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陝北方言裡的重疊詞

2020-12-05 光明數字報

    「啊,陝北,生我養我的這片厚土啊,我願像這信天遊一樣高高飛起,化作裝飾你的夜空的月暈,繞著月亮轉_。」這是今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閱讀選擇題的材料,題目的三個選項分別為「紅圈圈」「一圈紅」「圈圈紅」,而其答案「(轉)圈圈紅」,也引起了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

1、「轉圈圈紅」解析

    閱讀材料是當代詩人、散文家劉成章先生的《信天遊》。他的代表作《安塞腰鼓》曾獲魯迅文學獎,入選人教版和蘇教版中學語文課本。劉成章是陝西省延安市人,考題答案「轉圈圈紅」正是延安話的說法,意思是「一圈一圈接連變紅」,通常用來指陝北特產紅棗在即將成熟時,從棗蒂處開始一圈一圈地逐漸由青變紅。在本題中,作者先用一個比喻,希望自己像信天遊一樣高高飛起;又以這個比喻為基礎,進一步利用擬人手法,讓這高高飛起的信天遊就像月暈一樣,繞著月亮一圈一圈地變紅,為陝北這片厚土增光添彩。見過月暈的人都知道,它往往繞著月亮形成裡外幾層光圈,煞是好看!所以,「繞著月亮轉圈圈紅」真是得之自然的神來之筆!

    「轉圈圈紅」的結構是「(轉+圈圈)+紅」,是個偏正短語,即動賓短語「轉圈圈」修飾中心語「紅」(變紅),「圈圈」是重疊名詞。這種結構在陝北方言中廣泛存在。例如:「轉/繞圈圈走、轉/繞圈圈跑、轉圈圈跳」意思是「一圈接著一圈地走、跑、跳」,這是「轉圈圈」的基本義。再如:「轉畔畔走、轉邊邊走」意思是「沿著(地塊兒、山崖)的邊兒走」;「轉彎彎說、轉邊邊說」意思是「拐彎抹角地說、慢慢靠近主題」;「數天天等」意思是「一天一天數著日子盼望」。由於前後都有動詞,所以這類短語具有強烈的動感,是一種非常靈動的表達方式。在陝北話中,「動詞+重疊名詞」除了修飾動詞外,還可以修飾名詞,構成偏正短語,例如「拐腸腸路(羊腸小路)、拐彎彎路(拐彎較多的路)」,非常形象。

2、陝北方言中的重疊式名詞

    在陝北方言中,重疊是一種重要的語法手段,可以構成名詞,也可以構成形容詞疊音後綴,這種詞大多帶有明顯的指小表愛的色彩。名詞性、動詞性、形容詞性、量詞性語素都能通過重疊構成名詞。重疊式名詞與普通名詞的語法功能基本相同,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不同。重疊名詞通常有AA式、ABB式、ABCC式、AAB式四種形式。

    AA式可以由名詞性、動詞性、形容詞性以及量詞性語素重疊構成。如女女(女孩兒)、網網(網兜)、精精(過於精明的人)、猴猴(排行最小的孩子,小的東西)等。這些重疊詞從語素義同詞義的關係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語素義和詞義相同,如「網」同「網網」;一種是詞義與語素義有聯繫,詞義是在語素義基礎上形成的新意義,但語素義清晰,語素義與詞義所指之間聯繫明顯,如「精」和「精精」是形容詞轉化為名詞,由性狀轉指具有這種性狀的人。從與普通話的對應關係看,其中不少詞對應普通話的兒化詞。在陝北人的乳名中,AA式重疊名詞指小表愛的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常見的乳名如「蘭蘭、翠翠、花花、英英」等。乳名還可以按照排行來起,如「三三、四四、六六」等,但一般不太用其他單數構成乳名。

    ABB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A+BB」式,這是名詞性語素A修飾重疊的名詞性語素BB,屬於偏正式複合詞,BB本身可以單用,所以結構較鬆散,構詞能力較強,如「點點」可以組成「雨點點、泥點點」,「褂褂」可以組成「汗褂褂(內衣背心)、毛褂褂(毛背心)」。這種類型大都能單說AB,ABB式與AB式的基本意義相同,同時帶有小稱義,指稱客觀上較小的或主觀上認為較小的對象。另一種是AB+B式,其中BB不能單用,有兩個小類。一類的AB是分音詞,重疊的是「分音詞」後字,重疊式與基式的基本義相同。如「圪拉」是「罅」的分音詞,指略大的縫隙,「圪拉拉」指小縫兒;「卜浪」是「棒」的分音詞,指木棒,「卜浪浪」指細而短的棍兒。另一類的BB同樣不能單用,但AB大多不是詞,個別是詞,但不是名詞,如「墊窩窩(最後一個孩子)、結嗑嗑(結巴的人)」等。

