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人造血:可保存一年,適合任何血型

2020-11-25 澎湃新聞

不久前,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人造血不是還原人體全血

那麼,到底什麼是人造血呢?

人造血的實現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指生物合成具有完全生物學功能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另一種是人工合成具有紅細胞或血小板主要功能的替代物。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家喜指出,人類全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造全血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研究的人造血都是人造了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比較常見的是人造紅細胞和血小板。

此次報導的日本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人造血液主要由人造血小板和人造紅細胞構成,是用一種叫做脂質體的細胞膜成分製成非常微小的「袋子」,然後分別往裡面填入止血成分和能夠運輸氧的成分。

「隨著幹細胞生物學和體外培養技術的發展,採用幹細胞體外培養擴增患者特異性的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已經成為目前人造血的主流研究方向。」周家喜介紹,2007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和美國科學家湯姆遜分別將人口腔上皮或耳後皮膚取出的成纖維細胞改造成多能幹細胞。也就是說,使已經分化成熟的細胞回到較原始的狀態,重新獲得了分化成不同成熟細胞的功能。從多能幹細胞可以分化得到血小板的祖先細胞——巨核細胞,巨核細胞系可源源不斷地提供血小板的「母體」。同理,多能幹細胞也可以增值分化成血液裡的任何細胞,如紅細胞等。這種人造血不是人工合成的血液替代品,而是人體真正的「血液」,安全性更加有保障。

不產生併發症也不受血型限制

除了能緩解血源不足之外,人造血還有哪些好處呢?

「理想的人造血具有血液相應成分功能,不產生輸血相關併發症,且不受血型限制,成本低廉、保存方便。」周家喜說。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輸血科主任周雪麗解釋道,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人的血液裡都有抗原抗體,如果紅細胞抗原抗體不相合,輸入到人體就會發生溶血現象。因此除了緊急情況外,輸入含有紅細胞成分的血液製品時都需要進行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

而人造血可以通過「基因改造」,用基因敲除的方法,敲掉血液細胞表面的抗原,使得輸血可以不用再配型。這樣既能省去血型化驗的麻煩,還能解決「熊貓血」等稀有血型患者的輸血難題。

「離開人體後,不同的血液成分保存條件和有效期各不相同。」周雪麗說,全血中保存時間最長的成分就是紅細胞,在4℃±2℃的條件下,根據保存液的不同,最長可保存42天。血小板需要在22℃±2℃的條件下震蕩保存,根據保存袋的差異,保存期24小時至5天不等,因為血小板保存期較短,給緊急大量供應帶來困難。

而一些人工合成具有某種血液功能的替代物就不受這些保存條件的限制,一般都能夠在常溫狀態下保存一年以上時間。此外,採用人造血還能有效避免輸血時感染愛滋病、肝炎等傳染病的風險。

距離臨床應用還需邁過三道坎

目前,有如此多好處的人造血距離臨床廣泛應用,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周家喜坦言,人造血要想應用於臨床,必須滿足3個重要的條件。

最首要的就是安全性。

周家喜表示,目前很多人造血研究還都只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並沒有真正進入到臨床試驗。走得最快的日本也才剛開始申請進行臨床試驗。

第二就是要實現量產。

以日本團隊進行的多能幹細胞製備血小板為例,整個過程需要26天,難以解決臨床緊急用血需求。而且臨床輸血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有效,目前實驗室生產人造血的能力相當於家庭作坊水平,距離工廠大規模生產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第三就是要降低成本。

