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駿 馬硝惟
1
兩份「充滿疑問」的檢驗報告
醫生:「我們一位病人同時檢測了B肝兩對半和B肝病毒DNA,兩對半顯示Anti-HBs、Anti-HBc及Anti-HBe陽性,餘陰性,但B肝病毒DNA結果是2.61×103IU/ml(正常參考值
一般來說,HBV-DNA陽性的病人B肝二對半HBs-Ag是陽性,Anti-HBs是陰性,是不是哪裡出錯了?到底如何理解這兩份報告呢?
2
核酸、抗體究竟哪個檢測有問題?
核酸檢測:5天後患者複查,核酸結果仍為陽性(4.65×103IU/ml)。
抗體檢測:最近三次的檢查結果也一致。
檢驗醫學網
排除檢測問題後,那這鍋究竟該誰來背?其實HBV-DNA陽性,抗原陰性並不是一種特別罕見的情況。有研究顯示在51797例檢測HBV-DNA的病人中,有83例(0.16%)病人抗原為陰性【1】。這種情況就是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 OBI)。
3
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何方神聖?
OBI是一種較為特殊的HBV感染方式,即HBV DNA具有複製能力,但目前血清學檢驗方法顯示HBsAg陰性。HBsAg的轉陰及HBs抗體的出現一直被認為是B型肝炎病毒清除的標誌。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及分子診斷在臨床檢驗中的普及,發現部分患者血清中HBsAg陰性,但血清或肝組織中HBV-DNA持續存在,從而提出OBI的概念。
根據血清學結果,OBI可分為血清學陽性OBI(Seropositive-OBI)和血清學陰性OBI(Seronegative-OBI)。
1、血清學陽性OBI:即HBc抗體和(或)HBs抗體陽性。HBsAg可能在B肝病毒感染後數月或數十年後由陽性轉為陰性;
2、血清學陰性OBI:即HBc抗體和HBs抗體陰性,佔總OBI患者數約20%,可能由B肝病毒相關抗體逐漸丟失造成,亦有感染全程B肝病毒相關抗體陰性的動物實驗報導。
以上兩類患者血清/血漿HBV DNA通常只能間斷測得,與檢測方法靈敏度及採樣時間點相關,即使能夠檢測到HBV DNA,病毒拷貝數也通常較低,需要通過高敏PCR法檢測【2】。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OBI患者由於感染了攜帶S區基因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即S區免疫逃逸突變),其表面抗原無法被目前普遍使用的商品化檢測方法識別【2】。但這部分患者的HBV DNA可以與HBsAg陽性患者檢測到的水平相當【3】。
4
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有何臨床意義?
1、OBI存在病毒傳播風險,包括輸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母嬰垂直傳播。對於接受腫瘤化療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OBI也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安全隱患。
2、OBI與慢性肝病、幹細胞肝癌及慢性HCV感染密切相關。對於不明原因的血清轉氨酶升高及慢性肝病應考慮存在OBI可能。
5
對於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的臨床檢測對策?
通過PCR法檢測肝臟細胞中的HBV DNA是金標準,但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目前多採用血清/血漿HBV DNA檢測,由於不同商品試劑盒檢驗靈敏度的差異,存在假陰性的可能。但近年來,國內已逐步普及高敏HBV-DNA,使得過去難以發現的OBI出現比率進一步升高。
檢驗醫學網
對於醫生:要認識了解OBI,發現問題與檢測科室及時溝通減少醫療安全隱患;
對於檢驗科:多方法複查核對,了解認識OBI,避免醫療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 熊麗宏等. HBsAg檢測陰性而HBV-DNA檢測陽性標本B肝二對半結果模式分析。《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5):496-497.
2. Raimondo, G., et al.Update of the statements>71, 397-408 (2019).
3. Chaudhuri, V., Tayal, R., Nayak, B., Acharya, S.K. & Panda, S.K.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full-length genome and analysis of mutant surface promoter. Gastroenterology.127, 1356-1371 (2004).
來源:上海仁濟檢驗微信公眾號,已獲授權轉載
編輯:Bling 審校: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