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會了中國人如何優雅地觀鳥|故事FM

2021-01-16 大象公會

他教會了中國人如何優雅地觀鳥

25:55來自大象公會

點擊上方圖片,跳轉「故事FM」小程序,收聽真人講述。記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鍵收聽全部故事喲!

我叫趙欣如,今年 65 歲,是北京師範大學一名退休教師。

-1-

打麻雀運動

大概 1958 年左右,那時我才四、五歲,有一些街道管理人員,挨家挨戶通知大家必須參加「打麻雀運動」。

我就跟著姥爺,扶著梯子爬到我們家院子的一個門墩上面,有房子那麼高,帶著舊水桶和木棍,時間一到,就開始拿木棍敲鐵桶。我當時什麼都不懂,只覺得好玩,就也跟著使勁敲。

我們住在胡同裡面,一時間四周都是敲鑼打鼓放鞭炮的聲音。後來就看到天上飛的麻雀噼裡啪啦往下掉,掉在胡同裡。

據說能撿到麻雀的人,都把它一個個地捆起來,直接送到居委會去。然後居委會要記錄每個人打麻雀的成果。

■《北京日報》當年的報導(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現在反思起來,覺得是一個既可笑又可惡的事情。因為我們在不懂生態的情況下,把麻雀看成了「四害」,認為麻雀吃糧食。

後來,有鳥類學家寫信給中央,建議不應該打麻雀。因為第一,麻雀它不是真正的有害動物;第二,在打麻雀的時候,把其他一些鳥也都嚇死了,累死了。

中央後來就決定,在蒼蠅、蚊子、老鼠、麻雀這「四害」中,把麻雀改成了臭蟲。

-2-

立志研究鳥類

我小時候生活在北京白塔寺附近的一個四合院裡,到處都是花和葡萄架,哪棵樹能接什麼果,在我的記憶裡,都清清楚楚。

有一年中秋前後,我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玩,突然看到葡萄架上一隻鳥在抖動,它體背黑灰,腹部棕紅,頭頂雪白,漂亮得像從童話世界裡飛來的。後來學了生物,我才知道這隻鳥叫北紅尾鴝。

它不唱歌,頂多會嘎嘎叫,一旦進入繁殖前期的春天,雄鳥的歌聲就會十分清脆,婉轉動聽——嘀嘀嘀嗒嘀嗒,嘀嘀嘀嗒嘀嗒——這只是它叫聲的一種。

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注意院子裡能看到的各種鳥類。春暖花開時,會有柳鶯飛過,它體態很小,呈偏綠色,鳴聲普通。但種類不同,鳴聲也不盡相同,黃腰柳鶯鳴聲更為複雜,冕柳鶯鳴聲更具特色。

■黃腰柳鶯(圖片/wikipedia)

在我從小生長的院子裡,我就認識了十來種鳥。

後來,我在雜誌上看到一篇講鳥類學家鄭作新為中國鳥類研究事業做出極大貢獻的文章。我深受啟發:如果能學習生物學,研究一輩子鳥類,一定很有意思。

-3-

探尋黃腹角雉

1977 年,我順利考取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師從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鄭光美先生。

我研究能力的一次極大提升,是有機會隨鄭光美老師到浙江南部調查中國瀕危物種——黃腹角雉。

我們曾經通過北京動物園引進過一對黃腹角雉,它雄鳥和雌鳥差別很大,是根據雄鳥腹部皮黃的特點命名的。它頭頂漆黑,有橘黃色的漂亮羽毛。

有趣的是,它頭頂上有兩個軟骨質的角,平時藏在羽毛裡,發情時會立起來抖動,呈寶石藍色。它的喉部有很大的囊,平時也是縮著的,發情時能夠充氣,垂得很長,有二十公分,上面有紫紅色、鈷藍色和綠色的斑點,求偶表演很漂亮。

■黃腹角雉(圖片/國家林業局)

那大半年的時間裡,我天天陪著鄭先生在浙江的山區裡找黃腹角雉。我們那時候還可以攜帶獵槍,因為山裡面有野獸,要做自衛。我當時不到三十歲,鄭先生已近天命之年。但仍然和我一樣,每天走很遠的路。