目前以多能幹細胞製備的血小板其成本遠高於捐獻血小板,甚至比捐獻血小板成本高上萬倍。「如果輸一袋血小板要10萬塊錢,那麼這種人造血是沒有意義的。」周家喜說。

雖然道路漫長,不過隨著多能幹細胞技術的出現,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人造血一定可以像生理鹽水一樣實現低成本量產,解決血液供應緊張的問題,同時在治療各種血液疾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原題為:《日本研發人造血:可保存一年,適合任何血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成功研發人造血:可保存一年 適合任何血型
    據日本媒體報導稱,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雖然實驗成功,但有專家直言,以日本團隊進行的多能幹細胞製備血小板為例,整個過程需要26天,難以解決臨床緊急用血需求。
  • 日本成功研發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9月11日,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成功研發出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研究團隊表示,如果能夠儘快給那些因受重傷大量流血的人輸入這種人造血液,就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死亡人數。日本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人造血液主要由人造血小板和人造紅細胞構成。
  • 人造血新進展:適合任何血型 稱已在實驗兔身上測試成功
    近日,據外媒報導,日本國防醫學院在血液和細胞治療行業權威機構美國血庫協會旗下雜誌發表論文稱,人造血已在實驗兔上測試成功,並且不同於目前的人類血液,人造血能常溫保存一年以上,輸血時也不用考慮血型問題。
  • 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可保存一年以上 適合任何血型
    血液的保存面臨巨大的瓶頸制約。圖據東方IC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 日本研發人造血 不產生併發症 也不受血型限制
    日本研發人造血 不產生併發症 也不受血型限制 2019-11-04 19:11:56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日本研發人造血】不久前,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
  • 不受任何血型限制!
    最近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突然對外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人造血液」!重點是,它可以不受任何血型限制!!消息一經披露,迅速刷屏了全球科技界、醫療圈!什麼是人造血?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家喜指出:人造血並不是人體全血,因為人類全血非常複雜,人造全血幾乎是不可能的。
  • 人造血:應對血荒的「終極」答案—新聞—科學網
    之後,英國除國家衛生部所屬血液研究機構外,劍橋、牛津和布裡斯託等大學也在從事人造血液研發。 不過,在目前已知的人類血液中,血型包括ABO、Rh、Kidd、Kell、Duffy、MNS和Lewis七大類。人造血難道要製造所有的血型嗎? 在NHS的報告中,研發的人造血血型只有一種——RH陰性的O型血,被稱為「萬能血」。其實,在七大類血型中,最為常見的是兩大類:ABO和Rh。
  • 日本科學家創造了可能被所有血型使用的人造血
    日本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人工血液」,理論上講,無論其血型如何,都可以將其輸入患者體內。是的,這幾乎與電視節目《真愛如血》的內容相同,只是沒有吸血鬼。目前,如果您需要輸血,則必須與您的血型或O陰性的「通用供體」相匹配。一種適合所有人的血液替代品將克服各種現存的障礙,從少數族裔的捐贈不足到尋找與罕見血液類型相匹配的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 全球每年收集的獻血量為1174億單位,但這還遠遠不夠。
  • 日本團隊研製出人造血液,能救命嗎?
    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人造血液的化學成分是什麼?謝東甫:人造血有氟碳類和血紅蛋白類製劑兩種,在體內半衰期較短、可維持功能活性的時間遠少於普通血液,可為數小時到數天。氟碳類主要通過內皮網狀系統吸收後從肺部排出;血紅蛋白類製劑主要經腎臟排出。治病救人,人造血的作用有多大?
  • 英國科學家:人造血量產取得突破性進展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國民保健制度血液和移植管理處的科學家說,他們在血紅細胞量產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向量產人造血邁進一大步。  英國廣播公司24日援引研究人員的話報導,先前製造人造血的方法是「誘騙」骨髓幹細胞在實驗室製造血紅細胞,但每個幹細胞製造不到5萬個血紅細胞後就會凋亡。
  • 日本公布「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新增凝血功能
    人造血液(Artificial blood),又稱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
  • 血型與性格分析:什麼血型的人適合做銷售?
    血型的研究更多的是為我們更準確的找到適合做銷售的人提供證據。有趣的血型矩陣人類對血型的研究一直沒有中斷過,日本應當是研究血型非常成熟的國家,經過大量的統計分析我們得出下面的矩陣圖(略)。在以往的研究當中,血型並沒有跟性別聯繫在一起,這其中引發了很多的誤區,在將性別這一因素考慮在內的時候許多問題得到了初步的解釋。
  • 日媒:日本人因迷信血型引發「血型折磨」
    9日文章稱,日本人迷信血型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對血型的過度迷信,日本社會上還真的存在著「人以血型分」的現象。不少人因為自身血型的原因而在求職期間遭到不公平待遇,還有的在相親時直接因血型而被對方拒絕,嚴重的甚至到了「血型折磨」的地步。  文章摘編如下:  日本立命館大學心理系曾就「你認為血型與性格有關嗎?」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日本人對此抱肯定態度,相信血型會決定性格。
  • 日本人的血型「情結」
    在日本,「你是什麼血型?」對於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愛情都有很大影響。      日本人說,A型血的人是敏感的完美主義者,也能很好地在團隊中工作,但總是過分焦慮;O型血好奇心強、慷慨大方而且固執;AB型是天生藝術家但神秘難測;B型總是興高採烈,但是古怪且自私。
  • 日本人相親注重血型 A型AB型男子受青睞
    環球網實習記者譚利婭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4月28日報導,日本人對血型的注重程度異常高,甚至都成了男女相親時一個擇偶條件。據報導,世界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會過多關注血型,但是在日本,血型卻是一個經常性話題。日本人普遍認為,血型決定著性格,對生活、工作和愛情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