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VS高科技 專家解讀2013護膚新趨勢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導讀:美白這個話題永不落伍,可是有關美白的觀念由於科技的進步在不斷的更新,如果你沒有更新你的美白觀念,那你就真的是OUT了!不用擔心,我們邀請了三位護膚專家,來向大家解讀2013的美白趨勢。

三位護膚專家解讀2013美白趨勢

家弘解讀中藥美白

Q:中藥美白成分對人體完全安全嗎?相比常見的美白成分維C之類的,它的優勢在哪裡呢?

A:中藥美白成分種類繁多,從各種藥材中萃取而得的有效美白成分,在精密的萃取過程中,必須先去除不必要的雜質或刺激性物質,才能獲得-安全有效的精純美白成分。中藥美白成分若在萃取過程中不夠精純,或在保養品中添加量超出肌膚耐受度,都還是有可能導致肌膚的傷害。

不同的中藥美白成分,如白芷、白蒺藜、白蘇、當歸、白果仁等,與常見的維生素C比較,各有不同的美白作用機轉差異,從不同層面美白,例如:當歸美白在於調理治本,先促進血液循環活血,讓表皮層色素的新陳代謝更順暢;維生素C能發揮抗氧化功效,減緩黑色素生成,也有助還原黑色素。而一般中藥成分多為調理改善以達治標,較訴求直效型的化學成分較為溫和。

Q:中醫美白大多都是古法傳承,要怎樣跟現在科技相結合呢?

A:經過驗證能在體內治病、補氣等的中草藥,會被美容界延伸運用在皮膚上,其訴求和吃進體內的功效真的是一致的嗎?絕大多數中草藥具有抗氧化之效,那麼用在皮膚上所達到的功效亦是抗氧化;但對於具有療效功能的訴求譬如改善血氣、紅潤肌膚,再運用到皮膚上亦稱如此,實際上是難以達到的,所以現在萃取自人參、靈芝等的原料不訴求為肌膚補氣、活血了,而是透過科學精密的萃取技術,萃取出更具實際的人參多糖、靈芝多糖、枸杞多糖來滋潤肌膚、賦活細胞、提亮膚色!

Q:中藥美白成分所有人都受用麼?有什麼禁忌嗎?

A:中藥美白雖然安全,但在治療期間,仍有幾點內容需要特別注意:

1、外抹中藥出現過敏現象要立即停藥,尋醫就診。例如:白附子、白芍等都有小毒性,敏感膚質的人不要用,因為敏感膚質的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2、中藥美白期間,要注意防曬,減少在強紫外線環境中活動,同時要注意皮膚的補水保溼,儘量減少塗抹刺激性較強的化妝品。

護膚專家家弘老師

Q:中醫美白成分有沒有哪些成分是相剋的,兩款產品不能同時用的?

A:肌膚保養大都是以「望」(指觀容貌)來挑選護膚品,例如:當肌膚暗黃可以選擇具有美白配合抗氧化的產品來改善,如白芍、白蘞、白芨、白蒺藜、紅景天、葛根、大豆異黃酮等,這些常用的中醫美白成分並無相剋的疑慮。所以,在挑選漢方護膚品時,並不需像中醫診斷、開藥方這樣的複雜,若是開立漢方藥品處方箋就必須遵循中醫詳細診斷。

Q:口服中藥美白品有什麼禁忌嗎?會不會有副作用呢?

A: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忌口,不僅要注意一般食物不能與中藥同食,而且也要注意飲食,多吃蔬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同時要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喝酒、少喝咖啡等。

雖然,中藥具有一定的美白養顏功效,但是並非所有人適用,有些人會出現副作用。所以,人們在使用中藥美白或養生時,一定要慎用,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例如:烏雞白鳳丸-對改善膚色暗黃有好處,特別是能祛斑。但中醫解析:氣血虛的、腎陰虛的人可以服烏雞白鳳丸,其他的人則不能隨便服用,否則可能出現出現月經紊亂,色斑也無好轉。

Q:中醫講究的是慢調理,那含中醫美白成分的產品是不是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美白成效?

