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這張菜架的圖,
你會想到什麼?
是不是很像你家小區裡的小菜站?
菜架上擺著大蔥、白菜、冬瓜,
籃子裡放著蘑菇,
袋子裡裝著土豆和洋蔥,
旁邊地上還有個不小心摔爛的西紅柿。
老闆不知道去了哪裡,
就留下了稱重的電子秤,
和收款的二維碼。
可要是告訴你,
這些看起來還挺新鮮的蔬菜
其實全是假的,
它們都是黏土捏出來的呢?
「這怎麼可能?!」
「這看起來也太真了吧!」
幾乎所有看過錢土豆兒所製作的
「微縮黏土蔬菜」的人,
都會發出這樣的驚嘆。
「微縮版」黏土辣椒與實物對比
沒錯,這些所有的蔬菜,
都是用黏土上色製成,
和實物比起來很微小,
可是它們又這麼逼真,
連洋蔥心顏色的變化,
苦瓜裡的小籽,
都被完美呈現了出來。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
它們的製作者
90後全職媽媽錢土豆兒,
從沒有學習過一天美術!
90後全職媽媽錢土豆兒
4年前錢土豆兒的孩子出生,
她也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每天的生活開始一成不變,
孩子成了生活的全部,
有時也會覺得很累很茫然。
「孩子4個月大的時候,
偶然看到姐姐家孩子在玩黏土,
覺得很有趣,立馬買了一套,
帶孩子的間隙做手工,
終於找到了樂趣!」
袖珍版的蘿蔔,連表皮的斑點也被完美呈現
微縮版土豆,十分逼真
由於沒有學過美術,
開始的時候
錢土豆兒也是跟著網上的教程去學習,
然後慢慢地嘗試自己摸索、研究。
「最早是比照著家裡生活物品做,
比如水杯、暖水壺、拖把……
而後就嘗試做蔬菜,
因為這是每天必備的東西,
種類很多,觀察起來也方便。」
真黃瓜與黏土黃瓜,表皮的小刺也被製作了出來
很多人都驚訝於
錢土豆兒做的蔬菜水果的逼真,
不僅蔬菜的根莖葉片紋理清晰,
色彩過渡也和實物一樣自然,
就連蔬果表面的斑點、泥土,
也都被完美地製作了出來,
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而這一切的背後,
都來自於細緻的觀察
和一遍遍的嘗試。
錢土豆兒每次做微縮黏土手工,
都會把實物放到桌上,
反覆觀察顏色、形態,
然後用黏土嘗試調出最接近實物的顏色,
每次都要嘗試好幾次
才能調出滿意的顏色,
然後做出形狀。
很多時候還要用顏料進行二次上色,
完成一個作品需要三四天
甚至更長時間。
「我感覺最難的就是調色,
顏色調不出來就什麼也做不了。」
以假亂真的「雞腿」
在做黏土西紅柿的時候,
錢土豆兒就反覆上色了很久。
「西紅柿的顏色很難把控,
一般的紅色塗上去很假,
得反覆實驗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為了展現剖開的西紅柿
那種水汪汪的效果,
錢土豆兒還學習了滴膠製作,
有了這種技法的加持,
就算是「摔壞」的西紅柿
看起來也惟妙惟肖了。
錢土豆兒把她的微縮黏土蔬果作品
發布在了網上,
立馬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粉絲。
「這是什麼神仙技術!」
「我缺是黏土嗎?我缺的是這雙手啊!」
面對無數的誇讚,
錢土豆兒卻很淡然。
「其實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即使是對現在的我來說,
每一件作品開始之前都是有困難的,
都要經過不斷的嘗試,
失敗幾次才有可能做出來。
面對沒有做過的東西,
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新手。」
在錢土豆兒看來,
製作微縮黏土並沒有什麼訣竅,
「就是很笨的方法,
一遍一遍地嘗試,
不停地推翻重來,
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
失敗了多少次……
不管做什麼東西,
第一步都要多觀察,
然後再去嘗試著做,
或者先做簡單的東西來鍛鍊手感。」
除開蔬菜水果,
錢土豆兒又開始了新的嘗試。
看看下面的西紅柿炒雞蛋、香煎牛排,
是不是也足以亂真了呢?
可以說,黏土手工為錢土豆兒
打開了一扇新的人生大門。
「我相信很多全職媽媽都跟我以前一樣,
生活全部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
每天為了家庭操勞,
早就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總是感覺很累,還對生活很迷茫。
其實我想說的是,
我們可以為了家庭付出一切,
但是不能失去自我。」
錢土豆兒的微博簡介上
寫著這樣一句話——
「把零碎的時間搜集起來成全自己的小興趣。」
是的,在工作生活的間隙,
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努力嘗試,全情投入,
沒準兒,你也能像錢土豆兒一樣,
發現自己身上
之前未曾發現的閃光點哦!
文字由人民日報文創原創,
圖片來自錢土豆兒,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