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研發領域,去年吉利德科學創新第一,HBVDNA低20IU/m更安全

2021-01-15 騰訊網

在B肝全球創新藥研發領域,對吉利德科學相信都不陌生。從去年全球製藥公司的創新指數方向,吉利德科學排名第一,這也基本符合我們認可這樣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的研發能力。目前,吉利德引入我國已有8種新藥,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詳的納入新版醫保目錄藥物。

B肝研發領域,去年吉利德科學創新第一,HBVDNA低於20IU/m更安全

例如,適用於HIV感染的愛考恩丙替片、C肝病毒感染的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和來迪派韋索磷布韋片、慢性B肝治療新藥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TAF)。因為上面這4種都已經位列2019新版醫保目錄,老百姓已經可以選擇更前沿的創新藥,為貴族藥開出平民價。回到慢性B肝治療藥物的研發,測得B肝病毒標誌物,也已經成為當前醫學界不斷探索的焦點。

小番健康提醒,不要小看B肝病毒標誌物檢測的創新,病毒標誌物對於一位慢性B肝患者的診斷、抗病毒期間隨訪以及基本控制病情後的預測轉歸方向,都有很重要的參照意義。簡單的講,以往對B肝病毒檢測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B肝病毒核酸檢測,二是B肝病毒抗原檢測,當中核酸可以判斷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以及區分病毒基因型。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展,血清HBV-DNA愈來愈被廣泛使用,它的檢測值可以知道檢驗者體內的B肝病毒載量,就是身體裡面的B肝病毒到底有多少數量。病毒載量多少,可以認為病毒在體內的複製水平,也能夠作為肝病臨床醫生了解B肝病人抗病毒效果的直接依據。所以,HBV-DNA對於醫患都很重要,而且還能夠早期前瞻性的判斷預後。

它還可以為耐藥帶來更多的線索,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HBV-DNA的高病毒載量側面說明檢驗者的血液中存在大量的B肝病毒,容易通過血液發生傳染。HBV-DNA水平是波動變化過程,它有時可能因為自身免疫力提高或藥物而下降,有時可能因為免疫缺失而上升。通常醫學上,把HBV-DNA陽性或水平偏高時,稱為有較高傳染性,特別是母親的HBV-DNA指標比較高,就比較容易發生母嬰垂直傳播讓新生兒感染。

通過小番健康的簡單介紹,應該知道HBV-DNA是越低越好的,尤其針對B肝病毒攜帶者(過去稱謂),這項低於檢測下限才更安全。當前,醫學界使用是,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法技術來衡量HBV-DNA定量。但是,醫學界也發現這種技術方法的靈敏度還有待提升,否則,就不會出現部分慢性B肝患者(CHB)當已經實現指南規範的終點而停藥,仍會發生B肝病情復發。

現在國內外HBV-DNA高敏檢測優於以往,這種在檢測B肝病毒標誌物敏感度提高之後,對肝病臨床醫生判斷病人的轉歸方向也更簡單方便高效。慢性B肝和肝硬化、肝癌有著高度相關性,如若曾經精讀各個版本的《慢性B肝防治指南》,其中會有這樣一個提法,即以最大限度長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視為慢性B肝治療的目標方向之一。HBV-DNA低於20IU/mL,也被醫學界視為持續病毒學應答,能夠明顯降低日後肝硬化、肝癌風險的有利依據。(數據來源: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炎學組 中華肝臟病雜誌. 非一線核苷(酸)類似物經治慢性B型肝炎患者治療策略調整專家共識)

低於20IU/mL,是當前醫學界對B肝進展的分水嶺,也可以視為抗病毒治療後是否已經實現最大限度抑制體內病毒複製的主要參考。簡單的講,HBV-DNA低於20IU/mL代表著肝炎和纖維化進程顯著減少,延緩和減少肝硬化代償期、肝癌發生,幫助慢性B肝患者改善生存質量,並且顯著降低B肝傳染風險。

小番健康結語:慢性B肝的新藥開發中,吉利德科學相對於其他藥企走在前沿,去年全球製藥公司的創新指數方向,吉利德科學排名第一。對B肝病毒標誌物檢驗技術也在創新,HBV-DNA高敏檢測觀察,DNA低於20IU/mL是目前醫界認定的相對安全的B肝感染者。同時,病毒對肝臟的影響還要結合家族病史、是否伴隨其他疾病、感染者年齡等綜合判斷是不是應該進行抗病毒藥物使用。

