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里雲進入全球雲前三意味著什麼

2020-12-04 豫南小飛俠

在近日由國際研究機構Forrester發布的雲計算行業研究報告中顯示,阿里雲在訓練時間、訓練成本、推理延遲以及推理成本方面取得了四項第一,超過谷歌成為全球前三,成為超大規模的雲服務商。

鮮為人知的是,十幾年前,淘寶和支付寶使用的絕大部分都是買來的的資料庫設備處理數據。龐大的計算任務、調度數以千計的計算機的需要,同時為了不再受制於人,自研雲計算越發緊迫和重要,中國需要自己的雲計算系統。

雲計算需要計算力,計算力需要腦力。歷史總是以洶湧的姿態奔向前方,阿里巴巴招賢納士大旗徐徐展開,先後有王堅、滿弓、小邪等富有情懷的技術大牛加盟,從零創造,從新架構的每一行代碼寫起,沒日沒夜地加班,收穫的就是一個接一個的系統錯誤也打不到他們期待成功的決心。終於在2015年的計算界的奧運會 Sort Benchmark 比賽中,阿里雲計算100TB數據排序只用了不到7分鐘,把 ApacheSpark 之前創造的23分鐘世界紀錄一下子縮短了一多半。這說明,中國人研發的雲計算系統不僅成功了,而且不比世界上任何現存的雲計算系統差。隨著進一步發展,未來三年內,阿里巴巴將在雲計算領域投入2000億元人民幣,用於數據中心等雲計算基礎設施,以及支持AI推理晶片等技術的發展。

目前,阿里雲正以卓越的技術性能展現肌肉實力,為中國和世界提供雲計算服務,在世界科技公司雲計算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值得每一個國人拍手稱讚,中國創造不斷發光發熱,不僅照耀國人,也灑遍世界。

