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服迎來重大更新!NASA將會在國際空間站測試新型太空服

2021-01-15 前瞻網
太空服迎來重大更新!NASA將會在國際空間站測試新型太空服
 Connor Feng • 2019-09-25 15:18:17 來源:前瞻網 E179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如果NASA打算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話,那麼它將需要一套新的太空衣來執行月球探索任務。但據支持該計劃的工程師稱,在太空人在月球上實地穿上這些太空衣之前,他們會在2023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太空行走,對這些新型太空衣進行測試。

NASA的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打算讓2024年登月的太空人成為第一個在月球南極登陸的太空人,但該機構目前的太空衣的設計——被稱為「艙外移動單位」,或EMU——是專門為浮動太空行走(也稱為艙外活動EVAs)而設計的,它並不適合在月球表面攀爬巖石。

美國宇航局內部的高級太空衣項目是該機構近年來開發的幾項太空衣項目之一,目的是開發探索深空的新方式。根據2017年NASA監察長辦公室的一份報告,在2016年11月,該項目已經將焦點集中在新一代EVA太空衣上(現在被稱為xEMU)。到目前為止,該機構仍在遵守2023年進行xEMU軌道測試的時間安排。

作為阿爾特彌斯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正在開發探索艙外機動單元(xEMU),作為太空人在月球上的太空衣。(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9月11日,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舉行的美國宇航學會沃納·馮·布勞恩紀念研討會上,美國宇航局太空衣工程師林賽·艾奇遜(Lindsay Aitchison)說:「我們在這個設計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也進行了多代更新,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成熟的系統。」

艾奇遜說,到目前為止,xEMU已經在中性浮力實驗室進行了30多次實驗運行。(中性浮力實驗室是太空人用來訓練太空行走的巨大遊泳池。)

xEMU最近已經通過了初步設計審查這一個主要開發階段,這表明該設計的基線設計在操作上是可行的。艾奇遜還說,下一步就是設計開發測試,然後在2023年在國際空間站上對全套太空衣進行測試。只有在通過這些軌道測試之後,這套太空服才能在2024年供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使用。

多年測試

雖然川普政府在今年3月才要求NASA在2024年登月,但該機構在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改進它的探索級(或者說在行星表面使用的)太空衣。20世紀60年代標誌性的阿波羅月球太空服已經是基於50多年前的設計了,所以,今天的工程師們希望能夠根據我們從那時起對太空人和人類的新增了解,創造出更靈活的太空衣。

2017年,OIG批評NASA將其最近的太空衣研發工作分散到多個項目中,導致耗資了2億美元,並且使NASA「距離研製出一套可以代替EMU、或者適合未來探索任務的太空衣遙遙無期」當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OIG發布的報告「是對當前艙外活動系統(EVA)的公平評估」,但NASA表示OIG對解釋Constellation Space Suit System合同所提供的數據和產品「過於嚴格」(在喬治·w·布希時代的Constellation moon-to-Mars項目終止不久之後, Constellation Space Suit System合同也在2010年被取消)。NASA說,Constellation Space Suit System合同交付的一些成果「可能會用於降低目前國際空間站的EVA系統的風險。」

除此之外,該機構似乎還正在使用多種太空衣的理念來指導其新款xEMU的設計。

艾奇遜提到了各種影響xEMU的太空衣設計,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她提到的太空衣包括ILC Dover的Mark III(用於美國宇航局的沙漠研究和技術研究的實地測試項目),以及ILC Dover和NASA在過去十年中推出的Z-1和Z-2太空衣原型。

艾奇遜說:「美國宇航局實際上一直在一個非常有條理的項目上進行投資,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探索航天服的開發。」艾奇遜說,其中包括落實我們在國際空間站學到的教訓,其中包括:xEMU太空衣正面的顯示單元將會更小,使其更容易適應更廣泛的NASA太空人群體。

太空衣的需求

今年3月,NASA放棄了進行首次全女性太空人的太空行走計劃,因為國際空間站上沒有足夠的艙外活動系統(EMU)太空服供這兩名計劃中的太空人使用。為更高(或更矮)的太空人修改太空服的堅硬上半部分通常需要大約12個小時的工作,因此NASA寧願重新選擇太空行走任務的人選,也不願意從國際空間站的實驗和更緊急的維修任務中抽出時間來修改太空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對眾議院科學委員會承諾,未來的太空衣設計將可以更好地適應太空人群體所需的尺寸範圍。

艾奇遜表示,xEMU的另一個考慮因素還包括能夠在未來的月球軌道空間站(Gateway space station)上執行任務,並且能進行月球探測或登陸火星。她解釋說,xEMU的設計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進行改變,只要換掉一些組件,太空人就可以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保持安全。

