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6月22日了解到,肝炎防治基金會和吉利德科學聯合發布B肝科普教育手冊即將發布。其中明確B肝HBV DNA檢測低於20IU/m更安全。專家表示,目前HBV DNA高敏的檢測能夠早期的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的患者,從而早期的調整治療方案,最終希望能降低患者肝癌的發生率。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隨著醫學的不斷進展,血清HBV DNA愈來愈被廣泛使用,它的檢測值可以知道檢驗者體內的B肝病毒載量,就是身體裡面的B肝病毒到底有多少數量。病毒載量多少,可以認為病毒在體內的複製水平,也能夠作為肝病臨床醫生了解B肝病人抗病毒效果的直接依據。
而通過抗病毒治療,將HBV DNA控制在20IU/mL以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B肝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複製,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並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在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對於高敏檢測的臨床意義,北京佑安醫院醫務處處長,兼肝病重症醫學科主任胡中傑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舉例稱,比如說現在有一個慢性B肝的患者,他經過抗病毒治療之後,他以前病毒的量是10的6次方,10的7次方,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降到10的2次方,也就是100IU/mL。用以前的比較舊的方法的話,到這個數值是檢測不到病毒的。但如果用更加敏感的方法來進行檢測的話就可以檢測到這個人現在還有80IU/mL。也就是說,醫生通過高敏的檢測能夠早期的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的患者,從而早期的調整治療方案,減少耐藥還有病情進展的發生,最終能降低肝癌的發生率。
先前,國內常用的HBV DNA定量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在100-1000IU/mL之間,已不能很好地滿足臨床對慢性B肝患者管理的要求。胡中傑表示,目前國家有很多醫院都能到20IU/mL,佑安醫院是去年到了10IU/mL,HBV DNA控制在20IU/mL以下。
胡中傑表示,目前B肝的治療,除了注射幹擾素類的藥外,還有口服的核苷類的藥物。「這些藥口服每天一片,也比較容易買,基本在相對專科醫院裡面都有,並且也是進入到醫保,所以說對患者來說比較容易得到,並且這個價格也是大幅度降低了。」胡中傑表示,B肝的治療也不再複雜。不過,他還是建議,在用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定期的到醫院進行複查,對療效進行評價,同時監測藥物相關的不良的反應。
【來源:北青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