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當人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多數就是父母的方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家鄉,在外打拼,新一代的人甚至對家鄉話已經些許陌生。你還會說家鄉話嗎?還記得家鄉方言怎麼說嗎?

華商網微博今天列出九個在陝西方言中常常出現的字:馬、慫、噌、咥、撩、木、諞、歘、扎,你認為哪一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這條微博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在眾多的推薦理由中,「咥」字的呼聲最高。如果你還有更好的字,也歡迎推薦。

小百科:嘮嘮陝西話

陝西方言大致分為3個地區:陝北話、陝南話和關中話。我們通常所指的狹義「陝西話」僅指關中話。陝西話,很多人覺得土氣難登大雅之堂。但可曾知道自建都陝西的西周開始,關中方言即被稱為「雅言」。而且陝西話曾是周秦漢唐四大朝官方語言,由倉頡造字到秦始皇統一文字,再經漢唐,陝西在中國語言文字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陝西話「忒得很」。

「咥」字呼聲最高

在九個出鏡率最高的字中,「咥」字當選的呼聲最高。咥,是陝西關中地區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種方式,吃之極致為咥。最近很多的「習連套餐」怎麼吃,那就得是「咥」。習大大和連戰說著陝西話,咥著泡饃、biangbiang面,撩咋咧!

在許多陝西題材的電影裡,咥面的場景無處不在。電影《白鹿原》裡「黑娃」在戲臺上和麥田裡蹲著,端著老碗狼吞虎咽大口咥面的場景,是這個字最好的詮釋。張藝謀在2009年回西安為《三槍拍案驚奇》宣傳,點名要吃肉夾饃、油潑麵。端起大老碗咥面時他說:「實在是香,要是有蒜就更好了。」無需坐席,無需規矩,一老碗乾麵,便在心急火燎之中吃出了激情,咥出了豪邁,也是秦人粗獷的寫照。

網友推薦理由:

@從東方吹來的風:必須是咥字麼,人每天都要咥飯,這兩天習大大和連戰同學在北京就咥的陝西的飯,哈哈,咱陝西飯咥去撩扎了!

@在途中的兔兔:首推「咥」字!這是陝西人特有的,一個咥字也充分顯示了陝西人的豪情,如不用咥,倒是也少了些許想吃的衝動呢。

@西安絕版:咥,齧也。咬的意思。一個動態很形象陝西方言字,一個字,就濃縮了關中人的飲食的豪爽性。咥字體現了秦人的秦風與秦韻。

@犒賞自己:果斷「咥」,因為陝西人的見面問候語就是:「你咥了沒?」

「撩」字深入人心

西安號稱美食天堂,要是外地遊客誇西安的美食,說「美得很」就太普通了,最地道的說法應該是「撩咋咧」,它的意思是就是特別好,很爽很不錯。端一大碗biangbiang面,放上紅紅的油潑辣椒,如果把碗的左手上再夾幾瓣大蒜,不時透過蒜皮咬出一塊蒜肉來,那只能用「撩咋咧」來形容。

網友推薦理由:

@nalemi本色:撩還是深入我心。

@寶雞市應急救援協會:撩」只要聽到帶有這個字的,很容易就能辨別出陝西本土的老鄉!

@天下無雙茶祖故鄉:撩字啊,那人撩的很,那事撩的很,是陝西人經常對人對事一種讚賞的口頭評語。

「諞」字拉近鄉黨距離

「諞」字是陝西甘肅一帶的方言,意思是聊天、說話的意思。陝西人聊天愛說諞閒傳,這一下子拉近了鄉黨們的距離。

網友推薦理由:

@逆風前進的蝸牛:來陝西聽到的聊天的一個字就是這個,我們一塊兒來諞一諞,宿舍幾個人一塊兒來諞一諞。諞中樂趣無限,就喜歡諞。

@長絨棉要做淡定妞兒:我覺得還是諞比較合適,符合陝西歷史厚重的特點,《論語》還有元雜劇當中都有這個字,傳承歷史。

「馬」字用處廣

電視劇《西安虎家》裡人物掛在嘴邊的『餓成馬咧』、『困成馬咧』,讓這一瀕臨失傳的句式重新成了年輕人的口頭禪。在陝西方言中,有很多和「馬」有關的詞語,比如「克裡馬擦」,比如「困成馬咧」、「餓成馬咧」,比如「尕大馬細」……在從事30餘年陝西方言研究工作的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孫立新研究員看來,在陝西方言中出現的「馬」,主要有三種含義:

第一種是表示「大」,比如陝甘一帶,習慣用「尕大馬細」來表達「大大小小、各種各樣」這樣的意義,在這裡「尕」和「細」都是小的意思,而「馬」則是大的意思。

第二種則是表程度,比如西安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困成馬咧」、「餓成馬咧」……幾乎所有的形容詞,都可以套用這種「X成馬咧」的句式,表示程度已經到達了極限。這種用法,實質上是「馬」字「大」的意義的引申。

第三種則和「抹」同字,比如「克裡馬擦」,原本應該寫成「克裡抹擦」。這個詞是形容快的,是擬聲詞和動詞的集合體。其中,「克裡」是擬聲詞,是「抹」和「擦」這兩個動作快速進行時所發出的聲響。