相關焦點

  • 降到20IU/mL才安全 高敏檢測助力B肝患者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
    北京青年報記者6月22日了解到,肝炎防治基金會和吉利德科學聯合發布B肝科普教育手冊即將發布。其中明確B肝HBV DNA檢測低於20IU/m更安全。專家表示,目前HBV DNA高敏的檢測能夠早期的發現低水平病毒複製的患者,從而早期的調整治療方案,最終希望能降低患者肝癌的發生率。
  • B肝創新藥評估與韋立得優於韋瑞德
    B肝創新藥評估進展,韋立得優於韋瑞德,AASLD給出具體參數市面上該B肝創新藥俗名韋立得,是由吉利德科學研發專注於B肝治療領域。在70屆AASLD上,吉利德科學公布最新研究數據,研究數據公布時間為2019年11月8-11月12日。數據顯示,成人慢性B肝使用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安全性評估好於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即韋立得對人體安全性優於韋瑞德。
  • 2020吉利德科學用科技表達愛——不斷研發B肝新藥,為治癒而生
    「吉利德為治癒而生,致力於把全球創新的治療方案,用更短的時間帶給更多患者。」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說:「醫保談判體現了科學、公正、嚴謹的精神。而C肝是唯一出現四家企業坐在一起開展競爭性談判的疾病領域,可見政府對這類可以治癒的藥物進醫保很重視,這將極大提高創新藥的可及性。」據悉,羅永慶是吉利德中國總部的第一個員工。
  • 吉利德科學再交完美答卷,「抗病毒傳奇」只為「治癒」而生
    自從2016年進入中國以來,吉利德科學已經把用於B肝、C肝、愛滋病的8款創新藥物帶入中國,並且通過參加醫保談判,大幅度降價讓利納入醫保目錄,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負擔。吉利德科學全球高級副總裁、洲際市場負責人兼中國區總經理Jacopo Andreose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30多年來,以為公眾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世界為目標,吉利德科學在曾被認為不可能的醫藥領域追求並實現突破。
  • 推進愛滋病和B肝病毒創新療法 吉利德與Hookipa達成研發合作
    日前,吉利德科學公司和Hookipa Biotech AG宣布達成科研合作和許可協議,吉利德獲得使用Hookipa公司基於沙粒病毒載體的免疫技術的專有權,用於開發針對B型肝炎病毒(HB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創新療法。
  • B肝新藥開發提升檢驗,中度血清HBVDNA,無論ALT如何HCC風險最高
    血清HBV-DNA水平,越來越受到肝病領域醫藥學專業人士重視而提倡檢測的一項關注指標。近日,發表於威利資料庫關於HBV-DNA適中和肝癌高風險相關研究,對B肝新藥開發具有一定參考價值。2029名(29.2%)CHB的HBV-DNA>6log10iu/mL。啟動抗病毒藥物後,隨訪被審查。本次研究結果顯示,CHB的平均年齡為45歲,在為期8年的跟蹤隨訪中,有363名(5.2%)患上肝癌。
  • 美國藥企研發B肝患者治癒藥 國內有望引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以下簡稱「吉利德」)日前宣布,與基因編輯服務提供商——精準生物科學公司(以下簡稱「精準生物」)合作,利用ARCUS基因組編輯技術開發乙型病毒肝炎(HBV)治療方案,該方案能將B肝治癒。
  • 了解B肝創新藥靶點,靶向病毒生命周期,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
    小番健康了解到,2019-2020B肝創新藥中的病毒進入抑制劑、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衣殼抑制劑、RNA幹擾類藥物以及cccDNA抑制劑都屬於針對cccDNA的,它們在未來若能夠順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則有希望實現治癒B肝。
  • HBV DNA低於20IU/mL可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 姚倩)7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編印,吉利德科學支持的B肝科普教育手冊《關於慢性B型肝炎,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即將發布,手冊中提到,HBV DNA低於20IU/mL,可以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 B肝C肝新藥進展,丙通沙完成兩個年齡段試驗,GS-9688臨床二期
