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陝西方言歌沒有像粵語歌、閩南語歌那樣走出本地文化圈?

2021-01-08 陝西鄉黨諞閒傳

初識粵語歌

80年代中期的西安郊外還是大片的農田,幾部電視劇改變了農民們的作息時間,他們不再披星戴月的耕種在田間,而是準時趕回村莊,許多人圍在一臺黑白電視機前,觀看《霍元甲》、《陳真》、《霍東閣》、《上海灘》、《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83版

也是在那個時候,一種比秦腔還難懂得歌曲,在我們這些長安縣的孩子中間開始流傳,「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浪奔、浪流……」、「孩子,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古樸中顯出風華……」不看字幕不背歌詞是完全聽不懂的,因為是香港電視,所以這些歌叫做香港歌,就是粵語歌。

西北風沒有成就陝西方言歌

屬於60後70後的童年時代已經遠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那些比秦腔還難懂的粵語歌,在那個年代,西北大地上還風靡著《黃土高坡》這樣的歌,它們被稱為「西北風」。

80年代初,一個叫王斯的廣州女孩錄製了一首歌,歌名叫做《信天遊》,沒想到這首廣東人唱的歌卻引爆了中國樂壇的西北風,因為這首《信天遊》是由西北民歌的風格創造而來,不僅曲風上像民歌,連歌詞也採用信天遊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句式。一時間《黃土高坡》、《我熱戀的故鄉》、《走西口》、《酒神曲》、《少年壯志不言愁》等西北風歌曲橫掃中國樂壇,被稱為通俗歌曲。也是在同一個時代,崔健在北京唱響了《一無所有》,中國搖滾樂步入中國樂壇。在那個生機勃勃的黃金時代,粵語歌、搖滾樂、西北風在三個不同的地域,開創了華語樂壇前所未有的盛世。

西北風從西北民歌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在中國流行樂壇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卻沒有像粵語歌那樣,用陝西方言唱歌,印象中只有一個叫石國慶的人,用陝西方言清唱著「我叫王木犢,我叫王木犢」,在萬象更新的80-90年代裡,王木犢最終銷聲匿跡,甚至在網際網路上都僅存幾個段子而已,生於1941年的石國慶(藝名王木犢)如今已經77歲了。陝西方言歌為什麼不能唱響九州?需要尋找答案。

粵語和粵語歌

1999年的8月,深圳,電視機前圍坐著四個西北過去的青年,認真的看著本港臺、翡翠臺學習粵語,三個月內聽不懂粵語的話,他們會被就職的港資企業辭退,我就是其中一員。好在行政秘書總給我們鼓勵,她說:「天后王菲18歲從北京去了香港,兩年後就發行了粵語大碟《王靖雯》,還獲得了金唱片獎,粵語不難學,你們要有信心!」,在一些認真的香港同事的眼裡,王菲早期的粵語水平僅僅只是「能聽懂」,直到92年發行的《容易受傷的女人》,王菲第一次在香港獲得冠軍。即便如此,挑剔一些的港人仍然會說「聚」字發音不準、「囂」字發音應該是「hiu」而不是「siu」……然而這些瑕疵並不妨礙港人對她的熱愛,王菲終成一代傳奇天后。

閩南語歌

80's--90's的大陸,港臺流行音樂叱詫風雲,70後甚至80後的中國人,喜歡唱歌的都可以唱上幾首粵語歌。其實在粵語歌叱吒風雲的年代裡,還有一種方言歌—閩南語歌走出了福建。我聽到的第一句閩南語歌就是那句「酒幹倘賣無」,聽過的最多的是那首「愛拼才會贏」。其實在福建的KTV裡,不僅僅是酒幹倘賣無和愛拼才會贏,閩南語歌曲非常多,僅僅曾仲影一個人就寫了上千首閩南語歌。在臺灣,閩南語歌叫做臺語歌,閩南語歌裡面還有一種莆田歌,是用福建莆田地區方言唱的歌。

粵語歌和閩南語歌

不能否認粵語歌、閩南語歌的流行和經濟因素有關,但是長江三角洲的經濟同樣強大呀,為什麼上海方言歌沒有稱為流行歌?有人說閩南歌基本上來自寶島,粵語歌基本上來自香港,是因為港臺兩地音樂文化業非常成熟,會包裝。這一點也不能否認。

