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簡稱,是一種很常見的肛腸疾病,它是指肛門周圍軟組織發生急慢性化膿性感染而形成膿腫的結果。肛周膿腫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發病急驟,肛門部墜痛劇烈難忍,如不及時治療,形成的膿腫易向周圍軟組織間隙擴散形成新的膿腫,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那麼,肛周膿腫應該如何預防及治療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肛腸一病區專家侯明、沈文龍對此進行了介紹。
肛周膿腫的症狀主要包括:肛門直腸周圍紅、腫、熱、痛,破潰後流膿;常伴有惡寒發熱,頭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感染性症狀;可伴有小便困難。
如何治療?膿腫形成早期,可採用抗感染治療(包括針對需氧菌及厭氧菌的抗生素、中藥清熱解毒、疏瀉通宣,通便、熱水坐浴、理療、休息等);膿腫形成時,即應手術引流;膿腫大且全身症狀重者,除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抗生素外,尚需輔以支持對症治療,住院手術治療。
怎樣預防?
1、調理排便:排便秘結、腹瀉頻作,均可導致肛隱窩炎,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大便秘結時,貯於直腸內的糞便易堵塞肛隱窩,引起肛隱窩炎,形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同時,大便乾結,擦傷肛管皮膚或肛隱窩,也會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而腹瀉日久,可使稀便進入肛隱窩,刺激肛隱窩發炎,從而誘發感染。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每日便後洗潔局部的習慣,防止感染。
3、合理飲食:飲食不可過分精細,不食刺激性強的食物,飲食要有利於大便的排洩。
4、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久坐久站的人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易發生障礙,降低了局部的抗病能力,容易發生感染。所以,久坐之人要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增加肛門部的抗病能力。
5、不要久坐溼地:在草地、溼土上久坐,肛門部受涼受溼,降低抗病能力,易引起感染。
6、積極治療肛隱窩炎和肛乳頭炎:採用坐浴、藥栓納肛、口服抗生素或中醫中藥療法,防治炎症深入,甚至化膿而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7、積極治療全身疾病:對腸結核、克隆氏病、潰瘍性大腸炎等全身疾病要積極治療。
肛周膿腫雖可以預防,但不能自愈,患者必須通過手術治療才能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專家提醒,目前天幹氣燥,也是肛周
疾病的高發季,若出現肛周膿腫的相關症狀,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切不可延誤。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肖芳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