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C#之父首次訪華:55歲了 每天都寫代碼

2020-12-07 快科技

Delphi、C#之父Anders Hejlsberg 近日首次訪華,並在10月24日和27日參加了兩場見面會,分享了他目前領導開發的TypeScript項目,並與國內前端開發者近距離交流。本文就為讀者描述一下近距離接觸大師的印象,以及Anders對TypeScript的設計理念和想法。

Anders Hejlsberg(安德斯·海爾斯伯格)於1960年出生於丹麥,在Borland公司開發出Turbo Pascal和Delphi之後加入微軟,主持微軟下一代開發工具的研發。

他為微軟開發和設計出Visual J++、.NET平臺以及C#語言,可以說他開發出的軟體和語言影響全世界整整一代程式設計師。

目前,他是C#語言的首席架構師和TypeScript的核心開發者與TypeScript開源項目的重要領導人。

Anders印象

Anders現年55歲,在軟體開發的道路上已經走過30餘年,但仍然對工作充滿熱情。他性格和善而風趣,同時,還是個純粹的程式設計師,每天仍然有很多時間花在編程上。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大家紛紛圍著他捨不得分開,這是一位讓人願意親近的長者、前輩和大師。

筆者將他的印象總結為三點:終身編程、開源信徒、語言大師。

終身編程

Anders現在每天仍然花大量的時間實際寫代碼,並且未來會一直寫下去。他很清醒的知道自己長處:「相比起管理,我還是更擅長於編程。」

事實上,Anders的成名之作Turbo Pascal通過出售軟體授權就讓他獲得了大量財富,之後微軟高薪聘請更讓他衣食無憂,Anders不僅僅是可以轉管理——只要他開口,微軟有很多的職位在等著他——他甚至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但他仍然堅持編程,因為這是他的興趣和激情所在。

對於他如何能達到現在的成就,他表示,10000小時定律和興趣是很重要的因素,編程是一項需要時間來掌握的技能。

Anders說,他回憶一下,的確是花了這麼長時間才真正掌握編程,而另一方面,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兩個工作,一個給的多些,另一個給的少些,但是是你感興趣的事業,Anders建議選感興趣的那個。

國內有不少資深程式設計師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都轉了管理,但仍對編程難以忘懷,了解Anders的生平和想法,想必會有所啟發。

開源信徒

Anders對開源精神的認同和身體力行讓人驚訝,他現在在Github上每天要提交十多次代碼。很難想像他來自微軟,當然,微軟現在其實也在擁抱開源,並且這其中也有Anders的努力。

微軟自Satya Nadella(薩提亞·納德拉)擔任CEO後,開始融入社區,向開發者示好,其中的重要舉措就是開源,Anders是其背後的推動力量之一。

不僅他之前參與的.NET核心引擎CoreCLR開源,現在的TypeScript也徹底是由社區主導的開源項目,微軟並不幹涉TypeScript的發展方向,所有決策都由社區得出。

在Anders的分享裡,他總結微軟現在的開源戰略:

• 新開發項目首選開源

• 創立.NET基金會管理開源項目

• 開源+開放開發,使用並依賴Github

• 跨平臺開發工具,典型的如Visual Studio Code

Anders認為開源是軟體開發的趨勢,現在如果你的軟體不是開源的,開發者可能更願意選擇別的開源的解決方案。

語言大師

Anders在語言設計、開發工具、編譯器等諸多領域都有非常深厚的功底,這為他設計出C#語言打下了基礎,C#語言被公認為設計非常優秀的語言,作為它的創造者,Anders毫無疑問是一位語言設計的大師。在現場他分享了一些對程式語言的看法:

• 極簡:Anders喜歡簡單(simplicity),除非必要,否則不添加語言特性,一個好的語言特性是它必須的最小集。

• 設計存活時間更長的語言:有些程式語言隨著時間流逝不再流行,但有些語言如C語言,幾十年過去了仍然被很多人使用,語言與趨勢(如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無關,語言設計者的目標是設計存活更長時間的語言。

