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活到120歲,你的人生將如何安排?

2021-01-13 一直成長的蘋果樹

活到老,學到老,今天剛好又聽了劉潤老師的5分鐘商學院,他在一個基因技術裡講到,未來極有可能活到120歲,那麼,基於這個前提下,人的一生要被重新劃分階段。

現階段0-20歲是求學階段,20-60歲創富階段,而在120歲的年壽下,40年創造的財富,可能不能供養60年的退休年齡,那麼,人的求學階段也會延長。終生學習成為必須。

不管你是全日制學習,還是脫產學習,都得去學習。

學習的途徑有是三種:跟事學,跟人學,依靠讀書聽課自己學。

跟事學和跟人學,都是有局限性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剛進公司的時候,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的確有挺多需要學習的,但是很快就不再有動力,

因為能學到的都學會了,而且工作內容也越來越熟悉了。

最重要的是,你跟的那個人,並不一定和你步調一致,當你像海綿一樣求職時,他有可能處在人生巔峰期, 人生低谷期,不一定給你正確或者適合你的方向指引。

職業倦怠期很快就來臨,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方式只能是:升職或者辭職。

我要講一講不用升職或者辭職,就能讓自己減輕職業倦怠期的負面影響。

那就是跨學科學習。

跨學科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 ,它講究的利用思維模型來思考,而不是現象推導結論。那麼,什麼是思維模型?

1、有效的策略就是思維模型

在管理銷售團隊中,常用的辦法就是:能增加客量的推廣渠道就是有用的,而不是那些帶來大影響力,而不增加客戶量的渠道。

能解決問題,就可以。

2、掌握底層邏輯

思維模型要有有效,就要對應的尺度,什麼叫對應的尺度?比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金字塔原理等等。

在一些更抽象的場景裡問題,就好比飛機飛上了5000米的高空,往下俯瞰地面,這個時候,再來討論物體體積與運動速度。

又比如,樓市的底層邏輯就是:誰出得起價,誰就可以優先住進市中心的房子。

3、看到問題的相似性

如果你可以看到大多數問題的相似性,就可以解決90%的問題。

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的命運多舛,會影響到他一生中各個階段的決策,這件事的相似性在於他用相同的思維在思考各種問題。

