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天文學家和航天分析師麥克道爾維護的數顯示:SpaceX在軌工作的「星鏈」衛星,已經有47顆已通過有意機動或軌道自然衰減再入大氣層銷毀。
在星鏈任務的發展中,一個人們非常擔心的問題就是:星鏈衛星壽命太短,報廢后會不會成為太空垃圾?
據SpaceX公布的信息顯示,「星鏈」衛星有5年左右的壽命,這確實算不上長壽衛星。如果衛星到達服役時間報廢了,怎麼辦呢?事實上SpaceX早就公布了應對方法:「星鏈」衛星使用的了先進的霍爾推進器,有趣的是其推進劑介質為氪,能夠降低成本,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氪為推進器的衛星。
「星鏈」衛星配備的推進系統能夠在運營期間實現衛星軌道高度抬高、維持軌道形狀等等軌道機動。還能在壽命末期進行降低軌道、完成離軌操作的機動。
總結言之:「星鏈」衛星具備自主離軌能力。
其實關於這點SpaceX一開始就公布了,只是一些自媒體斷章取義沒有講或者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9月17日衛訊公司報送給美聯邦通信委員會的一份材料中稱:「星鏈」衛星在軌報廢率達到了7%,遠高於太空探索公司自稱的不到1%。,衛訊還表示在設計壽命只過了這樣小的一部分之後就出現如此高的實際報廢率,意味著「星鏈」衛星在整個任務期內的報廢率「樂觀地說也將會高達令人吃驚的22%」。
最近的一次星鏈任務在10月6日,這已經是第13批了。「星鏈」低軌寬帶星座已發射入軌的組網衛星數量達到了773顆,加上2018年初發射的2顆原型衛星。
此次發射恰逢日出,美圖!
關於「星鏈」衛星,作者並沒有什麼看法,沒有去誇大其作用,也沒有貶低。仔細想想,好像這還是我第一次報導星鏈,噗……但是我也不喜歡別人吹或者是黑。
人們說「星鏈」衛星不現實,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當年馬斯克說要造火箭,得到的只是人們的無情嘲笑與諷刺。當年馬斯克說要進行火箭回收,人們捲土重來。科學界需要這樣的「瘋子」,不大膽點是走不快的。很多人說馬斯克只是個商人,我就這麼說吧,他是個物理大佬,黑他的人沒有幾個學歷比他高。而且,馬斯克是SpaceX首席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