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馬溫效應,管理學著名定律中的另一種解釋

2020-12-06 職場細細品

說起弼馬溫,人們第一反應便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第一次上天庭所封的官職,也就是養馬的官,但是今天所分享的弼馬溫效應卻並非是此官職,而是一種現象。

其實在我國兩千多年前便已應用,就是一些養馬人在馬廄中養猴,據傳可以闢邪、消百病,而養在馬廄中的猴子就是弼馬溫。

而之所以在馬廄中養猴,是因為猴子好動,長此以往,可以讓一些具有神經質的馬逐步適應這樣的情形,以備突然之間遇到陌生人或突發情況時,不再那麼的驚慌失措。

還有一種功效就是讓馬經常站立,因為馬在疲憊或生病時會臥倒休息,而馬廄中養猴就促使馬更多時間站立,從而提高對吸血蟲病的抵抗能力。

因而弼馬溫效應與齊天大聖實在不相關,只是重名而已,弼馬溫效應更類似於沙丁魚效應,都是依靠一個外力,而盤活整個團隊。

而這個外力更多的是充當一個負面角色,但是其起到的作用卻是讓整個團隊更加充滿活力,與一勺汙水毀掉一桶酒恰恰相反。

那麼哪個定律才是對的呢?為什麼很多定律在單講時都感覺很有道理,但是卻有很多衝突的地方,甚至在應用時也相差甚遠呢?

這不得不提到前幾年曾極為瘋狂流傳的心靈雞湯,幾乎每個人都能講出幾個故事,說出幾句極為有道理的真理格言,但是現在的人更多稱之為「毒雞湯」,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其實就一句話,人們太容易以偏概全,完全不顧這個事件所有的前因後果,所處的年代背景等,因為有可能隨便改變一個因素,結果就會相反。

講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在清楚這個效應之前,先懷有一個空杯心態,隨後進行舉一反三,獲得自己最需要的一個點就好,且在實際的應用的過程中需綜合考慮。

弼馬溫效應真正意義上來講是一把雙刃劍,在適當的情況下去養,也要在某些階段完全剔除,否則就會讓團隊烏煙瘴氣,搞垮整個團隊。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類人,能力比較強,但是脾氣也比較特立獨行,在很多場合都口無遮攔,實在是讓企業左右為難,開除有些捨不得,但是留著卻又對整個企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但在企業內部早已將此類人列入黑名單,在時機成熟,這一批人絕對是首先被開刀的,除非企業始終培養或招聘到可以替代的人選。

所以做人切不可如此,在無人可替代你時,你可以滿世界驕傲的說你的特權有多大,讓不知情的人對你產生羨慕眼光,可如果有人清楚企業管理中的一些道理,只會對你產生鄙夷。

能力強是自我的砝碼,但不是要挾企業的工具,同樣企業也是如此,無論企業給付多高的薪酬,都是員工能力所得,同樣不能以此作為壓榨員工的原因。

綜合而言,弼馬溫效應在應用的好時,就類似於在沙丁魚中的鰻魚,讓團隊中的人為了生存,而提高其活力,且如果能善加引導,弼馬溫未來就是團隊長的不二人選,因為其有很大向上的欲望,只是本性比較難改變罷了。

所以如果企業做不到更好地利用弼馬溫,那麼就不要讓企業存在弼馬溫,否則企業想發展壯大就是一句空話,想發展正規更是難上加難,因為他只會破壞規則,讓制度形同虛設。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句話永不過時,沒有人喜歡不能管理的員工,因為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哪怕一時盈利,未來的禍患也許更大。

經常做換位思考,想想對方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價值觀不同,那麼就重新找尋適合自己的地方,如果價值觀一致,那麼就儘量滿足對方的需求,才能獲得自身最大的利益。