其實,粵語歌和閩南語歌的成功,不僅僅是經濟影響力,也不僅僅是商業包裝的結果,而是差不多3代人在固有地方戲曲的基礎上努力的結果。1922年廈門才女創作第一首閩南語歌曲《安眠曲》,用鋼琴伴奏,被稱為閩南語流行歌的雛形,30年代的臺灣已經非常流行臺語歌,而粵語流行歌曲則源於50年代,脫胎於粵劇中的小曲。

什麼是歌

與專家爭論什麼是「歌」、「曲」、「謠」、「戲」可能是件痛苦的事情,作為老百姓認為的歌,就是帶著音樂唱的詩詞吧,這樣,歌=詞+曲。當然你沒有伴奏清唱時,也必須承認是唱歌,不是朗誦詩詞。

一首好歌

成為一首好歌條件很多,不僅要詞好、曲好、唱得好,還要詞曲配合得好、歌手嗓音好才行。不同的方言對同一個字的發音不同,所以普通話唱起來好聽的歌,方言唱起來不一定好聽,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同一個曲子的歌會有粵語版和國語版,歌詞是不同的,不僅是因為文化不同,而且是為了配合發音和韻。

例如:劉德華的《來生緣》(國語)和《一起走過的日子》(粵語),王傑的《英雄淚》(國語)和《封鎖我一生》(粵語),王菲的《笑忘書》(國語)和《給自己的情書》(粵語)、鄧紫琪的《寫不完的溫柔》(國語)和《Where did you go》(粵語)等等。

王菲《笑忘書》/ 《給自己的情書》

同一個字在粵語和普通話中的發音區別很大,例如:「不」,普通話發音bù,粵語發音「bāt」,粵語發音響亮而乾脆,普通話怎麼能把這個字唱的響亮乾脆呢?陝西話也不行。

再看《愛拼才會贏》的歌詞:「總嗎要照起工來行」,什麼意思?普通話的含義是「還是要起來工作」。

陝西方言歌

2004年,一個叫呂小平的人把自己錄製的磁帶放在西安鐘樓的音像店銷售,實際上算不上是發行,這位38歲的年輕人後來給自己取名「十三狼」,被譽為秦歌第一人。

十三狼

幾乎也是在那個時候,西安南門周圍的酒吧裡,一些陝西方言的歌開始傳唱。

2013年的一首《陝西其實木有啥》洋洋灑灑5100字,26分鐘,陝西歌手幾乎都有參與,歌曲風格以說唱為主,輕鬆自在,事實上包括黑撒、王建房、馬飛、王雷等在內的樂隊和音樂人的方言歌都以說唱、民謠、搖滾為主。的確,陝西方言唱流行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許從陝西走出去的張楚、許巍、鄭鈞、孫浩、甦醒、韓真真等,都曾經嘗試過用陝西方言唱歌。

客觀的說,陝西方言歌的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歌詞的聲韻也進步很大。

例如:十三狼的《從小賣蒸饃》中唱到「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別看我衣服穿的爛,腰裡別著八百萬」中「爛」和「萬」押的an韻。

再如:王雷的《長安的酒》「隨風下滿城的白霜,那是誰家的籹子獨立在西窗,人瘦如菊無處話悽涼」以ang韻。

當然,陝西話中除了韻母、聲調發生變化,聲母也會變,如果按照普通話的發音規律思考,很難寫出好的歌詞。直接用陝西話唱普通話寫成的流行歌,多半不好聽。

建議

作為一個喜歡聽歌的人,期待陝西方言歌曲走出現有的模式,突破「唱起來像說」的短板。陝西方言歌也可以像《遇見》那樣多情,像「祖籍陝西韓城縣」那樣嫵媚、像《別君嘆》那樣盪氣迴腸……

曹軒賓《別君嘆》

歌詞的韻律需要更大膽的突破,不必拘泥於所謂標準的長安話,也不能老是局限於方言中特有的詞彙,總是在唱陝西民俗也聽的有些膩了(外地人不一定聽得懂,本地人又不稀罕聽)。要向粵語歌和臺語歌學習才行。

