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paceX發射的首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已經在太空工作了較長時間,目前60顆衛星中,只有3顆失聯,其餘衛星都在正常工作。
首批60顆衛星在發射成功後,全部衛星都可以正常通信,然而在衛星繞地球飛行時,3顆衛星的信號中斷,最終徹底失去聯繫,這3顆衛星會不斷受到地球重力影響,最終墜回地球。
星鏈網際網路衛星作為SpaceX目前的主要項目,總投入資金為960億美元,其中衛星成本為460億美元,平均每一顆衛星的成本在110萬美元左右。
目前3顆衛星的運動軌跡不明,但由於衛星距離地球較近,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可能性非常高,這些平均價格110萬美元的衛星,除去發射費用,造價也在數十萬美元,賣廢品也價值不菲,但是這些衛星真的可以回到地面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3顆衛星在發射時就獲得了較快的速度,因此不會在短時間內墜落,3顆衛星將會繼續繞地球飛行一段時間,然後才會進入地球大氣層。
衛星在進入大氣層後,依舊會保持較高的速度,此時的衛星就像隕石一樣,會和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還沒有到達地面,就會被燃燒殆盡,最多產生一個對地面毫無影響的小爆炸。
除了3顆失聯衛星,SpaceX還將手動安排2顆衛星進行墜毀實驗。
由於星鏈計劃總共需要發射4萬顆左右的衛星,SpaceX需要儘可能了解衛星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對於首批衛星,雖然已經失聯了3顆,但SpaceX後續還將操作2顆衛星,讓衛星脫離軌道,進行衛星脫軌實驗。
脫軌實驗將測試星鏈衛星在危機情況下的操作能力,最終實驗團隊將點燃衛星,控制衛星在大氣層完美銷毀,同樣不會對地面造成任何影響。
一波操作之後,SpaceX總共將墜毀5顆星鏈衛星,大氣層將至少燃燒500萬美元。
SpaceX的星鏈衛星屬於低地球軌道,2顆操作墜毀的衛星對太空環境影響不大,但是3顆失聯衛星屬於嚴重的太空隱患,如果持續無法定位這些衛星的位置,未來很有可能產生太空碰撞,從而產生更多太空垃圾,形成連鎖反應。
對此,SpaceX表示近期將採取應對措施,處理星鏈計劃中產生的所有太空垃圾。然而很多科學家擔心,星鏈計劃的4.2萬顆衛星,如果未來出現大批量的報廢,那麼低地球軌道的太空環境將會直接惡化,因此SpaceX還必須考慮到未來的衛星回收和太空垃圾處理問題。
雖然SpaceX的星鏈計劃,受到很多質疑和反對,然而該計劃依舊正常進行,因為星鏈完成後,將成為SpaceX的重要經濟來源,從而為火星探測提供足夠的資金。
星鏈計劃雖然投入了960億美元的成本,但可以服務全球,提供全球範圍的網際網路服務,受眾面積非常廣闊。經過計算,星鏈計劃大約10年時間就會回收成本,之後就會進入快速盈利階段,首批星鏈衛星將率先服務美國等地區,之後慢慢拓展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