    AAB式是偏正式合成詞,即重疊的修飾性語素加上單音節名詞性語素,B指類名,AA表示特點。如「顆顆藥」,「藥」是類名,「顆顆」表示藥的外形特點,相對的是「面面藥」;「瓶瓶酒」指瓶裝的酒,對應的是「散酒」。有的A是名詞性語素,有的A是形容詞性語素,後者如「溫溫水、辣辣苗」。

    ABCC式,AB是複合詞,修飾後面的重疊式,實際上是一個雙音節詞加AA式構成新的詞語,屬於偏正結構。這類詞結構也比較鬆散,構詞能力較強,如羊糞珠珠、黑板擦擦、洋芋絲絲等。陝北有一道著名的小吃叫「洋芋擦擦」,就是「洋芋絲絲」沾上白面,蒸熟以後再炒。

    除了重疊式名詞以外,陝北話中還有大量的形容詞重疊後綴,並帶有鮮明的形象色彩和不同的感情色彩,構成A(格/不/忽)BB式形容詞。如「—(格)生生、—汪汪、—(格)豔豔、—忽繚繚」等。又如常用來形容顏色的「白(格)生生、藍格豔豔、紅(格)丹丹」等。不同的重疊後綴往往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如「瘦(格)綾綾兒」形容瘦得很可憐的樣子,「俊(格)也也」是很漂亮,「薄忽閃閃」是嫌太薄,「碎不落落」是很小有點不滿意。

3、重疊詞在陝北作品中的運用

    在陝北民歌和陝北文學作品中,重疊式詞語俯拾即是。由於重疊式不僅具有同一音節復沓重疊的韻律之美,而且具有指小表愛的感情色彩,繪聲繪影的形象色彩,因此備受信天遊和其他信天遊體式的詩歌、歌詞以及散文的青睞。在信天遊中,AA式、ABB式重疊名詞和A(格)BB式重疊形容詞交替出現,前呼後應,創造了獨特的韻律和韻味,營造濃烈的氣氛,充分展示了重疊詞的超強表現力。如:「滾滾的米湯熱騰騰的饃,招待咱遊擊隊好吃喝;二號號盒子紅繩繩,跟上我的哥哥鬧革命;紅豆豆角角熬南瓜,革命成功了再回家。」(《橫山上下來些遊擊隊》)

    再如根據路遙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主題歌《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

    上河裡的鴨子下河裡的鵝,一對對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個錢錢下了那個米,大路上摟柴瞭一瞭你。清水水的玻璃隔著窗子照,滿口口白牙牙對著哥哥笑,雙扇扇的門來單扇扇開,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

    歌詞中「一對對毛眼眼、滿口口白牙牙」用量詞、名詞的連續重疊形容陝北標準美女的姣好容貌;「清水水玻璃隔著窗子照」「雙扇扇門來單扇扇開」刻畫擦淨玻璃、打開家門盼人歸來的急切情態,動感十足。重疊詞的連續運用,對聽者的視覺、聽覺造成強烈的衝擊,使歌曲中飽含的深情直扣聽眾(觀眾)的心靈。看過小說或電影的人,只要聽到這首歌,眼前就會浮現出在陝北的一個山溝溝裡,劉巧珍在晨光中送別高加林時難分難捨的情景,每每讓人潸然落淚。

    需要指出的是,民歌和歌詞中的一些重疊詞,如「滿口口、白牙牙」等,並非方言中的實際用詞,而是歌者、作者根據韻律和表情達意的需要臨時創造的,屬於「偶發」的重疊詞,是一種修辭手法。重疊詞在陝北民歌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陝北方言的重疊詞具有極強的情感化、形象化色彩。重疊詞表意細膩、真摯,充滿溫情,用這種溫情表達豐富的深層次的情感,或歡欣、或酸楚、或苦澀,表現了陝北人民的樂觀、豁達和深沉。重疊詞的大量運用為陝北民歌和文學作品增添了濃鬱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域色彩。

