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野心不斷暴露,要當太空霸權先鋒,星鏈衛星淪為太空垃圾?

2020-09-05 小魚TALK

前不久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將61顆衛星先後送進太空。美國不斷往太空發射衛星是出於什麼目的?爭當太空霸權先鋒的美國,此番又有什麼真的意圖?嘴上說是為了人類的通訊事業做努力,實際上做著只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也只有它才能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事事都要爭當第一,在太空領域也是這樣的「操作」。這次馬斯克野心將不斷暴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星鏈衛星或將淪為太空垃圾?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又有什麼「陰謀」。

美國國家航天局於當地時間7月30日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開啟它在火星上的探測任務。這是美國對火星探測的又一次「作業」,除了這個美國還對太空發射了眾多衛星,將要組成「星鏈」衛星網絡系統。2020年8月9日,美國SpaceX公司宣布已經成功發射並且部署了第十批「星鏈」衛星。美國東部時間18日,搭載61顆衛星的「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中基地升空,將58顆「星鏈」衛星成功入軌。並且這個「獵鷹9」火箭還將再次重新回收再次使用。

據了解這是美國Space公司發射的第11批運營衛星,其實在2019年美國就已經將第一批60顆衛星運送到太空中。之後每年都會發送很多批,美國太空探索公司預計在2019年到2024年將1.2萬顆衛星發往太空,打造成世界最大的網絡鏈,更有文件顯示這個公司計劃將4.2萬顆衛星全部部署到位。將打算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那真實情況真的如美國所說,為人類通訊事業做出貢獻了?有天文界學者對數量如此龐大的衛星鏈可能影響天文預測表示嚴重的擔憂。星鏈的建設,很有可能將人類對宇宙的天文觀測陷入嚴重的困境。試想一下,地球被上萬顆衛星包圍,是一種怎樣的「奇觀」。那星鏈計劃有發揮它的作用嗎?

據估計美國將在2020年末期通過「星鏈」衛星的作用為美國、加拿大區域的人們提供衛星在軌應用服務。而它所說的為人類打造5G,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私心」。這個計劃的存在就有著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是它不方便現在的手機直接連接,不如WIFI更加方便,除非人人都使用美國星鏈專用的路由器;二是人們在室內根本不能直接使用,它會受到實用物體(比如實體建築)的阻攔;還有就是「星鏈」設計的寬帶大小為17-20gbps,4.2萬顆倒是不小,但是與5G相比它就顯得有些局限。要當太空霸權先鋒,怕是淪為太空垃圾了吧!