相關焦點

  • 平頭哥的首顆 AI 晶片對阿里雲來說意味著什麼
    雲廠造芯成新趨勢根據張建鋒的介紹,在業界標準的ResNet-50測試中,含光800推理性能達到78563IPS,比目前業界最好的AI晶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IPS/W,是第二名的3.3倍,是「全球最高性能的AI推理晶片」。張建鋒展示「含光」晶片。
  • 國家基因庫投入運營:全球最大,採用阿里雲技術
    9月22日,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中國首個、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正式投入運營。國家基因庫是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1期建成後,綜合能力世界第一。這裡既有保存動植物、微生物和人類組織細胞等樣本的「溼庫」,也有匯集各種生物信息的「幹庫」——數據中心。
  • Gartner最新報告:阿里雲進入全球資料庫領導者象限
    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阿里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資料庫與晶片、作業系統並列為全球技術三大件,也是企業IT系統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術,銀行、電信、製造、網際網路等主要行業都依賴於資料庫技術。「阿里雲擁有豐富的資料庫種類覆蓋度和完善的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關係型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產品,還提供了混合雲環境部署,同時集成了備份、數據遷移與同步等能力。」
  • 阿里雲IoT將舉辦第三屆極客創新挑戰賽 吸引全球極客參賽 | 網際網路...
    而在中國,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IoT的快速發展,極客的數量越來越多,在這些高尖技術的加持下,極客們的創意也開始逐漸進入到大眾的生活中來。為支持和推動全球極客文化發展,近日,阿里雲IoT宣布將舉辦第三屆極客創新挑戰賽(GXIC)。該賽事是阿里雲旗下IoT事業部所主辦的智能創新比賽,本屆大賽將首次對外開放徵集報名參賽隊伍。
  • 西溪溼地,對杭州意味著什麼?
    20世紀90年代,由於城市擴張,大量房地產商進入西溪溼地從事開發建設,不斷蠶食和填埋溼地。西溪溼地的面積,從歷史上最高時的60平方公裡,減少到11平方公裡。水質惡化。原住民的生活汙水,兩萬多頭生豬排洩物,還有人工養魚投放的飼料,使溼地的水質跌至劣五類。
  • ET大腦:NASA的向量,阿里雲的絕對值
    一,二,三,跳:雲市場必須進入2.0在討論ET大腦本身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個背景故事。國內的雲服務市場,可以說從2011年之後進入了正式井噴階段。2011年市場規模還在288億,結果到2016年已經達到了3540億,5年規模翻了近十倍不止。推動這個產業以每年60%以上的增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中小企業群希望以雲計算服務替代傳統IT支出。
  • 英氣象局聯手阿里雲 為"反重力無人飛行器"尋找最佳航線
    人民網杭州10月14日電(楊波)雲棲大會於10月11日到14日在杭州雲棲小鎮舉行,本次大會的主題是 「飛天智能」,10月13日,由阿里雲與英國國家氣象局(Met Office, United Kingdom’s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聯合舉辦的氣象AI大賽正式啟動
  • 資料庫的突破到底意味著什麼?
    這次席捲全球的疫情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更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當我們習慣了雲辦公、視頻會議、網上打卡等等工作常態的時候,對雙十一從零點開始的瘋狂剁手、搶購下單習以為常的時候,對物流剛剛下單尾款還沒付完就收貨的場景已經見怪不怪的時候,在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力量在支撐著我們日常生活的變化,而這一切的背後又是什麼在發揮作用?
  • 阿里雲衝出亞馬遜:亞太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日前,市場研究和諮詢機構 Gartner 發布2018年全球 IT 服務市場報告顯示,在雲計算基礎設施領域,阿里雲在亞太區域市場排名第一,2018年市場份額為 19.6% ,超過亞馬遜AWS(11.0%)和微軟Azure(8.0%)的總和。
  • 中國資料庫首次進入Gartner全球領導者象限
    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作為中國科技公司代表,阿里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
  • 阿里雲撬動企業級市場 與SAP、埃森哲宣布合作
    攜手SAP和埃森哲雲上的重磅服務大會上,阿里雲與SAP、埃森哲宣布達成合作,旨在為企業提供更加完善的雲計算服務。SAP是全球領先的企業管理軟體服務商,埃森哲是全球領先的IT解決方案諮詢公司。兩家在全球IT行業均佔據主導地位的公司本次牽手阿里雲,將為各個行業的企業,提供完整的基於雲計算的IT解決方案。
  • 阿里雲高層換帥真的會比前任更好麼?
    其中最關鍵的信息是,阿里雲升級阿里雲智能,加強技術、智能網際網路的投入和建設。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花名:孫權)被調離崗位,全新的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由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兼任。
  • 阿里雲ET城市大腦「超能力」也太6了!
    上周,阿里雲發布《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描繪了一幅阿里雲ET城市大腦助力下的未來生活藍圖。AI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什麼樣的AI才是真正的「城市大腦」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首個成功落地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這位「高智商學霸」自2016年正式啟動後,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樹立起了行業標杆。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以交通治理創新為主。
  • 競品分析:阿里雲 VS 騰訊雲,AT的短兵相接
    行業發展現狀從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全球雲計算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Gartner數據,2015-2017年,全球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逐年擴張,但增速趨於放緩。2017年,全球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達111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2%。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美元。
  • 聚光科技成為阿里雲Link城市物聯網平臺首批授牌合作夥伴
    【導語】坐落在杭州西南的西湖新十景之一雲棲竹徑,「五雲山上五雲祥,雲棲塢裡雲棲晾,雲棲竹徑生天雨,天雨淅瀝落雲棲。」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全球雲計算TOP級峰會「雲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正是在這個極具靈性之所。  2017年10月11日,2017杭州雲棲大會如期開幕。
  • Gartner發資料庫魔力象限:雲廠商挑戰大玩家,阿里雲成為黑馬
    全球權威的IT諮詢公司Gartner於上周發布了2018年資料庫系統的魔力象限。在這份具有風向標意義的資料庫行業評估報告中,展示了兩大變化:第一,雲計算廠商集體上榜,挑戰甲骨文等傳統資料庫廠商地位;阿里雲首次入榜即成為黑馬,進入 「遠見者」象限。
  • 性能提升160%,成本下降50%:從阿里雲ECS到神龍架構的十年升華
    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稱阿里雲把「最要命」的系統全都放在雲上。讓眾多「最要命」的系統保持正常運行的神龍架構,添加了這樣一副新面孔——9月剛剛在杭州雲棲大會上發布的第三代神龍架構。「在雙11高流量高負載的場景裡,神龍架構表現突出,除了穩定性經受住了大考,性能方面的優勢也非常大,而且整體成本優化能力也大大提升。」
  • 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成果的阿里雲神龍到底是什麼?
    相信關注云計算發展的都知道,「創業之初」的阿里雲走的極其艱難,創始人王堅在那時不僅被稱之為「騙子」,同時也在被「挖牆腳」,技術人員被阿里其他部門「盯得」死死的。可能連阿里雲自己人都沒想到的是,走過了艱難創業階段的他們,在那時給阿里雲注入了一個「基因」,一個敢於「挑戰」的基因。
  • 對話阿里雲總裁張建鋒:解密阿里雲再生長的動力、合力和張力
    何剛:阿里雲是中國數位化進程的重要推動者和參與者,也是底層技術的構建者,全球範圍內,中國的數字經濟大概發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有什麼跟別的國家相比不太一樣的重要特徵?張建鋒:阿里巴巴本身是個數字經濟的親歷者,也是一個推動者。
  • 深港兩地氣象部門聯手阿里雲全球尋「測雨英雄」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唐歷 魏曉琳報導 5月23日,在2018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深圳市氣象局攜手香港天文臺,與阿里雲一道舉行天池全球氣象AI挑戰賽,面向全球尋找「測雨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