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孩子上了三年級,全職媽媽就多了」班主任說出的理由,很真實

2021-01-08 騰訊網

有不少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明明一二年級學習成績還可以的孩子,但到了三年級就會出現明顯的滑坡。

所以大家也會說,孩子到了三年級,就好比進入了小學階段的分水嶺,需要父母格外注意。

其實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相對簡單,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就已學過,有些孩子一些甚至光靠「吃老本兒」便可應付,但到了三年級,知識明顯變得不同,僅一科語文,從閱讀理解到作文,就能拉開孩子們的成績。

因此,有一種現象叫「三年級現象」,即孩子進入三年級後,寶媽們陸續辭職,當起了全職媽媽的現象。

班主任:「等孩子上了三年級以後,全職媽媽就會多了」

小荷的媽媽原本在一家公司當財務,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孩子,加之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尚可,小荷的媽媽也很佛系。

不過,自從孩子開始上網課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畢竟網課這考驗著孩子的學習能力,也考驗著家長指導孩子學習的能力。

所以小荷三年級開學後的首次考試成績就直接墊底,這可急壞了小荷的媽媽,同樣是在家學習,別人家的孩子有媽媽輔導,小荷全靠自己,自覺性和學習能力肯定有差距。

要強的小荷媽媽直接辭職回家帶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荷的成績終於追了上來,小荷媽這才鬆了口氣。

期末與老師聊天時,小荷媽告訴老師自己為了孩子已經辭職,本以為老師會很驚訝,沒想到老師特別淡定的表示:「等孩子上了三年級以後,全職的媽媽就會多了。」

小荷媽媽原本以為自己是個例外,沒想到卻變成了大多數,但她不明白為啥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很多寶媽就辭職了呢?

其實寶媽會選擇辭職大多是出於這些原因

對於許多媽媽來說,自己的事業再重要,也比不過孩子重要,所以班主任說出的以下幾個理由還是很真實的。

首先,三年級所學的知識會有一個大幅度的跨越

一二年級的學習只作為基礎,普通小學主科就只有語文和數學,而且老師也不分科。

但到了三年級,不僅增長了英語,語文和數學也增加了難度,加之許多城市四年級還有統考,因此,學習的壓力一下就上來了。

其次,家長在這一時期才能看出孩子與同學之間的差距

許多家長在孩子一二年級時表現得很佛系,但到了三年級,學習難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此時家長就會發現,有些孩子不學習真的就與同學們拉開差距了,自然繃不住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壓力。

最後,不少孩子都是在3年級時開始補課的

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不少孩子都會在三年級時開始補課,英語、數學、大語文成為主要科目,之前低年級的興趣班有些都被叫停,因此,家長們覺得,如不努力恐怕很能追上同齡人,所以為了能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學業問題,家長索性也就辭職了。

那麼三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的分水嶺,家長該怎麼做?

待孩子到了三年級家長們才開始著急的,都屬於臨陣磨槍型,其實好的規劃要始於早期,越早養成一些好的習慣,越有利於孩子日後學習。

1) 提前幫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幫助孩子養喜歡閱讀的習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預習新課、及時複習的習慣等,只有自覺學習的習慣,家長才能省心省力。

2)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要耐心

輔導作業的確辛苦,但家長先要放平心態,正是因為孩子不會才需要您的輔導,學習和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學會了自然就明白了。

3)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

同時,要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一方面是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慢慢消化學習內容的空間;另一方面不要讓學習佔滿了孩子快樂的童年。

