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精神,不只是一句口號

2021-01-11 檢察日報

  

  2018年5月,旬邑縣檢察院在轄區開展掃黑除惡宣傳,鼓勵群眾勇於舉報相關線索,增強群眾安全感。

  這裡是紅軍長徵的落腳點,也是抗日戰爭的指揮中心。這裡有彌足珍貴的「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和「馬欄精神」——這裡是地處我國西北的陝西。陝西是紅色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建國70年來,陝西檢察機關一直秉持和傳承紅色精神,努力將紅色基因融入檢察工作,打造紅色檢察品牌。

  將紅色基因融入檢察工作

  ——加強協作督促履職,維護英烈尊嚴榮譽

  照金,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西北部。上世紀30年代初,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為中央紅軍長徵提供了落腳點,也形成了「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獨立自主、開拓進取;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繫群眾」的照金精神。

  「照金精神是革命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傳承紅色精神,不只是一句口號。」銅川市耀州區檢察院檢察長任增世表示,近年來,該院立足實際,充分發揮檢察職能,致力於保護紅色遺產,捍衛英烈名譽。

  在耀州區檢察院,記者了解了該市首例英烈名譽保護公益訴訟案件。

  2018年6月,耀州區檢察官在線索摸排中發現,劉林圃烈士墓園環境一片狼藉,無人管理。劉林圃旁系祖孫劉國營向記者回憶道:「當時這裡雜草叢生,烈士的雕像底座瓷片已經散落得到處都是,旁邊一個石碑就像被水泥抹過一樣,整個陵園破敗不堪……」

  經過進一步調查得知,劉林圃烈士墓園系2009年由烈士後代修建,屬零散烈士墓。檢察官認為民政部門對該烈士墓園疏於監管,損害了英烈的榮譽和尊嚴,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遂依法向民政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加大監管力度,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維護英雄烈士尊嚴榮譽。

  接到檢察建議後,民政部門立即進行了初步整改。後經檢察官實地查看,發現陵園環境雖有改進,但烈士雕像底座的瓷片仍未修復,墓碑劃痕也未處理,烈士墓的整體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於是,檢察官又與民政部門進行了溝通,監督其進一步履行職責,保護英烈權益。

  在檢察機關監督和民政部門協調下,劉林圃烈士墓園終於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修繕,社區管理部門還專門特設1名保潔人員負責維護墓地日常環境衛生。

  「烈士墓的環境改善後,來祭拜的人也多了許多。這些鮮花就是前幾天祭拜的群眾帶來的。」劉國營說,「這都得益於檢察機關的介入和推動。非常感謝檢察官!」

  該案經陝西電視臺報導後引起強烈反響,群眾紛紛為檢察機關保護紅色遺產、維護英烈權益的做法點讚。

  「下一步,我們將與民政等部門加強協作,共同排查零散紅色遺產,督促履職,使紅色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任增世說。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檢察新媒體帶動檢察工作摘掉落後帽子

  「今天庭開完了,我要兌現承諾,陪陪老婆;馬上要過年了,年底的安全檢查圓滿完成,我要兌現承諾,陪孩子去滑雪……」這是今年過年,延安市檢察院製作的新媒體短視頻《這個春節檢察官們要兌現的「承諾」》中的片段。由於創意好、質量高,該視頻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同時轉發,這也是他們的新媒體作品第一次獲此「待遇」。此時,延安市檢察院的新媒體在全省名列前茅。可回想一年前,他們的頭上還扣著「老末」的帽子。

  那是2017年底,該院新媒體排名連續幾個月都是全省倒數第一。該院檢察長劉惠生高度關注,於是給宣教處下了死命令:必須摘掉倒數的帽子!

