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1億人無法安全飲水,科學家拿出一根神奇吸管

2020-12-06 騰訊網

  看似普通的吸管,能將汙水變清泉

  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去年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有21億人口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每年因飲用不潔水源喪生的人口總數甚至比世界範圍內戰爭的死亡人數還要多……專家指出,隨著全球人口增長與氣候變化,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失去安全的水資源。

  在水資源問題日益嚴重之時,瑞士科學家們把注意力放到一根神奇的生命吸管(LifeStraw)上。據BBC報導,這根看似普通的小小吸管,能順利過濾99.9%的寄生蟲和99.9999%的細菌,也就是說,再渾濁的水也會變得像山泉一般清澈。

  吸管的原材料竟然是糞便

  生命吸管的研製發明主要是用來解決第三世界不安全飲用水問題,在非洲和東南亞許多貧困地區,當地村民難以獲得乾淨水源,人畜共用水源的現象處處可見。由於缺乏安全家庭用水,大量村民只能從泥坑直取飲用水……據百科資料,第三世界每15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飲用不潔水源死亡。

  誰都不會想到,1996年,一位名叫米克爾·弗蘭德森(Mikkel Frandsen)的丹麥企業家把他祖父的服裝製造公司轉型成專注改善第三世界人民生活的企業。你可能還猜不到,解決世界性難題的生命吸管,竟然是用糞便做成的。

  揭秘小小吸管的工作原理

  最初,生命吸管被用來消滅麥地那龍線蟲。弗蘭德森用了20年時間,向第三世界輸入超過3700萬件商品。在他的幫助下,麥地那龍線蟲的病例從1986年的350萬例減少到去年的25例。

  生命吸管的工作原理其實並不神秘,簡單來說,它有三道防護。當使用者通過它吸水的時候,汙水首先碰到的是兩層紡織過濾器,能夠去掉大的雜質。接著,水進入下一個隔間,在這裡碘就會發揮作用,殺死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最後的一個隔間充滿了活性炭,它可以去除前面沒有去掉的寄生蟲,而且還可以去掉大部分碘的味道。

  汶川地震時,生命吸管成為救命管

  除了缺乏安全水的貧困地區,當颶風、地震或其他災難降臨時,生命吸管就成了難民的救命管。2005年克什米爾地震中有7萬災民用上了這種簡易淨水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中國也向瑞士採購了6000支生命吸管給壓在廢墟下的傷員喝雨水,泥水,為災區提供應急飲水保障……現在國內做水公益活動的組織已經把它和淨水桶作為標準配置。

  個人裝的生命吸管,濾水能力至少有700升,可供普通孩子使用一年。

  瘋狂的英國記者

  因方便攜帶又環保節能,生命吸管現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戶外愛好者或野外工作者青睞。但生命吸管也並非完美無瑕,它無法過濾有機物與重金屬,也無法過濾能夠導致肝炎等疾病的病毒。

  近日,一位英國記者為親身體驗生命吸管的神奇,要挑戰「汙力滿滿」的泰晤士河。「只花了幾秒鐘,很快一股剛剛經過過濾的河水就穩穩地被吸入我的口中。」據BBC報導,這位記者覺得濾過的河水非常冰涼,甚至有潮溼植被的味道。