A:中醫講究從根本調理、以治標來改善病症。所以,在使用中醫美白產品時千萬不要操之過急,配合生活作息及均衡飲食,白天做好防曬工作,給肌膚4~8周的調理期,一定能看到膚色的改變。

護膚專家馬修老師

馬修解讀高科技美白產品

Q:雖然美白手術麻煩又燒錢,但是含有高科技美白技術的產品價格也不便宜,您認為這樣的高價定位合理嗎?為什麼?

A:現在醫學美容越來越興盛,確實類似雷射整形的美白手術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術後有許多麻煩的注意事項以及價格頗為昂貴,但仍有不少人趨之若鶩。但是不是這樣就應該放棄平日的美白保養產品呢?結論當然是否定的。日常的保養產品能幫我們預防肌膚問題和維繫肌膚狀態,單單寄希望於強心劑式的醫美手術,肌膚總有一天會不堪重負。我從不諱言每個價格區間都有好用的產品,要審視自己的承受能力。高科技美白單品通常價格門檻也會比較高,主要是因為新科技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前期大量的研發投入,而往往沒有大規模使用於產品時,均攤價格當然會比較昂貴。你可以想像嗎,即使是現在最常見的美白成分熊果苷等,幾十年前也是支撐高單價美白產品的科技新貴。所以願意嘗新的人自然要為這些研發過程買單,不過也確實體現享受到了最新的科技保養產品,至於如何權衡還在你自己的考量。

Q:市場上宣稱的各類美白新科技,譬如說光學美白、基底美白之類的,是現在的科技真的達到這樣的程度還是只是一種噱頭?

A:光學美白、基底美白等等新的名詞,出現在保養品的宣傳中,真的只是噱頭么?在我看來並不盡然。這些宣稱其實是將新的科技以最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大眾,畢竟枯燥的科技名詞在大多數人看起來都是陌生的。而過去衛生紙式的美白保養,也隨著時間和科技的推移有了更多角度的保養需求。一些光學美白產品更注重肌膚在白皙之外的光澤度及亮度,讓美白變得更有生命力,肌膚更具健康的神採。在這類保養品中會添加以往美白產品中比較忽視的保溼成分,增加肌膚的水潤度,以達到透亮的效果,當然也有一抹即有的提亮成分,幫助瞬間提升肌膚的氣色。而以往只有在黑色素形成後再拼命消化的美白模式,在今天也有了新的發展,基底美白多半在研究的就是這一議題。不止在黑色素形成後給予打擊,在形成前抑制,在形成中消磨,通過不同的保養成分,在黑色素形成的不同階段分層對抗,令肌膚能層層亮起來,而不僅僅限於亡羊補牢式的美白。當然,我們也要擦亮雙眼,對於一些過度誇張的宣傳,要有明辨真假的能力,說到底無論宣傳什麼,還是產品的效果最重要。

護膚專家塗勝老師

塗勝解讀品牌理念

Q:人們說品牌推出的美白理念其實只是一個噱頭,那麼怎樣去判斷當中的水分呢?

A:品牌美白推廣是不是噱頭主要參考兩點:

(1)美白周期:再好的美白產品也會有見效周期,一般來說美白成分能夠在12小時內作用於黑色素,但是實現黑色素代謝並且視覺上能感受得到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時間,而想要實現更深層次的美白則至少需要四周(肌膚細胞的更新周期)時間,更甚是斑點以及痘印的代謝則需要多餘幾倍的肌膚細胞更新周期。

(2)美白效果:美白不可能突破身體的美白極限,美白的最大限度是恢復到身體的基礎膚色,也就是接近大腿內側膚色,再白就會影響到肌膚的健康狀態,消費者一定要慎重考慮,美白成分以及其濃度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Q:很多品牌由於美白理念更新了,包裝也更新了,會將舊有的產品當做新品推出,這樣的現象您是怎麼看待的?