8月,ILC Dover連同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以用於太空漫步、月球探測或火星探測的「Astro」太空衣,這套新太空衣系統的目標客戶是將會進行未來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務的美國宇航局和商業太空合作夥伴。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新型鈦制太空坐廁將赴國際空間站測試
    NASA新型鈦制太空坐廁將赴國際空間站測試(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太空科技一日千裡,太空船的內部設備亦要與時並進。美國太空總署(NASA)周四(1日)晚在維珍尼亞州的火箭發射場,以運輸火箭運送為女性而設的鈦等堅硬合金製成的新坐廁到國際空間站測試,但終因未明原因宣布試射失敗,在周五(2日)晚再度試射。該坐廁是NASA數十年來首個新型太空坐廁,重45公斤、高71釐米,耗資2300萬美元而制。
  • 為什麼太空人要穿太空服?
    但這是 NASA 的第一套太空服,是專為水星飛行製造的,且只在飛船內部穿著。美國第二個載人航天計劃於1962年1月宣布,兩人乘務組將其命名為雙子座計劃,共進行了12次飛行,包括兩次設備的無人飛行測試,主要目標是完成長達兩周的太空飛行、與目標飛行器交會和對接、通過使用目標飛行器的推進系統操縱對接的組合、完善進入大氣層並著陸在預先選擇的點上的方法。
  • 太空服智能皮膚紡織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
    太空服智能皮膚紡織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織物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可能的應用包括宇宙塵埃探測器或太空服智能皮膚。這些樣品(目前暫未供電)將在太空環境中暴露一年,以便確定這些材料在低地球軌道惡劣環境中生存的基線。希望這項工作可以導致太空飛行器的隔熱毯,可以用作撞擊微流星體和空間碎片的靈敏探測器。最終,另一個目標是開發新的智能面料,使太空人可以通過其加壓服感覺到觸感。
  • NASA 公布下一代太空衣
    NASA展示的這兩套太空衣,一套為獵戶座艙內太空衣,一套在探索月球南極表面時使用,稱為xEMU。xEMU月面艙外活動太空衣是阿波羅太空衣,以及目前國際空間站艙外太空行走時穿著的太空衣的改進版,這種新型的太空衣大範圍地適合太空人的身材,並且在月面的舒適性和移動性都得到了改善。
  • NASA資深太空人對SpaceX新太空衣給出「五星好評」
    在前往國際空間站(ISS)的Demo-2測試飛行中,NASA太空人第一次穿上SpaceX公司的新太空衣,看起來大不一樣。「南瓜」發射服的官方名稱是「高級船員逃生服」(ACES),因其亮橙色而得名,而且它比新太空衣體積更大,這限制了太空人的活動能力,給他們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新太空衣與之前的太空衣看起來完全不同,是為這兩位太空人定製的,符合他們的體型尺寸。
  • 緊身太空服能避免太空人椎間盤突出
    歐洲航天局太空人安德斯-莫根森在空間站穿著緊身太空服,今年9月份他在國際空間站實驗室穿著緊身太空服測試了10天據國外媒體報導
  • 太空服裝設計展!各國展出未來太空服
    訂好了太空旅行票並通過體格測試後,未來的太空遊客們又該穿著什麼樣的服飾進入到太空呢?2009年2月,美國紐約舉辦了一次以太空遊為主題的服裝設計展。以下是獲得專家們一致好評的5款設計作品:1、日本設計的淺藍色太空旅遊服這款裁剪別致的太空服也許會大受太空旅行者的歡迎和喜愛。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一項服裝設計大賽中,這款太空服的設計方案曾經獲得過獎項。
  • 美國太空人在水下測試新太空服,計劃2024年在月球上待一周
    這將包括建造一個將繞月球運行的月球空間站以及最終的載人前往火星的旅程。與阿尼爾(Apollo)時代的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斯·奧爾德林(Buzz Aldrin)等人所穿的太空衣相比,美國宇航局創造了一種新的,更輕便,更易操縱的太空衣。被稱為「探索性機動外出機動部隊」或「 xEMU」-這套西裝有效地充當了可攜式生命維持系統。
  • 揭秘神七七大看點 3000萬航天服助太空漫步(圖)
    本次「神七」將有3名航天員一起升上太空。太空飛船不是小公共,增加一名航天員不是增加一個座位那麼簡單。沒有充分準備將會給航天員造成危險。  1971年6月,前蘇聯曾經在聯盟11號太空船上多塞進一名航天員,只為在美國之前先達到3人登上太空的目標。這種冒險導致返回階段,由於艙內空間狹窄航天員無法穿著艙內太空衣。
  • 太空人身穿的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
    我們常見的是穿著白色太空服在宇宙「遨遊」的太空人,那穿著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嗎?橙色太空服只有在通過大氣上升或下降的車輛內才能穿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船員免受車內減壓的不利影響。在宇宙飛船發射和著陸時太空人需要穿著它,因為它能夠在宇宙飛船發生意外的時候保護太空人。
  • 長四乙一箭雙星圓滿成功、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太空行走丟失一枚鏡子
    www.chinanews.com/gn/2020/07-02/9227336.shtml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太空行走時不慎丟失一枚小鏡子然而國際空間站太空人Chris Cassidy和Robert Behnken在最近一場為空間站更換電池的外勤任務中,不慎丟失了戴在Cassidy左手腕上的一枚小鏡子。