網友推薦理由:

@穗落塵:什麼都是馬累成馬,熱成馬,馬估計是老陝最辛苦的動物了~~

其他代表字推薦

@--黑眼圈:推薦「瓜」。百度了下起源,「源於唐朝長安城儀仗小吏「喝道伍佰」的故事」。地地道道的陝西話代表。「瓜」是罵人傻子的意思,現實中更多用於親暱的的稱呼,如長輩對小輩,夫妻情侶間等等。

網友推薦關中方言:「忒」色,「闢」遠,「瓷」嘛二楞;還有陝北網友推薦一個詞「灰個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慶陽方言雜談
    慶陽方言,也稱「地方俚語」「叮楞話」,屬中原官話秦隴片。雖說也歸北方方言區,但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長期以來,由於人文、歷史、地理區域、人口來源等方面的差異,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慶陽方言又有其獨特的腔腔調調。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來全國方言都是一個讀音,不信你試試
    在南北時期我國已經出現了許多供作詩押韻用的韻書,隋唐時期出現的《切韻》影響深遠,南北朝至唐宋為中古音時期,中古音的聲調分「平聲、上聲、去聲、入聲」4類;近古音(元代和明代)以元代文學家周德清鎖編的《中原音韻》的語音系統為代表。 《中原音韻》將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類,和現代的北京話完全相同。
  • 夏至die個面,陝西話die是什麼意思?
    咱陝西人在夏至這一天吃什麼呢……biangbiang面、油潑麵、臊子麵、酸湯麵、乾拌麵、疙瘩面、蘸水面、擺湯麵、烙面、花面、手撕面……咥一碗麵面,我們陝西是認真的,我們認第二,誰敢認第一。咥(die),是陝西關中一帶的方言土音,這其實就是吃的一種方式,幹了一天的農活,往路邊一蹲,哧溜哧溜咥碗面,還有比這個更爽的事情嗎?如果有,那就是「加瓣蒜」!咱陝西人自然是,一天不吃碗麵,渾身不舒坦。那麼在夏至的時候,南方人會做些什麼呢?
  • 為什麼陝西方言歌沒有像粵語歌、閩南語歌那樣走出本地文化圈?
    西北風從西北民歌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在中國流行樂壇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卻沒有像粵語歌那樣,用陝西方言唱歌,印象中只有一個叫石國慶的人,用陝西方言清唱著「我叫王木犢,我叫王木犢」,在萬象更新的80-90年代裡,王木犢最終銷聲匿跡,甚至在網際網路上都僅存幾個段子而已,生於1941年的石國慶(藝名王木犢)如今已經77歲了。陝西方言歌為什麼不能唱響九州?需要尋找答案。
  • 網友熱議《再過把癮》主題歌 張杰版呼聲高
    網易娛樂1月25日報導 葉京導演,秦海璐、黃勐主演的電視劇《再過把癮》今年即將在屏幕上亮相,主題歌《哭砂》近日在網上開放試聽後,收到了來自各地網友的熱烈迴響。不少網友都激動的表示自己一聽便被打動,並預測《哭砂》將會成為又一首經典翻唱歌曲,而其中張杰演唱的版本更是受到了歌迷的大力追捧,有人甚至說剛聽了第一句便被秒殺。上周,電視劇《再過把癮》在網上公布了該劇的主題歌《哭砂》,這首老歌此次由張杰、王錚亮、金海心、王婧、周曉歐和秦海璐等在內的六位歌手分別演繹了六個不同版本,每個版本也代表著不同主人公在劇中各個時期的心聲。
  • 「哪吒」陝西話怎麼讀 陝西人徹底凌亂了
    普通話是一種非常好的交流溝通工具,如果所有人都只說方言,那陝西人到廣東可能就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福建人到了東北,語言交流上也會出現障礙,這時候,講普通話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但鄉音也是一種情感寄託,是鄉愁的一部分,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孩子們只要會,能聽懂,也是好的。」
  • 衛輝人方言中五個意義最豐富的字「碓、耳、弄、尋、瓤」!
    也說衛輝方言的幾個特點□閆仁卓有人說普通話就像白開水,而方言則像媽媽親手煲的一碗熱湯。普通話讓我們走得更遠,但方言是為了不讓我們忘記從哪裡出發。方言讓人就有了歸屬感,有了文化認同感,有了追本溯源的渴望和對自己地域文化的自信。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各大方言都一個讀音,今天讀法可能有誤?
    中國地大物博,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風俗文化,方言就是其中之一,方言是一個地區精髓的凝結,百裡不同音,即便是一個地區的人,相隔得遠一點,所說的方言也有著很大區別,有時甚至會出現兩個村子就有兩種方言的現象。中國的方言各具特色,東北有東北的大碴子味,四川有四川的巴適味,北京有北京兒化風格,方言能給相同地區的人帶去親近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同時也給人一種地域感,外人一聽方言發音就知道來自何方。
  • 老師問「男生太多是什麼字」?女孩這樣回答,網友:大學白上了
