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與六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2020-12-06 倩婷匠於心

五臟與六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互相影響~從中醫角度來講,將髒與相應的腑之間的關係總結為相表裡的關係,也就是說,心與小腸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腎與膀胱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除此之外,五臟還與五味,五色,五官,五體,五華,五志,五氣一一對應~

心與組織器官的關係——在體合脈,其華在面脈指一身之血脈,心合脈是說全身血脈皆屬於心!其華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從面部的色澤反映出來!在液為汗 ,汗是人體津液所化生!

靈樞.邪客中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表明血液的生成與津液相關,由於心主血,血與津相關,津乃汗之源,故素問.宜明五氣篇說,五臟化液「心為汗」!

張介賓注曰,「心主血,汗為血之餘!」——說明了心,血,汗三者之間的關係!心與汗之間的這種關係,在臨床上常表現為,心陽虛則陽不衛外而自汗,心陰虛則陰不內守而盜汗!

開竅於舌——心之別絡,繫於舌本,因而心的氣血上通於舌!心的疾患,常可從舌體上反映出來,如心氣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

心陰不足,則舌質紅絳而瘦!心火上炎,則舌尖紅赤!痰迷心竅,則舌強語蹇!『此外,還應指出,心包絡,肝,脾,腎四經,均與舌本相通,若此四經有病,亦往往連及舌本!』心在志為喜,是說心的生理功能與五志中的「喜」有關,藏象學說認為,人的情志變化是由五臟所化生,故將喜,怒,憂,思,恐稱為五志,而分屬於五臟!

一般說來,喜有益於心主血脈等生理功能,故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但若喜樂過度,則可使心神受傷,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喜傷心」!象學說認為,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與五臟的功能相通,即四時氣候對五臟的功能有相應的關係,其中,心與夏氣相通!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為蕃秀,……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逆之則傷心」!說明了心與夏氣相應的關係,夏為君火當令,內合於心,故多見洪脈!若逆於夏氣,則多見心病,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心包絡,簡稱心包,又可稱「羶中」,是心外圍的包膜,具有保護心的作用,外邪侵襲於心,包絡代心受邪!小腸位於腹中,在五行亦屬火,其經脈上絡於心,與心互為表裡,其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濁!

心的經脈屬心而絡小腸,小腸經脈屬小腸而絡新,二者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構成表裡關係,其表現在病理上!

『科普知識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五官與五臟關係密切,眼睛出現異常,暗示這個臟器陷入險境
    而人體五臟分別為:肝、心、脾、肺、腎,中醫學五行學說,將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的臟腑組織、器官、生理、病理現象作了廣泛的聯繫,也就是說:五官與五臟之間具有關聯性,即為目對肝,舌對心,口對脾,鼻對肺,耳對腎。人的身體結構是複雜的,眼睛是由什麼構成的呢?其由眼球和眼的附屬器官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那與眼睛有關的器官都主要有哪些呢?
  • 中基基礎理論-五臟-筆記
    五臟「藏」,是指藏於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包括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  「象」,是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的外在現象和比象。  藏象,指藏於體內臟腑及其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及與外界環境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五臟主藏精氣,以藏為主,藏而不洩;六腑傳化水谷,傳化物而不藏。奇恆之腑,雖名為腑,但其功能卻有異於六腑,並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具有似髒非髒、似腑非腑的特點。  藏象學說的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體現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整體性及五臟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兩個方面。
  • 《山海經》揭開了人體和地球之間的秘密
    猶如人的「心、肝、脾、肺、腎」,中醫稱其為五臟;以及「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中醫稱其為六腑。地球上的五臟一提「五臟六腑」有點醫學常識,尤其懂點中醫知識的人肯定是非常了解,朗朗上口的。但令人震撼的是,《山海經》中的《山經》也有「五臟六腑」,五臟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五部份。
  • 關於五臟的幾個小秘密,你一定不知道!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根據五行(木、火、土、金、水)學說,把自然界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色(綠、紅、黃、白、黑)與眾多的事物屬性聯繫起來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環境之中,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界的植物五顏六色,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為萬物之靈的人提供了食物來源。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五色有著密切的關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五種顏色(綠、紅、黃、白、黑),各入不同的臟腑,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顏色的食物,它養生保健的功效是不盡相同的。
  • 養好五臟之五行圖
    五行養生之說由來已久,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木火土金水不僅是五種物質,而且是蘊含在這五種物質中的屬性、運動趨勢等。
  • 生活中處處可見與數學有關的知識,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O立新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生活中處處可見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可以說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可以從生活中尋找題材進行知識點的引入,引入的方式可以選擇談話或者是情境或者是課件的形式;這些方式的引入可以根據不同的智慧財產權性質進行定義,然後根據教材的編寫模式進行出版,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以生活實例為主要課題吸引學生去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
  • 茶的五應(五行、五臟、五色、五味、五經)
    五應:應五行、應五臟、應五色、應五味、應五經Five should: five elements, five internal organs, five colors, five flavors, five meridians古人云「茶中直五行,養生有講究。」
  • 人體六腑實為七腑,卻平常稱之為六腑,中醫不懂得,看內經怎麼說
    這個問題下文慢慢展開,看看內經說的第七腑是什麼,因為平常說的六腑還差一個的。回顧一下上文。陽勝於上的勝是勝利的勝,陰勝於下的勝也是勝利的勝。所謂陽勝於上,就是說陽氣勝過陰氣。所謂陰盛於下,就是陰氣勝過陽氣的意思。這裡的勝都是指的勝利的勝,不是盛衰的盛。也就是說陰氣陽氣如果是強盛的話,保持均衡。但是如果出現一方勝過另一方,那麼就是不平衡了。
  • 科學研究表明,腦容量與認知能力之間可能存在顯著聯繫
    多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腦容量和認知能力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聯繫。英國有一句成語叫「眉骨高的人聰明」就是來源於聰明人的物理描述,可能是由於眉骨高的人腦容量大,這源於人們長期以來對大腦大小和智力之間存在聯繫的信念。早在2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這種聯繫。
  • 五行與五臟的關聯
    中醫認為,五色與五臟六腑相匹配,五色可以帶給我們美好視覺感受的同時還帶給我們健康意義,而且食物的顏色對應五臟。紅色養心:紅豆、紅薯、胡蘿蔔、紅棗、西紅柿、山楂、草莓等黃色養脾:黃豆、薏米、南瓜、蘋果、蛋黃、慄米、玉米等白色潤肺:白豆、冬瓜、梨、銀耳、百合、蓮藕、米、面、豆腐、山藥、竹筍等黑色補腎: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紫菜、烏雞等五味在中醫講可調理五臟
  •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人類的各種食物顏色各不相同,傳統中醫認為「無色入五臟」,是與中醫的「五行」相對應的。也就是說,不同顏色的食物,它的養生保健功效各有偏重,《黃帝內經》中記載:「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今天我就來具體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 新聞調查:家族微信群能否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密切聯繫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8%的受訪者加入了家庭微信群,65.6%的受訪者在家庭微信群中活躍,66.7%的受訪者認為家庭微信群能促進幾代人之間的交流。  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29.7%,80後佔50.5%,70後佔14.5%,60後佔4.0%。
  • 飲食與癌症風險之間存在分子聯繫,類似於高膽醇和心臟病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
    轉自「腫瘤瞭望-消化時訊」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肉類和奶製品飲食與血液中抗體的形成之間存在直接的分子聯繫,而抗體會增加患癌症的機率。這種聯繫可以解釋為什麼大量食用奶製品和紅肉的人患癌症的機率很高,類似於高膽固醇和心臟病風險增加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