【媽咪有話說:】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孩子壓力大,家長的壓力更大。我們拼盡了全力,但往往孩子還是普通的孩子,正如家長還是普通的家長一樣。不過我們有句古話叫「盡人力、聽天命」,希望與各位寶媽共勉。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孩子到了三年級,寶媽就開始當全職媽媽這件事情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可怕的「三年級現象」?該如何避免?這些關鍵點要記牢
    學會這些技巧,防患於未然案例一:婷婷是一個全職媽媽,為了培養孩子全方面發展,婷婷在4歲的時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到了孩子7歲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小學成績更好,婷婷又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雖然費用很高,到婷婷覺得非常值。
  • 「小學三年級現象」引共鳴 學生開始讓人費心
    一篇關於「三年級現象」的文章,最近在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上發表後,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點擊率迅速上10萬+。在評論平臺上,家長的留言也很熱鬧:  「我家孩子也有以上情況,更頭疼的是作業拖拉思想不集中,沒有緊迫感。具體要怎麼做?」
  • 為何有些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成績還不如上班族媽媽?差距在於此
    01 確實,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後,就辭職回家做起了全職媽媽,因為沒有什麼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 當然也有部分媽媽因為有了孩子,經濟壓力更大,選擇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帶孩子,每天也是很辛苦。
  • 孩子二年級看圖寫話就寫不好,開學上三年級作文怎樣開竅
    孩子開學就上三年級了,對於在二年級看圖寫話都寫不好、不會好的孩子來說,最著急的可能就是媽媽了,這要是上了三年級不要寫作文了,可怎麼辦啊?先別急,且聽小徐老師來傳授幾招。對小學生來說,作文入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觀察到創作,從句子到段落再到一篇結構嚴謹的作文需要一步步的訓練,不可拔苗助長。
  • 全職媽媽:生活在被偷走的那幾年
    原創 丁香媽媽 最近,關於全職媽媽的討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在大部分人眼中,全職媽媽似乎是一個非常不體面的選擇。有些人覺得,那是「放棄自己努力,選擇了更輕鬆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覺得「全職媽媽並不輕鬆,而且和社會脫節,以後老公也會慢慢看不到你的價值」。真實的全職媽媽她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等晚上孩子睡了,我找你可以麼?」乍一聽,像是一個曖昧的、奇怪的接頭信號。
  • 孩子看了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為什麼三年級成績會拉開距離...
    ,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取經」: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每次寫讀後感都愁得想哭。朋友非常不明白,從小給娃買書就沒斷過,為什麼看盡了千冊書,卻連句讀後感都寫不出來?朋友的意思是你文筆好,給點意見,怎麼讓孩子會「寫作」?因為CC馬上也要上小學,所以,我很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又專門跟當小學老師的朋友諮詢了一下這種情況。
  • 全職媽媽未必知道的20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小遊戲。
    原標題:全職媽媽未必知道的20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小遊戲。 2、畫格子 5歲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預備一張大方格紙以及一些常見的動物卡片或數字卡片。媽媽在第一個格子中擺進4種小動物的卡片或數字卡片,讓孩子仔細觀察一會兒後,拿掉卡片,讓孩子動腦筋,幫助這些小動物或數字回到自己的家。若孩子找到了,媽媽再放6張小動物或數字卡片到另一格子上,重複步驟。
  • 五年級第六單元作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
    五年級六單元的作文是以書信的形式,對爸爸媽媽說心裡話。一般情況下,孩子對媽媽說比較容易,而對爸爸說就比較難了,也比較少了。因為在孩子心裡,媽媽是溫柔的,可以無話不說;爸爸是威嚴的,父愛像座山。一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當爸爸的看一下孩子想說什麼,小朋友們可以參考和借鑑怎樣寫好作文。
  • 全職媽媽真的是寄生蟲嗎?
    今天看到一個自己工作,婆婆帶娃的寶媽發朋友圈說全職媽媽都是寄生蟲。感覺有點噁心,又有點委屈,社會最全職媽媽惡意這麼大嗎?有的媽媽還說,我們明明犧牲了自己的工作,犧牲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為什麼還要被罵,為什麼生完孩子就這麼慘呢?
