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將呈現世人面前

2020-12-04 搜狐網

  新華網貴陽9月1日電(記者張藝)世界上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將於9月28日在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境內的國家地質公園向公眾展示。

  海百合是一種高等無脊椎的棘皮動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

它屬於從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演化的一種過渡動物類型,其化石不僅儲存著豐富的古生物科學信息,而且揭示了遠古時期海洋古地理環境。海百合成為化石的條件比較苛刻,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較為罕見。

  貴州省的關嶺地區的特殊地形使億萬年前的三疊紀生物化石保存完好。其中,海百合化石最大的為15平方米,形成於2.2億年前,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海百合化石。以它為代表的關嶺古生物化石群補充了晚三疊世早期海百合和海生爬行動物的材料,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被稱為「世界海生爬行動物發掘研究史上近年來的最大收穫」。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地處貴州西南部,總面積為1468平方公裡。喀斯特地貌發育完整,佔全縣總面積的80%以上。地質專家認為,關嶺地區在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是一片古海洋,古生物繁殖茂盛。當海水逐漸退去,在海底沉積的生物骨骼尚未被分解,新的生物遺骸再度沉積下來,有效地避免了因海水波動而形成的化石散亂。所以即使經過了漫長的地質年代,包括海百合在內的眾多古生物化石在關嶺地區依然保存完好。

