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知最大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哈密博物館

2021-02-26 哈密發布

厲害了 word 大哈密

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在哈密被發現

☝☝☝  修理翼龍化石現場視頻(視頻拍攝:王昊鵬)

2016年10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哈密科考隊的隊員們在哈密野外考察時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當時,它斜靠在戈壁雅丹下,顯然是由於強烈的風化作用而從較高的層位坍塌下來的,幸運的是,它並沒有在坍塌過程中破碎而受到太大的傷害,而只是在戈壁大漠中靜靜地等待著被科學家發現。

        

當科考隊員發現時,被它的氣勢所震撼,於是將這個化石標本從戈壁深處帶回去,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來見證它的神奇!

▲ 長約6米,寬約4米,厚0.8-1米不等,總重量達到了16噸的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 4月26日上午,汪筱林研究員在哈密市博物館廣場前修理翼龍化石標本。

超過兩百件的哈密翼龍骨骼化石,堪稱哈密翼龍之巢

這塊翼龍標本重約16噸,化石層面積超過20平方米,目前保存了超過兩百件的哈密翼龍骨骼化石,由於化石最富集的一層已經被風化破壞所剩不多。

如果完全保存下來,在這長約6米寬約4米厚約1米的整塊巖石上,至少有上千件翼龍骨骼,堪稱密翼龍之巢,因此,將其命名為「翼之巢」。

經過初步觀察發現,僅在這兩百件哈密翼龍骨骼中,頭部骨骼就有十餘個,可能代表了十多個不同個體大小的雌雄哈密翼龍。更為神奇的是,「翼之巢」上還共生保存著數件恐龍骨骼化石。

         

另外,通過這些骨頭可以看出,有些翼龍個體比較大,它的翼展推測有3米左右。

有些個體比較小,根據目前的發現,兩個頭骨是雄性的,一個個體稍大,一個個體稍小。

▲ 4月21日起,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員率領6名經驗豐富的修理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對這塊翼龍標本進行進一步的修理保護,使這一罕見的翼龍之巢穴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在哈密博物館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當天起,這塊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在哈密博物館的廣場前,這既是哈密翼龍研究成果的最好展示,也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與哈密市政府良好的合作的見證。

5月18日

5月18日

5月18日

哈密博物館

哈密翼龍之巢

走進億萬年前,翼龍的世界!

關於翼龍

翼龍並不是恐龍,由於飛行的需要,翼龍的骨骼纖細且中空,化石很難保存下來。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自2005年起一直在哈密進行連續的野外科考,在哈密地區距今約1.2億~1.3億年前早白堊世的地層中,科研團隊發現了大量極為罕見的翼龍和恐龍化石

圖文:王昊鵬

推薦閱讀:

