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服智能皮膚紡織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

2020-12-03 3xmaker合越智能

太空服智能皮膚紡織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

織物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可能的應用包括宇宙塵埃探測器或太空服智能皮膚。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人員團隊已將一組被動式智能織物樣品發送到國際空間站,為期一年,以幫助確定這些織物在低地球軌道上的生存狀況。

本月初,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各種高科技面料的樣品,其中一些帶有嵌入式傳感器或電子產品。這些樣品(目前暫未供電)將在太空環境中暴露一年,以便確定這些材料在低地球軌道惡劣環境中生存的基線。

希望這項工作可以導致太空飛行器的隔熱毯,可以用作撞擊微流星體和空間碎片的靈敏探測器。最終,另一個目標是開發新的智能面料,使太空人可以通過其加壓服感覺到觸感。

麻省理工學院多學科團隊的三名成員,媒體實驗室的研究生朱莉安娜·切爾斯頓,化學系的孫雨辰,電子學研究實驗室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魏巖與麻省理工學院新聞討論了該實驗的宏偉目標。

1、面料樣品送到國際空間站的使命:

國際空間站的白色樣品實際上是一種保護性織物材料,稱為Beta布,這是一種浸漬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纖維,旨在保護太空飛行器和太空服免受低地球軌道的惡劣影響。幾十年來,儘管在太空資產的外部提供了大面積的房地產,但這些織物仍保持電無源狀態。

織物樣品包含由ISN資助開發的熱拉伸"聲學"纖維,能夠將機械振動能轉化為電能(通過壓電效應)。當微型流星體或空間碎片撞擊織物時,織物會振動,而"聲"纖維會產生電信號。我們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已經開發了20多年的熱拉伸多材料纖維。這些聲學纖維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們對機械振動非常敏感。織物已在地面設施中顯示出來,可以檢測和測量撞擊,而不受空間灰塵在織物表面上的影響。

我們想像將這種飛船的皮膚變成巨大的太空碎片和微型流星撞擊傳感器。我們與日本航天局JAXA和Space BD合作發送給國際空間站的樣本將電荷敏感的合成毛皮(早期概念)和振動敏感的光纖傳感器(我們的項目重點)等材料整合到了太空中,彈性面料。所得的織物可用於檢測具有科學意義的宇宙塵埃,以及用於檢測太空飛行器上的損壞。

很容易假設,由於我們已經將這些材料發送到太空,因此該技術必須非常成熟。實際上,我們正在利用太空環境來補充我們重要的地面測試工作。所有這些織物傳感器在首次首次太空測試中都將保持供電,並且樣品被子在站外牆上的總面積為10乘10釐米。

我們的重點是建立其對太空環境的彈性。一年後,這些樣本將返回地球進行飛行後分析。經過一年的熱循環,我們將能夠測量原子氧腐蝕,紫外線輻射變色以及光纖傳感器性能的任何變化。我們也有可能發現微米級微流星體的跡象。我們也已經為目前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或2022年初進行的電力部署做準備(最近由ISS國家實驗室授予該項目)。到那時,我們將在纖維上附加一層保護塗層,並在太空中進行實際操作。

2、太空環境中的高級面料有哪些用途

對基礎科學探究有用的儀器可以直接結合到持久性太空飛行器的織物表皮中,而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的表皮尚未使用且非常寶貴。特別是,評估這些皮膚是否足夠敏感,以檢測距地球數十或數百光年的百萬年超新星爆炸產生的宇宙塵埃。就在去年,在新鮮的南極雪中發現了這種星際塵埃的同位素特徵,因此我們相信其中一些塵埃仍在太陽系中旋轉,為超新星爆炸的動力學提供了線索。對它們的分布和運動學進行原位表徵是我目前最雄心勃勃的科學目標。

更普遍地說,很期待看到先進的纖維和織物可以解決其他一些基本的物理問題,例如利用光纖或對輻射敏感的材料來製造大孔徑傳感器。

研究小組中的一些學生還開發了一個概念原型,其中將加壓太空服臂章外部皮膚上的感覺數據映射到穿戴者生物皮膚上的觸覺致動器。使用此系統,太空人將能夠通過其太空衣感受到質感並立即觸摸!對新環境的這種直接體驗對於人類探索的動力至關重要。

撞擊敏感的皮膚也可以用於持久太空飛行器的損壞檢測。在實踐中,織物能夠確定空間碎片和微小流星體造成的損壞的能力,這就是我們將這種概念真正出售給航空航天工程師的方式。