山地裡沒有路,而且經常下雪下雨,每天走一個小時左右,靴子裡就會灌滿雨水,必須坐下來,脫靴子休息。

我們調查了幾十天,也沒見到黃腹角雉的一根羽毛。最後鄭先生決定分兵兩路,他走一條溝,我走一條溝。

我們分開之後,經常聽到原始狀態森林裡的各種聲音,我只好壯著膽子往裡走。那天不巧的是,我正趕上鬧肚子, 就找了一棵樹,蹲下方便,槍就豎著立在旁邊。

突然,聽到咣的一聲響,我嚇了一跳。

於是我一手提褲子,一手拿槍,慢慢原地趴下,過了一會好像就沒有聲音了。

我匍匐地沿樹木間隙往前爬,突然,看到一隻鳥從我前面經過,離我差不多十米,就是黃腹角雉。

■黃腹角雉(圖片/IUCNRedList)

這隻黃腹角雉沒有發現我,而是很機敏地斜著從旁邊的山坡走掉了。

我趕緊返回駐地,告訴了鄭先生,他也很高興。 第二天我們又返回那個地點,一棵樹一棵樹地找。

往下走時,坡太陡,鄭先生剎不住步伐,衝起來往下跑。緊跟著,他的左前方噗嚕嚕一響。鄭先生急忙回過頭來,拿登山杖跟我一指,讓我看一棵歪著長的樹,樹幹上有白色的東西。

我拿望遠鏡一看,裡面果然有鳥蛋,我就退回 20 米,找了個最隱蔽的地方留守。鄭先生往下撤。

因為我們在野外,想證明巢是誰的,必須看清楚巢主人。

我穿著軍用雨衣,帶著望遠鏡,挎著照相機,差不多等了一個小時,就聽到遠處有聲音,慢慢看見個黑影,晃悠悠走了進去,看了看四周,趴下了。

就是黃腹角雉,我把消息告訴了鄭先生 ,也拍到了國內第一張在野外的黃腹角雉照片。

在自然界裡,我們去做鳥類的科考和調查,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遇到各種有趣的現象。

從那以後,我對野外工作更加喜歡。

■2007 年,趙欣如在野外工作

-4-

組織觀鳥愛好者

1982 年畢業後,我留校任教, 2015 年退休,但直到今天都在教授鳥類選修課,算起來,已經執教三十多年。

1996 年,有一家叫綠家園的公益機構找到我,希望可以帶領和指導一些愛好者來觀鳥。

觀鳥最早起源於 18 世紀的英國,隨著博物學觀察的流行,觀鳥愛好者越來越多。

如今,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有多達 100 多萬會員,相當於每 60 個英國人中就有一人是這個組織的正式成員。

而我帶領的這些愛好者,就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觀鳥者。

■ 2006 年,趙欣如北戴河海濱做民間觀鳥培訓,史洋攝

有一次,我帶學生在一個山溝裡學習怎麼聽鳥叫,沿著山谷往裡走,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一隻鳥在距離我們一米左右的位置跳出來了。

是灰眉巖鵐,一個麻雀大小的鳥。仔細一看,它好像有傷,一個翅膀不能動了,另一個翅膀在拍打地,跟瘸子一樣晃悠悠往前跛行。

我反應過來,這就是教科書上鳥類的跛行。產生這種現象,是鳥兒在吸引你的注意。

我趕緊跟同學說,注意看這隻鳥在幹什麼?

它跛著腳往前走,一直帶我們走出了十米左右的距離時,突然腿不瘸了,翅膀也沒毛病了,抖了抖翅膀飛走了。

這讓我非常驚喜:鳥類在自然界給我們做了一個真實的表演。它直白地用行動告訴我們它高超的進化水平,為了保護巢中的卵或者雛鳥,它可以把天敵吸引開。

只有在野外,我們才能遇到這種有趣的現象。

■ 2007 年,趙欣如組織大學生在野鴨湖觀鳥,聶濱攝

-5-

香港觀鳥大賽

我們很早就聽說境外有觀鳥比賽,後來知道了香港就有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觀鳥大賽。大概 2000 年左右,我就帶著三個人去參加了這個比賽。