就像寫詩一樣,要經得起推敲,也可以借鑑秦腔、碗碗腔、眉戶等地方戲曲的發音特點、用詞特點、甚至嗓音和唱腔。

附錄:歌詞創造遵循14韻的例子(中華詩詞學會於2005年5月頒布)

一麻(a,ia,ua)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韻腳:家,它,怕

潘美辰《我想有個家》

二波(o, e, uo)

你的四周美女有那麼多,但是好像只偏偏看中了我。恩愛過後就不來找我,總說你很忙沒空來陪我。你的微博裡面辣妹很多,原來我也只是其中一個。萬分難過問你為什麼,難道痴情的我不夠惹火。

韻腳:多,我,火

王麟《傷不起》

三皆(ie, üe)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多少會有落寞的感覺。為那愛過的人不了解,想念還留在心裏面。

韻腳:節,絕

孟庭葦《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四開(ai, uai)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彎彎的河水從天上來,流向那萬紫千紅一片海,火辣辣的歌謠是我們的期待,一路邊走邊唱才是最自在。

韻腳:愛,開,擺,懷,來,海,待,在

鳳凰傳奇《最炫民族風》

五微(ei, ui)

乾杯,朋友,就讓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把那往事當作一場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要裝著昨天的傷悲,請與我舉起杯,跟往事乾杯。

韻腳:杯,水,醉,悲

姜育恆《跟往事乾杯》

六豪(ao, iao)

當我走在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我的心似乎從來都不能平靜,除了發動機的轟鳴和電氣之音,我似乎聽到了他燭骨般的心跳。

韻腳:道,跳

汪峰《北京北京》

七尤(ou, iu)

愛到盡頭,覆水難收,愛悠悠,恨悠悠。為何要到無法挽留,才又想起你的溫柔。

韻腳:頭,收,悠,悠,柔

周華健《讓我歡喜讓我憂》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我不會發現我難受,怎麼說出口,也不過是分手。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牽牽手就像旅遊,成千上萬個門口,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韻腳:抖,受,口,手,遊,走

陳奕迅《十年》

八寒(an, ian, uan, üan)

他不羈的臉,像天色將晚。她洗過的發,像心中火焰。短暫的狂歡,以為一生綿延。漫長的告別,是青春盛宴。

韻腳:晚,焰,歡,延,宴

王菲《致青春》

前塵往事成雲煙,消散在彼此眼前,就連說過了再見,也看不見你有些哀怨。

韻腳:煙,前,見,怨

張學友《吻別》

九文(en, in, un, ün)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韻腳:深,分,真

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唐(ang, iang, uang)

徐徐回望,曾屬於彼此的晚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如流傻淚,祈望可體恤兼見諒,明晨離別你,路也許孤單得漫長。

韻腳:望,上,陽,諒,長

陳慧嫻《千千闕歌》

十一庚(eng, ing, ong, iong)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

韻腳:東,中,宮,湧

羅大佑《皇后大道東》

十二齊(i, er, ü)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日子過得怎麼樣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許認識某一人過著平凡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也有愛情甜如蜜。

韻腳:裡,惜,子,蜜

鄧麗君《我只在乎你》

十三支(-i)

尋尋覓覓在無聲無息中消逝,總是找不到回憶找不到曾被遺忘的真實。

韻腳:逝,實

劉德華《來生緣》

十四姑(u)

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我沒有,我只是怔怔望著你的腳步。給你我最後的祝福,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讓我把自己看清楚,雖然那共愛的痛苦,將日日夜夜在我靈魂最深處。