A:這不是一個對消費者負責任的品牌的做法。

消費者對產品享有知情權,品牌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並沒有給產品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不應該當做新品來推出,這是一種變相的隱瞞和欺騙。我對品牌改變營銷策略或產品理念後更新產品包裝的做法表示理解,但是應該如實的告知消費者產品實情,讓消費者自行斟酌是否選擇購買。

Q:品牌理念始終只是推廣手段,教教消費者如何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美白產品。

A:依據自身的肌膚需要來選擇。美白有很多種,改善暗沉、祛黃氣、淡化色素都屬於美白的範疇,消費者在選擇美白產品之前應該先了解自己的肌膚適合哪種美白方式,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如:改善暗沉可以通過補水、祛除老廢角質、改善肌膚血液循環來實現;祛除黃氣主要是抗氧化、抗糖化、促進膠原新生來改善;淡化色素和斑點,主要是通過抑制和還原黑色素以及促進肌膚細胞的更新來實現。

Q:由內而外的美白只是依靠護膚品可以做到嗎?需要配合食療嗎?

A:當然,以內養外、內外結合是最完善的美白保養方式。

肌膚可以通過直接吸收護膚品成分實現美白,也可以從身體內部獲取美白能量,大量事實已經證明通過攝取維生素A、C、E可以抑制、還原黑色素,促進黑色素代謝,還能增加肌膚的抗氧化能力防止肌膚變黑、變黃以及老化,因此外在塗抹加上內在攝取的美白方式再好不過了;生活中可以多吃含維生素A、C、E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橘子、檸檬、西紅柿、奇異果、櫻桃、藍莓等大部分水果以及綠色蔬菜,但是也要注意儘量避開含微量元素銅、鐵、鋅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堅果類食物,以免刺激肌膚黑色素的形成。