在太空打造「星鏈」網絡系統,其實是美國自己想要贏得更多的軍事性能。據悉美軍方面在2019年向SpaceX公司投資了2800萬美元,就是想研究星鏈為美軍飛機提供通訊的可能。美國一旦部署成功,或將有著更大的勝算。而外界也有一部分聲音對此表示不看好,認為這註定是一個賠錢的項目,除了上面咱們說到的局限性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項目本身建造成本就很貴,僅一顆衛星成本就是100萬美元,而美國打算發射4.2萬顆,這得多「燒錢」恐怕需要用一兩千億才可以滿足吧,更不用說後期的維護。況且這個「太空計劃」到現在為止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很顯著的變化。當然也有不少人猜測「星鏈」計劃將是美國照亮地球的第一步,任何事情都想佔據第一位的美國,這次肯定也不會放過霸佔太空的機會。更不用說還想完成與火星的星際通訊才是最終的重頭戲!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要當太空霸權先鋒,星鏈計劃或將打造太空網際網路?美媒:顛覆5G
    這一次美國又延續了新的想法,繼續向太空發射星鏈衛星。真實情況真的如美國所說,為人類通訊事業做出貢獻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該公司還準備再增加3萬顆,使衛星總量達到約4.2萬顆。】
  • 4.2萬顆星鏈衛星成美國太空霸權先鋒!軍事用途將讓美軍戰力提高
    一直以來,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就備受爭議。一般來說,對其意見最大的是廣大的天文學家,因為數量眾多的「星鏈」衛星「包住」了地球,而其反光對於地面上的諸多天文望遠鏡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可實際上,4.2萬顆「星鏈」完成組網後卻成了美國天空霸權的急先鋒,將會對世界各國都造成影響,尤其是那些在航天技術領域相對較差,起步較晚的,甚至是沒有航天技術的國家。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馬斯克試圖創造記錄,Spacex計劃23日發射第10批星鏈衛星2.太空垃圾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Spacex目前並未明確說明哪些衛星已經發現故障,但是就現下的情況來看,3%的故障率也就意味著太空垃圾會逐漸增加。近日,Spacex發射出了原本因為天氣不佳而導致延遲的星鏈衛星,目前已完成了第15次星鏈發射。
  • 61顆衛星倏然升空,馬斯克野心要成現實?天文學會:這不合理
    這對於美國來說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大家都認為馬斯克這是要替美國實現「太空夢」,但是此做法卻遭到了美國天文學會專家們的質疑。馬斯克野心要成現實?「星鏈計劃」成功在即據了解,此次發射的61顆衛星,是此前馬斯克曾經提過的「星鏈計劃」的第十一批衛星,而這個計劃最終將會發射1.2萬顆衛星進入太空,共同組成一個完善的衛星網絡,
  • 美國要發射400顆星鏈衛星 被批是「太空殺手」
    「可以隨處連接全球WiFi」美國太空網站15日介紹稱,馬斯克在2014年11月就曾提出搭建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的設想。2015年1月,他正式宣布「星鏈」計劃,將用超過4000顆運行在地球低軌道的小型通信衛星組成大型衛星網絡,為全球提供高速網絡服務。
  • 又有60顆星鏈衛星進入太空,美國太空布局即將完成?
    10月24日,SpaceX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成功發射,世界震驚:馬斯克又發衛星了,這已經是10月的第三批發射了。目前,馬斯克對星鏈計劃的推進速度在不斷加快,僅今年10月份,SpaceX就向太空發射了3批"星鏈"衛星。
  • 計劃發送 42000 顆衛星的星鏈計劃,可能已有 3% 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人類可能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向太空扔垃圾的物種,這句話並不「凡爾賽」,甚至還有著一絲無奈。 我們還遠遠做不到低成本發送生活垃圾到太空,上面這句話裡說的垃圾,指的是「廢棄或損壞的衛星及碎片」,它們越來越多,靜靜地圍繞著地球轉動,變成一張名副其實的「網」。
  • 計劃發送4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 可能已有3%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來源:愛範兒人類可能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向太空扔垃圾的物種,這句話並不凡爾賽,甚至還有著一絲無奈。我們還遠遠做不到低成本發送生活垃圾到太空,上面這句話裡說的垃圾,指的是「廢棄或損壞的衛星及碎片」,它們越來越多,靜靜地圍繞著地球轉動,變成一張名副其實的「網」。
  • SpaceX「星鏈」衛星已有3%報廢成太空垃圾
    鞭牛士 10月17日消息,據網易科技消息,日前,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表示,在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為打造「星鏈>」衛星網際網路而發射升空的衛星中,只有97%的衛星推進器還在起作用。
  • 馬斯克發射4.2萬顆星鏈衛星是太空垃圾?很多人被騙,美軍卻贏了
    然而,星鏈計劃被質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這些衛星實際上是太空垃圾。主要原因是該計劃成本高昂,而且根本無法達成預定目標。因為星鏈網絡的實用性非常小,根本無法取代寬帶網絡,其商業模式並不成立。不過,這幾萬顆衛星一旦被美軍整合到作戰系統中,將會對美軍作戰通信能的大幅提升創造條件。美軍已經展開了軍事應用試驗,可以說是喜出望外。
