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團隊研製出人造血液,能救命嗎?

2020-11-25 騰訊網

哈哈哈哈哈哈哈

白血病、熊貓血、大出血……

失血過多得不到及時補充,生命即將戛然而止

嚴重的疾病常常由血液問題導致

醫療中,合理利用血液也可以拯救患者的性命

哈哈哈哈哈哈

為解決經常出現的血荒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

替代血液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近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宣布

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

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

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

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人造血液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它真的能代替天然血液嗎?

從實驗成功到臨床應用還有多久?

//本期問吧題主//

謝東甫

上海市血液中心社會事務科科長

我是謝東甫,現任上海市血液中心社會事務科科長、中國輸血協會血液安全監測委員會委員。什麼是人造血?人造血目前已經研究到什麼階段?人造血能夠完全替代人體血液嗎?日常獻血有哪些注意事項?問我吧!

什麼是人造血?

@奮鬥的小青年:什麼是人造血?人造血和正常的血液有什麼區別?

謝東甫:所謂人造血就是血液代用品,目前主要包括氟碳類製劑,利用其具有較高的氧溶解度作為氧的載體,給組織器官供氧;還有血紅蛋白類製劑,是對人或動物(主要是小牛)的血紅蛋白加以化學修飾,作為氧的載體,輸注某些病人以解決其缺血缺氧狀況。此外,目前還有幹細胞分化紅細胞的研究,以及對人的紅細胞進行化學修飾,改變其血型抗原表達,以製備「通用」紅細胞的研究。人造血與正常血液的主要區別是功能有限、成本高昂、毒副作用較多。

哈哈哈哈哈哈哈

@澎湃網友:為什麼人造血不需要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

謝東甫:因為這裡說的人造血是將血紅蛋白(有來自於人,也有來自於動物的)用生物膜(如脂質體)包裹,形成的具有攜氧功能的微粒,即「人造紅細胞」。因為並非通過骨髓造血,即造血幹細胞分化產生,不具備遺傳的血型抗原,所以不存在血型的問題。

@小兔兔:人造血有優化人體器官的功能嗎?

謝東甫:「人造血」,不管是氟碳類製劑還是血紅蛋白類製劑,都具有改善組織器官缺氧的作用,這也是其基本功用,不然何以叫「人造血」呢?如果優化指的是讓器官「優於」正常功能,那應該沒有這個作用。

ghhhhhh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傾華:人體免疫系統會排斥人造血嗎?

謝東甫:如果是異體幹細胞誘導分化產生的紅細胞,輸入人體後有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研究者會對其進行化學修飾以避免排斥反應。對於生物膜包裹血紅蛋白形成的人工紅細胞,有研究顯示可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增加感染風險。

@抹臉妖人:人造血液的使用壽命怎麼樣?通過什麼途徑被機體代謝呢?

謝東甫:人造血有氟碳類和血紅蛋白類製劑兩種,在體內半衰期較短、可維持功能活性的時間遠少於普通血液,可為數小時到數天。氟碳類主要通過內皮網狀系統吸收後從肺部排出;血紅蛋白類製劑主要經腎臟排出。

治病救人,人造血的作用有多大?

哈哈哈哈哈哈哈

@X2019:目前我國的人造血研究到了什麼階段,「人造血」技術用在人體上是否可行呢?

東甫:目前我國的人造血研究主要是幹細胞分化紅細胞,以及對紅細胞的一些化學修飾。比如利用特定的酶去除某些血型抗原,將紅細胞改造成為不受血型限制「通用型」紅細胞等。目前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國外有一些血紅蛋白製劑進行了臨床試驗。

因為安全性等原因,目前還沒有可常規應用的成熟產品。因為製備成本、治療效果和毒副作用等因素,人造血還遠不能和人們所捐獻的血液相提並論。在可見的將來,臨床用血還將主要依靠人們的捐獻。

此次進博會展出的CART-2血液腫瘤細胞療法

@Egoyoo:我印象中很多年前就有「人造血」了,是白色的液體。請問這次出現的人造血和之前的類似產品有什麼區別?

