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河南省兒童醫院門診大廳格外熱鬧,一場以「苦盡肝來、樂享六一」為主題的兒童健康義診活動拉開了序幕。在這裡,中華慈善總會、清華長庚醫院攜手河南省慈善總會、河南省兒童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美業公益基金會、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終末期肝病患兒送上一份貼心的「健康大禮包」。
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助理陳硯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王天有、中華慈善總會副秘書長兼財務部主任高守華、河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盛國民、河南省兒童醫院黨委副書記兼院長周崇臣、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執行院長聶小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移植專家秦茂權、河南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武偉、中華慈善總會籌募部專員李風亞、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兼肝臟移植中心主任盧倩、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終末期肝病患兒醫療救助項目辦副主任楊海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移植外科副主任醫師徐光勳、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移植外科主任兼器官移植協調辦公室主任孫百軍、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終末期肝病患兒醫療救助項目執行主任董萍、河南省慈善總會合作項目部部長趙二曉、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新事業部負責人朱修廣等共同參加了活動。
目前,我國肝移植技術水平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進行肝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可達95%以上,但另外一組數據表明,終末期肝病患兒的放棄率已經高達85%。「這些終末期肝病患兒被放棄治療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救治的希望,而是因為換肝手術費用高昂,患兒家庭無力承受。」在今天的義診活動上,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助理陳硯秋有些「痛心」說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中華慈善總會攜手中國工程院董家鴻、陳肇隆、樊嘉、鄭樹森、範上達、王學浩、中國科學院陳孝平等七位院士聯合發起了「苦盡肝來」終末期肝病患兒醫療救助項目。」據該項目辦執行主任董萍介紹,2020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苦盡肝來」項目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項目辦公室執行主任董萍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外科執行主任盧倩交換合作意向書
「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終末期肝病患兒醫療救助項目」,旨在「讓需要肝移植手術的終末期肝病患兒得到免費救治,重獲健康。」董萍主任透露,「項目目前已與國內多家具備開展親體肝移植尖端技術資質的綜合性醫院及省級兒童醫院達成了合作意向,建立起醫療救助網絡,為終末期肝病患兒救治做出努力。」
據了解,該項目援助對象主要為0-18歲需進行肝移植手術的兒童,優先對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家庭、建檔立卡戶貧困家庭、其他地區困難群眾、弱勢群體、軍烈屬等優撫對象以及對社會做出突出貢獻人士子女進行救治,根據項目實施預案逐漸擴大救助範圍。
上午十點,由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專家義診活動正式開始。本次義診,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移植外科主任醫師孫百軍、肝膽胰外科執行主任盧倩、肝臟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徐光勳,三位知名醫學專家共同參與,與患兒及家屬面對面交流。
義診過程中,三位專家與每一位患兒家屬充分溝通,耐心地詢問患兒的情況,詳細了解患兒的病史和現狀,又認真查閱了患兒的病歷資料,全面評估後為每一位患兒給出了具體細緻、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每一位義診專家都平易近人,對待患兒及家屬輕言細語,讓人如沐春風。
除了專家義診諮詢,現場還有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招募免費肝移植患兒」申請活動,只要符合條件的終末期肝病患兒,都有機會參與免費救治。這讓更多的患兒家屬看到了希望,也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感動。
義診諮詢活動歷時兩小時圓滿結束,數百人次參加了本次諮詢活動。此次義診不單是為患兒及家屬提供了寶貴的治療意見,更重要的是,將治癒的信念和種子深深植入患兒及家屬的心裡,激起了大家對抗疾病的鬥志和勇氣。
義診活動結束後,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助理陳硯秋走進河南省兒童醫院病房,看望了在院治療的肝病患兒及家長,給患兒送上禮物和營養品,祝福患兒早日康復出院。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關心兒童健康,讓他們快樂成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祖國繁榮昌盛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們慈善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家長、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助理陳硯秋表示:「希望苦盡肝來項目在河南的紮根落地能夠開創先河,為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動樹立起一個標杆,同時為更多的終末期肝病患兒家庭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