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創新融合新技術,服務實體經濟

2021-01-13 騰訊網

區塊鏈本身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有著特定結構的技術體系。因此,在與諸多業務場景匹配的過程中,區塊鏈也必然要與其他技術融合,實現更加豐富的功能組合。

目前,各企業也在不斷推進區塊鏈與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5G 等技術融合,使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獲得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與其他新技術一起解決傳統行業中的痛點,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區塊鏈與雲計算優勢互補

區塊鏈與雲計算二者相互融合,優勢互補。雲計算可以利用自身成熟的基礎架構根據實際需求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加速開發應用流程;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匿名化以及數據不能隨意篡改等安全特徵解決雲計算面臨的「可信、可靠、可控制」三大問題。

據珈木科技了解,目前區塊鏈與雲的結合方式較多以提供 BaaS 為基礎,BaaS 節點可快速建立開發者所需的開發環境,提供基於區塊鏈的查詢、交易、數據分析等操作服務,幫助開發者快速驗證區塊鏈模型與概念。未來,雲服務企業逐漸將區塊鏈技術整合至雲計算的生態環境中,通過提供 BaaS 功能,有效降低企業應用區塊鏈的部署成本。

區塊鏈與物聯網解決方案不斷完善

物聯網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連接起來,實現萬物互聯。但是安全性和隱私性是物聯網技術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應用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可獲取更多可信數據,提升上鏈信息的可信度,確保線下設備準確向線上映射,提升系統總體可信度。

例如,在供應鏈金融行業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共識機制,可保證物聯網中的各設備相互信任,通過信息交換和通信;智能合約技術則使物聯網中的每個智能設備在實現規定或植入的規則基礎上執行與其他節點交換信息或核實身份等功能,保證各數據提供方的數據不被濫用;同時,區塊鏈點對點的互聯傳輸數據方式,可解決聯網設備的算力問題,充分利用閒置設備的計算力、存儲容量和帶寬處理交易,大幅度降低計算和存儲成本。

區塊鏈與人工智慧潛力無窮

區塊鏈重心在於保持記錄、認證和執行的準確,而人工智慧則助力於決策、評估和理解某些模式和數據集,最終產生自主交互。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在數據共享、安全和信任上面需求相統一。

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可以說是技術領域的兩個極端方面:一個是在封閉數據平臺上培育中心化的智能,另一個則是在開放數據環境下促進去中心化的應用。但兩者天然優勢互補,在人工智慧為區塊鏈提供更強大拓展場景與數據分析能力的同時,區塊鏈技術可為人工智慧提供高度可信的原始數據以支持其持續的發展。

區塊鏈與 5G 加快產業轉型

區塊鏈融合 5G 可以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利用 5G 低延遲,高速和容量等特性區塊鏈數據可以達到極速同步,從而減少不一致數據的產生,對基於物聯網的區塊鏈應用提供有力支持,驅動智能設備數據更多上鏈;同時區塊鏈通過應用密碼技術為網絡重構安全邊界,建立設備間信任關係,實現安全可信的互聯。

隨著區塊鏈與大數據、雲計算、 人工智慧、5G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融合發展,當前,區塊鏈技術已在金融領域、政務服務、司法領域、 醫療健康、產品溯源、公益慈善、社區服務、智慧城市等場景落地實施。

綜上,一直深耕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珈木科技認為:在實踐中,為了達成區塊鏈技術更廣泛的應用,包括雲計算在內的新技術只有融合創新,優勢互補,共同發力,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達成共贏。