    現在小學生很多考試題都能打倒一片人,因為他們考的多都不是智商上的東西,就像頭腦突然轉一樣,需要孩子們的全面思考,這也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創造力,請不要在傳統教育中喪失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這些問題也會讓孩子們感到負擔,他們的頭腦能力有時不能接受這些考驗,網上有小學生的題目,很多人都倒下了,網友也說自己還不及小學生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外婆」和「姥姥」含義相同,在生活中都常常能聽到,上海本地更是以喊「外婆」居多,更改原文是為哪般?很多人不解,教材中為什麼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有媒體貼出網友找到的截圖,表示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曾回復過相關問題,其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詞彙,「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 陝西方言匯萃
    陝西方言匯萃西北狼陝西方言知多少,搜集道聽僅點點。
  • 什麼字能代表你的2019年?諾獎得主吉野彰選「賞」字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確定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吉野彰(71歲)發表完獲獎紀念演講後於8日傍晚召開記者會,在被問及用哪個漢字代表這一年時,他的回答是「賞」(意指獲獎)。
  • 四字弟弟是什麼梗指的是誰 四字弟弟代表哪些含義介紹
    四字弟弟是什麼梗指的是誰 四字弟弟代表哪些含義介紹  「四字弟弟」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是網友們對00後藝人易烊千璽的常見代稱。因為組合TFBOYS中的三位成員剛好名字的字數都不一樣,因此網友們或者是粉絲們常用二字指代王源,三字指代王俊凱,四字指代易烊千璽。
  • 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咥麵條!
    作為正宗陝西人,華寶只要一個周沒吃麵就想的不行~有沒有網友要約起咥面的?明兒就去!好多網友都在推薦,說一定要搭配臊子麵吃!這家的烤串味道也很贊哦~ 雖然明面上主打麵食,但並沒有偏向哪個,隨意點!都一樣好吃!值得推薦!來吃燒烤的話,必點烤筋和腸!
  • 陝西方言翻成英語怎麼說 陝英翻譯風靡網絡
    陝西人是如何翻譯這些英語的 來源:新浪微博    華商網訊(實習記者 張琰)學過外語的人對漢語與英語之間的翻譯再熟悉不過,然而方言翻譯的英語卻並不多見近日一則《陝西話是如何翻譯這些英語》的帖子在網上熱傳,通俗、幽默,被陝西網友熱贊「美包包」。   這則簡短的陝西話與對英語的翻譯列出了30個日常英語短語,以及普通詞彙,然而當用陝西話翻譯後,卻變得非常富有幽默效果。
  • 小學生寫「鼻」字走紅網絡,網友:整容失敗了?孩子寫不好字咋辦
    小學生寫「鼻」字上熱搜,網友懷疑「鼻子整容失敗」有這樣一個小學生,他剛剛學習寫「鼻」的時候很難過,因為他總也掌握不好這個漢字的架構,每次寫到一半就發現漢字已經在田字格外面了。不僅如此,鼻的上半部分讓他感到很是疑惑,怎麼「畫」也畫不好似的,每次寫這個字都要耗費很多時間,然而還是被家長批評了,因為實在太難看了。父母把這張皺巴巴的語文作業發到網上,結果引來網友熱議。大家都說這孩子是意象派畫家吧,這麼點的田字格根本不夠他發揮的。
  • 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都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可能也錯了
    而這個漢字則更為特殊,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都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可能也錯了。那麼到底是哪個字呢?中國漢字的存在時間也有數千年了,從起初的結繩記事,再到文字的出現,期間也經歷過了許久的演變。而在資料中記載顯示,黃帝出生在山西,此後當他打敗蚩尤以及炎帝的部落以後,便開始對漢字進行了改革。
  • 10個"最"漢字的字,仙河人你一個都不認識!…
    金錢、名位所在,必然要削尖腦袋往裡鑽,怎麼能不費勁呢?另外,有一個專有名詞——「贔屓」,讀作「必細」,是傳說中一種像龜的動物,「龍生九子」,其中一子。 犇(bēn)最牛的漢字 「犇」,讀「奔」,也是「奔」的異體字。牛,本性溫順,三頭牛碰面,也不至於太瘋狂,除非躥進了西班牙鬥牛場。
  • 男女男是什麼字怎麼念 嬲字讀音念法及意思用法介紹
    實際上這個「鳥」字是錯別字的,正確的字應該是「嬲」。  嬲(niǎo):方言用字,很多時候用作髒詞。通孬。在普通話中意為戲弄、攪擾,或糾纏之意。在內蒙古以及晉北方言中,意為:神氣、得意,或志得意滿之意。  嬲是什麼意思  1. 糾纏,攪擾:「汝能為歌,吾輩即去,不復~。」  2. 戲弄:「弟妹乘羊車,堂前走相~。」
  • 我國最奇怪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音從來沒變,你讀對了嗎?
    文字的發音按照歷史進程來看的話都是存在一些變化,一方面受到各地方言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到歷史變遷和使用途徑的影響。但是卻有一個字不僅僅在久遠的時間長河中未曾有過改變,這個字,是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究竟這個字有多獨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