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界發明出「人造血液」

2020-11-25 騰訊網

目前日本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人造血液」,理論上該血液能偶滿足所有病人需求。不過目前該研究項目還處於早期研究階段,研究成果還不成熟。科學家們在十隻兔子身上進行了測試,但結果不如預期。如果這種「人造血液」真的被成功研製,這對於醫學界是一個很重大的突破。

眾所周知,人在輸血是提供的血液必須與你本人相匹配(即A型配A型,B型配B型)又或者是用「萬能載體」O型血,要製造出一種能適用於所有血型而且要克服現有得各種障礙的人造血液難度是非常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會有1174億單位的捐獻血液,但這個數目遠遠不夠。而據Transfusion雜誌報導,日本的研究人員目前正著手於研究一種適合於所有人群的「人造血液」,如果患者在手術期間或者受傷後嚴重出血,該血液就能模擬或實現人類的血液起到儲存和運輸氧氣等功能。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它能夠儲存和運輸氧氣到人體各個部位,並且可以帶走肺部的二氧化碳。日本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直徑為250納米的「血紅蛋白囊泡」,這種囊泡會代替血紅蛋白成為人造血液的運氧載體。在研究實驗中,科學家把人造血液注入10隻因為肝臟受損而內出血的兔子體內,驚人地發現其中有6隻兔子成功存活。研究人員表示這已經與正常的生物輸血成功概率很接近了,而且在輸液的過程中兔子都沒有出現過任何的不良反應。

儘管如此,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種「人造血液」是否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為目前該項目仍處於初級階段,後續科學家們還要進行長時間的研究觀察。同時科學家們還表示,就算「人造血液」能夠研製成功還是沒有辦法立即推廣,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許多人都嘗試過創造血液的替代品,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42%的供血來自於高收入國家,而全球只有不到16%的人口生活在高收入國家,如果該實驗能夠成功,除了再也不需要人類提供血液外,還大大地提高了輸血的可及性。

該項目的研究者、日本國防醫學院免疫學副教授Manabu Kinoshita在接受日本報紙《朝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在偏遠的島嶼等地區,很難儲存足夠的供血。這種人造血液將能夠挽救那些瀕死之人的生命。」