相關焦點

  • 公務員備考知識儲備:管理學中著名的十大定律
    公務員備考知識儲備:管理學中著名的十大定律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考試,公考備考,管理學,管理學原理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管理學十大著名「效應」
    1、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同理,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定的狀態時,常常意味著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位「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激活員工隊伍,提高工作業績。  「鯰魚效應」是企業領導層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吉格勒定律和雁陣效應,知識點匯總和解釋
    在管理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定律和效應,這些定律和效應多數是對於一些現象的概括和總結。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也是比較偏愛對於這些定律和效應的考察,尤其是對於專門考察管理學的省份。定律的考察方式通常是通過案例或者是標準的表述,讓考生選擇定律或者效應的名稱。
  • 55個定律名企案例解讀:首因效應、鯰魚效應、華盛頓合作規律……
    55個管理學定律,為你詳細解析職場選人用人育人之道、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靈活有效的激勵手段、溝通是管理的濃縮、崇尚團隊合作精神、決策是管理的心臟、創新與競爭是決勝之寶、細節決定成敗,教你活用管理學,提升管理能力。
  • 全世界最著名的31個管理學定律
    4、協調■胺基酸組合效應:組成人體蛋白的8種胺基酸,只要有一種含量不足,其他7種就無法合成蛋白質。11、調研■特伯論斷:在數字中找不到安全。13、目標■古特雷定理:每一處出口都是另一處的入口。16、決策■福克蘭定律:沒有必要作出決定時,就有必要不作決定。
  • 這些著名定律你了解多少
    二八法則"反應了一種不平衡性,但它卻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 三、 馬太效應在《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管理學中常見的各種「效應」匯總
    管理學知識在一些省市事業單位考試中考查較多,考查方式主要是一些理解性的題目,其中對於各種「效應」的考查是重點也是難點,同學們在平時需要聯繫案例多加理解記憶,在考試中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將這部分的題目順利得分,獲得理想的成績。
  • 六大常見理論:蝴蝶效應、木桶理論、鯰魚效應、青蛙現象、二八定律、羊群效應
    導讀:總聽別人說蝴蝶效應、木桶理論、鯰魚效應.到底這些理論是什麼?今天一併告訴你。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2020考研管理學必看,10 個經典定律匯總
    破解策略:華盛頓合作定律影響了群體關係,降低了組織效能。破解華盛頓合作定律,必須明確成員分工,落實成員責任,以降低旁觀者效應;採用激勵機制,實行目標管理,以避免社會惰化作用;注重素質結構,重視組織溝通,以減少組織內耗現象。
  • 聊聊著名的十大定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世界十大著名定律,可能大家在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因此從兩方面看,積極的方面,一個人只有努力,讓自己變強,就會在變強途中受到鼓舞,越來越強;消極方面,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具備足以變強的毅力,馬太效應就會成為某些人逃避現實的藉口。4.手錶定律手錶定律是指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 愛因斯坦能量守恆定律解釋了鬼魂和輪迴
    而他的能量守恆定律也被稱作是對鬼魂以及輪迴的解釋中最靠譜的科學說法!宇宙最初的能量是怎麼來的?愛因斯坦說他最崇拜的科學家就是牛頓,這兩位絕世的科學家在晚年都同樣的信奉了神學,因為他們窮奇一生的研究都沒有能發現,到底是什麼給予了宇宙最初的力量,導致宇宙可以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這股力量的來源除了神明以外似乎沒有辦法解釋。
  • 戀愛中8個殘酷的心理效應(下):很虐,卻很真實
    這時候心理效應仍然將影響著你們的戀愛過程,如果你認為已經是男女朋友了就不會再產生新的問題而分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五、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名20/80定律,被廣泛的應用於社會學和企業管理學,衍生到戀愛中也有他獨到的一面。
  • 生活中的心理學定律
    破窗效應  一間房子的窗戶破了,如果沒有人修補,不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在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加入丟垃圾的行列。這便是「破窗效應」。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一、雁群理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雁在成群飛行時,會結成人字形的雁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自然現象,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公務員面試中的50個原理,帕金森定律、海潮效應,開拓思維多得分
    3美好效應美好效應是指 對一個外表俊美的人,人們很容易認為他在其他方面也很出色。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麥克尼爾 啟示:看不到優秀背面的東西,就不能很好地解讀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很出色--如相貌、智力、天賦等,人們往往認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會自然而然的出色。更有甚者,只要認為某個人不錯,就賦予其一切好的品質,便認為他所使用過的東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錯。
  • 什麼是馬蠅效應?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使我們自討苦吃。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
  • SUAC交易所平臺:管理學中的帕金森定律
    1957年,他在馬來西亞一個海濱度假時,悟出了一個定律,後來他將自己思考的結果發表在倫敦的《經濟學家》期刊上,一舉成名。歷史學界一向有史學、史才、史識之道,但作為歷史學家的帕金森先生,與自己的同行相比,更具有面對真實的勇氣和對歷史、社會的責任感。帕金森教授是典型的英國人,富有幽默感而又孤高自傲,《帕金森定律》一書知名以後,他的演講更是濟濟一堂。
  • 康普頓效應是否定哈勃定律的有力武器
    哈勃定律是目前最流行的宇宙成因——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礎,但康普頓效應可能是否定哈勃定律的最有力武器。
  • 「弼馬溫」和「皇親國戚」!兩唐墓比鄰而居
    從墓志銘得知,一座主人為初唐馬政官員康善達,另一座主人為隋納言楊士達曾孫楊知什夫婦。唐朝「弼馬溫」墓中的罕見壁畫康善達曾任左驍衛親衛、東宮烏城監丞、鹹陽監等職,系初唐時代的馬政官員。鹹亨二年(671)終於原州之私第,鹹亨四年(673)遷葬於鹹陽洪瀆原。墓誌記載,康善達之父亦任牧監,家資饒富,「谷量牛馬,山藏丹寶」,很可能是原州(今寧夏固原)粟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