  「現在想想那段時間,真是壓力山大。」回想起那個時候,宣教處幾名幹警唏噓不已。三個小編、三臺電腦、三部手機、一個話筒和一個收音器——這就是他們院新媒體的全部力量。與有「外援」、設備先進的院相比,他們的新媒體力量可以稱得上「簡陋」。「但我們有信心,一定能把倒數第一的帽子摘掉!當年紅軍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取得革命的勝利,我們也一定能打個漂亮的翻身仗!」該院宣教處副處長李建國說。

  2018年以來,他們沒有一天準點下班,常常工作至深夜,顧不得休假。正是在這種拼搏精神的指引下,延安檢察新媒體進步明顯。自2018年5月開始,該院的新媒體作品屢獲上級機關肯定和採用,在省檢察院發布的月榜上清博指數多次取得全省第一。同年12月,延安檢察新媒體還榮獲了「全國檢察新媒體優秀獎」。

  檢察新媒體的發展變化,只是延安檢察工作全面發展的縮影。在延安檢察新媒體強勁發展勢頭的帶動下,依託著肯吃苦、能吃苦、不怕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近年來,延安各項檢察工作進步明顯,2018年檢察業務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二,綜合考評排名全省第五,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說起檢察工作取得的成績,劉惠生形象地比喻道:「我們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別人的『機槍大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當年紅軍的寶貴精神,也是如今我們檢察機關的精神脊梁。雖然我們條件相對落後,但這樣的紅色基因卻是別人怎麼學也拿不走的寶貝。」

  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嚴懲犯罪,服務群眾,護佑一方平安

  今年2月8日,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氣氛中,晚上11點,旬邑縣檢察院檢察長康啟接到縣委電話,稱職田鎮馬家堡村發生一起惡性殺人事件,希望檢察機關依法提前介入。

  原來,嫌疑人張某因家庭矛盾,酒後持長刀進入妻弟任某家中肆意砍殺,致四人死亡一人受傷。當時,公安機關已將張某控制。過年期間,這樣的惡性案件極易引起群眾恐慌情緒,引發負面輿情,康啟第一時間指派該院檢察官楊建平等奔赴案發現場,依法提前介入偵查。

  儘管已有心理準備,但現場的情形還是出乎楊建平的意料:有的群眾面露恐慌,被嚇得渾身顫抖;有的甚至連話都說不清楚。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楊建平和同事一方面與公安機關盡力平撫群眾情緒;同時迅速共同研討案情,並依法引導偵查取證。工作結束時,已是第二天凌晨四點。

  隨後,公安機關經進一步調查,案件情況基本清楚,迅速報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最終,在案發後48小時內,該縣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批准逮捕,為保障全縣群眾過好春節提供了良好保障。

  嚴打刑事犯罪,護佑群眾平安,一直是該縣檢察院努力踐行的理念。2018年以來,該院共批准逮捕刑事案件92件129人,起訴148件190人,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護佑了百姓平安。

  「人民檢察為人民。」康啟說,「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檢察機關,我們更應當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傳遞檢察情懷。」

  2018年8月,該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掛牌成立,進一步加強了與群眾的溝通聯繫,為群眾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檢察服務。

  今年1月,60歲的李康(化名)來到該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申訴。

  經了解,2017年5月,他被張某打至輕傷,後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張某管制六個月,並賠償李康各項經濟損失1.5萬餘元。判決生效後,張某並未履行賠償責任。李康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法院發現張某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所以李康一直未得到賠償。他向該院申訴認為,法院對張某的刑事判決量刑過輕,並希望其立即履行民事賠償責任。

  辦案檢察官李偉初步調查後認為,法院對張某作出的刑事判決部分適用法律準確,量刑適當;民事賠償部分可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解決。

  隨後,檢察院、法院、司法所共同對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調解。最終,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由張某親屬對李康進行民事賠償。而李康也認可了法院的刑事判決,並當場表示息訴罷訪。

  目前,李康已經收到1.5萬元賠償金。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忠誠於黨、服務群眾……在陝西這塊紅色熱土上,檢察機關立足職能,不斷傳承、守護和踐行著革命先輩的紅色精神,維護公平正義,護佑百姓安康。