  還好,最後他沒有生病。

相關焦點

  • 義烏雙童吸管:21年專注一根吸管
    可謂是達人見達人,義烏雙童吸管董事長樓仲平現微博粉絲已達到35萬,微博大咖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樓仲平帶領各位網絡大v來到企業的展覽室後,拿起一根吸管就滔滔不絕講了起來。    一個吸管,能有什麼花頭?
  • 義烏小商品的隱藏大佬,他用一根吸管徵服了全世界
    答案是,平均每天能生產1億7000萬根吧!!!!!!刀哥那位朋友驚到了。「全中國四分之三的吸管都是我生產的!」一根小小的吸管,他生生用二十多年時間,做到全球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毛利100%、淨利22%,擁有佔全球2/3的吸管專利,全球吸管行業標準是他的公司主導發布的。
  • 戶外必備神器,淨化一切的「生命吸管」!
    那麼,生命吸管應當如何操作呢?其實很簡單在戶外生存的時候,找不到乾淨的飲用水時,拿出生命吸管,只需將它插入水中,嘴上一吸,髒水立馬變成了能夠飲用的乾淨水,這樣你就能解除飲水之憂了,非常神奇。內部的濾芯由超濾膜、活性炭、離子樹脂等多種材料組成,能達到0.01微米的淨化效果,能過濾99.99%的細菌和微生物,確保水的純淨,從本質解決戶外安全飲水的問題。
  • LifeStraw®生命吸管3.28日亞馬遜中國首發
    白領在辦公室或者健身房中使用生命水壺遠離無人清潔的飲水機水汙染。而對於那些最容易受到水汙染傷害的兒童,孕婦和老人來說,一個生命水壺讓他們無論上學,生活還是旅行都遠離不潔飲水,安全更安心。生命吸管技術受到了全球認可,更是世界對LifeStraw生命吸管未來的期許。將純淨飲水帶給全球人民並不只是一聲口號。LifeStraw?
  • 那些年,塑料吸管席捲全球的「黑歷史」
    對此,一些專家坦言,這些禁令看似簡單卻強調了事件的緊迫性,塑料吸管等產品一直在毒害海洋的生態環境。      一項統計表明,單就美國而言,每天消耗的吸管就多達5億隻。今年早些時候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全世界範圍內,汙染過海灘的塑料吸管累積已達83億隻。
  • LifeStraw生命吸管 泥坑裡也能喝到純淨水
    LifeStraw®生命吸管最初是為了解決發展中國家民眾因飲水不潔引發的傳染病,也被廣泛用於過濾自然災害後受汙染的水源。濾水技術採用先進的中空纖維膜,孔徑僅0.2微米,可以濾除99.9999%的致病菌(如大腸桿菌)以及99.9%的寄生蟲,經過其過濾後的水質符合美國EPA標準,1支LifeStraw®生命吸管可過濾的水量為1000L,能夠滿足1個人1年的飲水需求。
  • 沒有塑料吸管了,可怎麼辦?
    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轉為用非塑料製品替代;阿拉斯加航空表示起飛機上和休息室內將不再提供一次性、無法回收的塑料吸管;91歲的英國女王也發話「在所有皇室地盤上,禁止使用塑料吸管。」科學家在哥斯大黎加的海岸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海龜,經過檢查發現這隻海龜的鼻腔有異物,科學家團隊花了十分鐘將其取出,發現鼻腔中的異物竟然是一根長達10公分的塑料吸管。整個過程海龜痛苦得緊閉雙眼,嚎叫不已。視頻一經上傳,立刻網絡上迅速擴散。世界各地的人們才驚覺,一根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小的塑膠吸管,卻可能對環境及海中生物帶來巨大的傷害。
  • 小小吸管大作用,教你用一根吸管解決生活中的三個煩惱!
    小小吸管大作用,教你用一根吸管解決生活中的三個煩惱!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都是有許多其他用處的,只是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或者說我們不了解,就像是一根小小的吸管,可能我們覺得吸管喝完東西扔掉就好,或者說除了喝水還能有什麼用,那麼今天我就教大家廢物變寶,讓小小的吸管成為容納器或者我們生活中的小幫手。
  • 一根吸管竟然可以致命,全世界都跟吸管槓上了!
    而吸管更是喝奶茶時的標配。不只是奶茶行業需要應當吸管,就連豆漿、牛奶、汽水和咖啡等都需要吸管的輔助。而吸管吸乎是所有飲料的標配。有人曾經統計過,在英國,人均一天使用吸管兒的量和塑膠袋還有塑料瓶是一樣的。我們平常也非常依賴塑料吸管。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吸管最後都去了什麼地方?這個答案大家應該是模糊的。
  • 「救命吸管」成野戰部隊福音
    在野外作戰的場合,確保飲用水安全是不容忽視的課題。據臺灣《尖端科技》雜誌2009年4月號介紹,丹麥維斯特格德·弗蘭德森公司新近推出的一款名為「救命吸管」(LifeStraw)的可攜式淨水裝置,以其高可靠性與低廉的價格贏得了多國軍隊的青睞。  「救命吸管」的長度為25釐米,直徑2.9釐米,重量為96.4克。
  • 老外發明生命吸管,對著髒水直接喝,堪稱戶外飲水神器!
    我們都知道,人的生活離不開水,無論是出行還是居家,都少不了喝水。但有的時候我們去外出旅遊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帶的水喝完了,而方圓幾裡遠又沒有賣水的,真的是渴的讓人心慌啊,看到河邊有水,真恨不得去飲個痛快,但是想到河水不乾淨,於是又止步了。