謝東甫:「人造血」也可稱為血液代用品,包括多個領域及研究方向。臨床上輸血患者所需要的主要是紅細胞、血漿和血小板,代血漿製品的臨床應用已經比較熟和廣泛。因此,目前相關研究主要聚焦於紅細胞和血小板的替代製品。紅細胞的替代製品主要有合成化合物、天然血紅蛋白類攜氧載體和人工紅細胞三類。

您所說的呈白色的人工血液,應該是第一類的氟碳化合物乳劑(PFC)。PFC對氧氣有較高的溶解度,研究者利用這一特點,將PFC作為攜氧載體進行肺泡灌注,達到向機體供氧的目的。這類紅細胞代用品由於製備和保存困難、操作要求高、不良反應較多、代謝排除時間長等原因,目前多用於某些特定缺氧性疾病的治療和離體器官保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患血液病的幼兒 圖源:視覺中國

@PPUSH如何看待人造血利弊?

謝東甫:利:可以緩解血液供應的不足;無血型限制,可以滿足某些稀有血型輸血的需求;減少了輸血傳播疾病的風險。弊:功能有限,尚遠不如正常血液;製備複雜、成本高昂;併發症與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廣角畸變V:這種人造血只能用來救急嗎?

謝東甫:目前僅用於緊急特殊情況下的救治。而且屬於臨床試驗性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關於獻血,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

@SANG:國家一直在宣傳獻血,還會出現血液不足的情況嗎?

謝東甫:雖然全國的採供血服務機構以及相關部門一直在大力宣傳無償獻血,但我國的獻血率仍然偏低,目前剛剛達到千分之十的水平,也就是每年每千人口有10次獻血。而高收入國家的這一數字是每年每千人口有32次獻血,差距十分明顯。我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即將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即12000美元/年,伴隨的是醫療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對血液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我們仍然需要更多人參加獻血、定期獻血。

圖源:視覺中國

@記憶:有人說,獻血之後人體產生的新血質量會明顯不如以前,這是真的嗎?

謝東甫:無論是獻血前還是獻血後,血液的產生機制都是一樣的:通過骨髓造血產生。如果造血功能正常,無營養不足問題,無論是獻血前的血液,還是獻血後的血液,其生理組成和功能都沒有差別。反過來說,人體的血液本來就在新陳代謝之中,即使不獻血,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也會定期更新。從這一點來說,獻血對人體血液生理並無明顯影響。

圖源:新華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Hutt:請問女生生理期前後可以獻血嗎?

謝東甫:按照我國國家標準《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女性生理期及前後三天期間建議延緩獻血。對於女性生理期獻血,其他世界各國血液機構基本沒有限制,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也無要求。

哈哈哈哈哈哈哈

@咖小灰:為什麼打耳洞、紋身後不能獻血?

謝東甫:為了保證血液安全,對於可能帶來輸血傳播感染風險的行為,應予延緩獻血。這裡要強調的是,延緩獻血是一種潛在風險的排除和預防,並非判斷獻血者是否感染或患有疾病。文身、穿耳由於器械操作,可能發生與他人的血液或組織液的接觸。為了保證血液安全,國家標準建議延緩一年獻血。