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人造血液小常識
    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英文名Artificial blood;人造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主主要用於外傷、手術等所致大出血的治療,近年來開始用於離體器官的保存、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以及體外循環預充液和心肌保護的研究。 2013年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
  • 日本團隊研製出人造血液,能救命嗎?
    >替代血液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近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宣布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這種人造血能在常溫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慮血型不同的問題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人造血液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 「人造血液」可以取代血液嗎?
    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人造血液。
  • 日本公布「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新增凝血功能
    克拉克從中得到啟發:可以用這種液體來代替血液。1979年,一種新型的氟碳化合物乳劑作為人造血液(白色的,不分血型),首次在日本應用於人體單腎臟移植手術,並取得成功。2013年,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 同年12月,日本研究人員成功利用幹細胞培育出能夠攜帶氧的紅細胞,在此基礎上有望大量培育用於輸血的紅細胞,幫助醫療系統緩解用血緊張狀況。
  • 日本專家為寵物狗研製人造血液 有望用於輸血治療
    原標題:日本專家為寵物狗研製人造血液 有望用於輸血治療  ■環球短訊   新華社東京10月27日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日本血液替代物學會年會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人造血液,可以替代血液中的紅細胞發揮作用。未來這種人造血液有望用於寵物狗的輸血治療。
  • 科學家製造出人造血液可以輸注到任何病人身上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研製出了人造血液,他們聲稱這種血液可以輸入病人體內 一組日本專家創造了這種「血液」,其中包括攜帶氧氣的紅細胞和在皮膚被割傷或擦傷時引發凝血的血小板。 當對10隻嚴重失血的兔子進行測試時,其中6隻存活了下來。 科學家們聲稱,這與用真正的血液來處理這些動物所獲得的結果是相似的。
  • 日本成功研發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IT之家9月12日消息 人造肉過後,人造血液也來了。9月11日,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成功研發出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 人造血液何時替代人血?
    (東方IC/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得益於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十年後人造血液或許就會在急救手術、血液病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人造血液,替代血液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血液製品短缺問題。不過這種看似簡單的紅色黏稠液體並不能輕易被模仿,更別說超越了,好在科學家們越挫越勇,更得益於一些新科技的加入,或許很快能破解這一重大醫學難題。
  • 改進型人造血液正在路上
    近日,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兔子身上試驗並獲得部分成功。而且,這種人造血液適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
  • 人物風雲|他發明了人造腎臟和人造心臟
    除此之外,科爾夫教授在1943年至1997年間還開發了許多器官替代療法,是20世紀最重要的醫學發明家之一,被譽為「人造器官之父」。在科爾夫教授的職業生涯中,他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大學的13個榮譽學位和127個國際獎項。據2003年美國國家工程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43年開始,科爾夫教授發明的人造腎臟挽救了2000多萬人的生命並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 人造血液能否代替人血 人造血液的原材料是什麼
    ,人造血液的存留時間就會縮短,只有八九個小時的時間,如果用來替代人血,很可能會發生危險,所以人造血液是不能替代人血的。不過人造血液的研究團隊目前還在進行研究,未來可能會研究出能替代人血的人造血液。一、人造血液的原材料是什麼人造血液的主要材料是氟碳化合物乳劑,氟碳化合物乳劑的顏色主要以白色為主,雖然與人血的顏色不同,但用氟碳化合物乳劑製作出來的人造血液卻跟人血中的紅細胞擁有一樣的作用,既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又擁有載氧能力,所以很多醫生都把人造血液稱作紅細胞的替代品,但可惜的是,人造血液不能在血管中存留很長時間,所以不能完全替代人血
  • 美國近日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血液
    易立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成功研製出新型「人造血液」,將在5年內用於救治戰場上的傷兵。這種「人造血液」和真正的人體血液有何區別?能廣泛用於醫學領域嗎?請關注——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近日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血液」,它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製造而成的。
  • 人造纖維可「清理」血液尿毒症毒素
    新華網東京2月2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物質和材料研究機構日前發表一份公報稱,其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造纖維,能夠吸附腎衰竭患者血液中所含的尿毒症毒素肌酐,這一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可攜式小型透析裝置。
  • 血液可以人造
    有人曾說過,在殘酷的戰場上,「缺啥別缺血」——新鮮血液庫存嚴重不足會扼殺生命最後的希望。拋開戰爭這種極端情況,嚴峻的現實是,近年來全世界合格血液的需求缺口急劇增長。    血液是生命之泉。早在上世紀70年代前,人們就想到人造血液的替代方案。
  • 人造血液添新族
    近日,羅馬尼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這一成果如果得以成功推廣應用,則有望緩解血庫的供給短缺,甚至避免血液汙染的風險,同時通過化學修飾,實現對氣體的高溶解度,避免氣泡的產生,大大提高輸血的適用範圍和臨床功效。
  • 人造血液研究新進展:可保存一年以上 適合任何血型
    血液的保存面臨巨大的瓶頸制約。圖據東方IC據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導,以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為主的日本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挽救許多人生命的人造血液。目前,這種人造血液已經在實驗兔身上實驗成功。
  • 生物人造腎小巧易移植、日本成功試驗人造視網膜
    生物人造腎小巧易移植  據新華社電 日本東海大學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生物人造腎,它不僅具有和人類腎臟相同的分解代謝功能,同時也具有保留有用物質成分的功能,而且體積小,易於移植,隨著研究深入,有望為腎病患者帶來福音。
  • 人造血液成功誕生!不受任何血型限制!
    最近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突然對外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人造血液」!重點是,它可以不受任何血型限制!!消息一經披露,迅速刷屏了全球科技界、醫療圈!什麼是人造血?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家喜指出:人造血並不是人體全血,因為人類全血非常複雜,人造全血幾乎是不可能的。
  • 為研究人造血管 日本一大學教授多次違規採集學生血液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山形大學某外聘教授在未取得學生書面同意的情況下,2012年至2017年期間數次採集多名學生血液。山形大學發現教授違規行為後,並未予以正確處置,而是試圖「亡羊補牢」,要求學生按照過往 日期補籤採血同意書。
  • 為什麼人造血液不能代替人類血液呢?
    為什麼人造血液不能代替人類自己的血液呢?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解開這些「為什麼之謎」吧!人造血液,又叫做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顧名思義,是因為人造血液中含有氟化碳化合物。因此,科學家將這種總具有載氧能力的化合物運用在人造血液中,製成了暫時替代血液功能的液體製劑。神奇的是,這種奇妙的人造血液並不像人類的血液一樣是紅色的,而是白色的!而且,人造血液不分血型,任何人都能使用,有很大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