埋在防護服中的紡織品將能夠通過詢問大範圍的生理信號來實時監控太空人的健康狀況。織物還可以用作局部加熱和冷卻系統,輻射劑量計和有效的通信基礎結構(通過織物光學和聲學)。他們可能會收集太陽能以及振動產生的少量能量,然後將這些能量存儲在光纖電池或超級電容器中,這將使系統自供電。織物甚至可以作為外骨骼的一部分,協助太空人在行星體和微重力中進行操縱。 一個廣闊的視野正在發揮作用,即在太空彈性紡織品中添加大量功能,從而創造出類似太空織物的"摩爾定律"。

3、收集太空塵埃與監測碰撞的信號

太空無疑是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儘管在環境條件下甚至在水下都已經設想了許多地面應用。從低地球軌道到行星體,空間是一個獨特的環境,具有原子氧,輻射,高速撞擊器和極端溫度循環。纖維和織物在那裡會表現如何,纖維材料會引起什麼變化?電子織物應如何設計以滿足航空航天應用的需求?科技問題很多。

研究小組力圖突破衝擊試驗在實驗上可達到的極限,使用由實驗室設計的雷射加速器設備測試跨越聚合物,薄膜和納米結構材料的新型材料,以每秒超過1公裡的速度撞擊目標表面上的微小顆粒。

當出現測試一種能夠檢測低地球軌道及其後方撞擊信號的材料的想法時,我們這邊立即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因為它與我們先前的研究重點根本不同。這些實驗肯定比我們習慣的更加困難和複雜,需要維護更多的活動部件。我認為當我們初步的衝擊實驗成功並令人鼓舞時,我們都感到非常驚喜。

最初,帶有稀疏集成的傳感元件的織物傳感器實際上並不能檢測出如此小的快速粒子。逐漸增加了加速進入傳感器的顆粒數量,同時保持了實驗的所有其他方面不變。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吸菸槍表明我們看到了真實的衝擊信號。

