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 word 大哈密
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在哈密被發現
☝☝☝ 修理翼龍化石現場視頻(視頻拍攝:王昊鵬)
2016年10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哈密科考隊的隊員們在哈密野外考察時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當時,它斜靠在戈壁雅丹下,顯然是由於強烈的風化作用而從較高的層位坍塌下來的,幸運的是,它並沒有在坍塌過程中破碎而受到太大的傷害,而只是在戈壁大漠中靜靜地等待著被科學家發現。
當科考隊員發現時,被它的氣勢所震撼,於是將這個化石標本從戈壁深處帶回去,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來見證它的神奇!
▲ 長約6米,寬約4米,厚0.8-1米不等,總重量達到了16噸的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 4月26日上午,汪筱林研究員在哈密市博物館廣場前修理翼龍化石標本。
超過兩百件的哈密翼龍骨骼化石,堪稱哈密翼龍之巢
這塊翼龍標本重約16噸,化石層面積超過20平方米,目前保存了超過兩百件的哈密翼龍骨骼化石,由於化石最富集的一層已經被風化破壞所剩不多。
如果完全保存下來,在這長約6米寬約4米厚約1米的整塊巖石上,至少有上千件翼龍骨骼,堪稱哈密翼龍之巢,因此,將其命名為「翼之巢」。
經過初步觀察發現,僅在這兩百件哈密翼龍骨骼中,頭部骨骼就有十餘個,可能代表了十多個不同個體大小的雌雄哈密翼龍。更為神奇的是,「翼之巢」上還共生保存著數件恐龍骨骼化石。
另外,通過這些骨頭可以看出,有些翼龍個體比較大,它的翼展推測有3米左右。
有些個體比較小,根據目前的發現,兩個頭骨是雄性的,一個個體稍大,一個個體稍小。
▲ 4月21日起,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員率領6名經驗豐富的修理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對這塊翼龍標本進行進一步的修理保護,使這一罕見的翼龍之巢穴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在哈密博物館
自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當天起,這塊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在哈密博物館的廣場前,這既是哈密翼龍研究成果的最好展示,也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與哈密市政府良好的合作的見證。
5月18日
5月18日
5月18日
哈密博物館
哈密翼龍之巢
走進億萬年前,翼龍的世界!
關於翼龍
翼龍並不是恐龍,由於飛行的需要,翼龍的骨骼纖細且中空,化石很難保存下來。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自2005年起一直在哈密進行連續的野外科考,在哈密地區距今約1.2億~1.3億年前早白堊世的地層中,科研團隊發現了大量極為罕見的翼龍和恐龍化石。
圖文:王昊鵬
推薦閱讀:
一次冰火穿越,一場沙漠音樂會,「五·一」出行就屬你最炫酷
四月採摘季,草莓、黃瓜、聖女果,還有大黃杏等你摘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