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45釐米食人鼠新冠期間大量繁殖,因城中食物匱乏入侵住宅區

2020-11-28 騰訊網

據外媒《太陽報》6月8日報導,在英國新冠病毒封鎖期間,巨型的18英寸(45.72釐米)食人鼠正在大量繁殖,它們正遠離城市,入侵住宅。

隨著城市地區的餐館和咖啡館關閉,這種疾病肆虐的害蟲為了追求食物而蔓延到了郊區。英國害蟲控制協會(BPCA)表示,超過一半的英國捕鼠者報告說,自從3月份開始實行禁捕措施以來,齧齒動物活動激增。這些動物,有些甚至長達18英寸(45.72釐米),而它們本身也在進行著「老鼠大戰」,因為它們正聚集在一起,試圖佔領競爭對手的地盤。

最近幾周來,甚至有報導說這些嗜血的老鼠開始互相廝殺。來自曼徹斯特奧彭肖的捕者馬丁·柯克布賴德(Martin Kirkbride)說,他發現禁閉期間害蟲的報告激增,每天都有幾個電話打來。他說,一些齧齒動物已經侵入了家庭。

馬丁報導了一起事件,在一家外賣店附近一輛廢棄汽車的引擎艙內,巨型老鼠橫行,小巷裡的食物也都是腐爛的。他說:「這些都是12英寸(30.48釐米)大的老鼠,但肯定還有一些更大的。」有證據表明,英國的老鼠對毒藥的免疫力正在增強。他認為,現在英國的嚙齒類動物比工業革命時期還要多,但大多數嚙齒類動物生活在下水道裡,這意味著它們大多不會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捕鼠者說:「它們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因為我們人越多,給老鼠的食物就越多。雌鼠在分娩後會立即懷孕,每年可產七窩,每次最多可產八窩。它們還能在數小時內與好色的雄性交配500次。」

格林威治自然資源研究所的史蒂文·貝爾曼教授也記錄了郊區房屋中嚙齒類動物數量的增加,他將其歸咎於市中心食物匱乏。他還說,飢餓使老鼠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這意味著它們在白天會出現得越來越多。談到老鼠之間的爭鬥,他說:「它們的領地意識很強,所以會儘可能地保護自己的領地。」

雖然老鼠目前不攜帶新冠病毒,但它們可以傳播其他疾病,包括威爾氏病:一種可以導致寒冷和頭痛的細菌感染病毒。貝爾曼教授認為,雖然封鎖結束後,一些害蟲會回到城市,但許多聚居地將繼續在郊區擴張。他說:「現在的情況是,他們搬到居民區,在那裡尋找食物來源,也許還會決定在那裡安家。」

