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有關「通草」的基本信息
到目前為止,「通草」仍然是一個別名,查閱有關植物學書籍得知,「通草」是木通科木通和五加科通脫木屬通脫木的別名。詳細記載在《中國植物志》中:(1)木通是正式中名,別名在《本經》中記載為通草、附支;
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山通草等;其莖、根和果實藥用,有利尿、通乳、消炎功效。
(2)通脫木是正式中名,別名在《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為通草;
其他別名還有木通樹、天麻子等;
其莖髓大,質地輕軟,顏色潔白,稱為「通草」,
切成薄片稱為「通草紙」,是精製紙花和小工藝品原料;中藥用通草作利尿劑。
二,古代有關「通草」和木通的混淆
通過查閱古籍和資料得知,在唐朝以前歷代本草中僅有「通草」的名稱,唐朝出現了「木通」別名,其藥材部分都是木通科的木通。到了宋朝木通和通草名實發生混淆,在民間多以五加科通脫木作通草用,而把以前本草中的通草叫「木通」,來源植物是木通科和毛茛科的一些植物。到了元朝正式把木通和通草分開稱呼。到了明朝木通藥材主要來源於木通科植物,通草來源於五加科通脫木。到了清朝本草中木通和通草分類逐漸清晰,木通基原多為毛茛科植物,木通科的木通使用逐漸減少。近代出現關木通、川木通、小通草等藥材,而關木通自馬兜鈴事件後被禁止使用。
綜上所述,木通和通草藥材在歷代本草中藥用歷史變遷比較複雜,到目前為止,多數學者認為木通多用木通、白木通和三葉木通,而通草則用通脫木。以上觀點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和研究。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