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衛星在軌證明其可再入銷毀不會成為太空垃圾,但這並非好消息

2020-10-14 陳北航

最近根據天文學家和航天分析師麥克道爾維護的數顯示:SpaceX在軌工作的「星鏈」衛星,已經有47顆已通過有意機動或軌道自然衰減再入大氣層銷毀。

在星鏈任務的發展中,一個人們非常擔心的問題就是:星鏈衛星壽命太短,報廢后會不會成為太空垃圾?

據SpaceX公布的信息顯示,「星鏈」衛星有5年左右的壽命,這確實算不上長壽衛星。如果衛星到達服役時間報廢了,怎麼辦呢?事實上SpaceX早就公布了應對方法:「星鏈」衛星使用的了先進的霍爾推進器,有趣的是其推進劑介質為氪,能夠降低成本,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氪為推進器的衛星。

「星鏈」衛星配備的推進系統能夠在運營期間實現衛星軌道高度抬高、維持軌道形狀等等軌道機動。還能在壽命末期進行降低軌道、完成離軌操作的機動。

總結言之:「星鏈」衛星具備自主離軌能力。

其實關於這點SpaceX一開始就公布了,只是一些自媒體斷章取義沒有講或者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壞消息:

9月17日衛訊公司報送給美聯邦通信委員會的一份材料中稱:「星鏈」衛星在軌報廢率達到了7%,遠高於太空探索公司自稱的不到1%。,衛訊還表示在設計壽命只過了這樣小的一部分之後就出現如此高的實際報廢率,意味著「星鏈」衛星在整個任務期內的報廢率「樂觀地說也將會高達令人吃驚的22%」。

最近的一次星鏈任務在10月6日,這已經是第13批了。「星鏈」低軌寬帶星座已發射入軌的組網衛星數量達到了773顆,加上2018年初發射的2顆原型衛星。

此次發射恰逢日出,美圖!