到香港後,我發現參賽的多數都是外國人,一個華人主持人講了一、兩分鐘話,一舉旗,比賽就算開始了。

這個賽制是 24 小時內,每隊在界定範圍裡做鳥種類的記錄。每隊規定最多四人,最少三人。隊內確認一種鳥的人數要達兩人或以上,這樣才能記錄在冊。

當時我們都很驚訝:如果有人謊報種數怎麼辦?但事實證明,凡是參加這個遊戲圈的人,在這件事情上都是真實的。

我們看完之後,第二天下午 4 點以前回到原地,直接提交。

把自己認定調查的鳥的總數,寫在封皮上,裡面還要選出至尊鳥種——就是每隊在活動中認為最靚麗、最有意思、最值得提及的一種鳥。

我們都提交了報告之後,就開到一個很簡易的小賓館,吃慶功宴。每個人都很開心。這時候裁判也會公布優勝隊。

■由 WWF HK 製作的香港鳥類插畫

其實在這之前,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可以認領不同的隊伍,認領了哪個隊,就按照此隊最後觀測到鳥的總數做捐贈。

大賽把這個錢收集起來,投放到自然保護區的維護和建設當中。

所以真正觀鳥比賽,跟競技比賽不是一回事兒,它更多的是一種觀鳥人的分享和交流。

觀鳥大賽有很多種。有一部電影叫《觀鳥大年》(The Big Year),影片中參賽者需要用一整年的時間和精力,記錄自己觀察到的鳥類種類數量,數量最多者取勝。

但是,這並不適合所有人。對於初學者,你見到也不認得,所以實際在國內,只有大概不超過十個人去玩過類似的遊戲。

這種觀鳥大賽,也未必需要和別人比。我就有一個學生叫關翔宇,他曾經自己和自己比,在一年當中觀察到超過一千種鳥。

■ 2013 年,趙欣如在野外採集鳥聲,王成攝

-6-

觀鳥的樂趣

除了比賽,還有很多種觀鳥的方式。

有的人喜歡專程去觀察溼地鳥種、沙漠鳥種,各種地理環境的鳥種。也有的人,幾十年只追一種鳥,成為這個鳥種的專家。

如果真的有心觀鳥,不必貪多,少也有少的樂趣。

比如說,記錄下你們家窗外一年四季都會經過哪些鳥,日積月累,就是非常好的科學報告,你也完全能體驗其中觀鳥的樂趣。

-封面圖來源 《觀鳥大年》

未註明來源配圖由 講述者 提供

Staff

講述者 | 趙欣如

主播 | @寇愛哲

製作人 |@寇愛哲

聲音設計 |@故事FM 彭寒

文字 | 吳夢翼 翌辰

運營 | 翌辰

BGM List

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片頭曲)

02. 福氣 - 彭寒(白塔寺)

03. Upward - 彭寒(黃腹角雉)

04. Junkyard Resident - 彭寒(觀鳥)

05. Midnight - Chet Atkins(觀鳥大賽)

06. 花格襯衫 - 張一定/彭寒(觀鳥大年)