韻腳:步,福,悟,楚,苦,處

辛曉琪《領悟》

相關焦點

  • 它開啟了粵語歌的黃金時代,並將粵語歌帶入幾代人的記憶中
    沒想到,這一設立,竟然開創了香港粵語歌時代。那時候的60年代,香港的粵語歌被視為不高檔的歌曲,當時聽音樂,多是聽歐美英文歌居多。雖然當時有陳寶珠,蕭芳芳這類,但當時比粵語歌更高檔一點的本地音樂,其實是粵曲,大戲。在當時,粵語歌的影響真是好小。畢竟,那時候的香港,受到西式社會文化影響太大。寶麗金在70年代,就是這麼進入香港社會的。
  • 抖音最近很火的一首閩南歌叫什麼名字?
    18183首頁 抖音最近很火的一首閩南歌叫什麼名字? 抖音最近很火的一首閩南歌叫什麼名字?
  • 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
    除去主流行的普通話,在我國還有多種方言,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閩南地區閩南話,可以說是十分難懂的一門方言了,在外地人的眼中,聽到閩南語就和聽到外星語差不多。
  • 當年,它創造了粵語歌的黃金時代,並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
    而且,很多香港俚語中特有的文化,經由粵語歌演繹後,那種韻腳竟是很有味道。例如這首《打雀英雄傳》。這歌接地氣的地方在於,麻將桌上的眾生相,被粵語特有方言描述後,畫面感實在惟妙惟肖。她即可以濃妝美豔也可以接地氣地是一個鄰家漂亮的「小猶太」(《大時代》)淡出樂壇,多年以後再復出,那樣子竟仿佛沒有太大變化一般,而氣質卻多了一份端莊。譚耀文評價道:周慧敏的身材依然保持得那麼好,依然那麼雍容華貴、漂亮、有氣質。說實話,周慧敏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大時代》裡的阮梅,以及漂亮的外表,她的歌,我聽的其實不多。
  • 陝西方言匯萃
    陝西方言匯萃西北狼陝西方言知多少,搜集道聽僅點點。
  • 汪晨蕊新歌《還是記得你星座》上線 致敬經典粵語歌
    在粵語流行歌市場逐漸萎靡的今天,純粹因為熱愛,她用獨有的「穿透力」「詮釋力」繼續唱心中所愛,並向經典致敬。暗戀也美:一切都恰到好處新歌上線之後,記者在廣州採訪了汪晨蕊。《還是記得你星座》是作詞人越野兔、作曲人司徒嘉偉為她量身作的一首歌。「當時他們問我,希望什麼題材。我說希望是愛情,而且是暗戀。」為什麼是暗戀?她說,每個女生都有過暗戀的經歷,雖然得不到,但也可以很美。
  • 粵語歌裡唱盡了多少黃金歲月
    有意思的是,陳奕迅的粉絲並不全然來自粵語地區,方言的差異沒有消退喜愛的純粹。甚至當《上海灘》、《倩女幽魂》等歌曲推出國語版本後,人們仍然沉醉在粵語版——即使那都是聽不懂的生字。欣賞一種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語言,並且甘之如飴,樂在其中,是一種多麼奇妙的文化現象。擁有這種感受的歌迷必定不少,他們或者早已經為人父母,或者遠居海外,有的尚處於青春的旋渦中。
  • 閩方言中的古閩越語詞彙
    先秦時期,吳國與越國的王,名字看起來頗為奇怪,不像是華夏人的姓名,如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這些便是古百越語人名。  《越人歌》是楚人將古越人唱的歌翻譯成楚辭的形式。《善說篇》中還用當時的漢字記錄了古越語發音,「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飠甚】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踰滲惿隨河湖。」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經過了千百年來的歷史演變,漢語流派極廣,方言種類也非常多,一些歷史久遠的方言成了活化石,容納了許多不同時期的語言特點。基本上,沒有一種方言在歷史的長河是表現靜態的,大部分方言受當時官話的影響,都具有著反映歷史變遷的因素。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單霽翔:故宮講解器有40種語言,還有粵語、閩南語等方言
    其間,單霽翔說,故宮的自動講解器堪稱世界上語言最多的講解器,共有40種語言,有各種外語及粵語、閩南語等方言。 講解 方言
  • 2018年熱播粵語歌回顧
    雖然香港樂壇已經不再輝煌,粵語歌的產量也日漸減少,香港歌手青黃不接,有影響力而且活躍在樂壇上的依然是陳奕迅、李克勤、古巨基、張敬軒等這批人,不過每年的粵語歌還是有不少佳作的。而喜歡粵語歌的歌迷,尤其是廣東地區的歌迷,始終還是對粵語歌有一種很特別的情懷,下面根據YouTube點擊率和Billboard的粵語歌排行,我們來回顧一下2018年一些熱播的粵語歌。《缺》- 張敬軒《缺》在YouTube2018年的「十大廣東歌」中位居榜首,可想而知這首歌在粵語樂壇有多火。這首歌邀請到音樂人Mac Chew 進行編曲,為歌曲營造冰冷、孤寂的氛圍。
