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普通的吸管,能將汙水變清泉
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去年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有21億人口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每年因飲用不潔水源喪生的人口總數甚至比世界範圍內戰爭的死亡人數還要多……專家指出,隨著全球人口增長與氣候變化,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失去安全的水資源。
在水資源問題日益嚴重之時,瑞士科學家們把注意力放到一根神奇的生命吸管(LifeStraw)上。據BBC報導,這根看似普通的小小吸管,能順利過濾99.9%的寄生蟲和99.9999%的細菌,也就是說,再渾濁的水也會變得像山泉一般清澈。
吸管的原材料竟然是糞便
生命吸管的研製發明主要是用來解決第三世界不安全飲用水問題,在非洲和東南亞許多貧困地區,當地村民難以獲得乾淨水源,人畜共用水源的現象處處可見。由於缺乏安全家庭用水,大量村民只能從泥坑直取飲用水……據百科資料,第三世界每15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飲用不潔水源死亡。
誰都不會想到,1996年,一位名叫米克爾·弗蘭德森(Mikkel Frandsen)的丹麥企業家把他祖父的服裝製造公司轉型成專注改善第三世界人民生活的企業。你可能還猜不到,解決世界性難題的生命吸管,竟然是用糞便做成的。
揭秘小小吸管的工作原理
最初,生命吸管被用來消滅麥地那龍線蟲。弗蘭德森用了20年時間,向第三世界輸入超過3700萬件商品。在他的幫助下,麥地那龍線蟲的病例從1986年的350萬例減少到去年的25例。
生命吸管的工作原理其實並不神秘,簡單來說,它有三道防護。當使用者通過它吸水的時候,汙水首先碰到的是兩層紡織過濾器,能夠去掉大的雜質。接著,水進入下一個隔間,在這裡碘就會發揮作用,殺死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最後的一個隔間充滿了活性炭,它可以去除前面沒有去掉的寄生蟲,而且還可以去掉大部分碘的味道。
汶川地震時,生命吸管成為救命管
除了缺乏安全水的貧困地區,當颶風、地震或其他災難降臨時,生命吸管就成了難民的救命管。2005年克什米爾地震中有7萬災民用上了這種簡易淨水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中國也向瑞士採購了6000支生命吸管給壓在廢墟下的傷員喝雨水,泥水,為災區提供應急飲水保障……現在國內做水公益活動的組織已經把它和淨水桶作為標準配置。
個人裝的生命吸管,濾水能力至少有700升,可供普通孩子使用一年。
瘋狂的英國記者
因方便攜帶又環保節能,生命吸管現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戶外愛好者或野外工作者青睞。但生命吸管也並非完美無瑕,它無法過濾有機物與重金屬,也無法過濾能夠導致肝炎等疾病的病毒。
近日,一位英國記者為親身體驗生命吸管的神奇,要挑戰「汙力滿滿」的泰晤士河。「只花了幾秒鐘,很快一股剛剛經過過濾的河水就穩穩地被吸入我的口中。」據BBC報導,這位記者覺得濾過的河水非常冰涼,甚至有潮溼植被的味道。
還好,最後他沒有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