關於「星鏈」衛星,作者並沒有什麼看法,沒有去誇大其作用,也沒有貶低。仔細想想,好像這還是我第一次報導星鏈,噗……但是我也不喜歡別人吹或者是黑。

人們說「星鏈」衛星不現實,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當年馬斯克說要造火箭,得到的只是人們的無情嘲笑與諷刺。當年馬斯克說要進行火箭回收,人們捲土重來。科學界需要這樣的「瘋子」,不大膽點是走不快的。很多人說馬斯克只是個商人,我就這麼說吧,他是個物理大佬,黑他的人沒有幾個學歷比他高。而且,馬斯克是SpaceX首席設計師。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1.故障的衛星何去何從據顯示,Spacex計劃製造1.2萬顆衛星,從而在太空和地球之間搭建星鏈,用於為全球網際網路服務。而在這龐大的衛星數量背後,如今卻被曝出存在著3%的故障率。雖然McDowell教授表示3%的故障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故障率一直得不到完善和有效的解決,那麼這對於整個太空來說,也即將成為極大的安全隱患。
  • ...軌!天舟一號大氣層自毀引關注,中國太空垃圾清理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自1957年斯普特尼克一號衛星上天以來,地球軌道上充斥了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它們主要由火箭末級和衛星飛船組成,對於小的太空垃圾,進入大氣層時會徹底燒毀,它們的危害只有航天專家們頭疼,不過對於大的太空垃圾,即使是軌道再入的高速也未必燒光,剩下的殘骸碎片落到地面,對於地面的人們真是無妄之災。
  • 馬斯克野心不斷暴露,要當太空霸權先鋒,星鏈衛星淪為太空垃圾?
    這次馬斯克野心將不斷暴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星鏈衛星或將淪為太空垃圾?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又有什麼「陰謀」。這是美國對火星探測的又一次「作業」,除了這個美國還對太空發射了眾多衛星,將要組成「星鏈」衛星網絡系統。2020年8月9日,美國SpaceX公司宣布已經成功發射並且部署了第十批「星鏈」衛星。美國東部時間18日,搭載61顆衛星的「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中基地升空,將58顆「星鏈」衛星成功入軌。並且這個「獵鷹9」火箭還將再次重新回收再次使用。
  • 清理太空垃圾人人有責 這顆衛星打算回收自己
    入軌不到一周,就要告別太空?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這顆衛星的事情要從垃圾回收講起。太空垃圾太多,危害在軌太空飛行器上海市,實行垃圾分類已經將近3個月了。誕生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5所下屬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牛座納星,常能聽見外面的阿姨們發出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地面上垃圾處理都不容易,太空垃圾清理起來就更麻煩了。
  • SpaceX「星鏈」衛星已有3%報廢成太空垃圾
    鞭牛士 10月17日消息,據網易科技消息,日前,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表示,在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為打造「星鏈>」衛星網際網路而發射升空的衛星中,只有97%的衛星推進器還在起作用。
  • 美國要發射400顆星鏈衛星 被批是「太空殺手」
    之所以這次看似常規的發射任務如此引人關注,就在於即將被送入軌道的那60顆「星鏈」衛星——一旦發射成功,就意味著該公司「可在全球任意角落連上WiFi」的網際網路衛星計劃邁出實質性的關鍵一步。中國航天專家龐之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計劃最大的問題是馬斯克是否有足夠資金來支撐這麼龐大的發射計劃,衛星多發射成本就高,在軌的運營成本也會水漲船高,面對這麼高的成本怎麼盈利是個大問題。「星鏈」計劃的另一大爭議集中在「製造太空垃圾」問題上。
  • 馬斯克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影響其他國家太空探索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  這會讓低軌道區域布滿太空垃圾,從而使低空衛星在這一區域很難存活,甚至會影響人類發射更高軌道的衛星。  最嚴重的後果,是影響幾代地球人探索太空的能力,把人類徹底「鎖死」在地球上幾百年。  而現在,星鏈計劃巨大的發射量,不禁讓人們擔憂凱斯勒的假設正在變成現實。
  • 發射的衛星有3%成了太空垃圾,馬斯克該咋辦?-虎嗅網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的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不僅影響別的國家探索太空,而且萬一地球有「危機」,出路就這樣被堵死了。一塊碎片被碰撞產生多個碎屑,這些碎屑又會與其他的太空垃圾繼續碰撞,產生更多的碎屑。這會讓低軌道區域布滿太空垃圾,從而使低空衛星在這一區域很難存活,甚至會影響人類發射更高軌道的衛星。最嚴重的後果,是影響幾代地球人探索太空的能力,把人類徹底「鎖死」在地球上幾百年。
  • 嫦娥五號上升器悲壯撞月的背後,是無法忽視的上億規模的太空垃圾