一次冰火穿越,一場沙漠音樂會,「五·一」出行就屬你最炫酷

四月採摘季,草莓、黃瓜、聖女果,還有大黃杏等你摘個夠~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翼龍化石5月18日在哈密展出
    原標題:世界最大翼龍化石5月18日在哈密展出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世界最大翼龍化石標本聚合體——「翼之巢」於當天在哈密博物館廣場前永久展出。 據介紹,這塊化石長6米、寬4米、厚1米,面積20多平方米,重達16噸,保存了超過200件翼龍骨骼化石。
  • 中國最大翼龍專題展亮相新疆哈密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5日電(徐麗、羅潔)3日以來,隨著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等90件翼龍化石標本在新疆哈密地區博物館開展,新疆哈密這樣一個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迷霧漸曉。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介紹,此次名為「飛向白堊紀—中國翼龍化石展」展覽為期90天,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哈密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全國最大翼龍專題展覽,重點展出的為2006年以來在哈密魔鬼城區域發現的天山哈密翼龍重大研究成果。90件翼龍化石標本中30件為天山哈密翼龍標本和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
  •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2014-06-06 10:06:28這支新疆哈密科考隊與地方合作,在當地發現一處新的白堊紀翼龍動物群。這一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唯一一處三維立體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化石遺址。(記者 徐瑞哲)  翼龍是會飛的爬行動物,比鳥類早約7000萬年飛向天空。
  • 新疆哈密發現世界最大翼龍化石群
    央廣網烏魯木齊11月5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哈密臺記者李瀚麒)新疆哈密地區發現世界迄今為止最大翼龍化石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新疆哈密科考隊日前宣布,新發現的哈密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三維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的翼龍化石遺址。
  • 新疆哈密現「翼龍伊甸園」 全球首次發現立體保存翼龍胚胎化石
    央廣網哈密12月2日消息(記者吳卓勝)「發現史前伊甸園,破解翼龍生命史,大量3D翼龍蛋與胚胎化石全球首現」新聞發布會昨天在新疆哈密舉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新疆哈密科考隊經過十多年的野外考察,發現了「翼龍伊甸園」。
  • 世界首次!新疆哈密發現三維翼龍胚胎化石
    □新華社記者 王菲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哈密市人民政府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新疆哈密科考隊,經過十餘年連續的野外科考工作,在哈密戈壁下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並搶救性採集了一件超過200枚翼龍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維一體保存的重要標本,其中16枚翼龍蛋含有三維胚胎,是全世界首次發現三維翼龍胚胎化石。
  • 絲綢之路進入新疆的第一個城市,藏有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遺址
    而如今,人們用博物館來寄託對盛衰興亡的感慨和悲歡離合的無奈,這何嘗不是一種別具一格的紀念方式呢?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的哈密市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名為哈密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原始社會至明清時期的石器、青銅器、陶器、木器、鐵器、清代服飾和乾屍等珍貴文物一萬兩千餘件其中包含17(類)件國家一級文物。
  • 昌吉恐龍館啟動翼龍主題展 3D翼龍蛋等稀有化石亮相!
    4月29日,以恐龍時代空中霸主翼龍為主題的「飛向白堊紀——中國翼龍化石展」在昌吉恐龍館拉開序幕,大量世界稀有的翼龍化石及恐龍生活復原場景等在該館與觀眾見面,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科考學習之處。本次主題展預計將持續到今年10月底。昌吉恐龍館建於2009年,於201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全館佔地面積83畝,建築面積8729平方米,是目前我區最大的室內恐龍主題博物館。
  • 【酷新聞】科學家在新疆哈密找到「翼龍伊甸園」 首次發現三維保存的翼龍胚胎!
    增資完成後將持有美到家5%的股權。3.代理人用「爬蟲」搶低價機票 科學家在新疆哈密找到「翼龍伊甸園」 首次發現三維保存的翼龍胚胎 科學家在新疆哈密找到「翼龍伊甸園」 首次發現三維保存的翼龍胚胎新疆哈密戈壁中發現並搶救性採集了一件超過200枚翼龍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維一體保存的重要標本,其中16枚翼龍蛋含有三維立體的胚胎化石
  • 科學家在博物館標本中重新發現最大魚龍化石記錄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在博物館中「重新發現」了一種遠古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證實這是該類動物中最大的化石記錄。據介紹,該化石屬於一類遊弋在2億年前海洋中的魚龍,當時正是恐龍稱霸地球陸地的時期。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 三維立體胚胎化石16枚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汪筱林研究員帶領科考隊在新疆哈密考察十餘年,發現了這份令科學家驚喜的化石標本。215枚翼龍蛋,呈橢圓形,長軸多約為6釐米。其中,有16枚翼龍蛋是含有三維立體結構的胚胎化石,這是人類的首次發現。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博物館分為3 層,設有地球探秘、龍行天下、朝陽之窗、熱河生物群、古生物探秘、鳥類進化與人文化石、走近白堊紀7 個展廳。展陳熱河生物群系列古生物化石標本1 000 多件,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龍行天下廳↑(1)熱河生物群廳。
  • 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屬名的來源是阿茲提克文明裡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Quetzalcoatl)。風神翼龍的骨架模型第一個風神翼龍化石是在1971年,由道格拉斯·勞森(Douglas A. Lawson)發現於德州大彎曲國家公園。這個標本包括部分的翼(由前臂與延長的第四手指構成),從翼推測翼展超過10米。
  • 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獲批「國家級」
    好消息3月25日,記者從哈密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確定,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科普樂園「自2006年開始,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地質公園內發現了哈密翼龍動物群,包括數以千萬計的雌雄哈密翼龍,以及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和胚胎等,被稱為』翼龍伊甸園『,這對了解和揭示翼龍生命史和深入了解白堊紀古環境、古氣候和古地理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原標題: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
  • 億年「翼龍伊甸園」胚胎化石首現,原來翼龍是卵生?
    200枚翼龍蛋化石以及大量翼龍骨骼化石,幫助還原了這一史前「空中霸主」的發育成長史。悟空翼龍(圖片來自網絡)達爾文翼龍(圖片來自網絡)2011年和2012年在德國以產出始祖鳥而著名的晚侏羅世索倫霍芬灰巖中,先後發現了兩件未命名的翼龍標本,其頭骨形態與產自同一產地的翼手龍類的翼手龍屬沒有明顯差別,頭後骨骼也較為相似,然而其尾椎數量和長度都略大於翼手龍類,而明顯小於非翼手龍類
  • 遼西發現盤古翼龍化石
    本報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張蕾)科研人員在遼寧省凌源市四合當鎮的九佛堂組發現一種新的翼龍化石——劉氏盤古翼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標本保存在中國北票翼龍化石博物館。
  • 探秘「翼龍公園」
    在這裡,「沉睡」著數以千萬計的翼龍化石,因此被考古學家們形象地稱為「翼龍公園」。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幾小塊非常破碎的骨骼,後經鑑定為翼龍化石,從此揭開了哈密翼龍重大發現和研究的序幕。通過十多年的戈壁野外考察,哈密成為我國又一重要的翼龍化石寶庫。
  • 曹園網站公示博物館館藏 含金絲猴標本、猛獁象化石
    記者發現,在曹園官網上,還以大量圖文對該莊園裡的博物館館藏進行了介紹。「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據網頁顯示,該網站為「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即曹園的投資方。  記者發現,在關於曹園的介紹中,網站文章毫不諱言莊園坐落於「張廣才嶺的大森林中」,並稱曹園「總佔地2.3平方公裡」。
  • 近50年來浙江發現的恐龍化石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
    從1962年浙江發現第一塊恐龍化石以來,新嵊、天台、小雄、仙居、壺鎮、永康、麗水、金衢和湖山等白堊紀盆地,都發現了恐龍和恐龍蛋化石。根據這些發現,浙江已命名了5種恐龍,分別是:浙江吉蘭泰龍、禮賢浙江龍、麗水浙江龍、中國東陽龍,和剛剛命名的天台越龍,也就是說這5種恐龍都是在浙江首先發現的新屬種。  昨天,《龍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龍化石》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