定不會這麼順利。」

  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首先,當物質處在強磁場中,內部電子結構可能發生改變,產生新現象。此外,物質本身最重要的特性之一——電子結構(費米面)也能通過強磁場下量子振蕩的手段間接觀測出來。因此,自1913年以來,包括量子霍爾效應、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磁共振成像和第二類超導體等與磁場有關的諾貝爾獎有19項。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一起,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

  過去,修發賢教授長期在美國開展強磁場實驗,每年需要花費數十萬元不說,還得絞盡腦汁地寫申請、排隊等機時。歐美的強磁場實驗室雖然向所有科學家開放,但是少不了「挑肥揀瘦」。

  即便很優秀,也不是每次申請都能獲批。「去年我就被拒了一次,原因是一項實驗之前已經做過。」修發賢對此無可奈何。但是,當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建成,尤其是在脈衝平頂磁場和超高重頻磁場方面取得突破後,國外的強磁場已經「吸引不了」他了。

  一流的磁場買不來

  2007年,被李培根校長「三顧茅廬」打動的李亮,告別妻女,放棄GE公司的高薪職位,隻身來到武漢,主持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建設工作。

  面對有限的科研資金、落後的導體材料,李亮與同事們費盡心思。

  不同科學研究需要不同的磁場波形,為了提高裝置的運行效率,李亮把整個裝置設計成模塊化結構,由一套中央控制系統實現3類電源和8個實驗站的靈活組合。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同一科學實驗站的同一磁體上產生多種磁場波形,大幅提升了我國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科研產出。

  「強磁場中心85%以上的材料、部件都是國產的。核心材料和部件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李亮自豪地說。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設備的每一個電路設計圖都由團隊自己繪製,每一個零件都是團隊自己安裝調試。磁體是脈衝強磁場裝置的核心部分,而磁體線圈的研製不僅要求十分嚴格,而且沒有「回頭路」,只能一次成功。負責手工纏繞磁體線圈的彭濤教授,常常「做夢都在繞磁體」,生怕出一點差錯。

  中心常務副主任韓小濤教授負責的控制系統是讓裝置動起來的「中樞大腦」。強電流、強磁場和極低溫等極端條件對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及安全性都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憑藉團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控制系統運行至今,無一起嚴重控制故障。

  正是有了創新「殺手鐧」,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了一塊「磁鐵」,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造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美國史丹福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德國德勒斯登強磁場實驗室等頂尖科研機構紛至沓來,在高溫超導、拓撲半金屬、分子磁體、石墨烯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並在《科學》《自然》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672篇。