  相關連結

  陝北革命老區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後方,革命先輩曾在這裡浴血戰鬥。新中國成立70年來,紅色精神一直鼓舞激勵著老區人民不懈奮鬥。2018年,延安市完成生產總值1558.9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226元和10786元。2019年5月,延安正式宣布,告別絕對貧困。

  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革命老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曾經的貧困老區如今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相關焦點

  • 超導體|女排精神不只是口號,從來沒有過時
    這是一件甚至比冠軍還要喜人的事情,因為年輕所以未來可期,也因為傳承所以讓中國女排能夠影響幾代人至今精神不滅。說到1981年首奪世界盃冠軍,那也是中國女排歷史上迄今為止10個冠軍的開始,也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女排精神便成為了這支隊伍至今傳承下來的精神屬性,或許那時的我們很多人還未出生,長大後從父輩人的口中聽到過中國女排的故事。
  • 「女排精神」不只是口號,更是這些硬核招數
    媒體紛紛強調、讚美女排精神,特別是郎平的這句話,更是被頻繁引用: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但說實話,女排十次奪得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冠軍,這次是過程最波瀾不驚,最勢如破竹的一次。不管是之前「五連冠」時期的磕磕碰碰,還是2004年奧運會的連救賽點死裡逃生,無不讓人感覺驚心動魄。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鴨綠江畔,仿佛還能聽到全國人民保家衛國的口號,歲月撫平了戰爭帶來的創傷,但抗美援朝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卻代代相傳。為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為主要內涵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1月23日,丹稜縣仁美鎮雙橋小學校開展了傳承抗美援朝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 錢塘新區面向全社會徵集城市精神口號
    錢塘江風光 錢塘新區管委會供圖 徵集通道 錢塘新區發布微信公眾號記者 林建安 通訊員 糜利萍 城市的精神,是一座城市向上的氣質。 這種氣質,表現於這座城市裡的人的日常生活。「禮讓斑馬線」、免費的涼茶攤、供環衛工休息的「愛心驛站」,都是杭州城市精神的體現。
  • 朱愛華:民主黨派紀念「五一」口號必須貫徹時代精神
    今年是「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今天,我們重溫「五一」口號,不僅僅為了回顧當年的歷史史實,更重要的是紀念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一輩民主黨派領導人在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路線上的智慧和貢獻,讓我們認識歷史,傳承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把統一戰線工作做得更好,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發揚光大。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我深知:只要有黨組織和黨員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傳承紅色基因對老師十分重要,對學生更是重中之重。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部分紅色文化產業主體片面追求「賣點」、捏造紅色故事、隨意演繹歷史、亂建紅色景區,致使嚴肅的革命歷史走向庸俗、媚俗,嚴重曲解了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紅色資源也因為缺乏文化保護意識而遭到損毀、破壞,多頭管理、職能分割、各行其是,工作推進往往站位不高、視野狹窄、單打獨鬥,沒有形成合力。  第二個挑戰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蔓延。
  • 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開展紅色之旅,傳承紅色文化
    劍夫故裡,紅色味濃;仁善城頭,澎湃激昂;眾人山上,青鬱蔥蘢。9月2日上午,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腰古鎮武裝部組織腰古中學新生國防綜合實踐暨「城頭紅色之旅」活動走進革命老區城頭村。在城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該鎮傑出鄉賢李斌結合自身經歷,與新生學子們分享了心路歷程、成長體悟和人生目標,與現場師生重溫了城頭村史、紅色傳統和劍夫精神。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鋁道網】紅色基因、紅色土地、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初心所在和革命傳承,瑞金、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均因「紅色」而典藏了歷史,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均因
  • 錢塘新區面向全社會徵集城市精神口號!昔日的一片灘涂 如今的智能...
    都市快報訊 城市的精神,是一座城市向上的氣質。這種氣質,表現於這座城市裡的人的日常生活。「禮讓斑馬線」、免費的涼茶攤、供環衛工休息的「愛心驛站」,都是杭州城市精神的體現。從城市精神裡,你能讀出一個城市深邃、厚重、獨特的歷史底蘊和城市文明。
  • 陽信縣溫店鎮中心小學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人精神」
