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日全食的全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21 搜狐網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在太陽將要被月亮完全擋住時,在日面的東邊緣會突然出現一弧像鑽石似的光芒,好像鑽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閃耀光芒,這就是鑽石環,同時在瞬間形成為一串發光的亮點,像一串光輝奪目的珍珠高高地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這種現象叫做珍珠食,英國天文學家倍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倍利珠。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倍利珠現象。倍利珠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鐘,緊接著太陽光就全部被遮蓋住而發生日全食了。

  日全食時,大地變得昏暗,獸驚歸巢穴。這時天空中就會出現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來了,在原來太陽所在的位置上,只見暗黑的月輪,在它的周圍呈現出一圈美麗的、淡紅色的光輝,這就是太陽的色球層;在色球層的外面還瀰漫著一片銀白色或淡藍色的光芒,這就是太陽外層的大氣—日冕;在淡紅色色球的某些地區,還可以看到一些向上噴發的像火焰似的雲霧,這就是日珥。日珥是色球層上部氣體猛烈運動所形成的氣體「噴泉」。色球層、日餌、日冕都是太陽外層大氣的組成部分,平時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觀測到,但在日全食時,這些現象可以看得特別清楚。

  生光食既以後,月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達到食甚。對日偏食來說,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倍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復圓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日偏食的過程和日全食過程大致相同,由於它只發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虧、食甚和復圓,而沒有食既和生光這兩個階段。日環食則同樣有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等階段。

  天文臺對日全食或日環食進行預報時,往往要把這五個階段的時間報告出來。人們根據這些報告就可以了解整個日食的過程,並進行觀測。至於日偏食,天文臺在預報時,當然就只給出初虧、食甚和復圓這三個時刻。

  我們在日食的預報中,常常還可以看到「食分」這樣一個詞,它是用來表示日食的程度。對於日食而言,食分並不表示太陽圓面被遮俺的面積,而是表示日面直徑的被遮部分與太陽直徑的比值。以太陽的直徑作為1,如果食分為0.5,這就表示太陽的直徑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為1,那就是太陽的整個圓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顯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於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0。

  食帶月影掃過的地方。日食的時間長短,同月球影錐在地面上移動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轉方向有關。以日全食來說,由於月球的視直徑僅略大於太陽,同時月影在地面移動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時間是很短暫的。在全食帶的某個地點所看到的日全食時間通常只有兩三分鐘,最多不超過7分鐘。如果全食帶經過赤道附近地區,日全食時間就可延續到7分40秒,這時是觀測日全食的最好機會。

  在發生日環食時,月亮總是位於遠地點附近,這時月亮運行的速度較慢,因此日環食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日環食發生在赤道附近,那麼在赤道附近觀測日環食的時間可長達12分42秒。

  就全球範圍來說,如果把月亮半影開始遮掩日面的時間計算在內,日食時間的長度由初虧至復圓的整個過程可長達三個半小時。

  日偏食的時候,由於月影範圍大於其本影,食相經過的時間長短要視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時間也就愈長。

  由於月亮的影錐又細又長,所以當它落到地球表面時,所佔的面積很小,至多不會超過地球總面積的萬分之一,它的直徑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當月球繞地球轉動時,影錐就在地面上自西向東掃過一段比較長的地帶,在月影掃過的地帶,就都可以看見日食。所以這條帶就叫做「日食帶」。帶內發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帶;帶內發生日環食的,就叫環食帶。可以看到偏食的範圍很廣闊,已經不像一條帶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區。

  全食帶是一條寬度不過二三百千米,長約數千到10000千米的狹窄路徑(有時全食帶的寬度甚至只有幾千米),只有在全食帶掃過的地區才能看見日全食或日環食的發生。全食帶的兩旁是較廣闊的半影掃過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內可見偏食。離全食帶愈近的偏食區,所見偏食程度愈大;離帶愈遠,可見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區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見日食的。

  由於月球是由西向東運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運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時間是不同的。當地面上的西部地區已經處在黑影區域內,這一地區的人已經看到日食時,東部地區的人卻不能同時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東移來後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區的人總是比東部地區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發生,但由於全食帶是一條狹窄的影帶,據估計,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區或城市才有機會被全食帶掃過,所以,對住在一個城市的人來說,一生可能未看到過一次日全食。