相關焦點

  • 微生物組護膚引領2021年護膚新趨勢
    與此同時,人們的護膚形式也逐漸轉向了自我護理,人們開始愈發重視日常護膚。據 Nielsen 數據顯示,2020 上半年護膚產品的銷量增長了 42%。而 NPD Group 於 9 月份發布的消費者報告中表明,22%的受訪者表示疫情改變了他們的護膚習慣。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2020 年的護膚主題可以概括為「預見意外」。
  • 解讀被捆綁炒作的「高科技」 專家:別搭理偽科技
    抗疲勞的石墨烯內衣」……不少消費者為這些雲裡霧裡的高科技產品大掏腰包,殊不知自己花高價買入的卻是一些「偽科技」產品。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詳細解讀幾個經常被捆綁炒作的高科技,讓你在購物的時候擦亮眼睛,不要再上當受騙,為這些偽科技買單。
  • 解讀近年來的「貴婦級」護膚產品真的有效?
    皮膚科醫生表示未必,貴婦級護膚其實並不能達到「一分錢一分效果」,甚至同樣可能暗藏風險。關於傳統保養品天價面霜也可能有過敏風險動輒大幾千元的面霜,光是購買本身,就能產生一種身份認同的享受感。看著「奢華」的配方,也很容易讓人相信「一分價一分貨」。但是,天價並不能保證產品萬無一失。因為成分更多更複雜,人與人的體質又差異巨大,所以保不準哪種成分就成了過敏原。
  • 專家詳解鑑別中藥的真假的水泡方法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患者可能對一些中藥材不熟悉,在購買中藥的時候難以辨別真偽,專家研究提醒,鑑別中藥的真假水泡方法很好用的,患者不妨試一試,以下是詳細說明。水試鑑別法,是一種簡單的、傳統的經驗鑑別方法。有部分藥商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對中藥摻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高明,僅憑肉眼根本無法辨認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買到假劣藥品。
  • 解讀高考熱門專業 十大專業就業前景好
    省人才中心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姬養洲一一解讀分析十大熱門專業  電子信息類  相關專業: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等  專家解讀: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  相關專業: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專家解讀: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科技經濟發展起來是必然趨勢。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類高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 現代護膚方式揭秘!看現代科技如可利用基因護膚?
    儘管國外很多公司已經開展這項服務,那基因護膚的原理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基因決定皮膚的性狀,但是有的人會容易有雀斑,有的人會容易長痘,而有的人會容易出油!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基因導致我們之間皮膚有這些不同呢?研究人員為了找到這些基因,會進行大量數據分析。比如要得到影響雀斑的基因是哪些?
  • 有機護膚在歐洲掀起熱潮,何為有機護膚?
    公開的數據表示2013年全球有機個人護理市場銷售額達580億元(84.3億美元),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地增長。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隨著有機護理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00億元(159.8億美元)。
  • 活美庭打造10萬級生產基地高科技術成就抗衰除皺護膚奇蹟
    與頂尖醫學院合作,擁有專屬品牌的試驗工作室,在護膚品牌中成為主流。這種有科技「加分背書」的護膚品更容易發現皮膚問題癥結所在,容易對症下藥,以高科技來擊退讓人們肌膚衰老、蠟黃、鬆弛、過敏等問題,在各方高科技加持下,不妨一試,感受高科技下誕生的抗衰除皺護膚品。天然動物胚胎精華成分、無汙染水質、細胞元素等成為養護肌膚必不可少的成分,到底什麼產品效果最強?
  • 皮膚小分子代謝檢測助力賽繆斯DNA個性化定製護膚
    杭州2020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華東寧波醫藥旗下生物護膚品牌賽繆斯的「DNA定製」系列產品在護膚領域掀起了基因定製的個性化護膚浪潮。通過賽繆斯「DNA膚質基因檢測套裝」和「DNA精研定製精華」產品的強強聯合,對皮膚遺傳信息進行解讀,結合精準有效的專屬護膚方案,可以幫助受試者真正實現科學的膚質自我管理。 基因決定了皮膚各項表觀能力,但不同的生活環境、飲食條件及護膚策略都會影響個體代謝物水平的差異,進而影響皮膚的實時表現。代謝組學是繼基因組學之後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是系統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 cpe,科技成就民族品牌 —— cpe外泌體科技護膚品牌全球首發
    2020年8月8日,賽萊拉攜旗下外泌體科技護膚品牌cpe驚豔亮相。乘風破浪的小姐姐金莎作為cpe外泌體護膚品牌全球首發儀式的明星嘉賓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上一共有四款產品亮相,它們分別是cpe臍帶精華提取物抗衰修護凍幹原液、cpe臍帶精華提取物抗衰滋養面膜、cpe外泌體原液、cpe外泌體精華液。來自於細胞外泌體的高科技成分是本次發布會上亮相的所有新品的核心技術。