    ,這些不在我們掌控範圍內的「流浪者」就會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任何的意外撞擊和刮碰都會造成未知的後果,所以為了消除這一隱患,各國在銷毀繞月太空飛行器的態度上保持了一致。2009年2月11日,已經報廢許久的俄羅斯衛星「宇宙2251」意外「碰瓷」美國通信衛星「銥星33」,此次碰撞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衛星與衛星「撞車」,本次碰撞產生了多達2000塊體積較大的太空垃圾,以及數量更多又無法追蹤的小太空垃圾。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最壞能「鎖死」地球人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這會讓低軌道區域布滿太空垃圾,從而使低空衛星在這一區域很難存活,甚至會影響人類發射更高軌道的衛星。最嚴重的後果,是影響幾代地球人探索太空的能力,把人類徹底「鎖死」在地球上幾百年。
  • 計劃發送4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 可能已有3%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來源:愛範兒人類可能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向太空扔垃圾的物種,這句話並不凡爾賽,甚至還有著一絲無奈。我們還遠遠做不到低成本發送生活垃圾到太空,上面這句話裡說的垃圾,指的是「廢棄或損壞的衛星及碎片」,它們越來越多,靜靜地圍繞著地球轉動,變成一張名副其實的「網」。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最壞可能「鎖死」地球人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但令人擔憂的是,在如此龐大的衛星系統中,即使是正常的失敗率,也會導致大量不良太空垃圾的產生。這會讓低軌道區域布滿太空垃圾,從而使低空衛星在這一區域很難存活,甚至會影響人類發射更高軌道的衛星。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為什麼會墜毀?
    航天專家們判斷,這幾個亮點是2019年5月24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發射的星鏈-32號衛星殘骸,其墜落時間比此前的預計(22:34)晚了半個小時。但人們擔心這些衛星失效後遲遲掉不下來,從而變成危險的太空垃圾。作為回應,馬斯克將衛星的軌道高度降低到550公裡以下,這樣當衛星燃料耗盡,它會更容易掉落到地面。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佔資源位置、最壞能「鎖死...
    關於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鏈」(Starlink),令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
  • 計劃發送 42000 顆衛星的星鏈計劃,可能已有 3% 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人類可能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向太空扔垃圾的物種,這句話並不「凡爾賽」,甚至還有著一絲無奈。 我們還遠遠做不到低成本發送生活垃圾到太空,上面這句話裡說的垃圾,指的是「廢棄或損壞的衛星及碎片」,它們越來越多,靜靜地圍繞著地球轉動,變成一張名副其實的「網」。
  •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了——歐空局2025年怎樣去太空回收垃圾?
    這個太空飛行器在完成幫助衛星入軌的任務後,就遺留在高度約七八百公裡的軌道上。「維斯帕」具有簡單的形狀和堅固的外形,抓取這種外形的太空飛行器相對比較簡單,也不用擔心抓取過程中目標太空飛行器解體從而製造出更多的太空垃圾,因此是初次試驗時難度合理的目標。而它的重量也與近年來發展迅猛的微小衛星接近,任務所獲得的數據和經驗能夠為未來清理失效的微小衛星提供重要參考,而這正是「清潔太空」公司未來的目標市場。
  • 12000顆衛星!馬斯克的太空星鏈搶佔資源,中美競爭不可避免
    圖為外太空 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的一個項目,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到2024年之間將發射1.2萬顆衛星搭建「星鏈網絡」
  • SpaceX星鏈:首批60顆衛星,3顆失聯,5顆計劃墜毀
    這3顆衛星在發射時就獲得了較快的速度,因此不會在短時間內墜落,3顆衛星將會繼續繞地球飛行一段時間,然後才會進入地球大氣層。衛星在進入大氣層後,依舊會保持較高的速度,此時的衛星就像隕石一樣,會和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還沒有到達地面,就會被燃燒殆盡,最多產生一個對地面毫無影響的小爆炸。除了3顆失聯衛星,SpaceX還將手動安排2顆衛星進行墜毀實驗。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佔資源位置,最壞還能「鎖死」地球人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不僅影響別的國家探索太空,而且萬一地球有「危機」,出路就這樣被堵死了。雖然最後結果,算是「虛驚一場」,但這件事足以敲響了警鐘。那麼SpaceX,就真的沒有安全和自毀方案嗎?又究竟靠不靠得住?「星鏈」的安全和自毀SpaceX自己介紹,星鏈衛星在正常工作下,是能夠離軌進入大氣層,從而進行自毀的。同時,還有自動碰撞規避系統來保障衛星來太空中的安全。
  • 馬斯克發射4.2萬顆星鏈衛星是太空垃圾?很多人被騙,美軍卻贏了
    然而,星鏈計劃被質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這些衛星實際上是太空垃圾。主要原因是該計劃成本高昂,而且根本無法達成預定目標。因為星鏈網絡的實用性非常小,根本無法取代寬帶網絡,其商業模式並不成立。不過,這幾萬顆衛星一旦被美軍整合到作戰系統中,將會對美軍作戰通信能的大幅提升創造條件。美軍已經展開了軍事應用試驗,可以說是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