    (作者:高峰 邢向東,分別系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副教授、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地道陝西話|陝北方言——「八奓二舞」
    地道陝西話|陝北方言——「八奓二舞」 「八奓二舞」
  • 詞語結構【重疊詞AA式】
    重疊詞是以相同的字詞組成的新詞,表示語氣更強烈叫做重疊詞,它有許多形式。主要形式有:AA、AAB、ABB、AABB、AABC、ABAC、ABCC。我們常用的短語有: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偏正結構, 動補結構,並列結構,介賓結構。
  • 拍攝:陝北高原黃土地的婆姨們,美嗎?(圖)
    「婆姨」為陝北、山西一帶方言,陝北地區主要指婦女,山西一帶主要指妻子。陝北高原,即陝北黃土高原,位於「北山」以北,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裡,是在中生代基巖所構成的古地形基礎上,覆蓋新生代紅土和很厚的黃土層,再經過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蝕而形成的。
  • 慶陽方言雜談
    慶陽方言,也稱「地方俚語」「叮楞話」,屬中原官話秦隴片。雖說也歸北方方言區,但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長期以來,由於人文、歷史、地理區域、人口來源等方面的差異,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慶陽方言又有其獨特的腔腔調調。
  • 陝北歷史文化的民俗多元性(1)
    陝北地處中國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交匯之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既是各族相互徵伐的戰場,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地方。據此而形成的陝北歷史文化在禮儀、飲食習慣、服飾居所、民間藝術、方言、地名等方面都體現了民俗文化多元性的特點。
  • 憨批是什麼意思是罵人的話嗎 憨批是哪裡的方言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的憨批意思、出處、哪裡的方言介紹,快來一起看看吧!  憨批是哪裡的方言,是不是罵人的話  憨是陝北一代人的方言,類似的詞還有鐵憨憨,憨這個詞聽起來就有一種可愛、老實、憨厚的意思,所以說相對於傻批來說,語氣更輕一點。  例句:中餐廳這個綜藝我追下去了,我要看看黃曉明到底能有多憨批。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憨批意思、出處、哪裡的方言介紹內容。
  • 四川方言裡的「豬」
    綿竹年畫《三猴燙豬》。  古人說「方言俗語,皆有所據」,那麼「溜溜」一語是否也有古語可據呢?為此我們不得不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據《左傳》記載,公元前946年(魯定公十四年),衛國夫人南子與宋國公子之間有不正當關係,民間就此事流傳出一首民歌,其中一句是:「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婁豬的「婁」,這個字原本特指母豬,到宋代《集韻》裡已經將「婁」作為了豬的泛稱。
  • 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原標題: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當人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多數就是父母的方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家鄉,在外打拼,新一代的人甚至對家鄉話已經些許陌生。你還會說家鄉話嗎?還記得家鄉方言怎麼說嗎?
  • 原汁原味的陝北民歌特別好聽,就是有點費煙,來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後來隨著紅軍到達陝北後,陝北成為了革命根據地,陝北民歌開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一些文藝工作者開始對民歌進行大量的採錄,新的革命鬥爭生活又給陝北民歌輸入了新的血液,使這株山野奇葩充滿了新的活力。從陝北民歌中,我們聽懂了什麼《血色浪漫》裡鍾躍民和秦嶺探討陝北民歌時這樣評價:陝北民歌裡有一種特悲涼的東西,讓人心裡聽著酸酸的。
