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已知最大翼龍化石標本將永久矗立哈密博物館
>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在哈密被發現☝☝☝ 修理翼龍化石現場視頻(視頻拍攝:王昊鵬)2016年10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哈密科考隊的隊員們在哈密野外考察時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長約6米,寬約4米,厚0.8-1米不等,總重量達到了16噸的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標本
-
中國最大翼龍專題展亮相新疆哈密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5日電(徐麗、羅潔)3日以來,隨著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等90件翼龍化石標本在新疆哈密地區博物館開展,新疆哈密這樣一個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迷霧漸曉。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介紹,此次名為「飛向白堊紀—中國翼龍化石展」展覽為期90天,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哈密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全國最大翼龍專題展覽,重點展出的為2006年以來在哈密魔鬼城區域發現的天山哈密翼龍重大研究成果。90件翼龍化石標本中30件為天山哈密翼龍標本和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
-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天山哈密發現世界最大最富集翼龍化石遺址 2014-06-06 10:06:28這支新疆哈密科考隊與地方合作,在當地發現一處新的白堊紀翼龍動物群。這一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唯一一處三維立體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化石遺址。(記者 徐瑞哲) 翼龍是會飛的爬行動物,比鳥類早約7000萬年飛向天空。
-
新疆哈密發現世界最大翼龍化石群
央廣網烏魯木齊11月5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哈密臺記者李瀚麒)新疆哈密地區發現世界迄今為止最大翼龍化石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新疆哈密科考隊日前宣布,新發現的哈密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三維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的翼龍化石遺址。
-
絲綢之路進入新疆的第一個城市,藏有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遺址
哈密博物館一層為哈密自然與地質陳列廳,為了展現博物館的專業性與科學性,特邀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幫助設計。這裡展出許多大型古脊椎動物的復原、鳥類化石和魚類化石等一百多件,深受中小學生孩子們的喜愛。恐龍蛋化石,蛋殼外表面光滑無紋飾。蛋殼一般雜亂排列,沒有明顯的蛋窩形態。
-
世界首次!新疆哈密發現三維翼龍胚胎化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生、新疆哈密科考隊成員陳鶴向記者展示哈密翼龍蛋及胚胎化石模型和哈密翼龍復原圖(11月30日攝)。汪筱林告訴記者,科考隊考察了上千平方千米的戈壁大漠,釐定了翼龍及恐龍化石的分布範圍、富集和埋藏規律。
-
新疆哈密現「翼龍伊甸園」 全球首次發現立體保存翼龍胚胎化石
央廣網哈密12月2日消息(記者吳卓勝)「發現史前伊甸園,破解翼龍生命史,大量3D翼龍蛋與胚胎化石全球首現」新聞發布會昨天在新疆哈密舉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新疆哈密科考隊經過十多年的野外考察,發現了「翼龍伊甸園」。
-
昌吉恐龍館啟動翼龍主題展 3D翼龍蛋等稀有化石亮相!
4月29日,以恐龍時代空中霸主翼龍為主題的「飛向白堊紀——中國翼龍化石展」在昌吉恐龍館拉開序幕,大量世界稀有的翼龍化石及恐龍生活復原場景等在該館與觀眾見面,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科考學習之處。昌吉恐龍館建於2009年,於201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全館佔地面積83畝,建築面積8729平方米,是目前我區最大的室內恐龍主題博物館。
-
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獲批「國家級」
好消息3月25日,記者從哈密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確定,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點擊播放 GIF 0.3M新疆哈密翼龍科普樂園「自2006年開始,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地質公園內發現了哈密翼龍動物群,包括數以千萬計的雌雄哈密翼龍,以及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和胚胎等,被稱為』翼龍伊甸園『,這對了解和揭示翼龍生命史和深入了解白堊紀古環境、古氣候和古地理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
【酷新聞】科學家在新疆哈密找到「翼龍伊甸園」 首次發現三維保存的翼龍胚胎!