  • 馬斯克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影響其他國家太空探索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  如果故障率沒有改善,那麼星鏈未來最多能產生1200多顆「死」衛星……  如此數量的太空垃圾,足以讓各國宇航局都「膽戰心驚」,沒準哪天自己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就會被撞壞了。  SpaceX官方,已經被問到了這個問題。  但現在太空中究竟有多少星鏈衛星已經失效,SpaceX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也沒有對3%這個故障率做出回應。
  • 太多衛星進入太空,電磁輻射殃及射電天文學,引發天文學家擔憂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衛星進入太空軌道運行,目前,一些公司還計劃發射成千上萬的衛星到軌道,然而,或許他們不了解的是,太多的衛星在軌道上運行不僅會帶來光汙染,還會嚴重幹擾射電天文學的研究環境。有專家表示,星鏈計劃已經嚴重影響了天文學學觀測,尤其是對射電天文學的影響。星鏈計劃除了引發天文學家的擔憂,也引發了很多天文愛好者的不滿。2019年11月,義大利法拉天文臺曾拍攝過一張麒麟座a流星雨,從圖片來看,當時星鏈衛星造成的影響已經相當大了,據悉當時天上還只有區區120顆星鏈衛星。隨著星鏈衛星越來越多,許多天文愛好者都紛紛猜測未來很可能無法再拍攝一張真實紀錄天文奇觀的照片。
  • 12000顆衛星!馬斯克的太空星鏈搶佔資源,中美競爭不可避免
    圖為外太空 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的一個項目,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到2024年之間將發射1.2萬顆衛星搭建「星鏈網絡」
  • 馬斯克野心就要實現了?61顆衛星升空效果顯著,給世界敲響警鐘
    在美國之後,蘇聯太空人正式進入美國太空,到達了月球。一段時間之內,太空這個領域都被這兩個大國霸佔著。現在隨著技術發展,很多人造衛星升空,對人類提供科技輔助。61顆衛星升空根據北京日報報導,美國身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在太空領域方面無疑是走在世界前列。
  • 星鏈衛星在軌證明其可再入銷毀不會成為太空垃圾,但這並非好消息
    最近根據天文學家和航天分析師麥克道爾維護的數顯示:SpaceX在軌工作的「星鏈」衛星,已經有47顆已通過有意機動或軌道自然衰減再入大氣層銷毀。在星鏈任務的發展中,一個人們非常擔心的問題就是:星鏈衛星壽命太短,報廢后會不會成為太空垃圾?
  • 發射的衛星有3%成了太空垃圾,馬斯克該咋辦?-虎嗅網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的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不僅影響別的國家探索太空,而且萬一地球有「危機」,出路就這樣被堵死了。如果故障率沒有改善,那麼星鏈未來最多能產生1200多顆「死」衛星……如此數量的太空垃圾,足以讓各國宇航局都「膽戰心驚」,沒準哪天自己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就會被撞壞了。
  •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了——歐空局2025年怎樣去太空回收垃圾?
    太空垃圾一直是困擾著航天活動開展的一個問題。隨著微小衛星技術的成熟,擁有一顆衛星的門檻越來越低,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持續快速增長,使太空垃圾帶來的潛在風險進一步增大。近期,歐空局和「清潔太空」公司籤訂合同,將在2025年發射世界上第一個太空垃圾清潔衛星「清潔太空一號」。我們約請航天學博士李會超和讀者聊聊與此有關的一些事。
  • 太空垃圾:私有企業持續推動衛星發射引起天文學家擔憂
    越來越多衛星的發射讓近地軌道變得越來越擁擠,這會阻礙對太空中遠處物體的觀察,也會對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造成影響。採取措施清除現有碎片、多餘的衛星可以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這樣人類通往太空的道路才能真正打開。
  • 61顆衛星升空效果立竿見影,馬斯克野心就要實現,全球需提高警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各個領域都實現了非常重要的突破,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好奇和探索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古時候就有人想將自己發射到天上,只不過失敗了。如今科技領域取得了一個個成就,太空對於人們來說不再是未知的,越來越多的衛星被研發出來,發射到太空之上為人類服務。
  • 太空垃圾考古學
    《科學美國人》:你有時被稱作「太空垃圾」博士,但我覺得你好像不是很喜歡這個稱呼?戈爾曼:沒錯。雖然我本人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這個角色,但「太空垃圾」這個術語還是有問題的。從一名太空考古學家的角度而言,這些垃圾價值非凡。當我們把軌道碎片稱為「太空垃圾」時,就否定了它們在現在或者未來可能具有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