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編程,程式設計師這份職業似乎要逐漸變得年輕化,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網友都在網上發帖,說自己現在二三十歲才知道學習,真的是趕不上零零後們了。但不知道小夥伴們知不知道,製作出中國第一款殺毒軟體,為中國計算機安全立下汗馬功勞的王江民是在三十八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計算機,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中國殺毒軟體之父的故事吧。
王江民先生1951年的時候出生在了上海,童年的他可謂是多災多難,3歲時患上了小兒麻痺症,一生都伴隨著腿部殘疾。到了小學一年級時,他又遇到了車禍,腿被撞骨折了。但是優秀的人往往不會被挫折所擊倒,不能跟小夥伴一樣到外面玩耍的王江民在電子原件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他不斷地學習,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學會了製作相當複雜的無線電和收音機。
由於在當時覺得讀到高學歷作為一個殘疾人出路也不多的情況下,王江民在讀完初中之後選擇了輟學,回到了老家工廠當了一名學徒工。在這裡,他勤奮好學的特點再一次的到了體現,每天工作完成之後就自己學習各種機械知識,有了一些積蓄之後還上了職工業餘大學,很快就被提拔為了 煙臺機械廠、煙臺光學儀器廠的技術員和煙臺軸承儀器總廠的高級工程師,參與設計多種雷射器、水準儀等等,拿到多項專利。
1987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工廠中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需要使用計算機進行控制,王江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次學習機會,第一次接觸到計算機並且喜歡上了它。一年之後,他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一筆巨款,給自己買了一臺"中華學習機",開始學習程式語言。當時他的孩子正在上小學,所以王江民就拿孩子的教材編寫了一個面向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數學教育軟體,並且發布到了計算機雜誌《軟體報》上面。當時《軟體報》還出了一個排行榜,將他的這個軟體排在了第二名,第一名則是大名鼎鼎的金山公司旗下辦公軟體《WPS》。
本來還想繼續將教育軟體做下去,但是他在本職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麻煩。當時他在公司中負責給客戶開發控制車床的軟體,那段時間計算機病毒剛剛興起,到處都是中毒的電腦。客戶的電腦在中毒後總會找到王江民,認為是他的軟體做得不好。無奈之下的王江民開始試著幫客戶們的電腦殺毒,但是當時的殺毒程序只能針對一種病毒,王江民覺得這樣太麻煩,突發奇想開發出了一款能夠同時殺死6種病毒的殺毒軟體,命名為KV6,開始朝中國殺毒軟體之父的位置邁進。
1996年,在中國的創業熱潮之下,王江民來到北京中關村建立了北京江民新技術公司,並且在不久之後發明了"廣譜病毒特徵碼",這項領先於世界的技術能夠有效識別病毒的變種,攻克了當時國際上多位計算機反病毒專家都認為難以解決的問題,從此讓王江民和他的KV殺毒軟體名聲大噪。為了讓用戶們能夠在當時網絡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及時更新軟體,用於對層出不窮的新病毒進行查殺,江民新技術公司定期在《軟體報》上刊登一些代碼,指導用戶自己對殺毒軟體進行更新,受到了當時網友們的大量好評。
不過,隨著KV殺毒軟體的大賣,盜版商們也盯上了他。市場上出現了大量KV殺毒軟體的盜版,嚴重影響了江民新技術公司的營收。於是王江民想了一個辦法,在新版本的KV殺毒軟體中加入一段代碼,一旦檢測到是盜版,就會鎖住電腦硬碟,讓用戶無法開機。這一舉動讓當時版權意識薄弱的消費者們相當不滿,紛紛提出抗議,當時公安局還向王江民罰款了3000塊。不過後來人們再談起這件事的時候,都誇讚王江民先生為"中國軟體反盜版第一人"。
之後盜版的泛濫和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不斷增多,特別是出現以免費為賣點的360殺毒之後,江民殺毒軟體漸漸推出消費者市場,逐漸轉為為企業提供安全服務的公司。而王江民先生也慢慢退居幕後,2008年,他擔任北京奧運會的信息網絡安全專家,為北京奧運會的順利執行保駕護航,之後又擔任了多家大學的教授和殘疾人協會的理事,最終於2010年突發心臟病離開了人世,曾經作為競爭對手的360、金山、瑞星等各大殺毒軟體公司為了緬懷他也將官方網站設置成了黑白色。
王江民先生從小面臨著惡劣的條件,遭受著命運的打擊,但他並沒有為之屈服,在38歲的高齡之下仍然堅持學習新事物,將自己的下半生奉獻給了中國計算機安全事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相比之下,我們有著更多的時間,有著更好的條件,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