相關焦點

  • 希格斯發布全球首創異構區塊鏈體系 打造服務實體經濟新利器
    在論壇上,與會人員深入探討了區塊鏈應用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和區塊鏈對實體經濟的賦能作用,認為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緊密結合,將為實體經濟帶來新變革。  前海創新研究院秘書長諶鵬在論壇上表示,區塊鏈正在加速步入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的新階段。諶鵬認為,未來區塊鏈可應用於商品溯源、版權保護與交易、電子證據存證、財務管理、數據精準營銷、大數據交易、工業應用、能源、醫療等多個領域。
  • 工信部電子五所相裡朋:區塊鏈成為加速社會變革的「技術奇點」
    例如,單點技術和單一產品創新正加速向多技術融合互動的集成化、平臺化、系統化創新轉變,硬體、軟體、服務等核心技術體系加速重構,創新周期大幅縮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湧現。此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材料、能源、生物等技術的交叉滲透日益深化。
  • 區塊鏈+物聯網,萬向區塊鏈打造國內首個「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
    ,利用區塊鏈+物聯網技術,構建肉牛育肥階段的可信數據底座和商業閉環。基於以上現狀和痛點,萬向區塊鏈聯合南京三才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才數科")、南京豐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以"BoAT+PlatONE物聯網數據賦能平臺"為依託,將區塊鏈模組植入生物資產監管物聯網設備,旨在為傳統畜牧業打造可信數據底座,助力產業進行數位化轉型,並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打造新的風向標。
  • 火幣大學:區塊鏈教育布道者 構建區塊鏈思維的殿堂
    隨著區塊鏈產業加速發展,技術深化創新,應用迅速落地,區塊鏈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區塊鏈相關崗位出現了需求井噴,社會各界對區塊鏈系統學習和了解的熱情更是日益高漲。火幣大學校長、權威區塊鏈專家於佳寧表示,作為長期聚焦於區塊鏈應用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專業化教育機構,火幣大學致力於成為社會各界邁向區塊鏈世界的認知入口,建築區塊鏈思維的殿堂。
  • 「龍愛量子科技+區塊鏈」助力新共識經濟全速啟航
    ▲  科研強國  行穩致遠  從黑科技到愛經濟,從傳統網際網路到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新共識經濟模式,從口碑營銷到共識共決,技術升級一小截,文明前進一大步。從生產到銷售,從服務到消費,龍愛量子科技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整個環節構成了龐大的共同資產體系。龍愛首倡新共識經濟,創業大生態驟然演變成綠色共通的生態文明系統。
  • 探索區塊鏈證照鬆耦合模式,都江堰開啟數字政務服務新時代
    來源:金色財經隨著5g時代的到來,數字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成都市已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區塊鏈技術」納入「十四五」規劃,同時進一步提出區塊鏈「場景營城」思路,搶佔實踐高地。作為成都市區塊鏈示範城區,都江堰緊跟時代風口,順應「放管服」改革要求,結合特色產業情況,融合區塊鏈技術,從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文旅新消費三個領域切入,進行了一系列大膽創新的探索與嘗試。一證通行,通過區塊鏈不動產證及區塊鏈營業執照辦理了全國首例區塊鏈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 幣碼翁區塊鏈研究院:數字經濟正在釋放眾多「新紅利」 大數據賦能...
    人們逐漸熟悉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平行空間,而數字經濟在二者之上,滲透其中,形成了一個「雲霧瀰漫」的無形市場,人與人,不見面,數位化,上雲端。下一波紅利在哪裡?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 最新區塊鏈科普圖書《區塊鏈進化史》上市
    他在本書的序中表示,與其它信息化新技術相比,區塊鏈技術更不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是有原因的。儘管近年來,冠以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讀物比比皆是,但真正能起到較好效果的實不多見。這其中固有區塊鏈技術本身涉及的理論較為艱深外,也有解讀的語言多過於凝澀的緣故。不了解區塊鏈技術,有效利用其推進數位化轉型就無從談起。
  • 2020年區塊鏈開始脫虛向實,vtoken加速實體產業融入數字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指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 比特幣屢創新高 幣耀賦能實體經濟
    這也引發了數字貨幣的又一輪投資,落地應用成為區塊鏈新的主旋律,拉開了區塊鏈3.0的序幕。幣耀BtLux作為世界首家實體通證交易平臺,必將是區塊鏈3.0時代的中流砥柱。 連結實體 幣耀BtLux賦能實體產業 幣耀BtLux立足於未來,發展於當下。