相關焦點

  • 食人鼠長什麼樣的 怎樣辨別食人鼠?
    食人鼠長什麼樣的 怎樣辨別食人鼠?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據南非《每日太陽報》2月6日報導,位於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北部的亞歷山德拉近日鼠患成災。一名11個月大的女嬰在熟睡中被老鼠啃食,幸而其母親及早發現,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 冬天食物匱乏,這種海洋生物靠吃自己幼崽過冬
    應該不會有哪種生物想要這種父母,雖有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最新研究發現,波羅的海一種入侵性水母可能通過大量食用其幼蟲而在嚴寒的冬天中存活下來。海胡桃應該是最不受歡迎的入侵物種之一。一方面,它食量巨大,每天需要進食相當於自己體重10倍的食物,一天之內自身體積可以增加1倍;另一方面,它的繁殖能力驚人,雌雄同體,自交受精,在繁育階段每天可以產卵10000枚。單單這兩項,已經夠被入侵海域的生態喝上一壺了。
  • 紫色水母入侵英國水域
    這種紫水母被認為是因近來海水溫度升高而來到英國海域  據國外媒體報導,成群的有毒紫水母首次入侵英國沿海水域。這種紫水母被認為是因近來海水溫度升高而來到英國海域。這種4英寸(約合10釐米)長的紫粉色水母在溫暖水域繁殖較快。  幾年前它們很少出現在英國水域,它們更喜歡生活在溫暖的地中海和大西洋中部。
  • 英國研究推測老鼠數量大漲25%:變異老鼠可達45釐米!
    英國日前警告說,老鼠可能在2021年大面積入侵英國家庭。  疫情期間,人類的生活範圍縮減了,這對野生動物來說是好事,但是城市中的動物不盡然。  據報導,由於疫情期間的封鎖措施,餐廳、酒吧等被關停,英國城市中的老鼠也沒了以往的好日子,殘羹冷炙少了許多,它們變得更加飢餓。
  • 因食物短缺北極熊大規模入侵新地島 這才是真的「熊出沒」
    因食物短缺北極熊大規模入侵新地島 這才是真的「熊出沒」時間:2019-02-11 11:0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因食物短缺北極熊大規模入侵新地島 這才是真的熊出沒 位於北極圈的俄羅斯新地島9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緣由是大批北極熊入侵。
  • 長牙"食人魚"入侵美國 2人因被咬掉生殖器死亡(圖)
    「食人魚」竟長人齒 專咬男人的「命根」    深圳特區報訊 據外電報導,美國伊利諾州一處旅遊勝地湖泊近日在發現一種外來的「食人魚」後 ,進入了戒備狀態,這種魚據稱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因專咬男性生殖器而聲名狼藉。
  • 缺氧建設住宅區的注意事項 住宅區心得分享
    PS:據我的經驗,我上面的40株保持穩定灌輸施肥,配合二氧化碳無限保鮮,供養12人還能有大量盈餘。所以種植在精不在量。種的越多越是在浪費小人時間。   上廁所淋浴,按摩,整理壓縮箱:同上,都在床邊上,要的就是效率。
  • 殺人大黃蜂入侵美國,毒性致命已導致50多人死亡
    美國在面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又遭亞洲黃蜂入侵,這些黃蜂因體型巨大生性兇殘,被稱為"殺人大黃蜂"。據《紐約時報》4日報導,當地時間3日,美國農業部表示華盛頓州西北部已經出現了"殺人大黃蜂",這些殺人蜂不管是對人類生命還是自然環境都造成巨大的威脅。據悉,殺人大黃蜂身長近1到2英寸(4-8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
  •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3種被吃到靠人工繁殖,3種連廣東人都不敢吃!
    幾個世紀以來,動物入侵愈演愈烈。有些外來物種的入侵,可以導致重大的生態系統被破壞,一個毫不起眼的本地物種,一旦放到其他國家,則可能釀成大災。我國是被外來物種入侵最為嚴峻的國度之一,但同時也是對付外來物種最為輕鬆的一個國度,如果問起處置外來物種的方法,只有一個——吃!有些已被吃到只能靠人工繁殖,但也有幾種就連愛吃野味的廣東人也不敢吃。小龍蝦,這個物種最慘了,相信它應該會因為來了中國而後悔吧!
  • 曾作為食物大量養殖,卻因人為放生泛濫成災,如今被列入黑名單
    但是很多老百姓卻不知道這一點,於是在人們養殖之後,會因為某些原因,放生了這些外來物種,從而對環境造成了影響,慢慢的這些外來物種也就變成了外來入侵物種,以至於被拉入黑名單了。後來人們發現紅耳龜比巴西彩龜還要好,於是隨後也將紅耳龜作為食物引入了,並且由於紅耳龜養殖容易,受歡迎程度高,因此剛引進還沒多久呢,就被養殖戶們大量養殖。
  •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你們對魚類有什麼樣的了解呢?你們喜歡魚類嗎?聽說世界上還有有一些外來入侵魚類呢?下面小編盤點了世界十大外來入侵魚類,它們競爭力強,繁殖迅速,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
    導讀: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國內的淡水魚之中,黑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它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常年暢銷。而它基本沒有天敵,在野外繁殖得很快,就和幾十年前的黑魚一樣,是河流之中的「禍害」。只是黑魚早已端上餐桌,不必擔心野外數量過多,而白邊烏鱧知名度不高,如今的情況讓人擔心。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儘管近些年由於化肥農藥的濫用,它們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見,但這依舊否認不了它們是入侵物種的事實。在2016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食蚊魚赫然在列,可見它的危害並不小。食蚊魚原產於美國,因喜吃蚊子幼蟲而得名。20世紀初,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進行滅蚊,隨後食蚊魚被作為滅蚊手段而引進到世界各地。
  • 視頻:美國核工廠老鼠受輻射 恐變「食人鼠」
    視頻:美國核工廠老鼠受輻射 恐變「食人鼠」位於華盛頓州中南部的漢福德核工廠建於上世紀40年代,曾經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提供核原料。
  • 兇猛「斑點魚」在全國江河大量繁殖,吃貨們這回也要束手無策了
    比如被認為相對較為「地理隔絕」,不易遭受物種入侵的四川地區,都成了太陽魚入侵的「重災區」。更可怕的是,甚至一些「深山老林」裡,都有它們的身影在安徽的大別山深處,一些小溪山澗裡,都有人發現大量太陽魚,並且分布密度極高——「一網下去十幾條,大大小小都有」當地網友驚嘆說,這種魚這兩年才出現,但繁殖的也太快了。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初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後作為豬飼料推廣種植,因其大量繁殖,常常布滿整個江河湖面,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陽光不足而死亡,破壞水中生態平衡。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在這世界上有許多體型遠超同類物種的生物,它們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進入其他地區以後,就會作為一種擁有無敵體型優勢的入侵物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龐然大物」吧!
  • 蘇南大量繁殖福壽螺 蘇州各部門展開滅殺行動
    江南水鄉河道縱橫,可是最近,在蘇州南部東部,吳江區老東門,蘇州護城河東橫街旁的河道邊出現大量紅色的不明物體,擔心對人體有害,帶著疑問,在吳江老東門和蘇州護城河東橫街旁的小河邊,可以看到在河的對岸,在臨河商鋪的牆壁上,密密麻麻地遍布著,幾十個粉紅色的小圓團, 這些小圓團是什麼呢,又是怎麼出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