  • ...制老百姓安全放心好藥——濟民可信金水寶的中藥高科技製造之路
    歷經10年苦苦探索,楊教授隊伍的足跡踏遍了祖國西北的各個角落,前後共分離出幾百種蟲草菌株,終於從海拔3800米的青海化隆新鮮蟲草中分離獲得代號「Cs-4」優良蟲草菌株,1985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多名專家對發酵蟲草菌粉Cs-4進行評審,一致確認發酵蟲草菌粉Cs-4與天然蟲草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 核心成分中的腺苷、蟲草多糖、蟲草酸、微量元素等還高於天然蟲草。
  • 維C銀翹片含毒被證偽 中藥成分難現療效(2013-07-04 06:57:57)
    長久以來,維C銀翹片被當成「國民藥」,其宣稱因添加中藥成分,對治療或緩解抗感冒病毒感冒頗佳。「添加的中藥對治療效果意義不明,很可能只是一個增加藥品附加值的概念。」一位不願具名的藥劑專家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 海洋科研新勢能,給你更好的護膚選擇
    相對於以往簡單的純天然,珀萊雅進一步升級了海洋護膚概念。從成分和包裝技術使用方式兩方面改進,針對性解決消費者需求並且增加了動手DIY的過程,讓消費體驗更驚喜。並且讓海洋護膚的「安全、高效、親膚」的特色深入品牌基因,在護膚產品日漸同質化的現狀下形成了珀萊雅品牌特色,讓品牌更具有差異化優勢,能持續吸引消費者進行回購,樹立品牌口碑。
  • 你是否聽說過「護膚已進入太空時代」
    護膚進入太空時代 | 這一次,舒淇領航,與百位護膚專家共同見證全球第一款來自太空實驗室的美素人參再生精華液你,是否聽說過「護膚已進入太空時代」?
  • 國際權威醫美專家曾淑惠:從品質角度談護膚美容
    中國護膚品行業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技術的升級,如今的化妝品製造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中國護膚市場逐漸發展為以外資品牌為主導,本土品牌快速發展的競爭格局。  那麼在未來,國內的護膚品牌該如何發展才能保持絕對競爭優勢,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品質」,在如今這個同質化時代,對於品質的追求不應該是一句空頭口號,好的護膚品牌更應該給消費者帶來更高的使用價值和更好的服務。  近期,記者有幸採訪到了國際權威醫美專家、國際權威醫美專家微整形研究的創新實踐者、臺灣皮膚抗衰老領域的人氣天后曾淑惠醫生,進一步了解護膚和美容的相關理念。
  • 國家藥監局解讀《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監局解讀《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為繼承和發揚中醫藥診療特色和優勢,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技術評價體系,落實《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的相關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
  • 女性選擇、使用護膚產品,可以根據生理周期來進行
    對女性而言,護膚除皺是一件大事,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生活中,女性之間討論較多的也往往是如何護膚,如何祛除臉上的皺紋等。一般來說,經典的護膚三部曲是用潔面乳、化妝水、乳霜分別潔膚、爽膚與潤膚,但女性護膚遠不止於此。
  • 解讀不能信的4種護膚謠言
    關於護膚,許多人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無法提取有用的內容,反而容易被各種各樣的「護膚謠言」所欺騙。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讀一下不能信的4種護膚謠言!誤區1:維生素C不能白天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維生素C可以白天使用,當然這個可以也是有前提的,就是一定要做好防曬,而現在仙女們出門必然都是做好全套防曬措施的,所以白天使用維生素C基本上不用擔心變黑的可能性。
  • 華東寧波醫藥有限公司推出個性化護膚「黑科技」
    MuseDNA 通過 Gene Sequencing 基因測序技術,分析特定基因序列的單核苷酸多態性 (SNP),通過精準的基因位點進行皮膚膚質遺傳信息的解讀,全面分析個體肌膚的獨特特質。 MuseDNA 運用專業 SMART 算法對檢測者的膚質相關遺傳密碼進行科學解讀,並結合可視化物理檢測手段系統評估個體的皮膚抗衰老、抗炎、抗光抗汙染能力,全面解析受試者肌膚功能生理狀態以及各種因素下可能出現的膚質問題,從而幫助受試者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定製更加精準的個性化護膚方案,擺脫盲目護膚、濫用護膚產品的種種困擾,真正實現科學的膚質自我管理。
  • 專家:菸草添加中藥缺乏監管
    多位公共衛生專家警告說,添加了中草藥的捲菸,其危害並不比普通捲菸少,所謂的保健功能也多沒有實證依據。    有專家建議說,目前,菸草添加中藥成分成為無人監管的真空地帶,政府應當要求煙企披露菸草製品成分,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    近日,控煙組織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召開「警惕菸草陷阱-保護消費者權益」研討會,主題直指菸草添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