07. The Old South - Sam Bush(片尾曲)

故事FM

用你的聲音,講述你的故事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蜻蜓 FM | 喜馬拉雅

QQ 音樂 | 荔枝FM | 豆瓣播客 | 懶人聽書

均可收聽

相關焦點

  • 陳建功:曹文軒《蜻蜓眼》優雅地講述悲慘故事
    文軒是一個有追求、有定力、有成就的作家,所謂追求並不是我們平常說的老掛嘴邊的給年輕人勵志的追求,就是說他深厚的學養基礎上由創作實踐而升華的一種理性的自覺,比如我看過那本《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裡面寄託了他對中國當代文學很多的思考,我所說的追求是他自己確定的以古典主義和優雅呈現為目標的美學追求。
  • 神話故事:上帝和女媧教會了人類繁衍後代,卻沒有教會如何相愛
    文/亦哥歌「女媧造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但女媧是在什麼時候造的人大家知道嗎?女媧造人「女媧造人」是中國古代的一則神話故事,講述了女媧如何造人的經過。上帝造人在西方的神話故事裡,人類則是上帝創造的。上帝是一個非常有安排的上帝,他把每天創造什麼內容安排得明明白白。
  • 如何教會女孩注重細節,讓女孩學會細心地做事
    如何教會女孩注重細節,讓女孩學會細心地做事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小事組成的,就好比一臺機器是由若干個零件和無數個螺絲組成的。如果想讓機器正常地運轉,所有的大小配件一個都不能缺少,任何一個小零件的缺失和損壞,都有可能導致機器的癱瘓。
  • 像懷特先生那樣觀鳥
    他是英國近代生態思想的奠基人,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斯賓塞和赫胥黎等一代巨人的指路人,是人類生態歷史學之父,被後人尊為英國第一位生態學家,在歷史上享有崇高的聲望。對於觀鳥人而言,懷特先生還有另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身份——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觀鳥人。風靡歐美百年、正在中國興起的、我們酷愛的觀鳥活動,是從懷特先生開始的。
  • 貓兒山觀鳥被佛系的慘痛經歷│廣西觀鳥大年
    三金就是鳥友們對金額雀鶥(Alcippe variegaticeps),金色鴉雀(Suthora verreauxi)和金胸雀鶥(Lioparus chrysotis)這三種貓兒山金色小鳥的簡稱,其中的金額雀鶥是最難見到的一種,而且是中國人自己發現並命名的第一種鳥類。
  • 揚州大學現觀鳥「神地」
    近來,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一處林地成了觀鳥「神地」,鳥友們在這裡記錄了多種旅鳥,如蟻鴷、紅尾歌鴝、白眉鵐、鱗頭樹鶯等,其中,鱗頭樹鶯在揚州還是頭一次記錄到,因此,揚州鳥類大家庭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種類達到了277種。
  • 如何優雅地計算π?
    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曾這樣評價歐拉的貢獻:「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特別地,π的值為3.1415926535897......,不僅是一個無理數(也就是說π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同時也是一個超越數(所謂「超越數」,是指不滿足任何整係數多項式方程的實數的數)。
  • 蜻蜓FM楊廷皓:不愛講故事,卻能勾引你的耳朵
    相比之下,他更擅長編寫代碼。  也許這正是蜻蜓FM於移動音頻領域至今保持領先的原因之一——隨著資本的爆發,競爭對手比著賽地曬出融資數字,他卻依舊選擇低調和沉默。三年來,這隻蜻蜓在廝殺慘烈的紅海中越飛越穩,先是擴大電臺資源的優勢,如今又與小米達成合作。  這位推崇「低調做企業,高調做產品」的臺灣人,並不是在用故事吸引你的耳朵。
  • 喜馬拉雅fm官方免費下載
    喜馬拉雅fm官方免費下載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聽書軟體,最強聽書神器。——by大龍360 「車主」 「現在每天開車上下班都聽喜馬拉雅,我已經告別古老的調頻廣播」——byseahong 「媽媽」 「感謝喜馬拉雅,寶寶每天用它聽兒歌兒童故事,它是我2歲孩子的航標」——by馬莉莉 「學生」 「拿喜馬拉雅來學英語,再也不用到處去找聽力材料了,可好用了」——by火辣辣的目光 「追星族