相關焦點

  • 太空服迎來重大更新!NASA將會在國際空間站測試新型太空服
    但據支持該計劃的工程師稱,在太空人在月球上實地穿上這些太空衣之前,他們會在2023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太空行走,對這些新型太空衣進行測試。NASA的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打算讓2024年登月的太空人成為第一個在月球南極登陸的太空人,但該機構目前的太空衣的設計——被稱為「艙外移動單位」,或EMU——是專門為浮動太空行走(也稱為艙外活動EVAs)而設計的,它並不適合在月球表面攀爬巖石。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日本宇航局將聯手開發未來的月球太空衣
    本月初,麻省理工學院和日本宇航局等開發機構組成了一個聯合研究小組,他們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各種高科技太空衣層的樣品,其中一些帶有嵌入式傳感器。這些樣品將被暴露在太空環境中,最少一年,太空人們將在這一年中記錄樣品的情況,回到地球後,這些樣本還需要做進一步分析。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居住」12天。至於與女演員同行的另一名「遊客」的信息,俄羅斯航天集團仍未透露。有專家認為,太空飛行期間,「伴遊」女演員的「遊客」可能是攝影師、導演或者男演員。
  • 太空服裝設計展!各國展出未來太空服
    各國展出未來太空服 2009-03-09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全球紡織網3月8日訊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太空旅遊在幾十年前還只是一個虛幻的夢想,但現在,遊客們只需要花費9.5萬美元,就可以乘坐太空梭前往太空旅遊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拍攝首部太空片
    據海外網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居住」12天。至於與女演員同行的另一名「遊客」的信息,俄羅斯航天集團仍未透露。有專家認為,太空飛行期間,「伴遊」女演員的「遊客」可能是攝影師、導演或者男演員。
  • 美俄籤署協議,將兩名遊客送往國際空間站,1人將進行太空行走
    【南方+6月26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Energia Space Rocket Corporation)25日宣布,根據該公司和總部位於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的合同,兩名太空遊客將在2023年前往國際空間站。
  • 美「星際客機」前往國際空間站任務失敗,將返航
    波音星際飛機20日試航,發射後不久卻偏離軌道,被迫返回(圖片來源:路透社)美國波音公司20日宣布,當天發射的「星際客機」飛船與火箭分離後沒有進入預定軌道,因此取消原定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波音防務、航天和安全集團航天與發射高級副總裁吉姆·奇爾頓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飛船預計將在未來48小時內返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保護區的著陸場,但將視情況儘量延長飛行時間以完成更多測試。
  • 俄羅斯將繼續研發「霸天虎」太空智慧機器人!
    在《變形金剛》中的形形色色的智慧機器人太空中飛行,讓孩子們如痴如醉。現實中俄羅斯已經在此方面進行研究,用於空間站維護的智慧機器人。據俄羅斯衛星網27日報導,俄羅斯「智慧機器人技術」科學生產聯合公司(研發單位)執行經理葉夫根尼·杜多羅夫指出,去過太空的「費奧多爾」太空機器人,將被用於測試新機器人使用的技術工藝。這個項目計劃建造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綜合系統,將在國際空間站表面工作,執行一整個系列的技術操作。
  • 俄或於2021年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拍攝首部太空片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6日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制定的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顯示,俄羅斯一名女演員及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 四名美國太空人將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大選投票
    延續從太空投票的悠久傳統,四名美國太空人計劃在國際空間站上為本次美國總統大選投出神聖的一票。第一位在選舉前抵達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是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她計劃於10月14日和兩名俄羅斯太空人一起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發射。魯賓斯告訴美聯社,她計劃在軌道上投票。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直播五位太空人太空匯合
    北京時間5月31日上午10:29,SpaceX 載人龍飛船成功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將兩位航天員正式送入這個太空軌道前哨基地。對接成功標誌著龍飛船載人航天任務的又一重大裡程碑!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大型軌道實驗室,是世界上16個國家共同為人類在太空打造的一個永久性前哨基地,是人類最尖端科學技術的結晶,也是人類創造的最昂貴的裝置,目前為止已經花費1300億美元。
  • 在經過漫長的隔離期後 三名太空人將前往國際空間站
    ▼ 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三名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與三名已經在軌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太空人匯合。由於這次飛行是在大流行期間發射,因此,為了防止新冠病毒進入太空,有更嚴格的限制和協議。
  • 美國太空人在水下測試新太空服,計劃2024年在月球上待一周
    NASA太空人正在休斯敦詹森航天中心對Artemis太空服進行水下測試。這些測試旨在評估西服的可操作性,其中涉及到太空人在地面上懸掛旗幟並撿起巖石樣本。航天局計劃在2024年將太空人降落在月球表面,這是其Artemis任務的一部分。作為即將到來的發射的準備工作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已要求公眾分享他們將要登月的私人物品的照片。
  • SpaceX龍飛船發射升空,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NASA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以及日本太空人Soichi Noguchi(野口聰一)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空間站任務後返回地球。由於天氣原因以及為了方便火箭回收,原定於美東時間11月14日的發射推遲一天。
  • 首個太空COVID-19藥物研究實驗將在國際空間站進行
    當SpaceX公司的CRS-21任務本周末發射到國際空間站時,它將裝載各種物資和研究,包括第一個設置在太空中進行的COVID-19藥物實驗。發射時間定於太平洋時間12月5日(周六)進行。該實驗不會讓太空人接受任何治療。
  • 外媒:SpaceX火箭將於14日搭載四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SpaceX獲得NASA正式認證 於本周六搭載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據法新社報導,在美國依賴俄羅斯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9年之後,美國於今年5月恢復了載人航天飛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將於14日運送3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他們在該項目的首個6個月的常規任務。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認證了由SpaceX開發的作為常規太空人運輸的「天龍號」是安全的。
  • 緊身太空服能避免太空人椎間盤突出
    歐洲航天局太空人安德斯-莫根森在空間站穿著緊身太空服,今年9月份他在國際空間站實驗室穿著緊身太空服測試了10天據國外媒體報導
  • 2023年,NASA新款艙外太空衣xEMU要在國際空間站試用
    NASA打算在2024年要將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並聲稱要將重返計劃中的第一批太空人降落在月球南極。要知道,月球南極地形複雜,屬於「山區」。因此,NASA表示,之前的艙外太空衣是為太空行走(也稱為艙外活動)而設計的,並不適合攀爬等動作。
  • 美國太空軍迎來首名太空人 將在國際空間站上正式入列
    據美國「軍事」網站11月2日報導,美國太空軍近日將迎來首位太空人,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名太空人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在國際空間站上正式轉入美國太空軍部隊。報導稱,一名美軍官員透露,隸屬於美國空軍的太空人麥可·霍珀·霍普金斯上校將成為美國太空軍的新任軍官。美國媒體「太空新聞」最先報導了這一消息,並稱霍普金斯上校將搭乘SpaceX公司的「龍」飛船進入太空。
  • 太空研究項目轉向中國,國際空間站將被廢棄
    而被延緩壽命的國際空間站,卻迎來首次不屬於太空研究的項目。據俄羅斯通訊社11月3日的報導稱:俄羅斯第一頻道宣布,將舉行全俄羅斯公開比賽,選出一位女主角,在2021年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電影。此消息一出,就讓人十分驚訝了,這將會是人類第一次真實地在外太空拍攝電影,也是國際空間站上首次迎來不屬於太空項目研究純屬紀錄的電影拍攝,這是國際空間站眼看著就不行了,之後的廢物利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