• 困難即美味:記者問到Anders對JavaScript語言的看法,他認為JavaScript在設計上有諸多問題,但仍然有其優點,更重要的是,用戶很多,並且難以被替代。至於Anders為何會選擇修補JavaScript,他認為這對他是一項挑戰,以前沒有人做過,解決這一問題對他就像美味一般。

TypeScript:大JS生態圈的一環

TypeScript最近發布了1.6版本,它在社區裡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比如有人從CoffeeScript遷移到TypeScript,也有人認為它比Facebook的Flow更好。這一切都要歸功於Anders為TypeScript帶來的優秀設計。

Anders分享道,其實TypeScript做的並不多。它的兩大特性,第一個給JavaScript加上可選的類型系統,Anders表示,很多事情是只有靜態類型才能做的,給JavaScript加上靜態類型後,就能將調試從運行期提前到編碼期,諸如類型檢查、越界檢查這樣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Anders現場的演示可以看到,TypeScript的開發體驗的確遠遠超過以往純JavaScript的開發體驗,無需運行程序即可修復潛在bug。

另一個特性是支持未來的ES 6甚至ES 7,最近的更新都與此有關。在TypeScript中,你可以直接使用ES 6的最新特性,在編譯時它會自動編譯到ES 3或ES 5,這個功能和最近流行的Babel類似,事實上,Anders認為TypeScript的競爭對手並非Dart、CoffeeScript這類語言,而是Babel,不過TypeScript的類型系統是Babel無法做到的,Babel也僅是一個編譯工具,無法提供更好的開發體驗。

在問到對TypeScript將來的規劃時,Anders顯得很克制。TypeScript不追求替代JavaScript,沒有計劃直接運行在瀏覽器、系統裡,它僅僅關注在編譯到JavaScript之前的事情,編譯之後的事情,諸如JavaScript性能調優等等,並不關心。

Anders表示,TypeScript最大的目的是讓程式設計師更具創造性,提高生產力,它將極大的增強JavaScript編寫應用的開發和調試環節,讓JavaScript能夠方便用於編寫大型應用,進行多人協作。

這種定位讓TypeScript能更輕鬆的被JS程式設計師所接受,除了上面提到社區的反應,最知名的還要數Google採用TypeScript來開發其Angular 2框架,Google和微軟甚至為此第一次聯合召開發布會。在國內,也有HTML5遊戲引擎Egret使用TypeScript進行開發。由此可見,TypeScript已經足夠可用,甚至進入大公司的生產環境。

當然,最後讓人推薦TypeScript的原因,還有Anders本身,有如此大牛帶領,相信這門語言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它的未來不可限量。

