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16nm兆芯X86晶片:與頂級CPU仍有10倍差距

2020-11-30 騰訊網

摘要:國產處理器何時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個問題幾乎是每一個關心國產半導體的人都在期待的,尤其是國產的X86處理器,在這方面國內主要有兩家公司在做,一個是海光,授權自AMD Zen處理器,另一個是上海兆芯,授權自VIA,但已經開始自研架構。

國產處理器何時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個問題幾乎是每一個關心國產半導體的人都在期待的,尤其是國產的X86處理器,在這方面國內主要有兩家公司在做,一個是海光,授權自AMD Zen處理器,另一個是上海兆芯,授權自VIA,但已經開始自研架構。

兆芯最新的處理器是開先KX-6000系列,使用的是16nm工藝,核心採用超標量、多發射、亂序執行架構設計,兼容最新的SSE4.2/AVX x86指令集、SM3/SM4加速指令,支持64位系統、CPU硬體虛擬化技術,同時支持SM3/SM4國密算法,最多八個核心,頻率最高可達3GHz,號稱是國內首款達到3GHz頻率的處理器。

KX-6000系列從2018年就開始說上市,不過這款處理器拖到了去年6月份才正式發布,最近才開始有實物——國產主板品牌深圳芯傑英(Cjoyin)開發出了一款搭載兆芯開先KX-U6780A的主板「C1888」,面向高端PC市場,全款預售價約為4300元,不過開先KX-U6780A的實際頻率還不到3GHz,這款型號頻率最高2.7GHz。

那開先KX-U6780A性能到底如何?原來自媒體二斤自製此前已經發布過開先KX-U6780A處理器的測試了,最近他們的視頻在國外也火了,來簡單看下開先KX-U6780A這款國產CPU之光的性能水平吧。

從圖片來看,開先KX-U6780A的核心面積不大,不過沒有實際指標,看不出來具體多大,猜測應該會在100mm2以內。

開先KX-U6780A的CPU-Z截圖,8核8線程,L1數據緩存32KB、L1指令緩存32KB,L2緩存4MB(4核心共享4MB總計8MB),但沒有L3緩存,這樣可以減少設計難度、降低核心面積,不過L3緩存對性能提升還是很重要的,缺少L3緩存意味著性能會受到限制。

其他方面,CPU-Z識別出來的電壓只有1.055V,而TDP是70W,這個不算低了,畢竟頻率只有2.7GHz。

二斤視頻的開先KX-U6780A性能測試對比的主要是兆芯上代的ZX-C4580,後者實際上是基於VIA NANO系列處理器改進的,本身就是一款低功耗低性能的處理器,性能其實早就落伍了。

他們主要跑了三個測試,分別是CINBENCH R20、CPU-Z及西洋棋,結果不單獨說了,跟ZX-C4580對比的話絕對是完勝,性能提升100-200%都是正常的。

雖然二斤視頻裡沒有橫向對比其他處理器,不過Hardwareluxx網站匯總了CINBENCH R20的得分,跟其他AMD、Intel的處理器做了對比——開先KX-U6780A的多核845分性能接近AMD的Athlon 3000G,後者是一款14nm Zen架構、2核4線程、頻率3.5GHz的處理器。

實際上,從CPU-Z的單核性能測試來看,開先KX-U6780A的單核171分的水平也只相當於Intel的酷睿i9-9900K的1/3左右。

如果與最頂級的銳龍9 3950X處理器相比,那麼開先KX-U6780A的性能大概不到後者的1/10,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這樣對比其實也不公平,後者是16核32線程、4.7GHz頻率,而且有AMD數十年的X86設計經驗,兆芯成立不過數年時間,國內做X86的水平還是起步階段。

最後要說的是,國產X86處理器雖然跟頂級CPU相比還很弱雞,但是可用性已經大大提升了,二斤視頻裡對比了遊戲性能,他們用的顯卡是RTX 2060 Super,兆芯ZX-C4580在720p下跑遊戲都卡頓的不像樣,而開先KX-U6780A可以達到60fps,最少也有45fps,這個性能依然無法跟AMD、Intel頂級處理器相比,但是至少能保證可用了。