  • 老外發明「生命吸管」中空纖維過濾,野外求生髒水可以直接喝!
    對於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長期的戶外拓展不便自帶太多的水,而直接飲用大自然中的水又很不安全。在這種環境下怎樣尋得健康可飲用的水呢。國外的一家公司就發明了一款,求生飲水神器,又被稱為 生命吸管,它的外形像是一個比較粗的吸管,一使用時可直接將它放入水中,吸出來的水可以直接引用,是不是非常神奇。
  • 以後喝奶茶不能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每一根塑料吸管降解...
    去年全國產量約460億根! 一根降解或達500年! 現在明確了,年底禁用! 有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塑料製品產量8184.2萬噸,塑料吸管產量在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如今塑料吸管禁令出臺,奶茶飲品餐飲等大量需要使用吸管的行業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 吸管還能做成意面?義烏這家知名企業研製出可食用澱粉吸管
    ,而且選擇什麼顏色的吸管,飲料就能變成什麼口味,這是否過於神奇?近日,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研發出了一款以小麥等天然農作物澱粉為原料的可食用吸管,它還可以短時間內在任何生態環境下完全自然化解。據悉,「雙童」可食用澱粉吸管採用小麥、大米、玉米、木薯、土豆等天然農作物澱粉,經高溫、高壓、熟化、擠出、烘乾精製而成。吸管在冷飲中能保持基本形態2小時,使用後可以餵養牲畜,解決汙染問題的同時節約糧食,即使丟棄在任何生態環境下也可短時間內完全自然化解。
  • 從一根吸管看工匠精神——浙江義烏雙童吸管啟示錄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劉錚、王希、王政)一根吸管,輕得不能再輕,也似乎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在「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概念滿天飛的今天,做這個還有前途嗎?在大部分吸管只能按噸、箱、大包賣,利潤以釐和分計時,有家企業的吸管可以按只、小包賣,利潤可以元計。這其中有什麼門道?
  • 可以吃的吸管來了!網友:老闆,上一盤大米吸管嘗嘗鹹淡
    今天沒有農家美食,也沒有街邊小吃;但是呢,今天八戒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最新研製出的吸管的文章,這可不是普通的吸管哦,而是一款可以食用的吸管,一起來看看吧!隨著全球的環保意識增強,韓國於8月份開始試行「禁塑令」,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塑料製品。這不僅喚醒了人們的環抱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據央視報導,在韓國有企業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吃掉的大米吸管。
  • 寫作業用的圓規不需買,一根竹籤一個吸管能做個,簡易實用
    學生時代,寫作業考試都離不開一種學習用品,它就是圓規,可是買一個丟一個,急用時又找不到了,不用急,今天我教你一招,只需一根竹籤一個吸管,就可以自制圓規,同心圓還能同時畫出來哦,簡易實用,別再犯愁了,快點動手試試吧。看完記得分享哦,關注我,每天都給你帶來不同的精彩手工製作哦。
  • 麥當勞停用「塑料吸管」,是英明的商業決定
    吸管——「猴子」都會用的神奇物件使用吸管喝飲料,即便是沒上過學的人都會,甚至有研究發現,猿類都可以發明出吸管來飲水[1]。但其原理可能都被忽略了。我們之所以能喝到飲料,是因為口腔肌肉收縮形成一個負壓環境,然後大氣壓把杯子或容器中的飲料壓到嘴裡。
  • 裝一根「吸管」,去420米深的海底吸油!
    裝一根「吸管」,去420米深的海底吸油!打個比方,立管就像吸管,被插入海底,將海底的油氣吸上來。這根吸管可不普通,它需要承受幾百米水深的壓力,要耐得住海水的腐蝕,還得防止被海底的湧浪衝擊而產生疲勞損傷。難上加難,困境在哪裡?柔性立管鋪設是深水油氣田開發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海洋工程行業內公認的難題,而柔性動態立管鋪設更是難上加難。
  • 洋垃圾、再生料、石頭粉 造出廉價「毒」吸管
    市民經歷吸管遇熱散發怪異塑料味  市民平時喝豆漿、牛奶、奶茶時要用到塑料吸管,有白色的,有紅色的,也有紅藍相間的。用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關注吸管質量,在十幾分鐘內,人們用吸管喝完豆漿、牛奶後,就隨手扔了。  「用吸管喝熱豆漿,有一股濃濃的塑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