    從該在研新藥二期臨床數據看,5%的B肝患者(CHB)能夠在24周時,B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降幅大於1 log10 IU / mL。或者在24周時,出現B肝e抗原的消失,這種藥物療程終點,也為B肝功能性治癒提供更充足的信心與數據參照。該新藥二期臨床還顯示,在延長給藥期內,B肝患者仍然對GS-9688耐受良好,藥效學活性存在劑量依賴性。
  • 新聞熱議:吉利德研發「B肝治癒藥」將問世!B肝治癒路將勝利!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家跨國科研團隊近日發表聲明,有望在2019年研究出抗B肝病毒的新藥,B肝患者治癒的問題,不再成為全球難題。說到B肝新藥,很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能不能治癒,如果能治癒那肯定是最好的。
  •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
    在本屆EASL 2020上,兩種新的反義寡核苷酸被肝病領域科研人員介紹最新進展(見下圖來源EASL 2020)。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它們是ISIS 505358/GSK3228836(IONI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RO7062931(羅氏公司)。
  • B肝相關領域新藥進展和首要條件為表面抗原變化
    比如,當一種編碼B肝病毒包膜蛋白S和preS2結構域的DNA疫苗應用在慢性B肝患者時,血清HBV-DNA定量下降,HBV特異性IFNγ分泌T細胞水平增加,抗-HBcAg反應增強。B肝相關領域新藥進展,表面抗原成首要考量,思考未來設計方向另外,其他基於DNA疫苗已經被醫藥學家證明,能夠刺激活化的CD4+CD8+T細胞水平增加,進而增強細胞的免疫應答。
  • 美國B肝治癒「神藥」?攻克B肝離「指日可待」還有多遠?
    聽說吉利德公司將研發一種新藥,宣稱有可能「徹底根治」B肝病毒!這簡直是在B肝戰友們中間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讓大家奔走相告、紛紛打聽:「這事兒真的嗎?」畢竟我們知道,現在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根治B肝,如果此事成真,國內將有九千萬人民因此而受益。
  • B肝新藥科研有多難,關注表面抗原清除率,研究人員提示前景
    這些藥物,將為B肝的生物學和免疫反應的幹擾提供重要見解。發表於2020年2月20日的《LIVER INTERNATIONAL》上,研究人員總結歸納當前B肝藥物開發實驗進展。B肝新藥科研有多難,關注表面抗原清除率,研究人員提示前景研究人員認為,免疫反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影響B肝表面抗原消失是必需的。
  • 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單藥28天給藥,HBVDNA和RNA明顯下降
    去年2019年初,羅氏公司(Roche)公布了第一期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的部分數據和結論,作為一種靶向病毒衣殼裝配環節,藥物化學原理是誘導並造成病毒中存在缺陷部分完成裝配,進而實現對B肝病毒複製過程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RO7049389還是一種提供慢性B肝患者恢復自身免疫的在研新藥
  • B肝新藥研發難點,共價閉合環狀DNA難定位,未來NA聯用新藥方案
    在不斷更新2019-2020B肝全球在研創新藥期間,不禁要問,慢性B肝新藥研發難度在哪裡?眾所周知,B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硬化、肝癌(HCC)的主要原因之一,預防性B肝疫苗成為減少感染的關鍵。B肝新藥研發難點,共價閉合環狀DNA難定位,未來NA聯用新藥方案同時,包括治療性B肝疫苗已有在全球正在註冊審批當中。小番健康提醒,治療慢性B肝難點在病毒複製模板cccDNA,而這是B肝病毒複雜的生命周期步驟中最難的地方。
  • B肝HBVDNA研究,HCC風險增加無關,呈非線性拋物線關係
    隨著越來越多慢性B肝創新藥研發數據在本屆2020年歐洲肝臟研究學術年會公布,歐洲肝病領域科研人員互相探討更多實現慢性B肝治癒路徑的創新療法。B肝HBVDNA研究,HCC風險增加無關,呈非線性拋物線關係研究人員描述了慢性B肝(CHB)患者的HBV-DNA水平和肝細胞癌(HCC)風險之間的非線性拋物線關係,和年齡、血清轉氨酶(ALT)、B肝e抗原和其他預測因子無關。
  •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
    2020年歐洲肝病學會年會(EASL2020)上,多家藥企公布旗下在研B肝新藥最新的進展,儘管目前已有治療成人慢性B肝(CHB)的高效療法,但目前還沒有一種療法能提供可靠的治療前景,基於以上問題,EASL2020肝病領域全球研究人員匯聚在此共商治療病毒性肝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