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為寵物狗研製人造血液 有望用於輸血治療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日本專家為寵物狗研製人造血液 有望用於輸血治療

  ■環球短訊

  新華社東京10月27日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日本血液替代物學會年會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人造血液,可以替代血液中的紅細胞發揮作用。未來這種人造血液有望用於寵物狗的輸血治療。

  目前,日本的寵物狗和貓的數量遠遠超過15歲以下兒童人數。當寵物有出血和貧血問題時,就需要輸血。但由於日本尚未建立動物用血庫,獸醫需自行尋找血液,面臨很大困難。

  日本中央大學的研究人員從狗的肝臟中提取出血清白蛋白的DNA,然後加入酵母使其增殖,再從中提取血清白蛋白。研究人員隨後用這種血清白蛋白包裹從牛的紅細胞中提取的血紅蛋白,製造出直徑約8納米的複合體。這種複合體能與氧結合。

  研究人員認為,藉助這一技術,可以提供能長期保存、隨時使用的人造血液供寵物狗使用,而且無需檢測血型是否匹配,也沒有感染病毒的風險。

  研究人員準備與製藥企業合作,驗證這種人造血液為狗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爭取在5年後達到實用化水平。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美國近日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血液
    易立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成功研製出新型「人造血液」,將在5年內用於救治戰場上的傷兵。這種「人造血液」和真正的人體血液有何區別?能廣泛用於醫學領域嗎?請關注——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近日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血液」,它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製造而成的。
  • 日本公布「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新增凝血功能
    人造血液的發展歷程人類歷史上記載的最早一次輸血,是發生在1667年: 一個法國貴族將給了一個精神失常的流浪漢輸小牛血,企圖治療他的精神問題。萬萬沒想到這位流浪漢在經歷了嚴重的免疫反應之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在隨後將近200多年的時間裡,醫學界對於輸血,開始艱難探索。
  • 日本團隊研製出人造血液,能救命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白血病、熊貓血、大出血……失血過多得不到及時補充,生命即將戛然而止嚴重的疾病常常由血液問題導致醫療中,合理利用血液也可以拯救患者的性命哈哈哈哈哈哈為為解決經常出現的血荒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
  • 「人造血液」可以取代血液嗎?
    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人造血液。
  • 人造血液小常識
    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英文名Artificial blood;人造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主主要用於外傷、手術等所致大出血的治療,近年來開始用於離體器官的保存、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以及體外循環預充液和心肌保護的研究。 2013年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
  • 人造血液添新族
    近日,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這一成果如果得以成功推廣應用,則有望緩解血庫的供給短缺,甚至避免血液汙染的風險,同時通過化學修飾,實現對氣體的高溶解度,避免氣泡的產生,大大提高輸血的適用範圍和臨床功效。
  • 日本科學界發明出「人造血液」
    目前日本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人造血液」,理論上該血液能偶滿足所有病人需求。不過目前該研究項目還處於早期研究階段,研究成果還不成熟。科學家們在十隻兔子身上進行了測試,但結果不如預期。如果這種「人造血液」真的被成功研製,這對於醫學界是一個很重大的突破。
  • 科學家現研製人造血液
    未來人造血液將代替捐獻血液,作為一種規範性輸血。目前,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幹細胞培育出血紅細胞。2016年他們計劃進行一項創新性測試,首次測試從患者幹細胞提取製成的人造血液。據悉,這項投資500萬英鎊的研究項目是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倡導的,經過多年研究最終成功培育出血紅細胞。
  • 改進型人造血液正在路上
    近日,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兔子身上試驗並獲得部分成功。而且,這種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用人造血液可以替代人體血液?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說可以! | 潮科技
    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動脈網(wechat:vcbeat)為你詳解這一前沿生物技術的最新趨勢和動態。
  • 科學家製造出人造血液可以輸注到任何病人身上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研製出了人造血液,他們聲稱這種血液可以輸入病人體內 一組日本專家創造了這種「血液」,其中包括攜帶氧氣的紅細胞和在皮膚被割傷或擦傷時引發凝血的血小板。 當對10隻嚴重失血的兔子進行測試時,其中6隻存活了下來。 科學家們聲稱,這與用真正的血液來處理這些動物所獲得的結果是相似的。
  • 世界首例人造無核紅細胞誕生 獻血有望成為歷史
    世界首例人造無核紅細胞誕生 獻血有望成為歷史 2008年08月22日 14:11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美國科學家近日在學術性期刊《血液》中發表研究報告,宣布成功利用胚胎幹細胞培育出人體無核紅細胞。通過該技術有望滿足全世界的用血需求,意味著有朝一日也許不再需要依靠熱心人士捐獻血液和血製品。   紅細胞是運輸氧、二氧化碳、電解質、葡萄糖、胺基酸等人體新陳代謝品所必須的物質。美國科學家培養出的成熟紅細胞解決了此前人造紅細胞無法傳遞營養物質、無法形成代謝的問題。
  • 外媒盤點五角大樓實驗室成果:人造血液、有觸覺的假肢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號文章稱,網際網路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的昔日成果,現在它又憑藉救援機器人、人造血液和類人假體等新成果再次給人們帶來驚喜。
  • 人造血:踩在科幻與現實的門檻上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用於人造血研究的投入超過了10億英鎊,許多科學家相信,人造血離人類越來越近。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生物化學和人造血專家克裡斯·庫珀表示:「我們現在正在尋找的是血液"奶粉"——如奶粉一樣,這種人造血將被存儲在一個小袋中,想用的時侯只要與鹽溶液再水合就行。護理人員可將其帶到事故現場,立刻開始輸血。因為這種血液替代品沒有細胞,也不存在血型不匹配的問題。」  目前,有三撥科學家正在從不同的角度、採用不同的方法研製人造血。
  • 人工血液有望未來十年內被用於拯救創傷患者
    不過,科學家們有望在未來10年內藉助人工血液及時拯救更多創傷患者的性命。科學家們希望,人工血液能夠凍幹,並以粉末狀儲存,從而方便戰場上的護理人員和軍醫使用。該項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模擬紅血細胞的微小合成細胞。紅血細胞會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時緩慢釋放氧。該類人工細胞的開發者是華盛頓大學團隊,它會將氧帶到體內組織,已經被證明適用於動物。
  • 人造血液成功誕生!不受任何血型限制!
    最近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突然對外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人造血液」!重點是,它可以不受任何血型限制!!消息一經披露,迅速刷屏了全球科技界、醫療圈!什麼是人造血?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家喜指出:人造血並不是人體全血,因為人類全血非常複雜,人造全血幾乎是不可能的。
  • 太強大了:科學家搞定人造血液
    羅馬尼亞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人造血液,未來有望用於人體血液供給,在實驗室對老鼠進行實驗並未發現任何副作用。人造血液包含著水、鹽,以及從海洋蟲子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羅馬尼亞Babeş-Bolyai大學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終結人類血液供給短缺,以及避免遭受捐獻者感染。
  • 可量產的人造血液成為現實
    輸血是搶救病人的常見治療手段,由於應對的往往是危急患者,所以充足匹配的血包乃重中之重。據BBC報導,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人造血液的批量生產法,但苦於紅細胞的指標總是不盡人意。近日,巴西團隊宣布找到了量產人造血液的方法,他們培育出了可永生的預成熟紅細胞,結果就是,血液的量理論上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