總之,國產X86處理器,任重道遠,指望幾年時間裡就超過別人數十年的積累是不現實的,關鍵是國產CPU要爭氣,進步幅度要比別人更快才行。

來源:快科技

相關焦點

  • 國產兆芯16nm製程8核處理器到底什麼水平
    而在近日舉辦的2019北京國際網際網路科技博覽會暨世界網絡安全大會上,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展示了最新的國產X86架構處理器KX-6000系列,該系列是真正的SoC單晶片設計晶片,完整集成CPU、GPU、晶片組,採用國內最先進的16nm製程工藝製造,最大亮點在於其最大核心數量達到8個。
  • 晶片全景圖和國產數字晶片的機會
    目前,世界主流的架構有ARM公司主導的ARM架構,和Intel主導的x86架構。整體來看,ARM和x86架構幾乎瓜分了整個架構市場。而以靈活、精簡、開源等特性的RISC-V架構同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物聯網、AI等晶片領域有巨大的潛力,也成為中國芯的新機遇。
  • 背負「騙子」罵名,國產晶片龍芯到底怎麼樣?說出來你別不信
    背負「騙子」罵名,國產晶片龍芯到底怎麼樣?說出來你別不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子產品。其實晶片的應用範圍還是非常廣泛的,比如說電錶水錶裡要用晶片,智能門鎖裡面要用晶片,智能電飯煲裡面要用晶片,全球定位的衛星裡面要用晶片。今天我們就從生活中最常用的兩種電子產品說起,那就是手機和電腦,現在我們國內的手機、電腦晶片發展的怎麼樣了?
  • 國產CPU單核性能多強?已達五年前Intel Core i3一半水平
    科技日報稱國產CPU單核性能已經達到了Intel Core i3處理器的一半性能。新華社援引科技日報的一篇報導介紹了國內核高基項目十多年來的進展。所謂核高基是指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三大產品,在200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它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並列為16個重大科技專項。
  •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打開APP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17:22:30 從去年開始,華為開始被一些科技企業斷供,現在又有消息稱要從晶片產業鏈上限制,對此華為徐直軍霸氣回應稱那麼蘋果手機在國內也要被禁售。隨著華為關注度提升後,臺積電,ASML,中芯國際等企業也備受關注,很多網友關注國產光刻機發展到了什麼地步,與ASML的差距還有多少,接下來就說一說國產光刻機和全球最強的ASML光刻機的差距。
  • 國產CPU之最登「科」在即!二十年飲冰,熱血難涼
    在國際關係日益複雜的今天,晶片安全關係國家安全。CPU晶片作為最關鍵的晶片,無疑是重頭戲。但CPU的自主化率,卻大大落後於其他晶片,整個市場由英特爾、AMD雙雄高度壟斷。中國過去亦曾擁有自己的CPU。說起後來國產CPU如何錯失發展時機,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1975 年第一個桌面計算器Altair8800 的誕生,拉開了計算機微型化的序幕。
  • 中科院突然宣布:2nm晶片技術有望「破冰」,國產晶片正式超車
    各個國家都在晶片製造上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現在晶片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我們國家的重視。對於晶片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國家一直在給予相關的企業支持。我國的晶片最近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快,也取得了不少的顯著成績。但是總的來看,與美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晶片領域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國產晶片其實對於很多行業來說都有很大的用處。
  • 5nm製程六核心 蘋果A14仿生晶片發布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6日凌晨,蘋果召開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與往屆不同的是,由於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此次秋季發布會與WWDC20一致在線上舉行。發布會中推出全新iPad Air,最驚豔的是該款產品搭載了最先進5nm製程的仿生晶片A14,該晶片將118個電晶體封裝其中,甚至比桌面x86處理器還多,算是移動終端領域性能最強的晶片
  • 晶片行業110頁深度報告:CPU研究框架
    的定義及內部結構 CPU的指令集與微架構 CPU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剖析CPU的需求側與供給側分析三、知己知彼:CPU的全球格局與行業龍頭伺服器CPU全球市場格局:霸主英特爾,追趕者AMD英特爾:七大系列產品全覆蓋AMD:持續發力的追趕者蘋果:M1晶片橫空出世四、國產CPU自主之路:詳解六大國產CPU國產CPU的發展歷程:再度起航CPU國產化分析:嚴重依賴進口詳解六大國產CPU
