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人造血液」,理論上該血液能偶滿足所有病人需求。不過目前該研究項目還處於早期研究階段,研究成果還不成熟。科學家們在十隻兔子身上進行了測試,但結果不如預期。如果這種「人造血液」真的被成功研製,這對於醫學界是一個很重大的突破。
眾所周知,人在輸血是提供的血液必須與你本人相匹配(即A型配A型,B型配B型)又或者是用「萬能載體」O型血,要製造出一種能適用於所有血型而且要克服現有得各種障礙的人造血液難度是非常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會有1174億單位的捐獻血液,但這個數目遠遠不夠。而據Transfusion雜誌報導,日本的研究人員目前正著手於研究一種適合於所有人群的「人造血液」,如果患者在手術期間或者受傷後嚴重出血,該血液就能模擬或實現人類的血液起到儲存和運輸氧氣等功能。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它能夠儲存和運輸氧氣到人體各個部位,並且可以帶走肺部的二氧化碳。日本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直徑為250納米的「血紅蛋白囊泡」,這種囊泡會代替血紅蛋白成為人造血液的運氧載體。在研究實驗中,科學家把人造血液注入10隻因為肝臟受損而內出血的兔子體內,驚人地發現其中有6隻兔子成功存活。研究人員表示這已經與正常的生物輸血成功概率很接近了,而且在輸液的過程中兔子都沒有出現過任何的不良反應。
儘管如此,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種「人造血液」是否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為目前該項目仍處於初級階段,後續科學家們還要進行長時間的研究觀察。同時科學家們還表示,就算「人造血液」能夠研製成功還是沒有辦法立即推廣,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許多人都嘗試過創造血液的替代品,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42%的供血來自於高收入國家,而全球只有不到16%的人口生活在高收入國家,如果該實驗能夠成功,除了再也不需要人類提供血液外,還大大地提高了輸血的可及性。
該項目的研究者、日本國防醫學院免疫學副教授Manabu Kinoshita在接受日本報紙《朝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在偏遠的島嶼等地區,很難儲存足夠的供血。這種人造血液將能夠挽救那些瀕死之人的生命。」
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