相關焦點

  • 馬化騰每天刷 Leetcode?代碼你打算寫到幾歲?雷軍、張一鳴都曾寫過...
    馬化騰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程式設計師之一,如果身價超3千億的他還在每天寫代碼,確實是"不忘初心"。絕大多數的網際網路大佬創業成功之後,已不用再親自寫代碼。這也代表,他們已經通過寫代碼創造出市場最需要的產品,實現巨大商業價值。而他們曾經寫出的代碼,即便放到今天,也會被很多開發者交口稱讚。當然,也有人在功成名就之後,把寫代碼當做新的生活,從頭學起——潘石屹在56歲生日當天,宣布開始學習 Python。現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的商業大佬們曾經用代碼寫的故事。
  • 萊比錫《聖-託馬斯合唱團》 2015首次訪華巡演
    原標題:萊比錫《聖-託馬斯合唱團》 2015首次訪華巡演 海報  搜狐娛樂訊 德奧音樂名團 巴赫傳世瑰寶:萊比錫《聖 託馬斯合唱團》2015首次訪華巡演  (巴赫男童合唱團)>巴赫男童合唱團巴赫男童合唱團  德奧音樂名團 巴赫傳世瑰寶  萊比錫《聖 託馬斯合唱團》  (巴赫男童合唱團)  2015首次訪華巡演
  • 超過三十歲就不適合寫代碼了?看看國外程式設計師怎麼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我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每天都需要學習新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大腦開始變得不如從前,但最重要的是,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睡眠。作為開發人員工作變得更加困難。雖然我還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對我的職業前景還是有些懷疑。對我來說,比較多的建議是開始尋求人性化的(技術性不那麼強)工作,比如管理或指導。
  • 薩爾瓦多總統首次訪華落幕, 建交一年後中薩合作規模擴大
    2019年12月6日,在就職僅半年後,薩爾瓦多新任總統布克爾首次訪華行程在上海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這裡讓人印象深刻,這座城市、這個國家非常、非常、非常的美麗。在這裡,就好像是在未來一樣。」38歲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5日晚在上海乘船夜遊浦江時,如此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描述自己首次中國之行的感受。
  • 38歲才接觸計算機,中國殺毒軟體之父的故事
    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編程,程式設計師這份職業似乎要逐漸變得年輕化,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網友都在網上發帖,說自己現在二三十歲才知道學習,真的是趕不上零零後們了。但不知道小夥伴們知不知道,製作出中國第一款殺毒軟體,為中國計算機安全立下汗馬功勞的王江民是在三十八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計算機,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中國殺毒軟體之父的故事吧。王江民先生1951年的時候出生在了上海,童年的他可謂是多災多難,3歲時患上了小兒麻痺症,一生都伴隨著腿部殘疾。到了小學一年級時,他又遇到了車禍,腿被撞骨折了。
  • 程式設計師們都崇拜的人工智慧之父圖靈是誰?
    12歲他自己用海藻提取碘,14歲他用法語做密碼,1927年末,年僅15歲的圖靈為了幫助父母(圖靈的父親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母親是巴黎大學的高材生)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寫了愛因斯坦的一部著作的內容提要,表現出他已具備非同凡響的數學水平和科學理解力。17歲他寫信討論薛丁格的量子理論。在少年圖靈眼中,推導公式才是他的樂趣。
  • 霍金三次訪華往事:喜歡中國食物 兩次登上長城
    霍金三次訪華往事  伴隨著《時間簡史》的暢銷,霍金在中國的知名度已經遠非1985年他第一次訪華時可比。2002年,霍金二次訪華,受到了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接見。而他首次訪華那次,中科大為了體現對客人的尊重和提高接待「檔次」,經過多方努力,也只是找到了一位身份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天文學教授來作陪。
  • 美國總統訪華,為啥愛「秀」中國名言?
    韓國前總統樸槿惠這位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粉絲」,在清華演講時旁徵博引,開場白和結尾都使用了漢語,先是借用《中庸》的「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爾後又有的放矢地「大秀」源於《周易》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縱觀外國領導人訪華報導,美國歷任總統來華「秀」中國名言的例子是比較多的,前赴後繼,頗有將「秀」進行到底之勢。
  • 新加坡開國之父李光耀病逝 周日舉行國葬
    ■ 現場  弔唁簿上寫下緬懷  昨日,為悼念新加坡開國之父李光耀,新加坡駐華使館降下半旗,使館舉行了弔唁簿籤名紀念活動,該活動對公眾開放,到29日結束,每天10時到12時,14時到16時,弔唁者須攜帶身份證件。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使館弔唁現場,使館門前仍然擺放著民眾留下的鮮花,登記表上寫滿了一長串弔唁者的名字,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