  • 成為母親後,做全職媽媽你後悔了嗎?
    ——題記央視網消息:(記者 蔡純琳 闞純裕 孟利錚)今年四月,阿颯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自己做全職媽媽的經歷和感受,一周內她收穫了10萬多粉絲,很多人在評論中重複著她短視頻中的文字:「孩子誰都拴不住,唯獨拴住了媽媽。」
  • 全職媽媽初中文化如何提升學歷?
    全職媽媽初中文化如何提升學歷?當今這個社會,學歷是阻礙很多工作技能高的人找到滿意工作的絆腳石。雖說,這個世界,工作看的是能力。但是很多名企,甚至是一般的企業,沒有進入圈子的入場券又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華?如何有機會進入企業被賞識?可能有很多人會反駁,比爾.蓋茨大學肄業不是照樣走向成功之路。
  • 孩子手機被沒收家長發質疑後 班主任是這樣回復的
    可以說,一個幾十、上百人的小小微信群,就是一個「複雜的江湖」。最近微博上有博主曬出了這樣一組微信聊天對話,引起網友熱議。我覺得只是提出自己的疑問和顧慮 就噼裡啪啦被說了一大堆 那麼多家長都在群裡看著誰不要面子啊@Excuseme___:這種老師還說建議換班,人家家長語氣完全沒問題@lOngyiXiao99:這班主任怎麼陰陽怪氣的啊,看著就不舒服。
  • 韓劇《天空之城》:韓國全職媽媽的悲歌
    新來的妻子本來也是醫生,為了孩子的教育辭職在家做了全職媽媽。她甚至比以前的韓瑞真更積極,剛來小區就為正在讀初中的孩子打聽高考輔導員的信息。不出意外的話,她會成為天空之城小區的下一個韓瑞真。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韓國媽媽們自然而然地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去撫養,不斷上演媽媽為了讓孩子去學習,對孩子說出經典臺詞「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要聽話……」。作為犧牲者的韓國媽媽們口上會時常掛著「這都是為你好」,以此為藉口不去關心什麼才是孩子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 為什麼我說不能當一輩子全職媽媽?|熱點心理學
    顧佳的扮演者童瑤,還在自己的微博上立體過全職太太。 而從心理學層面,我也想站在全職媽媽本人的主觀角度來談談,為什麼全職媽媽是一個難度係數非常大、心理風險非常高的角色。 心理學上全職媽媽有什麼風險?
  • 三年級的智力題,媽媽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孩子直言不想學數學了
    這些試題通常是以數學為基礎,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即用課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多做一些智力題,對於預防老年痴呆也有很大幫助的。雖然對於這種說法是否可信,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但是在平時讓孩子多練一些智力題,對於其思維方式的運用以及思考問題的出發點等都還是有幫助的。
  • 小學生寫出爆笑版《我的媽媽》,我卻覺得這樣的媽媽很失敗!
    微博上有名網友@一個抹布向前 是小學老師,她貼出班級學生的國慶作文,題目是《我的XX》,大部分孩子寫的都是《我的媽媽》本來以為是歌頌媽媽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結果,你猜怎麼著,畫風一轉,原來如今孩子們眼中的媽媽是這樣的↓↓↓「她的肚子像個小皮球」「每次為了買衣服而晚接我」「為了保持身體每天飯菜吃的很少」,「她每天晚上睡前都會一邊玩手機一遍敷面膜
  • 「你是只會下蛋的母雞」,寶媽直言:家有女兒,別輕易當全職媽媽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女孩心疼爸爸,卻對媽媽說出這種話前兩天一則視頻刷爆社交網絡,視頻中小女孩因為心疼爸爸下班之後要洗碗,就大聲質問為什麼媽媽不洗,還說其連這點小事都不做,不知道爸爸娶回來幹嘛。
  • 525氣球寶貝:讓孩子體驗當「媽媽」的感覺
    之前,我託一位同事幫我買了一袋愛心氣球,現在組織全體老師在幼兒班教室吹氣球、繪圖案,各班主任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體驗,精心挑選氣球的顏色、大小,口中時刻念叨著孩子們的暱稱,也會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繪製專屬的表情。當孩子們拿到氣球「寶貝」時是那樣的興奮,他們以為這就是普通的活動,於是利用校園的風景擺出各種形狀,甚至模仿起媽媽懷弟弟、妹妹時的囧態。
  • 一年級班主任:期末考試最後幾天,這樣高效複習,讓孩子考高分!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第一次經歷這種「高規格」的考試,家長甚至比孩子還要緊張。很多家長說:「一年級的課本沒什麼東西,期末考試不知道要複習什麼?」但是,臨近考試了,家長心裡始終沒底,七上八下。一位資深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長:不管之前複習得如何,臨考前這幾天,千萬不能鬆勁兒。
  • 一部電影讓整個韓國社會撕裂,揭露了全職媽媽的生活真相
    本文作者:胡石頭全職媽媽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82年生的金智英擁有一個三口之家,女兒雅英乖巧,老公鄭大賢體貼。全職媽媽的一天要圍繞做飯,洗衣服,做家務,陪伴孩子。偶爾還可以推著車,帶孩子去公園,坐在長椅上喝一杯咖啡。這樣的生活「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