  • 電腦CPU到達物理極限,這是國產晶片追趕的好時機
    電腦CPU到達物理極限,這是國產晶片追趕的好時機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就拿電腦cpu來說吧,現在市場上最主流的兩個cpu品牌就是英特爾和amd,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這兩個品牌壟斷了全球電腦的cpu市場。但是我們國內的晶片企業這些年也從未停止發展,比如說我們的龍芯、申威等企業,龍芯的cpu已經用在了北鬥導航衛星之上,而大名鼎鼎的超算設備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就是申威的晶片。
  • 國產5nm刻蝕機問世,但這並不能突破華為晶片封鎖!
    近日,中微半導體公司傳來了好消息,國產5nm蝕刻機已經完成最好的測試,並將交付臺積電使用。而這也標誌著國產蝕刻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已具備組件5nm製程工藝生產線的能力,也不能從根本上幫助華為突破晶片封鎖。
  • 大師教你如何製作一個簡單的16位CPU
    首先我們來聽個故事,關於CPU的誕生的故事:日本客戶希望英特爾幫助他們設計和生產八種專用集成電路晶片,用於實現桌面計算器。英特爾的工程師發現這樣做有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英特爾已經在全力開發三種內存晶片了,沒有人力再設計八種新的晶片。第二,用八種晶片實現計算器,將大大超出預算成本。英特爾的一個名叫特德?
  • 「龍芯」即將IPO,國產CPU沉浮二十年
    龍芯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國產CPU的公司之一,這也是目前六大國產CPU廠商(天津飛騰、華為鯤鵬、兆芯集成、申威科技及海光信息)中首家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101/421864.htm  龍芯20年的發展歷程並不平坦。
  • 都是晶片,宇航級晶片與麒麟、英特爾晶片有何不同?中美差距幾何
    本期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火箭叔,在他這期視頻裡,和大家聊聊都是CPU,為什麼裝在火箭裡的叫做宇航級晶片,它到底有何不同?中國和美國在防輻射晶片上的差距是多少? 長期以來,中國的星載計算機處理器大多依賴進口,國產衛星也使用進口的CPU。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嚴格限制了高性能航天和軍用級CPU的出口,這極大地限制了中國衛星計算機的發展。
  • 蘋果A14仿生晶片使用了全新的6核設計 採用5nm工藝製程
    蘋果A14仿生晶片使用了全新的6核設計 採用5nm工藝製程 來源:IT之家 • 2020-09-16 11:42:15
  • IBM開源POWER指令集,國產高性能CPU迎來新機遇?
    POWER ISA開源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有業內人士表示,IBM開源POWER ISA主要是為了應對另外兩大開源處理器架構——MIPS和RISC-V的挑戰。特別是RISC-V架構,自去年以來備受國內廠商追捧,並且目前已有非常多的廠商推出了基於RISC-V架構的晶片。
  • 麒麟軟體攜手英眾+兆芯助力新基建
    在發布會上,上海兆芯、英眾科技、麒麟軟體等企業領導先後致辭,從CPU、整機、作業系統等不同角度闡釋國產軟硬體生態的建設歷程並對未來進行展望。、一體機、筆記本等眾多新品機器,與會嘉賓紛紛體驗,中標麒麟+兆芯+英眾科技的組合產品受到一致好評。
  • 國產蝕刻機的崛起,從65nm到5nm,給國產光刻機樹立榜樣
    而在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不斷加大晶片制裁力度情況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短板也暴露的愈發明顯。高端光刻機的短缺嚴重影響我國晶片代工企業的技術迭代速度,這也是當前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路上的最大阻礙。中國雖然不缺光刻機公司,但國產光刻機和高端光刻機相比,在精度方面還是有著不小差距。
  • 國產90納米光刻機可以幹什麼?
    人家發射一枚火箭能運10頓物質到太空,輪到你就需要發射2到3次才能達到這種效果。人家飛機能裝滿燃料彈藥起飛,你只能裝滿油少掛彈,或者掛滿彈少加油!人家一顆晶片可以集成處理器,GPU,內存。而你得用三顆不同晶片來替代,這樣有可比性麼?當年都說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的象徵,中國當年就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然後製造出了解放牌汽車,然後又用手工打磨等各種技術製造出來的第1臺紅旗轎車。
  • 基於兆芯CPU的金融數據建模獲選年度隱私計算標杆案例
    打開APP 基於兆芯CPU的金融數據建模獲選年度隱私計算標杆案例 兆芯 發表於 2021-01-14 17:08:01 基於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