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掛著的貂皮大衣。
櫥窗裡展示的貂皮大衣。本組攝影 祝微
隨著天氣轉涼,貂皮大衣、皮毛一體等象徵高貴的服飾又到了銷售旺季。近日,長春晚報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國產貂皮的價格普遍在7000元左右一件,與去年的11000元左右的價格相比下降了很多。貂皮大衣價格雖然下降不少,但購買量卻不如兩三年前。
市場:
貂皮大衣齊降價
「今年的買賣太難做了,店裡新進200多萬元的貨才收回10萬多元,這樣下去就完了。」遼寧省燈塔市佟二堡某皮草商場業主陳女士告訴記者,從2013年開始,受丹麥、美國等進口皮草拍賣價格走低影響,國產貂皮大衣價格也出現了下滑,幅度在15%左右,去年雖然價格也出現了下降,但幅度不大,沒想到今年的情況卻是下降30%到50%之間,去年還賣11000元到12000元左右的國產貂皮今年的價格才7000元到8000元之間,進口貂皮大衣的價格也很難賣過20000元,13000元到15000元左右就能買到2012年時價格在25000元左右的貂皮大衣。
或許是剛剛過完假期的原因,佟二堡內多家皮草批發商場逛街的人流並不多,店鋪內外站了5名以上的服務人員,尤其是銷售貂皮大衣的商家。貂皮大衣掛得整整齊齊,卻少見顧客光顧, 同樣,在我市知名的貂皮大衣銷售商場,記者也同樣發現購買者寥寥無幾,有的商家甚至打出貂皮大衣「清倉銷售」的字樣;還有的商家在顯眼位置的櫃檯上掛滿了特價銷售的貂皮大衣,這類貂皮大衣的價格最低達到了4500元。
「特價的貂皮大衣普遍是公貂,相對母貂來說毛質偏硬,但這麼低的價格也沒啥猶豫的,去年公貂的大衣都能賣到7000元左右,今年這個價格也真是低。」銷售人員說。
商家:
「今年生意太難做了」
「這件大衣是丹麥進口原皮原毛,沒改色,去年賣22000元,現在13000元就賣……」陳女士是佟二堡內衣皮草商場的老業主,家裡人多半從事的也都是與皮草、皮革相關的生意。「今年生意太難做了,你別看貂皮大衣價格下降了,但買的顧客少了,也許是都在觀望,也許是覺得暖冬穿不上了,反正價格是一年比一年低,這購買人群一年不如一年。」陳女士告訴記者,商場考慮到這點,所以在長春市、公主嶺市等地和旅行社合作,開通了免費客車,本想以此來帶動購買力,可沒想到還是如此。
陳女士指向掛在一旁架子上的貂皮,「你看,那些都是國產貂皮,質量都非常好,去年還賣12000元,現在8000元就賣,真的都是底價了,賣一件賠一件,老款不賣,新款就進不來,越壓貨越多,肯定是不賺錢。」
陳女士將記者帶到了另一家店鋪,記者注意到100平方米的店鋪內服務人員的數量卻超過了顧客。「她家都是進口貂皮大衣,往長春市內很多家商場供貨,沒想到今年商場的訂單少了一半,這幾百萬元的貨說砸手裡就砸手裡了,你就說這個情況我們能不低價銷售嗎?」 陳女士的朋友郭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佟二堡銷售皮草已經有10多年,今年是貂皮大衣最便宜的一年,每件能便宜4000元到8000元。
消費者:
連年下降觀望為主
「我去年在佟二堡花15000元買了件白色的丹麥的貂皮大衣,今年同樣的款式同樣的質量才12000元,沒想到賠了3000元。」張女士是第二次來佟二堡,本想再買一件短款的貂皮大衣,卻被降價幅度嚇了一跳,表示還是再觀望一陣再說。
和張女士一同前往佟二堡的還有她的朋友季女士。她告訴記者,這次採購的商品以單皮為主,貂皮大衣她覺得已經過時了,適合中老年人穿。「我結婚的時候一口氣買了兩件貂皮大衣,現在穿,其實也不過時,但就是感覺俗,還不如穿一件好羽絨服。」她表示,近兩年的天氣並不是很冷,現在也都有車,根本用不上穿貂皮,如果是為了顯富,還不如穿件大牌子的羽絨服。 「我今年去香港買了個大牌子的羽絨服花了12000元多,今年冬天就打算穿它了,不管怎麼說都是牌子,怎麼也比貂皮強,在長春再知名的貂皮大衣到了外國也沒名了,而且現在都注重環保,動物皮毛還是不穿為好。」季女士如是說。
業內:
價格多變經營者難回本
「最近這十年來,貂皮市場的價格幾乎是持續上漲,特別是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出現了持續暴漲,如今迎來的是近幾年來最大幅度的跳水。現在很多商家手裡都壓了很多貨。」從事貂皮生意10年以上的郭先生說,皮草受氣候因素影響也比較嚴重,現在東北多地暖冬,銷量上也受影響。
「我現在特別懷念銷售火爆的2010年到2013年。那3年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盛況空前』,賣一件恨不得能賺一件錢,可現在,都跌成這樣了,顧客也不買帳了。」對於如今的銷售低谷,對郭先生同很多經營者來說都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據了解,導致價格下降的另一原因是由於前幾年貂皮大衣價格猛漲,高利潤導致市場供應陡增,供大於求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