相關焦點

  • 「人造血液」可以取代血液嗎?
    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人造血液。
  • 日本科學界發明出「人造血液」
    目前日本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人造血液」,理論上該血液能偶滿足所有病人需求。不過目前該研究項目還處於早期研究階段,研究成果還不成熟。科學家們在十隻兔子身上進行了測試,但結果不如預期。如果這種「人造血液」真的被成功研製,這對於醫學界是一個很重大的突破。
  • 日本專家為寵物狗研製人造血液 有望用於輸血治療
    原標題:日本專家為寵物狗研製人造血液 有望用於輸血治療  ■環球短訊   新華社東京10月27日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日本血液替代物學會年會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人造血液,可以替代血液中的紅細胞發揮作用。未來這種人造血液有望用於寵物狗的輸血治療。
  • 美國近日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血液
    易立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成功研製出新型「人造血液」,將在5年內用於救治戰場上的傷兵。這種「人造血液」和真正的人體血液有何區別?能廣泛用於醫學領域嗎?請關注——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近日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血液」,它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製造而成的。
  • 改進型人造血液正在路上
    近日,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兔子身上試驗並獲得部分成功。而且,這種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 日本公布「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新增凝血功能
    2013年,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 同年12月,日本研究人員成功利用幹細胞培育出能夠攜帶氧的紅細胞,在此基礎上有望大量培育用於輸血的紅細胞,幫助醫療系統緩解用血緊張狀況。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最近進行的試驗,不僅僅是該團隊開展的諸多試驗中的一部分,也意味著其在這若干試驗之後,將對人體進行血液替代品試驗。同時,也展示出其試驗構思的初期步驟,伴著好運,這些構思能使其從該領域幾十年以來的失敗陰影中走出來。「為了研製血液替代品,人們為之努力了五六十年,但是一無所獲。」一名兒科重症監護醫生表示,其也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一名研究員。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Allan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確保在給兔子注入由其研發的人造血液後,兔子主動脈的反映情況與注射前一致。最近進行的試驗,不僅僅是該團隊開展的諸多試驗中的一部分,也意味著其在這若干試驗之後,將對人體進行血液替代品試驗。同時,也展示出其試驗構思的初期步驟,伴著好運,這些構思能使其從該領域幾十年以來的失敗陰影中走出來。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 潮科技
    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動脈網(wechat:vcbeat)為你詳解這一前沿生物技術的最新趨勢和動態。
  • 日本成功研發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IT之家9月12日消息 人造肉過後,人造血液也來了。9月11日,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成功研發出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 人造血液小常識
    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英文名Artificial blood;人造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主主要用於外傷、手術等所致大出血的治療,近年來開始用於離體器官的保存、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以及體外循環預充液和心肌保護的研究。 2013年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
  • 科學家現研製人造血液
    未來人造血液將代替捐獻血液,作為一種規範性輸血。目前,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幹細胞培育出血紅細胞。2016年他們計劃進行一項創新性測試,首次測試從患者幹細胞提取製成的人造血液。據悉,這項投資500萬英鎊的研究項目是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倡導的,經過多年研究最終成功培育出血紅細胞。
  • 人造血液能否代替人血 人造血液的原材料是什麼
    ,人造血液的存留時間就會縮短,只有八九個小時的時間,如果用來替代人血,很可能會發生危險,所以人造血液是不能替代人血的。不過人造血液的研究團隊目前還在進行研究,未來可能會研究出能替代人血的人造血液。一、人造血液的原材料是什麼人造血液的主要材料是氟碳化合物乳劑,氟碳化合物乳劑的顏色主要以白色為主,雖然與人血的顏色不同,但用氟碳化合物乳劑製作出來的人造血液卻跟人血中的紅細胞擁有一樣的作用,既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又擁有載氧能力,所以很多醫生都把人造血液稱作紅細胞的替代品,但可惜的是,人造血液不能在血管中存留很長時間,所以不能完全替代人血
  • 人造血液何時替代人血?
    (東方IC/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人造血液添新族
    近日,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這一成果如果得以成功推廣應用,則有望緩解血庫的供給短缺,甚至避免血液汙染的風險,同時通過化學修飾,實現對氣體的高溶解度,避免氣泡的產生,大大提高輸血的適用範圍和臨床功效。
  • 人造血液是否可以替代人體血液,成為「萬能血」?
    那麼,什麼是人造血液?它又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下面,就跟著小編去一探究竟吧!⬇⬇⬇人造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目前,人造血液主要有三種:(1)人工合成的血紅蛋白;(2)用天然血紅蛋白製成的人工紅血球;(3)人工合成具有攜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 太強大了:科學家搞定人造血液
    羅馬尼亞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人造血液,未來有望用於人體血液供給,在實驗室對老鼠進行實驗並未發現任何副作用。人造血液包含著水、鹽,以及從海洋蟲子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羅馬尼亞Babeş-Bolyai大學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終結人類血液供給短缺,以及避免遭受捐獻者感染。
  • 生物人造腎小巧易移植、日本成功試驗人造視網膜
    生物人造腎小巧易移植  據新華社電 日本東海大學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生物人造腎,它不僅具有和人類腎臟相同的分解代謝功能,同時也具有保留有用物質成分的功能,而且體積小,易於移植,隨著研究深入,有望為腎病患者帶來福音。
  • 科學家製造出人造血液可以輸注到任何病人身上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研製出了人造血液,他們聲稱這種血液可以輸入病人體內 一組日本專家創造了這種「血液」,其中包括攜帶氧氣的紅細胞和在皮膚被割傷或擦傷時引發凝血的血小板。 當對10隻嚴重失血的兔子進行測試時,其中6隻存活了下來。 科學家們聲稱,這與用真正的血液來處理這些動物所獲得的結果是相似的。
  • 外媒盤點五角大樓實驗室成果:人造血液、有觸覺的假肢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號文章稱,網際網路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的昔日成果,現在它又憑藉救援機器人、人造血液和類人假體等新成果再次給人們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