    12月24日,陽信縣溫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人精神」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學校通過召開「講毛澤東爺爺的故事,學習偉人精神」主題故事分享會、「毛爺爺我想對您說」手抄報「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的雲煙,日久彌新;有一種懷念,歷經時代的風雨,更臻醇厚;今天,毛爺爺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四十多年了,但他仍然活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中,讓我們永遠緬懷他!」
  • 傳承紅色基因 築牢紅色根基
    構建孩子們堅定理想、不忘初心的精神坐標 在許多人的眼裡,和平日久,戰爭已經遠去,槍林彈雨中的衝殺與戰火硝煙裡的吶喊,不過是一段段消逝的往事,如黑白的底片,雖有顯影,卻在時間的塵封中慢慢褪色。
  • 傳承石油精神,不一樣的戰士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石油精神,不一樣的戰士》。  這次演講的主題我想了很久,思路也是斷斷續續的,總在構思的過程中跳出如何做好北京市的天然氣銷售工作的想法。北京市的氣化率高,城市地位特殊,北京燃氣集團又處在絕對的主導地位,LNG銷售也處於剛起步的階段,說實話,市場開發和LNG用戶開發的難度很大,壓力也可想而知。這時候我突然想,是什麼支持我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和努力?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其中,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我們應堅定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涵育鄉村文明新風尚。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靠的就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下轉第5版)  (上接第1版)  天津城建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罡告訴記者,「古琴弦歌基地」只是天津城建大學打造城建特色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學校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並重,正在不斷完善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立體化、網絡化的體系建設。」  在第一課堂,通過課程與文化傳承的交融,設立了一批充滿思政元素、文化元素的示範專業課。
  • 濱海:傳承紅色文化凝聚奮進力量
    濱海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非常豐富的革命歷史資源,蘊含著革命先輩聽黨指揮 、熱愛人民,精忠報國、奮鬥犧牲的鐵軍精神。帶著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記者隨後分別探訪了其他幾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革命遺址是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濱海境內以烈士命名的鎮村共有20多個,紅色遺址40多處,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個。尤以正紅鎮顧正紅故居、天場鎮紅色文化紀念館、八灘鎮王橋戰鬥烈士陵園以及縣和平公園烈士紀念館最為出名。
  • 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警魂
    近年來,梅州公安立足梅州市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的豐富紅色資源優勢,全力推動「紅色工程」建設,挖掘考證紅色警史、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把加強黨性錘鍊和革命傳統教育擺在重要位置,讓民警得到心靈洗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工作,在戰疫情、懲犯罪、保平安、護民生、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傳承紅色基因,強化紅色血脈,弘揚抗美援朝革命精神
    為進一步幫助指戰員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想信念,激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呼倫貝爾市森林消防支隊紅花爾基大隊以觀看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契機,強化自身紅色血脈,激發強大戰鬥力。
  •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助力英才「騰飛夢」
    2020年9月8日,由中共青海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論壇在美麗的青海召開,我會周秉德會長、沈清理事長與來自全國220多名「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親歷者、兩院院士代表、青年專家學者、高校師生一起,共同出席了這次盛大的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 抗美援朝老兵走進校園
    中新網山西新聞11月30日電 (高瑞峰 陳霞) 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植根於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泥土中,傳承於一代一代人不懈奮鬥的事業中。活動現場,兩位老人唱響了《鐵道戰士修路歌》;學生代表為兩位老人送上精心準備的剪紙畫、書法作品。其中,兩張剪紙畫以鴨綠江為背景,分別以賈振鑫、呂良為主體。當日,在聽取兩位老人的故事後,學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