12月1日,百合網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全資子公司百合時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擬出資1300萬元參與北京美到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到家」)的增資活動。據悉,美到家的註冊資本為100萬元,百合時代、天津捂吧到家生活服務有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鑫美潤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擬共出資1900萬元,認購美到家新增註冊資本,以及計入到美到家的資本公積。增資完成後將持有美到家5%的股權。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 三維立體胚胎化石16枚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汪筱林研究員帶領科考隊在新疆哈密考察十餘年,發現了這份令科學家驚喜的化石標本。215枚翼龍蛋,呈橢圓形,長軸多約為6釐米。其中,有16枚翼龍蛋是含有三維立體結構的胚胎化石,這是人類的首次發現。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中國十大恐龍化石排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介紹,十餘年間,科考隊考察面積達2000多平方千米,翼龍面積約幾十平方千米,一平方米差不多存在一個翼龍個體。 翼龍3D還原圖。繪畫:趙闖;科學指導:汪筱林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
-
來哈密 體驗大海道「火星之旅」吧
哈密雅丹大海道水源地距哈密市區西南150公裡的茫茫戈壁上,有一個神秘的地方。哈密雅丹地處絲綢古道,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規模最大、地質形態發育最成熟、最具觀賞價值、唯一發現人類居住遺址的雅丹地貌群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埋藏地,而大海道是近期發現的哈密雅丹地貌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12月11-13日,哈密市聯合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手),推出冬春季體驗遊活動。
-
世界上最大的翼龍:披羽蛇翼龍
翼龍: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中生代三疊紀出現在地球上的翼龍是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但有人懷疑它只是徒有虛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因其大腦中處理平衡信息的神經組織相當發達,翼龍不僅能像鳥類一樣飛翔,而且很可能是飛行能手。美國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使用計算機分層造影掃描技術,依據化石建立了翼龍大腦的三維圖像。圖像顯示,翼龍的小腦葉片相當發達,其質量佔腦質量的7.5%,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動物中比例最高的。
-
億年「翼龍伊甸園」胚胎化石首現,原來翼龍是卵生?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生命新知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11月30日,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表示,經過多年野外科考工作,他們在新疆哈密的戈壁灘發現超過200枚翼龍蛋化石以及大量翼龍骨骼化石,幫助還原了這一史前「空中霸主」的發育成長史。
-
探秘「翼龍公園」
在這裡,「沉睡」著數以千萬計的翼龍化石,因此被考古學家們形象地稱為「翼龍公園」。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幾小塊非常破碎的骨骼,後經鑑定為翼龍化石,從此揭開了哈密翼龍重大發現和研究的序幕。通過十多年的戈壁野外考察,哈密成為我國又一重要的翼龍化石寶庫。
-
中國發現世界首枚翼龍胚胎化石 證明了翼龍與鳥類一樣是卵生而非胎生
據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 我國科學家日前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世界上第一枚翼龍胚胎化石,證明翼龍與其它爬行動物和鳥類一樣是卵生的而非胎生的。 汪筱林與周忠和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據他們介紹,一個幾乎完整關聯的翼龍胚胎化石骨架全部處在橢圓形蛋殼中,蛋的最大長度53毫米,最大寬度41毫米。胚胎化石骨架保存非常精美完整。
-
環江翼龍化石,出自甘肅慶陽三十里舖
恐龍距離我們人類的時間距離無比遙遠,流傳於猜想中的侏羅紀,恐龍世界,想想都神奇無比。而世界各地出土的恐龍化石,使得人類大致了解了體型龐大的恐龍模樣。對研究地球的歷史演變,古生物進化人類起源提供了依據。其存在的年代比準葛爾白堊紀的翼龍,要久遠的太多。環江翼龍的出土,對於科學界研究慶陽乃至中國及世界,古地理與古氣候環境,提供了寶貴及獨特的依據。設想一下,地球漫長歷史中的侏羅紀晚期,古慶陽地域,河流密布,森林浩瀚無邊。
-
最大翼龍之一,部分化石讓人以為是大海鳥,敢捕食恐龍的巨型翼龍
在恐龍時代,恐龍是佔據統治地位,但還有一類不是恐龍的翼龍,也是和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一些體型巨大的翼龍甚至能獵食恐龍,這次來認識一種最大的翼龍之一——哈特茲哥翼龍,哈特茲哥翼龍和風神翼龍是體型最大的翼龍,翼展都超過12米,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的翼龍。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原標題: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