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個月吉林一號衛星過頂日本八戶與厚木兩座航空自衛隊基地之後,它又找到了新目標——美國聖地牙哥海軍基地,這座名聲顯赫的世界第二大海軍基地在吉林一號視頻星視角下進行了一場60萬米高度的太空直播。

聖地牙哥位於美國本土西南端,南距墨西哥僅20公裡,是全美第八大城市,市轄區聖地牙哥灣港闊水深是著名的天然良港,外側還有半島遮蔽,利於艦船進行防風部署。
早在二戰期間聖地牙哥就是美軍海上行動的樞紐基地,現如今它也更是三分之一美國海軍艦艇母港,這裡部署有聖地牙哥海軍基地、彭德爾頓營海軍陸戰隊基地、米拉瑪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北島海軍航空基地等大大小小共16座基地。

吉林一號衛星星座是我國第一個商業化運營遙感星座,它不同於傳統遙感衛星的照相偵察,而是在此基礎上升級了視頻成像能力,也就是說它能在距離地面約60萬米的太空直接對地面動態目標視頻成像。

在吉林一號衛星視角下我們能清晰看到聖地牙哥市所有目標的動態情況,比如機場飛機起降、海上艦船航行、陸地汽車機動等等,具有極強的動態目標跟蹤能力。
聖地牙哥海軍基地主要港口線長達17公裡,配置有兩位數規模的高樁碼頭,可以部署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核潛艇、大型綜合補給艦、驅逐艦、護衛艦等大中型艦艇,因此也被稱作「戰略母港」。

以往傳統海軍基地通常是單一艦種部署,且更加分散,目的是為了避免被一鍋端,通常是守勢海軍的部署模式,不利於海上大編隊快速集結,當海軍實力足夠強大且處於攻勢地位「戰略母港」也就應運而生。
我國海軍進入21世紀後進入高速發展周期,054A、052C/D、055、遼寧艦等一大批新銳艦艇相繼服役,實力空前增強。為適應海軍發展新局面也興建了多座「戰略母港」,綜合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力支撐遠洋艦隊遂行各類戰備任務。

隨著上個月吉林一號高分02A衛星發射入軌,該星座全球組網衛星已達14顆,進一步增強了對時間敏感目標的監視能力,在服務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將大力支持國防事業的發展。
吉林一號固然很強,但不要認為我們只有吉林一號。為了給東風快遞直播地球我們早已操碎了心,在我們排名全球第二的衛星規模中超過半數以上都是各類對地遙感衛星。

自本世紀初開始我們每年都會發射三至四顆遙感系列衛星,這些衛星全部穿著「農作物普查」馬甲,但卻在光學成像、電子偵察、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等多個業務領域裡各司其職靜靜地注視著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具備了動態監視全球兩位數規模大型艦艇的能力。
吉林一號目前主要致力於光學成像,此類成像模式容易受大氣幹擾,一旦遭遇雲雨氣象就很難有效發揮作用。

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是穿雲破霧的一把好手,但我們並不滿足,為此我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安裝了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這也是一種雷達探測方式,它能跳出平面桎梏直接呈現出層巒起伏的立體影像。科學家在天宮二號任務中首次使用該裝置對海成像,意外發現了大大小小的船舶航行尾跡,這是一個令人喜出望外的意外收穫。

因為但凡是船隻就需要航行,一旦航行起來就必然有跡,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會對進行調製,這樣一來船舶行駛方向、速度,甚至噸位信息就可以一目了然,配合高解析度光學成像,亦或者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就能進一步判讀目標特徵究竟是民船還是軍船,如此一來一條完整的偵察信息鏈條就搭建完成了。

上個月我國航天戰線實現了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七戰七捷,巧合的是其中一枚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的高分十二號就是一顆微波成像衛星,很明顯這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三維微波高度計試驗成果的進一步實際應用,東風反艦快遞的全球快速反應能力也將因此再上一個大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