  • 小學語文:ABB、AAB等重疊詞大全,太齊全了,為孩子存起來!
    這裡也為大家準備了小學語文ABB、AAB等重疊詞大全,太齊全了,為孩子存起來! 需列印版請私信回復「100」!
  • 《紅樓夢》裡的山西晉源方言:十
    害饞癆:山西晉源方言說嘴饞是害饞(s ang)癆。頂缸平兒聽了,笑道:「這樣說,你竟是個平白無辜之人,拿你來頂缸的。頂缸:比喻替人背黑鍋。怪熱:晉源方言詞,晉源方言說一個是一怪。第六十五回花馬弔嘴,清水下雜麵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賈璉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馬弔嘴的,清水下雜麵,你吃我看見。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你別油蒙了心,打諒我們不知道你府上的事。
  • 陝北民歌新秀—記定邊「榆林市陝北民歌十大歌手」 張秀田
    2016年10月獲「榆林市陝北民歌十大歌手」稱號,被鄉親們親切的稱為飛出大山的「金鳳凰」。那麼,一個小女孩是怎樣拼搏?她是怎樣走出家鄉的?又有哪些與同時代女孩子的不同經歷呢? 作者題記苦難的童年1993年9月7日下午,在定邊縣白灣子鎮張山村檸條灣的山梁上,年輕的陝北小媳婦李月霞看著漫山遍野深秋景色,挺著大大的肚子又一次彎下腰,收割起蕎麥。
  • 迷人的陝北波浪谷
    陝西省靖邊縣龍洲鎮波浪谷丹霞景區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地質資源豐富多樣,線谷、巷谷、絕壁等構成了特有的波浪形砂巖地貌,形成了罕見的獨特景觀,是一處集攝影、寫生、探險、研學、旅遊於一體的好去處。陝西省靖邊縣龍洲鎮波浪谷丹霞景區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地質資源豐富多樣,線谷、巷谷、絕壁等構成了特有的波浪形砂巖地貌,形成了罕見的獨特景觀,是一處集攝影、寫生、探險、研學、旅遊於一體的好去處。
  • 陝北的窯洞,外國人直呼:看不懂
    在陝北這個地方你可以看見四處都有窯洞林立在那裡,然而面對這些窯洞,外國人直呼:看不懂。01陝北窯洞的歷史黃土高原的祖先們最早的時候都是在窯洞裡生活的。漸漸的,這種單一色彩的窯洞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於是他們就會用彩色的瓷磚來修飾窯洞外牆,也會對窯洞裡進行分割,修成上下兩層的複式新窯洞,特別的具有現代色彩。然而對於窯洞的發展歷程。外國人不了解,也難免他們看不懂窯洞。
  • 溫建林最新歌曲出爐 演繹最動聽陝北民歌
    日前有著陝北民歌王子稱號的歌手溫建林發行了最新EP,裡面包含了三首歌曲《一壺老酒》《夢中的蘭花花》《一搭搭裡》,三首陝北民歌是溫建林對家鄉的熱愛,也是他對這種藝術的傳承和追求。  《一壺老酒》是老媽媽對孩子的不舍,《夢中的蘭花花》《一搭搭裡》是兩人的愛戀相思。生活化的語言描繪著黃土高原上最真實的情感,仿佛閒聊家常,卻能擊中人心。三首歌曲中都使用了語氣助詞,帶著非常明顯的民歌特色,直截了當的反映著陝北人民熱愛生活的特性。
  • 「知青歲月」陝北的年,總留在我的記憶裡
    從陝北退休回到北京,又已經過了十二個春節,不免覺得那總是一種淡淡的年味,總讓我想起陝北的那濃濃的年的氣氛。在陝北,一到臘月二十三,就意味著要準備過年啦,也就從這天起,開始熱鬧起來。最忙碌的是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把平時捨不得吃的麥子篩淨,洗乾淨,就開始磨麵。
  • 「老漢」和「老子」在漢中洋縣方言裡的意義如何?
    「老漢」和「老子」在漢中洋縣方言裡的意義如何? 就是至少在漢中洋縣人的思想意識裡,「老子」它只有一個特質的含義:父親。當你讓別人叫你老子,或者你自稱是別人的老子,那意思就旨在說明,你是別人的父親,或者你要給別人當父親。因此,在漢中洋縣人的意識裡,「老子」就是罵人的話。 當然,四川人或者和四川文化有關的語言系統裡,「老子」則另有一番意思。「老子」失去了漢中洋縣人特指父親的意義,它成了「我」、「自己」的代詞。
  • 陝北黃土飲食文化,你了解多少?
    綿羊 綿羊是陝北特產,吃羊肉陝北人堪稱全國之最,清燉羊肉、紅燒羊肉、羊肉湯、羊雜碎、羊馨湯、羊肉臊子麵、臊子 合 各、羊肉燴麵,無不與羊肉有關,陝北大燴菜更是以羊肉、羊肉湯為主料。
  • 四川方言丨彭應欽:人體部位的方言俚語
    文/彭應欽按我們川南一帶的方言,人體從上到下:額樓(前額)、後爪爪(後腦勺)、臉波兒(臉,兒化音)、下扒兒(下巴,兒化音)、挫言片片(肩夾骨)、手倒拐(手肘)、腰杆、肚雞眼(肚臍)、客希頭兒(膝蓋,兒化音)、連二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