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文化創意園區選址看圈地亂象
「資本和技術主宰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時代已經來臨。」這句從美國矽谷到華爾街的流行語,已引起世界各國的共鳴。
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意識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性,而在中國各地,無論當地現狀如何、也無論產業基礎是否具備,只要是發展文創產業,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都一致贊成並大力支持。當然,也有不少投資商藉機圈地,所以,一場以打造文創產業為名目的圈地運動已在各地上演,文創園區建設泡沫一度越吹越大。
文創產業這頂「高帽子」好戴,但有多少從業人員真正了解文創產業的發展和選擇規律?又有多少地方政府有持續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運營模式?
如果把文創園區建在一個和文創產業完全不匹配的地方,往往造成城市土地資源低價轉讓,而政府一心想扶持的文創產業卻難以真正進入城市,高帽子下面,只是一片空洞的建築。
文創產業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比較短,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大型城市,三四線城市起步較晚,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據上海斯蓋產業地產研究院調研分析,文創產業的發展有其特有的規律,而選址更有「秘訣」,所以,從目前中國多數城市發展現狀看,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打造真正的文創產業園,文創產業更不是哪裡都能孵化成功,即使在一二線城市,文創產業也聚集在城市核心地區,極難生長在毫無文化產業根基的郊區。
那麼,到底文創產業適合生長在怎樣的環境裡?是不是所有城市都需要大力孵化文創產業?
應該看到,一方面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本身就有差異,文化產業有其選址的苛刻要求,一個沒有文化的環境是不會孵化出文化產業的,即使有也是面子工程。而創意產業略有不同,創意產業屬於智慧產業,能真正玩轉它的人不多,創意產業擁有更高的產業附加值,更具有國際化的語言和市場範圍,所以創意產業選址往往無法超脫於世外。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文創園區,其選址要考慮五大要素:
一是人才資源半徑。文創產業關鍵在人才,而人以群分,人才是有活動半徑的。通常文創園區選址必須要考慮到行業人才的快捷引進,如果選址不利於人才聚集,那麼無疑大大阻礙了園區成長。
二是市場交易半徑。文創行業的交易成本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選址因素。其中包括品牌展示、信息發布交流等交易活動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等,如果選址造成交易半徑過大,不僅品牌無法展示,交易也大程度地滯後於市場,這對於園區是致命的。
三是行業資源半徑。文創行業是一個資源聚集型行業,包括行業的商業資源、品牌資源等,只有在不斷的展示和交流中,才可能激發創意靈感,產生新的商機。作為文創園區,在需要的時候一定要在第一時間索取到相應的資源,不然就難以超越對手。
四是信息資源半徑。文創產業是一個信息化競爭的產業,是一個與時尚和信息結合最為緊密的產業。閉門造車的文創產業是無法想像的。所以,園區選址往往在信息交流頻繁的區域,每天感受新鮮事物,才可能不斷用靈感引領創意。
五是城市文化半徑。對於文化類企業來說,與城市文化資源之間的距離,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文化企業往往願意入駐那些緊鄰城市文脈中心、或選址在城市文化地標建築附近的園區,這對於企業品牌形象無疑是十分有價值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張晶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