相關焦點

  • 圖解日全食全過程(圖)
    圖解日全食全過程(圖) 2009年07月22日10:08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 日全食全過程五個時期是什麼 圖解日全食形成過程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日全食全過程圖片視頻  初虧  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  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 圖說本世紀首次日全食全過程
    2008年日全食動畫演示圖全食帶和食帶圖  2008年8月1日,星期五,在一條穿越半個地球的狹長走廊內人們能夠欣賞到一場精彩的日全食。  全食從加拿大北部開始,8月1日世界時9時23分,月球的本影首先掃過努勒維特。在這條寬達206千米的全食帶中央,日全食持續時間達1分30秒。月影北面的邊界掃過了康沃利斯島的東南部,正好錯過雷索盧特鎮北極高緯度地區。  月球的本影帶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穿過德文島後到達Ellesmere 島南海岸和格林蘭島北部。
  • 南充日全食全過程(圖)
    南充日全食全過程
  • 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及發生過程是怎樣的
    新華網成都7月20日電(記者楊三軍)記者20日從四川省氣象局了解到,針對7月22日將發生的日全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警中心」)專門發布科普信息,對日食的成因及發生過程作了詳細介紹。
  • 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及發生過程是怎樣的?
    新華社成都7月21日專電(記者楊三軍)記者20日從四川省氣象局了解到,針對7月22日將發生的日全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警中心」)專門發布科普信息,對日食的成因及發生過程作了詳細介紹。
  • 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
    天氣晴好前提下,長江流域約3億人可以觀賞到日全食,全國至少10億人可以觀賞到日食,例如北京可以看到最大偏度為72.9%的日偏食。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在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門委員會舉辦的「科學與媒體對話之一――探秘日全食」會上,天文學家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
  • 印尼日全食全過程圖片視頻 日全食怎麼形成原理
    和2015年3月20日的上一次日全食一樣,本次月球本影經過的陸地也全都是島嶼,依次包括: 印尼:蘇門答臘的西蘇門答臘省南端(還覆蓋了明打威群島南部)、明古魯省北部、佔碑省南部、南蘇門答臘省中北部,邦加-勿裡洞省中南部,加裡曼丹的西加裡曼丹省南部、中加裡曼丹省中南部、南加裡曼丹省北部、湯加裡曼丹省南部,蘇拉威西的西蘇拉威西省北部、中蘇拉威西省中南部(
  • 日全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
    日全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在2019年7月2日下午3時20分,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地有幸見證了「日全食」壯美的一刻。這是地球上最壯觀的天文奇觀,預計明年12月14日在智利將再次出現。「日全食」的形成「日全食」是一種「日食」,又稱「日蝕」,就是太陽、月球、地球運行到一條直線上,月球居中。此時在地球上部分地區的月球將太陽完全擋住,會看到一個「鑲著金邊的黑色」太陽,持續時間為2分鐘左右。
  • 圖解日全食三種觀測方法:用日食眼鏡
    圖解日全食三種觀測方法:用日食眼鏡 2009年07月21日14:21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 下雨錯過了日全食?今天日環食食甚的全過程視頻來了!
    下雨錯過了日全食?今天日環食食甚的全過程視頻來了!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分享剛剛結束的西藏日環食食甚全過程!日環食食甚開始階段日環食食甚結束的時刻日環食食甚視頻全過程上海這次不在環食帶上,但是可以看到日偏食。上海的日偏食食分達到0.77,70%的太陽會被月球陰影遮擋住。
  • 有網友問:日全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
    有網友問:日全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最近發生在南美的日全食雖然和我們無緣,但得益於高度發達網絡帶來的「地球村」效應,我們也能實時看到萬裡之外智利和阿根廷的白天變成黑夜。其實在2008年8月1日和2009年7月22日我國都出現過日全食,電視上也對其進行了全程直播,不少人利用日食眼鏡或者一盆清水甚至電焊頭盔見證了這兩次日全食全過程,天文學家計算下一次中國境內的日食會發生在2034年3月20日的西藏北部山區,2035年9月2日在我國北方發生還會發生一次日全食。
  • 印尼日全食全過程:告訴你日全食形成原理
    日全食怎麼形成原理日全食是什麼?隨小編一起來了解日全食形成原理。2016年3月9日也就是明天星期三(西半球為3月8日),將發生一次日全食。(日食成因圖),若月球的陰影映射到地球表面,那麼陰影所覆蓋的區域就能看到日食,而月球本影投射到的區域就能看到日全食現象。
  • 你知道日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圖解:日全食時太陽的表面被月亮完全遮擋。照片由NASA提供日食雖然少有,但十分壯觀。如果你剛好在合適的地方和時間見證了一次日全食,就能領略到它的神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要領略日全食的全過程,以及如何安全的觀賞這一盛況。
  • 包皮環切術全過程圖解(組圖)
    原標題:包皮環切術全過程圖解(組圖) 包皮是一層覆蓋在陰莖前端的套狀軟組織。剛出生時包皮是緊緊包覆著陰莖。幼兒時期,包皮可自由退縮以露出陰莖。 包皮環切術的施行一般是出於文化或宗教的考慮。
  • 探尋另一個角度的日全食,你所不知道的驚奇視角
    你想像了一個日全食,從全食的軌跡上看,月亮完全擋住了太陽光。圖解:日全食發生在月球完全覆蓋太陽圓盤的時候,如1999年日食所見。日珥可以看到沿邊緣(紅色)以及廣泛的日冕細絲。但從遠處看,這種迷人的現象是什麼樣子的呢?就像,從很遠的地方看,不是看太陽,而是看地球?
  • 臺媒:美攝影師拍攝日全食過程 國際空間站意外搶鏡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臺媒稱,8月21日,美國千萬人迎接99年來首見、跨越美國各州的日全食天文奇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攝影師喬爾在拍攝日全食過程,正好捕捉到國際空間站經過太陽的畫面。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2日報導,這場日全食從美國西北部俄勒岡州延伸至東南部南卡羅來納州,範圍寬113公裡、長4800公裡。全食在各地出現約2分鐘,時間最久的是伊利諾州南部約2分44秒。下次觀測範圍橫跨全美的日全食,得等到2045年。
  • 日食全過程(圖)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 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 日全食將橫跨美國 觀看、拍攝最全指南
    根據早前香港天文學會網站的博客文章稱,以觀測機會計算,最佳的觀賞地點首選俄勒岡州的馬德拉斯(Madras, Oregon),全食時間為2分4秒;其次是愛達荷州的涉河河谷(Snake River Valley, Idaho),全食時間為2分18秒;第三選擇為懷俄明州的卡斯珀(Casper, Wyoming),全食時間是2分26秒。如果你想知道日全食帶中某一位置日全食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可以。
  • 當月球慢慢遠離地球時,會出現最後一次日全食嗎?
    這一速率的直線外推法表明,在大約5億年內都不太可能發生日全食,因為那時月球將比天空中的太陽顯得更小。但正如其他人所指出的,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圖解:地-月系統的圖顯示潮汐隆起如何被地球的自轉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