  為開發和保護關嶺化石群,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於2004年1月建立,規劃面積26平方公裡,核心區0.94平方公裡,保護區200平方公裡。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在貴州修復完畢(圖)
    圖為海百合化石金黔在線訊 12月19日,筆者從獨山縣文物管理所獲悉,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修復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現已修復拼接完畢。這批海百合化石是上月初被文物走私團夥從貴州運往廣西準備銷往海外途中,在貴新高速公路被截獲。據專家考證,這批海百合化石保存完好,形成於2.2億年前,厚度為4釐米至5釐米,經過拼接,面積最大的為27.3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海百合化石。海百合是一種高等無脊椎的棘皮動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
  • 海百合化石有哪些
    這些無機物在海百合化石中所呈現的形態往往有別於普通的無機礦物,例如平滑的曲線,或者是所謂的「分級結構」 (hierarchical structure),即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呈現一定的結構。這些結構特徵往往成為鑑別海百合化石的重要依據。鎮海有一位市民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化石海百合捐贈給鎮海檔案館,這塊化石距今已有約兩億年的歷史了。
  • 貴州發現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
    貴州發現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 jx.zjol.com.cn 2007年01月01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據新華社消息,日前,貴州省在黔南獨山縣發現一塊面積達27.3平方米的三疊紀時期海百合化石。
  • 海百合化石 稀世國寶
    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普通的海百合化石花朵在10cm-20cm的居多,小型的海百合化石由於結晶不強。市面上較多。能達到直徑20-30cm的海百合屬於大型花朵就很少見了。
  • 海百合化石的故事
    走進長江文明館自然廳,有一個海百合化石的展覽專櫃,裡面的海百合化石栩栩如生,好像國畫大師筆下的百合花。       海百合是海洋動物,它常年生活在海裡,有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還有石灰質的殼,乍一看長得真像植物。人們這才給它起了一個植物的名字。它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種類,全世界現有620多種海百合。
  • 【賞石天地】海百合化石——石種大薈萃
    海百合化石——石種大薈萃出生背景: 海百合化石,就是一種名叫海百合的動物的形骸化石在海相沉積巖中,海百合化石非常豐富。2億3千萬年前,海洋裡到處都海百合的影子,所以,海百合化石距今至少也該有兩三億年了。 在雲貴高原等地,被挖掘出來的海百合化石較多。在貴州關嶺和貞豐等地晚三疊世層中,保存了很多海百合化石。
  • 海百合化石不允許買賣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汪先生的海百合化石能不能賣?昨天本報的南京市民8萬元叫賣海百合化石的報導引起了各方關注,不少市民打進電話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大多數的市民旗幟鮮明地表示:不管這塊化石的科研價值如何,都不可以買賣,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的有關人士在仔細查詢了化石的相關信息並向國土資源部諮詢後明確表示:該海百合化石屬國家保護的品種,不能買賣。
  • 「化石獵人」情牽億年海百合
    我意識到,海百合化石的美麗,在過去被遠遠低估了。 從那時起,我就再也沒能抑制住內心的衝動,不顧一切開始探索古生物化石。 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展示2.2億年前(晚三疊世)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
  • 海百合化石收藏價值不可估量
    其實在收藏市場上,除了古玩、字畫、奇石、珠寶,還有不少偏門的收藏品,在小眾圈子裡,非常瘋狂,比如珍稀的海百合,成交價格在幾萬元/平米。昨日,資深收藏者劉先生向外界透露,除了隕石切片,他手上還有上千件化石藏品,其中也有十幾年前收藏的鱘魚、恐龍蛋、魚龍、龍魚、海百合化石等。
  • 《旅遊地學新視野》之六|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附底型海百合化石。浮遊型海百合化石。
  • 家門口看珍稀古生物化石 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開館迎客
    一樓展覽區主要展示的是海百合化石、貴州龍化石恐龍蛋化石大眾網日照7月31日訊(記者 李婷)  唯美的海百合化石、震撼的魚龍化石,還有萌萌噠的恐龍蛋……這些奇特的古生物化石你見過沒?7月31日,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盛裝啟幕,開館迎客,不僅為廣大遊客了解海洋生物、了解地球生態知識增添了一處科普教育基地,也彌補了日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的空白。據了解,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由劉家灣趕海園招商引資,日照市海百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投資2800萬元,是今年日照國際海洋城的重點旅遊招商建設項目。
  •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即將展出國寶級巨型海百合化石
    隨著化石修復技師小心翼翼地剝去圍巖,一朵朵直徑達半米左右的碩大「花朵」呈現在人們眼前,朵朵「巨花」和纏繞盤旋的「莖杆」,構成上百平方繁花似錦的畫卷。而「花朵」上清晰的鱗片狀結構,又表明了海百合的動物特徵,這就是即將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序廳展出的大型國寶級原版海百合化石。
  • 海百合 花花世界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了5億年,在2億3千萬年前,海洋裡到處都生長著海百合,由於海百合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們只能在深海裡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這些珍貴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兩、三億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國畫大師筆下綻放的百合花。海百合是一種海生動物,大約5億年前出現,形態像一支含苞的荷花,又如一朵綻放的百合,是化石中最具觀賞性的品種之一。海百合死後,其姿態能夠完整保存形成化石,十分珍貴。
  • 地大逸夫博物館「鎮館之寶」:距今2.3億年海百合化石
    1月8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獲悉,該館展出的一塊產自貴州關嶺的海百合化石,距今2.3億年,是其「鎮館之寶」之一。走進地大逸夫博物館二樓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化石上,數十朵綻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莖、冠全都清晰可辨,整個造型如花似畫。
  • 最古老的棘皮動物——海百合
    海百合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種類,生活於海裡,最早出現於距今約4.8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期。海百合有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名字。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
  • 徐小斌《海百合》:從童話召喚出對世界的敏感
    曼陀羅花會在海面形成一個壇場,這時月亮女神就會出現……徐小斌覺得這段傳說特別有意思,激發可自己對於花語、宇宙法則的無窮想像,於是,便有了她的首部繪本《海百合》。6月30日晚,「瑰麗畫面下的真愛與美——作家徐小斌《海百合》新書分享會」在北京舉行。
  • 怎樣給古生物化石「整容」
    兇猛霸道的恐龍,龐大猙獰的巨鬣狗,迅猛強悍的古鱷魚,形態各異的三葉蟲,婀娜多姿的海百合……這些針飛鑽舞塵埃落定之後的古生物化石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地「簇擁」在記者周圍,使人驚嘆不已,不由得趕緊向專家請教:這些與世隔絕億萬年的古生物化石是如何被修復的?
  • 海百合---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精品標本科普推文(二十三)
    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麼個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就像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著人們,使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種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在幾億年前,海洋裡到處是它們的身影。
  • 你知道海百合與海筍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海百合與海筍。海百合海百合的外形很像植物,但它們卻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類型,它們不能離開海水生活,海百合的外表很漂亮,並且長得很像百合花,故而得名。
  • 世界已知最大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哈密博物館
    >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在哈密被發現☝☝☝  修理翼龍化石現場視頻(視頻拍攝:王昊鵬)2016年10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哈密科考隊的隊員們在哈密野外考察時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當科考隊員發現時,被它的氣勢所震撼,於是將這個化石標本從戈壁深處帶回去,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來見證它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