  • Turntable.fm或成最受歡迎且成長最快社交網絡
    Turntable.fm或成最受歡迎且成長最快社交網絡 Turntable.fm橫空出世,在短短幾星期內成為網際網路上最酷的網站之一,想了解它的幕後故事?它何以如此成功?
  • 上周末合肥愛鳥人士南豔湖邊觀鳥 偶遇鳳頭鸊鷉求偶表演
    馬號號架起了單筒望遠鏡,調整到合適的焦距,幾個年紀小的孩子爭先恐後地湊過去觀察。「我看到了,一隻還在跳舞呢。」孩子興奮地向大家報告他看到的一幕。馬號號向大家解釋道,「這是鳳頭鸊鷉在進行求偶表演,他們在繁殖期會成對作精湛的求偶炫耀,兩相對視,身體高高挺起並同時點頭。」大家都很慶幸,遇上了如此有意思的一幕。
  • 親子觀鳥課│1月16/17日上午深圳灣親子觀鳥,和孩子們一起尋訪深圳...
    自然探索  親子觀鳥  西方有句諺語「觀鳥是你一生進入大自然的門票」,和孩子一起學習觀鳥,體驗觀鳥的樂趣!  滿6個孩子,可以單獨定製時間地點開課  完成四課時,將給同學們頒發觀鳥證書。  觀鳥時間:報名四次課程,任選以上4次課時,每節課2小時。
  • 教會在中世紀起特殊作用,它保存了文化,歷史也是由教會保留下來
    西歐貴族分為五等,恰好與中國五爵相對應,所以中國人就把它們翻譯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公、侯、伯、子、男並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換句話說,侯爵不意味著要服從公爵,、伯、於、伯爵不意味著要服從侯爵,從屬關係取決於土地是從哪裡來的切取決於土地分封:從誰手裡拿到土地,誰就是封主誰就是主公,必須跟他去打仗。這才是服從關係,跟爵位沒有直接聯繫。
  • 觀鳥交流活動:廣西弄崗觀鳥比賽花絮
    我所在的隊伍叫粵桂猛禽隊,另外兩名隊員是來自廣西北海觀鳥會的獨行遠方和廣東茂名觀鳥會的樂兒。報到後,組委會安排了隆重熱烈的開幕式,5日上午是朱雀會的年會,下午2點比賽就正式開始啦,一直到7日下午才結束,歷時兩天半。我第一次參加的觀鳥比賽竟然是「史上最虐」的龍州鳥賽,在我的觀鳥之路上留下難忘的回憶。
  • 為什麼Turntable.fm會成為本年度最受歡迎且成長最快的社交網絡?
    Turntable.fm橫空出世,在短短幾星期內成為網際網路上最酷的網站之一,想了解它的幕後故事?它何以如此成功?它將要去向何方?一項服務在第一個月內累積用戶達到140,000,這在任何時候都司空見慣,沒什麼值得挖掘。
  • 人間五月芳菲盡,盈江觀鳥正當時!【組圖】
    盈江的觀鳥點多、鳥種新,使得每次觀鳥都會有不同於以往的收穫。  萬鳥翔集翩翩起舞,  4月,盈江也迎來一年之中的最佳觀鳥季。  青山、碧水、飛鳥景致共同構成了盈江獨一無二的美麗景色,它像是畫師手中精緻的調色盤,充滿了色彩以及一切美麗的可能。唯一不同的是讓色彩律動起來的不是畫筆,而是這天空中的優雅精靈——鳥兒。  就說這幾天,黃嘴河燕鷗又讓多少「鳥人」坐立不安。
  • 難怪,綿陽這個地方入選四川最佳觀鳥地!
    難怪,綿陽這個地方入選四川最佳觀鳥地!《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這份指南由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包括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和四川十個最佳觀鳥地等信息。
  • 教會學校:中世紀歐洲「免費」的基礎教育,是如何實現的
    2.穩定思想,壟斷教育主教學校和修道院學校的功用相似,他修建在各級主教的轄地,根據主教地位的顯赫,這些學校的規模略有不同,他們大都修建在人口眾多的城市,學院中擁有大量的貴族子弟。鄉村則有坐堂學校和鄉村牧師來把持,教會做為西歐鄉村級別政治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壟斷是他權力的體現,鄉村牧師成為底層平民的一個重要奮鬥目標,教會從基層牢牢的把控了教育的壟斷權力。
  • 一到冬天,我就想去西藏觀鳥
    一般為北上的阿里、那曲等地,但每到10月中旬,則會飛至西藏河谷地帶過冬。這裡溫暖的氣候和大量遺留的青稞、小麥以及草根等為黑頸鶴提供了覓食地及重要的夜宿地。 而次年開春,又會成群結隊地回到申扎縣生兒育女。黑頸鶴是高貴的代名詞,因為它脖頸和雙腿修長,無論是走路還是飛翔,都十分優雅。
  • 156種水鳥落腳膠州灣 為你推薦觀鳥最佳地點
    觀鳥活動,青島的鳥類攝影愛好者和志願者自然不會錯過。一抵達溼地,他們就架起了「長槍短炮」。  灰斑鴴穿「婚羽」等配偶  記者眼前的這片溼地,生長著成片的大米草,這也是目前膠州灣沿岸最為集中的一片大米草,加上藏在灘涂中的小螃蟹,這裡成為了水鳥們最佳的補給地。  說話的工夫,一隻鳥從大米草中探出腦袋,撲閃著翅膀飛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