  • 首批航天服材料將登陸火星
    毅力號火星車在探索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的時候,將會收集火星上的巖石和土壤樣本,以供將來的火星任務將它們返回地球。我們也正在單獨測試維克特拉(Vectran,一種聚芳酯纖維)的樣本,目前用於航天服手套的手掌部分。它具有防切割的性質,在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上非常有用:微流星體(Micrometeoroids)在撞擊空間站外側欄杆的時候,形成了帶有鋒利邊緣的凹坑,會劃破航天服手套。
  • 人工智慧還可用來設計太空衣?NASA新登月太空服,將得到AI的助力
    工程師們正在轉向生成式設計算法,為美國宇航局的下一代太空服製造部件——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重大更新。幾個月前,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下一代太空服,並宣布太空人將在2024年重返月球時穿上它,這是該機構在月球表面建立人類永久定居基地計劃的一部分。
  • 為什麼太空人要穿太空服?
    太空人在進入太空時都要穿特殊的太空服,這是因為太空服能保護他們在太空中免受傷害太空中的環境非常惡劣,輻射、真空、高低溫、微流星等,都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太空人必須藉助太空服保護自己,才能抵禦來自太空的各種侵襲。此外,太空服還能使太空飛行器內外的太空人保持聯絡。如果不穿太空服,太空人就會因體內外的壓力懸殊而造成內臟衰竭,導致死亡。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對於國際空間站的建立,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並非是在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精密測試,多個國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那麼建立國際空間站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直播五位太空人太空匯合
    北京時間5月31日上午10:29,SpaceX 載人龍飛船成功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將兩位航天員正式送入這個太空軌道前哨基地。對接成功標誌著龍飛船載人航天任務的又一重大裡程碑!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大型軌道實驗室,是世界上16個國家共同為人類在太空打造的一個永久性前哨基地,是人類最尖端科學技術的結晶,也是人類創造的最昂貴的裝置,目前為止已經花費1300億美元。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可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航天服是在飛行員密閉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功能服裝。  航天服從功能上可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無論哪種航天服都由多層組成,它們互相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服裝,要求各層的質量要高、要輕、不能過厚,避免影響航天員的行動。
  • 中國首套太空跳傘服亮相 太空跳傘項目落戶三亞
    人民網記者 馬麗攝 中國首套太空跳傘服亮相。人民網記者 馬麗攝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馬麗)中國第一套商業太空跳傘服今天在京亮相。 據研製方介紹,該套太空跳傘服具有真空防護、熱防護、天地通訊、定位等功能。目前已通過實驗室模擬測試,性能安全可靠,能滿足在平流層及太空等複雜環境使用。下一階段,產品將在各種高度的跳傘活動中進行測試,以驗證其性能,並設想挑戰目前太空跳傘41419米的世界紀錄,該紀錄由前谷歌副總裁尤斯塔斯在2014年創造。
  • 國內首套商業太空跳傘服亮相
    中國首套商業太空跳傘服。  穿戴特製的高科技太空跳傘服,搭乘超級氦氣球到達平流層,然後跳傘返回地面,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也不是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才有的實驗,而是即將成行的國內首次太空跳傘之旅。昨天,中國首套商業太空跳傘服在北京亮相,由3名中國挑戰者組成的隊伍有望在明年開啟國內首次太空跳傘。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太空跳傘世界紀錄也有望在明年年底被打破。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其中的國際空間站由美國nasa、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歐洲航天局共同參與建設,但是航天實力靠前的中國卻被排除在外。於是中國於二零一一年開始陸續發射組件,並將於二零二二年建成規模一百噸的大型空間站。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座中國的空間站。禮炮系列空間站由蘇聯建造,是人類的第一個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