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愛探索、冒險的「驢友們」而言,身處荒郊野外是再經常不過的,要是再遇上點意外,水糧耗盡也是常事。隨身攜帶的水已消耗殆盡,遍尋潔淨的水源亦無果。此時,若是有一根神奇的吸管能將隨處可見的汙水過濾為安全的飲用水,這趟戶外旅程是不是立刻輕鬆靈動起來?
這並不是《哆啦A夢》中的情節,這根神奇的吸管是瑞士企業Vestergaard Frandsen發明製造的吸管式濾水產品——「生命吸管」。它長25釐米、直徑2.9釐米、重96.4克,輕巧便攜,且每支可過濾700公升水,足夠供單人使用一年。
「生命吸管」
製造「生命吸管」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發展中國家民眾因飲用水不潔引發的傳染病(如瘧疾)。
Vestergaard Frandsen公司的公開資料顯示,「生命吸管」可殺死水體裡99.9999%的細菌及98.5%的病毒,經其過濾的水,去除率可達log7~log8,比很多發達國家的自來水還乾淨。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因飲用受汙染的水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已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人數。在發展中國家,每年由飲用水不潔引發的疾病至少會奪去200萬人的生命。對於這些地區的人來說,「生命吸管」的發明無疑是一大福音。
不僅如此,該裝置還能為颶風、地震或其他災難的受害者提供安全的飲用水,讓人們從災難的罅隙中「吸」出生命。
Vestergaard Frandsen製造的「生命吸管」主要包括三層過濾器。當水進入生命吸管時會首先通過兩層絲製的過濾網,將水中的雜質和微生物濾走。之後水會進入第二個空間,這個空間充滿了包裹著碘的樹脂小珠,可殺死餘下的細菌。最後水還會通過一個小室,該小室中有活性炭可去除水中的碘味和中型細菌。整個濾水的過程完全依靠吸水時的吸力,用法與一般吸管無異。
成都嘉軒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瑞士「生命吸管」在國內的經銷商之一,該公司一名業務員說,「生命吸管」進入中國的時間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且每當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產品的銷量就會直線上升。
「我們公司常年保持1500支生命吸管的庫存,一般客戶也是40、50支地進貨,但2011年日本地震後庫存很快就賣光了。」上述人士說。
轉型「戶外神器」
但近年來隨著它在戶外旅遊中應用頻率的提升,「生命吸管」正在逐步轉型為「戶外神器」。
在亞馬遜和eBay的官網上顯示,這兩大電商均有「生命吸管」的正品出售,價格約為20美元,單月銷量保持在較為穩定的200支。
而在國內著名戶外運動品牌「三夫」和「火狐狸」的產品名錄中,都可以找到「淨水器」這一欄,但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均表示不會將「生命吸管」納入其採購計劃。相對而言,「生命吸管」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較為黯淡。
「火狐狸」公司的一名員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於淨水器的銷售量都非常小,公司短期內不會考慮再引進類似產品,因為「基本沒有市場」。
據上述嘉軒陽科技的業務員介紹,目前公司的客戶主要有兩類,其中之一是戶外用品商店,另外一類則是企事業單位作為福利發放給職工。相對於後者動輒幾百上千支的採購數量,戶外用品店每年幾十支的進貨量就顯得非常微小了。
但他對「生命吸管」將來在戶外用品領域的表現充滿信心,因為近年來戶外用品店拿貨的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
上海執天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客戶總監王凡告訴記者,「生命吸管」尚未打開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在於,戶外旅遊近幾年才開始在中國興起,該市場還沒有一個穩定、成熟的消費人群。衝鋒衣、登山鞋的市場尚且不大,更談不上急救醫藥箱一類的特殊戶外用品。此外,作為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生命吸管」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
「隨著戶外旅遊業的進一步升溫,人們對於『生命吸管』這類戶外旅遊必備裝備的需求量必然會增大,但真正打開中國市場至少還需要5年。」王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