其實,無論是何種思維模型,它最後的目的都指向:提高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我們這一代將活到120歲,你準備好如何面對了嗎?
    「唉,又過了一年,又老了一歲。」後來聽到了一個消息,心態瞬間恢復,我還有98年可以揮霍,不急不急~【你沒有算錯,我可是能活到120歲的人,不單是我,處在這一代的你們一樣可以,包括我們的爸爸媽媽(完了,暴露了我老阿姨的年齡/捂臉)】如今,人類的壽命可以到120,這已經是醫學界公認的事實了,百歲人生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切,活到120又能怎樣?」
  • 求醫不如求己:有120歲的願景,才有活到120歲的可能!
    我說:「沒事兒,只要您出汗、撒尿沒問題,70%的毒素都能排出去。而剩下的大便才佔30%,所以您就甭害怕。就是十天不大便也沒有生命之虞,您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您老人家現在才80多歲,把這30%的毒通過大便慢慢地排出去,您就能活過一百歲,一點問題沒有!」 老太太聽我這麼說後喜笑顏開,說,「我活到90歲的時候,一定要請你吃大餐。」
  • 日本70歲老人聲稱要活到120歲,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在日本有個叫坂元繁人的老人,今年70歲,喜歡打高爾夫,他希望自己可以活到120歲。之所以要活到120歲,是為了給妻子掃四五十的墓。相守40年的妻子去世後,他心痛、自責、愧疚,他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對妻子的虧欠太多。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妻子的原諒。
  • 現在網上居然有人說虛雲和尚沒有活到120歲,你怎麼看?
    現在網上居然有人說虛雲和尚沒有活到120歲,你怎麼看?悟空問答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懷疑虛雲?」我看了下面的回答和評論,真是有不少人附和著。於是我也談了一下自己的感受。我真是不敢相信!居然有人懷疑虛雲老和尚沒有活到120歲,我也是佩服這些人的無知無畏啊!
  • 《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你的自主人生,離不開高價值感
    直到新聞上有46歲李華摺疊人的報導,才明白他們應該是同一種疾病。李華不幸中的萬幸,是終於得到治療,能抬起頭,讓他不可能的人生,在未來活成另一種可能。3歲半時被診斷為腦癱的汪強,因為父母的堅持,一步步走來,成了令人敬佩的拳王。從不可能到可能,汪強的人生,離不開父母的堅持。
  • 人均可活到120歲嗎?人類的終極壽命是多少?能不能長生不老?
    人的平均壽命可達到120歲嗎?人類的終極壽命是多少?能不能長生不老?相傳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彭祖,他活了整整800多歲。而李慶運(又名李清雲),生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活了256歲,直到1933年才去世。當然這些僅僅只是傳說。
  • 精準醫療可讓大多數人活到100歲?長壽人生你準備好了麼?
    這一直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如何延長人類壽命是每一年的頂尖科學家論壇上都會涉及的議題。科學家們認為,創新療法最終是為了延長人類壽命,並能高質量地生活。但憑藉精準醫療的手段,人類是否有望實現活到100歲的目標?
  • 中國最想「活命」的老闆:只想活到120歲,損失700億也不在乎
    規定員工活至100歲,只想活到120歲華大基因是個很有爭議的公司。說起華大基因,就不得不說起它的老總汪健了。對於汪健,外界有兩種評價,其一科學家,其二資本狂人。對於這一點至今都沒有定論。因為華大基因的老闆實在是佛系。怎麼個佛系法呢?作為一個身價百億的富豪,汪健的人生目標不是賺錢,而是活的長久。汪健對錢沒什麼追求,但對自己的衣食住行卻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
  • 中西醫分析人為何活不到120歲
    9月11日清晨,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115歲的美國人格特魯德·貝恩斯離開了人世。人類壽命到底能有多長?雖然科學家們的考證方法不一,但基本上有個共同的結論:很難超過120歲。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人類平均壽命,男性最長為81歲,女性最長為86歲。而有史以來,據記載,只有法國的珍妮?路易絲?卡門活了122歲,於1997年去世。
  • 碳雲智能CEO王俊:大數據基礎上人人都將活到120歲 | 2017 IT領袖...
    相較於人工智慧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生命科學的大數據時代遠遠沒有到來,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生命科學數據將實現飛躍式的發展。他提到生命這套程序的設計就是120歲,問題就在於能否理解和認知程序的運行原理,讓生命程序能夠運行到120歲。而這一切都建立在生命科學大數據基礎上。
  • 活到120歲,也許真的不是夢哦
    前幾天讀到一篇報導這聽起來就像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活到120歲就不是一個夢了。不同於俄羅斯的永生計劃(將人類思維移植進入機器身體,以實現長生不老),這項研究是用一種名為「生物學年齡」的方法來評估被試者身體內部疲乏感
  • 巴菲特:重新活一次,我只想選能活到120歲的基因
    巴菲特在1998年的某次演講之前是這樣要求的,當然,他的提問也夠刁鑽:如果可以買入或做空某人一生10%的收入,你選誰?演講很長,「聰明投資者」整理出6個最有意思並富有啟發的問答做分享。當巴菲特被問到,如果能重新活一次會怎麼做時,他引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假設在你出生24小時前,有機會設計你出生後生活的世界,但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後的膚色、性別、健康狀況、智商水平,你會怎麼設計呢?嗯,你會怎麼設計呢。
  • 第二人生壽命延長方法 活到2000歲方法介紹
    最近玩第二人生這款遊戲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怎麼才能延長壽命,遊戲中活到2000歲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目標,那麼第二人生怎麼活到2000歲呢?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到第二人生壽命延長方法介紹,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去看看第二人生怎麼活到2000歲吧。
  • 中國人均壽命是76歲,為什麼很少有人活到100歲?
    去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6.7歲,比2016年的76.5歲有所提高。然而你知道嗎?從理論上來說,人類本可以活到120歲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活到100歲,更別提120歲了。
  • 他是我國第一高僧,活到120歲,圓寂前留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從古至今,我國曾出現過多位,令人尊敬膜拜的高僧,他們在日復一日的參禪中,領悟到了很多深奧的哲理,今天故事裡的這位高僧,他是我國第一高僧,活到120歲,圓寂前留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究竟這個字是什麼呢?這位高僧,就是虛雲禪師,出生於1840年,一個官宦之家,虛雲禪師的父親姓蕭,俗門姓名為蕭古巖,是整個家族裡,唯一的男丁。
  • 從理論上講,人類可以活到1000歲,為什麼能活到100歲的人不多
    在《西遊記》裡有這樣一段,土地公跟孫悟空家講:「鼻子嗅一嗅,能活三百六;吃上一個鮮,能活四萬七千年!」這是神話,現實中談何容易,人類能活到100歲的都只佔到了很小的一部分。據相關統計,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高達146歲,是一位名叫Saparman Sodimejo的人;而且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是日本,人均壽命83.7歲。
  • 如果你不思考自己的人生,別人會替你思考,然後把它安排好。
    讓你在吃飽了飯之後有事幹,有架吵。明白了嗎?看文章的哥們,如果你不思考自己的人生,別人會替你思考,然後把它安排好。而現在,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這種控制是潛移默化、無微不至的。剛剛聽說,新出了一款遊戲,據初步統計,遊戲玩家平均每天耗在上面的時間是6個小時。遊戲的設計就是緊緊抓住人性的弱點,讓你欲罷不能。
  • 想活120歲?幹細胞技術可幫你圓夢
    日前,在以「返老還童的想像與現實——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未來」為主題的第47期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中,與會者將這些大眾關心的問題向講演嘉賓一一拋出。  曾經,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而今年7月份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7歲,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9億,佔總人口的17.9%,但有超過1.8億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  如何讓人們在壽命延長的同時提高生存質量?近年來,幹細胞、再生醫學逐漸成為公眾在健康領域關注的一個熱點,這些新技術不僅能治療疾病,還能用來抵抗衰老。
  • 我能活到多大?
    我能活多大?這是多少人迫切想知道的,又是每個人都不能回答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人類智慧的結晶,窺探接近真實的答案。我們能活多大?2019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到了70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約67歲,女性壽命約73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高4-6歲,目前地球大群體人類壽命的上限的代表為日本,其平均壽命為83.7歲,其中男性80.5歲,女性86.8歲;同為黃膚色的我們,感覺很是欣慰,至少我們都是相同的膚色,也具有這樣的潛質。
  • 人活到多少歲算命好?80歲,還是90歲?專家告訴你具體數字
    長命百歲一直是很多人想追求的,現代生活條件高,人民幸福指數也高,大家都想活得更久,看著下一代和隔代的親人幸福生活也是人生夢想。有些人想著自己能活到百歲甚至更久,但是往往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是鏡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