  • 「5G+區塊鏈」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雙輪驅動力
    來源:華夏時報於佳寧數字經濟時代已來,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區塊鏈(Blockchain)的融合正在為我們鋪就通往新世界的快車道——價值網際網路。今年以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下稱「新基建」)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根據國家發改委界定的範圍,5G和區塊鏈都是新基建的關鍵組成部分,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前沿領域融合,構成完整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並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 區塊鏈服務網絡將面向全球市場,板塊概念股主要有這些!
    大家還記得「區塊鏈」這個概念嗎,從2017年比特幣被爆炒開始,區塊鏈技術就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但是在具體應用上,由於市場技術還不夠完善,始終無法得到實錘的驗證,所以每次區塊鏈股票起來的時候,都是階段性的炒作,始終無法帶來確實的產業發展。
  • IDC評估揭曉 浪潮位居中國區塊鏈平臺領導者象限
    作為基礎的區塊鏈服務形式,BaaS平臺近年在市場上湧現。IDC深度研究浪潮等有代表性的多家BaaS平臺廠商,認為其已克服對區塊鏈潛力的最初炒作階段,持續在區塊鏈產品上進行投資,涉及技術、業務開發、行業生態等方面,確立了清晰的戰略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區塊鏈業務是浪潮轉型「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的重要支撐。
  • 創新智能風控 網信探索服務實體經濟新路徑
    對此,網信CEO盛佳表示,金融科技作為當下風控審核、資產定價、貸後追蹤等各節點廣泛應用的技術手段,將有利於提高風控效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實現普惠金融。  由此可見,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中國互金行業已逐步成熟,新一代的互金將會完成哪些蛻變呢?
  • 各地發展計劃頻出 區塊鏈應用多元「下滲」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多地政府相繼發布區塊鏈相關政策文件,鼓勵區塊鏈產業蓬勃發展。但在此前,區塊鏈較多地應用在金融領域,尤其是銀行通過其為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當前隨著需求日趨多元,區塊鏈技術在公共服務領域也可以大有所為。各地發展計劃頻出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具體來看,一是要創新引領,打造區塊鏈理論與技術平臺。
  • 牛鼻子科技CEO專訪: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數字貨幣必將前景無限
    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應加速突破應用」。區塊鏈的發展應用將重構社會在線上線下的價值信用體系,以便捷、流動為特徵和標尺,通過廣泛共識和價值分享,推動形成人類社會信息文明的新價值,構建一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生產生活各類活動的新的誠信體系、價值體系、秩序規則體系。
  • 逆熵科技與南陽市共商區塊鏈助力新基建
    近日,河南省南陽市召開「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項目座談會」,深圳市逆熵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團隊參與了本次會議,與市委相關部門領導共同商討如何通過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領域達成政企合作,在地方上落實國家戰略規劃,推動新基建建設。
  • 區塊鏈與物聯網融合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儘管將區塊鏈技術融合邊緣智能和物聯網具有諸多優勢,但是區塊鏈賦能的融合技術也存在許多的技術挑戰。 (1) 儘管將區塊鏈技術融合邊緣智能和物聯網具有諸多優勢,但是區塊鏈賦能的融合技術也存在許多的技術挑戰。
  • 區塊鏈「加持」Cat.1:這是什麼物聯網新業態?
    近日,紫光展銳宣布攜手萬向區塊鏈、摩聯科技、廣和通,通過晶片與區塊鏈的底層深度融合,將區塊鏈技術在紫光展銳旗下春藤8910DM上落地,成為全球首款支持區塊鏈技術的Cat.1晶片。同時,廣和通基於這款晶片,推出了全球首款Cat.1區塊鏈模組L610。
  • 「自鏈財經」今日區塊鏈新聞頭條(9月9日)
    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2018-2019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報告表示,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物聯網加速融合,開啟了「萬物智聯」 「人機深度」的新時代。福建日報:廈門自貿片區以區塊鏈試點為契機,創新服務實體經濟9月8日,福建日報發文《廈門自貿片區:依託產業平臺,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