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夾房屋,窮到直哭。
牆上加牆,不敗也亡。
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
過去的人在修建房屋院落的時候,很忌諱在屋前屋後都種上樹。
同時,也不能夠在原本的牆體上,再加上新牆,這些都是很不好的事情。
真的出現「樹夾房」或者「牆上牆」,那就要有災厄發生了。
那麼,到底為什麼這麼說呢?
樹夾房屋。
現在的人很羨慕鄉村地區的生活,覺得鄉村地區每天都浸潤在滿眼綠意,生機盎然之中,到處都是鮮花綠樹青草地,空氣自然很清新。
另外,農村因為條件允許,可以到處種植樹木,這是城市裡比不上的。
但是在農村雖然有足夠的場地可以種樹,卻不能隨便亂種,對於種樹,老一輩人的講究是非常多的,亂種樹很不好。
典型的就是「樹夾屋」的模式,即屋前屋後都種上樹。
其實並不是說門前屋後都不能種樹,如果要種的話,種不會長得太高大的樹木還是可以的,比如石榴樹、葡萄樹之類,但長得高大的喬木就不要了。
以前的房屋普遍都是夯土結構,加上各種的木材與茅草之類,就算是條件好點用上了各種磚石等材料,還是需要瓦片、木材等等。
如果門前屋後栽種了很高大的樹木,遇到風暴雷雨天氣就很危險。
比如,樹木被大風颳倒之後,砸中房屋,以前的房屋可沒那麼結實,被大樹砸中很可能就直接垮塌了,自然傷害一個家庭的性命與財產。
再可怕點的,就是樹木被雷電擊中引起火災,要是距離房屋太近,想逃都每處逃,最終一場大火把整個家都燒得乾淨。
在平時,樹木的確可以遮蔭納涼,但是樹木過於靠近房屋,就會遮擋陽光,使得屋子裡常年比較陰溼,滋生各種細菌蚊蟲,對人不利。
因此,過去的人很忌諱房前屋後都種上大樹。
牆上加牆。
很多人應該也都聽說過,在農村裡是很忌諱鄰居家的牆頭明顯高過自家的,若是真要如此,最起碼也要間隔一段合適距離才行。
這是在風水方面的看法,覺得這麼做會壓倒矮牆鄰家氣運。
而現實之中,也並不能做牆上加牆這種建造,首先就是過去的牆大多都是夯土,好點的也有磚石之類,可無論哪種,都比不上如今這麼結實。
在牆一旦建設好了以後,就不適合隨便改動了,尤其是門洞的位置,如果隨便亂改的話,很可能使得牆體不穩造成垮塌。
不管以前還是現在,很多家裡本來窮苦的人,飛黃騰達之後就想著把家裡的老舊房子,給整個改造一下,其實這個時候,寧願全扒了重建,也不能隨便亂改。
因為以往的房屋本身建造的就不牢靠,很多窮苦人家,都是自己蓋的房子,地基之類根本就沒打得那麼牢固。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貿然在原本的建築結構上去加新的建築,很可能就會導致原本的牆體難以承受壓力,最終整個垮塌,反而弄巧成拙。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是真想翻新,那就整個扒掉重新建設。
老一輩說的很多俗諺,都是在當時既定環境之下所產生的,未必全然符合如今的情況,但是依舊有很多的老話,充滿了道理。
現在即便是鄉村地區,房屋普遍也都非常結實,自然不會太害怕樹木垮塌之類的事情,但正所謂有備無患,有些事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畢竟就算是今天,房子被樹砸中、隨意亂改牆體構造發生事故之類,也並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