相關焦點

  • 我國實現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突破
    新華社武漢11月2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22日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刷新了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脈衝平頂磁場兼具穩態和脈衝兩種磁場的優點,能夠實現更高的強度且在一段時間保持很高的穩定度。」
  • 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創造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11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此次該校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使用了具有獨立層間加固結構的單線圈磁體,孔徑為21毫米,電容器型脈衝電源供電,能耗7兆焦。磁體重量、電源能量不到國際同類型磁場系統的1/10,磁場強度更是一舉超過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中國建設的加速度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在物理學家看來,這無異於開闢了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新天地。「我們可以用它測量熱電信號,研究材料的自旋動力學,這對存儲材料的改進提升將有極大的幫助。」
  • 華科大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國之重器」 世界最好的脈衝強...
    中國需要強磁場9月28日,華中科技大學東校區,一棟綠樹草坪環繞的弧形灰色建築略顯低調,但「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兩塊金色牌匾彰顯了其重要地位。走進這棟建築,強磁場設施沙盤模型位於大廳中央,白色儀器設備、綠色金屬框架、橙色線圈金屬管,設備與線路緊湊複雜,沙盤模型好似一塊集成電路板。
  • 中國刷新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躋身世界前三
    據華中科技大學8月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介紹說,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我國脈衝強磁場強度突破90特斯拉
    8月12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依託該校建設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取得重大突破,中心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據了解,產生90.6特斯拉磁場強度的磁體、電源、控制系統等全套裝置均為該中心自主開發研製。
  • 中國大型脈衝強磁場試驗裝置通過驗收 此前僅美、法、德擁有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主任李亮介紹說,強磁場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大多數科學效應的顯現都與磁場強度有關:磁場強度越高,效應就會越明顯,有些科學效應甚至只有在強磁場環境中才會顯現。該項目技術總監、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介紹說,脈衝強磁場技術不僅能滿足前沿基礎研究的需要,且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
  • 華中科大脈衝磁場強度刷新紀錄 創世界第三
    籌),其自行研製的中國國內首個雙線圈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83特斯拉的磁場強度,刷新了中國脈衝磁場強度紀錄,使中國非破壞性磁場強度水平躍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與普通單線圈磁體相比,雙線圈磁體能產生更高的場強,但其結構更加複雜、研製難度更大,對電源和控制要求更高,是對脈衝強磁場工程技術的重要挑戰。2011年伊始,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就將實現80特斯拉以上磁場強度作為年度工作重點。
  • 系列報導:世界領先的強磁場中國人這樣建
    「磁場與電流成正比,而磁體承受的力和熱,與磁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越往上走越難。就好像百米跑從9.9秒提高到9.8秒那樣難。」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李亮說。  「美國從70T(特斯拉)到90T走了20年,德國用了15年,中國則是4年。」李亮說。
  • 我脈衝強磁場強度破90特斯拉
    原標題:我脈衝強磁場強度破90特斯拉   本報武漢8月13日電 (顧兆農、周前進、程遠)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專家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我國繼美、德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強磁場服務全球科學家
    國家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是一個為國內外科學家提供超強磁場、極低溫、超高壓等極端實驗條件,進行前沿基礎科學研究的國家級科學研究中心,這也是國內唯一的大型脈衝強磁場科研基礎條件平臺。從2013年10月接受國際評估那天起,就已躋身世界四大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行列。
  • 中國刷新人造脈衝磁場強度記錄 磁體成本僅為美國德國十分之一
    2013年8月6日晚,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取得重大突破,中心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記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短短10年 中國這個強磁場中心實現"跟跑到領跑"
    王郭驥攝「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前不久,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的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以及強磁場領域方向的21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完成國際評估,並做出了上述結論。
  • 中國脈衝強磁場強度闖入90特斯拉級
    人民網武漢8月12日(顧兆農、周前進、程遠)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專家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我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世界頂尖強磁場中國建:線圈壽命超同行近1倍、電源便宜強大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李亮說。「美國從70T(特斯拉)到90T走了20年,德國用了15年,中國則是4年。」李亮說。線圈使用壽命超出國際同行近1倍1820年,丹麥人奧斯特無意間發現,導線通電,附近的小磁針會跳動。從此,人們一直在用通電線圈來製造磁場。
  • 強磁場中心首個水冷磁體獲得最高26.9特斯拉磁場
    自主設計、研製的水冷磁體和電源系統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其目標是要建設穩態強磁場極端實驗條件,以便滿足我國物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多學科前沿探索對於穩態強磁場等極端實驗條件的需要,使我國的強磁場水平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 45.5特斯拉 超導磁鐵磁場強度創紀錄
    45.5特斯拉 超導磁鐵磁場強度創紀錄 2019-06-14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圖片來源:《自然》官網  據英國《自然》雜誌1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鐵,能夠產生創紀錄的45.5特斯拉的磁場強度,超過了傳統超導磁鐵和最先進阻抗式磁鐵的強度,而只有一次僅能維持幾分之一秒的脈衝磁鐵才能達到比這更高的磁場強度。
  • 科學網—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創最強脈衝磁場世界記錄
    該國家實驗室的高脈衝磁場實驗室的研究小組取得了97.4特斯拉的的磁感強度,這比金屬廢品收購站使用的巨型電磁鐵產生的磁感強度高出100倍。 在8月18日,一個德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取得了92.5特斯拉的磁感強度值,而緊隨其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就創造了97.4特斯拉的磁感強度。
  • 磁場為什麼這樣強(關注)
    王郭驥攝  「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前不久,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的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以及強磁場領域方向的21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完成國際評估,並做出了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