  • 中國國內航空公司首次實行代碼共享
    中新社廣州三月一日電:從今天起,在廣州至昆明往返航線上,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雲南航空公司正式實行聯名式代碼共享。這是中國國內航空公司之間首次實行此種業務合作。此前南航已與美國達美、韓國韓亞、日本佳速等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在一些國際航線上實行代碼共享。
  • 卡梅倫訪華 微博曬成果
    他2010年5月就任現職,當年11月對華進行首次正式訪問。  國家主席習近平2日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李克強總理舉行歡迎儀式,並與卡梅倫舉行會談。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也會見了卡梅倫。2日,卡梅倫與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還在京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會開幕式。  當天,中英籤署合作文件,雙方介紹了會晤成果,共同見證了中英兩國投資、金融等10各領域合作文件的籤署。
  • 阿里傳奇程式設計師,只會寫代碼,卻從一名員工做到了合伙人
    阿里傳奇程式設計師,只會寫代碼,卻從一名員工做到了合伙人。1967年,蔡景現出生於浙江省蒼南縣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小時候他學習一般,性格也比較內向,但在蔡景現平凡普通的校園成長經歷中,一本basic的程式語言書改變了他的生命歷程。在蔡景現為補考而煩惱時,他無意間接觸到了他人生中第一本程式語言書,並且從此沉迷於對編程的學習中。
  • 外媒聚焦馬克龍訪華 稱「駿馬外交」是順大勢而為
    這一次,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用「駿馬外交」敲開了中國2018年的外交大門。  這匹叫作維蘇威的8歲塞拉•法蘭西溫血馬作為國禮可以說最合適不過。這個年齡的種馬不僅體格健美,而且性格已經十分沉穩溫順了。擁有歐洲最勇敢堅強的駿馬血統,維蘇威也象徵了法蘭西精神。所以「儘管贈送活物,要受到交通、氣候和各國動物檢疫標準不同的各種困難」,但馬克龍還是帶著他的維蘇威來到了中國。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逝世 享年95歲
    新華網洛杉磯11月11日專電(記者曹衛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11日「因自然原因」在洛杉磯附近的家中逝世,享年95歲。德魯克於1954年首次提出「管理學」的概念。他於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一書被許多國家的企業與學術界奉為管理學「聖經」。
  • 醫學史上的7月6日:巴斯德首次使用狂犬疫苗,微生物之父就是他
    1885年7月6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次為一個被瘋狗咬傷的9歲男孩注射了他發明的狂犬病疫苗。因此,巴斯德也被後人譽為「微生物學之父」「微生物工程學之父」。
  • C語言之父和Linux之父誰更偉大?
    Git另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在於絕大多數操作都可以在本地執行,而每個本地都可以從伺服器獲取一份完整的倉庫代碼,而且在沒網的時候仍然可以修改和使用大部分命令,在方便的時候再跟伺服器進行同步,這樣可以更好的實現多人聯合編程。
  • 現代密碼學之父:我經常把密碼寫下來,放在錢包裡
    這些都是科技發展背後的隱憂。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在精準為用戶「畫像」的同時,我們的偏好是否被惡意利用?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人工智慧是否終將超越人類?  可能最不願看到今天這個局面的,是「現代密碼學之父」惠特菲爾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
  • 一行Python代碼寫階乘函數
    背景我以前用Dart寫過一行的階乘函數:fact(double n) => n < 0 ? throw ('n must be bigger than 0') : n == 0 ?1 : n * fact(n - 1);現在突(xián)發(zhe)奇(méi)想(shì),用Python寫。貌似網上還沒有這樣的例子,所以我就發出來了。要求使用一行代碼編寫函數。調用方式為fact(x),其中x為要求階乘的數。不得使用分號以變相湊成一行。
  • C# 知識體系構建(二)| C# 1.0 上
    有了以上這些特性,C# 1.0就足夠我們去寫一些應用程式了。對於有點經驗的同學來說,以上的這些特性:除了結構(Struct)和事件(Event),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最起碼在寫項目的時候都有接觸過。由於本文是比較偏向C#使用進階的,一些非常基礎的東西就不做過多地介紹了。
  • Linux 之父拒絕 996,Swift、Python 之父痴迷深夜編程,程式設計師之神...
    【CSDN編者按】程式設計師大佬們都是什麼時候敲代碼呢?熬夜到天明嗎?下面這篇文章是關於各個程式設計師大佬們的代碼提交時間圖表。讓我們一睹為快吧。作者 | Ivan Bessarabov譯者 | 胡雪蕊,責編 | 胡巍巍以下為譯文:我非常好奇著名的程式設計師在什麼時候工作。這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程式設計師工作的結果就是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