  • 為什麼南洋的華人的姓名英文翻譯那麼奇怪?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
    羅馬字姓名是按照各漢語方言的發音來拼寫。以馬來亞著名華人領袖為例,吉隆坡甲必丹葉亞來的羅馬字為「Yap Ah Loy」(客家話);新山兩大顯赫人物陳旭年和黃亞福為「Tan Hiok Nee」(潮汕話)和「Wong Ah Fook」(粵語),以及檳城甲必丹辜禮歡為「Koh Lay Huan」(閩南語)。
  • 看閩南符號如何從西街文創走進泉州人的生活
    說到閩南話,許多人的印象或許都是《愛拼才會贏》中那句「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有些許宿命,卻帶更多積極,尤其能激勵人心。而文創展區的一大特點,就是匯集了不少有方言特色的小物,都是極有閩南味道的。句句方言中,展現著閩南人的大智慧和小情調。「巴兜妖」帆布袋文創帆布包中,這款看起來有點兒朋克風格的「巴兜妖」,賣得不錯。
  • 用浙江多地方言讀《詩經》 聲音美到你不敢聽!
    「像李白杜甫的唐詩,它是一種格律詩,按理說押韻是很工整的。」徐教授指出,但如果我們用普通話去念,就會發現很多地方不押韻,若用方言去念,有的還是能押韻的。比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越女詞五首》等,詩中句尾字的古今韻母發生了變化,這都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吸引著我們後人不斷探索研究。
  • 地道陝西話|陝北方言——「八奓二舞」
    地道陝西話|陝北方言——「八奓二舞」 「八奓二舞」
  • 抖音嘿你快留下雖然我不像話是什麼歌 沈以誠嘿歌詞完整版
    抖音「嘿你快留下雖然我不像話」這首歌叫做《嘿》,是一個叫「沈以誠」的歌手唱的。《嘿》這首歌於2019年8月13日發行,所以想聽的小夥伴在各大音樂平臺都是可以搜到的。抖音嘿你快留下雖然我不像話什麼歌  歌名:嘿  歌手:沈以誠  《嘿》是由沈以誠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於2019年8月13日發行。創作背景是寫給遠嫁美國的英文老師Clara。  本名沈以誠,也有人叫他Eason,也曾用過「威士忌的冰」。
  • 抖音最火的方言歌曲,看看有沒有專屬你們家鄉的城市
    《成都成都》大家肯定聽過趙雷的《成都》,在這首歌裡,成都體現出慢悠悠又極具人情味兒和生活氣息的感覺,更能引起了成都人的共鳴,也勾起了網友對成都的回憶及憧憬。《西安人的歌》旋律溫柔簡單,學起來朗朗上口,聽多了特別容易洗腦,看看歌詞,對於西安元素的提及不算多,但都貼近生活:鼓樓鐘樓,挖坑,城牆,泡饃,和平門下馬陵,西安女娃,話不敢亂說,護城河,賈平凹。
  • 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原標題: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當人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多數就是父母的方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家鄉,在外打拼,新一代的人甚至對家鄉話已經些許陌生。你還會說家鄉話嗎?還記得家鄉方言怎麼說嗎?
  • 粵語:中國最強方言是如何煉成的
    不過歷史上中華文化圈長期把以上古漢語為基礎的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面語。雖然唐朝以後,白話文開始發展,但它主要還是應用於非正式的文體,如小說、戲曲等,各類其他方言仍然處於可說不可寫的窘境。       各類南方方言真正開始書寫上的嘗試得到清朝後期才開始大規模進行。而在諸多方言入文的嘗試當中,粵語顯出一項巨大的優勢——書寫容易。粵語分布於整個漢語區的最南端,遠離中原。
  • 「哪吒」陝西話怎麼讀 陝西人徹底凌亂了
    雖然相聲帶有喜劇色彩,但是真正的陝西各地方言,對「哪吒」卻有不同的讀法。眾所周知,陝西方言根據地域不同,有多種發音,陝北話、關中話和陝南話有著極為明顯的差別。關中話又有著西府(寶雞一帶)和(東府)(渭南一帶)兩種較為明顯的不同。西安話又有「自成一派」的發音。陝南一帶漢中話、安康話和商洛話都各有各的讀音。因此「哪吒」兩字陝西話怎麼讀,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